首頁 > 歷史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作者:由 釋小金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04-28

馮劫有後人嗎

馮姓可不是個簡單的姓,不但來源複雜,而且遷徙流動性很強 。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姓氏中排名第27位,在臺灣省名列第七十二位,人口約八百六十一萬五千餘,佔全國人口的0。64%左右。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馮姓的一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之後。因為周文王之子畢公高的後裔 畢萬曾被晉獻公封在馮城,他的後人就開始姓馮。

還有一支出自歸姓,是春秋時鄭國大夫馮簡子之後,來自東夷。馮簡 子跟東夷有什麼關係呢?話說上古時期,東夷的一支——歸夷,在河南商 丘一帶活動,後來還建立了一個馮夷國。周初,馮夷國分裂為河宗、馮、 邯三國,三國後裔均以國名為姓,有名的馮簡子便是其中馮國的後裔。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還有一支馮姓出自潁川(今河南許昌一帶),據說是漢代徵西大將軍馮 異的後代,但是再往上就追溯不到了,所以準確性不大好說。還有一支來 自上黨的,也就是今天山西長治的這支馮姓,據說是西漢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但是再往前追溯又查無確證了。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得姓始祖 :

馮簡子。春秋時期鄭國大夫,鄭簡公封其於馮地,以封邑馮地為姓,始為馮氏。

馮文孫(魏長卿)。東周時期魏國長卿,系周文王姬昌之後人,以封邑馮地改姓,始為馮氏。

拓拔覯。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人,北魏太武帝拓拔燾之後裔,以先祖官爵稱號“馮翌侯”為姓氏,後漢化形成一支馮氏。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遷徙分佈 :

馮氏最初發祥於河南省滎陽地區,族人遷移較早,先秦時期就已開始遷移。春秋戰國時期向南,先進入了楚地(今湖南、湖北)。楚懷王時期(戰國後期)馮郝官至楚大夫,是楚國的重臣。馮姓遷徙 向西,進入了陝西關中等地。向北,馮氏進入了山西等地。戰國中後期,韓國的上黨郡(今山西長治西)郡守馮亭,為人果敢而有謀,入趙國,拒秦戰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並發展繁衍下去。其後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大將軍馮劫、御史大夫馮毋擇等。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向東,馮氏進入了齊魯大地,這一支馮氏即來自上文中所說的魏地。他們很快為當地濃厚的文化氛圍所習染,“馮謹客孟嘗君”的千古佳話,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秦漢時期馮去疾是秦始皇的丞相。馮氏一門是秦王朝後期的重要柱石。因進諫揭露趙高等奸臣的罪行失敗而雙雙被下獄。馮去疾、馮劫被下獄不久,馮毋擇率其他子孫隱姓埋名,潛逃他鄉,下落不明,關中馮氏亦隨之逃散殆盡。伴隨此起彼伏的秦末戰爭的大規模爆發,上黨馮氏入關的一脈,也隨之銷聲匿跡。馮姓分佈在秦末戰爭、楚漢戰爭乃至漢初“無為而治”的一系列大變動中,史冊中尋找不到馮姓的任何豐功偉績。漢代,馮姓姓氏的基本材料才得到最初步的整理,現今人們所接觸的有關馮姓早期發展的資料,基本上是在這一時期成文、定性,並載入史冊的。另一方面,這一歷史時期馮姓“代有才俊”的良好族運也為這種整理提供了生動、翔實的素材。可以說,漢代是馮姓發展過程中的第一次階段性總結。漢代馮姓發展的顯著標志是馮姓郡望的逐步形成。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兩漢時期馮姓的分佈基本上覆蓋了當時華夏大地的所有重要區域,並且在一些地區,由於馮姓豪傑名士的大量湧現,形成了以馮姓為主體的聚族性居地。漢代馮姓輝煌之發端者為安陵馮氏,其代表人物首推馮唐。漢興置國,出於安全及施政考慮,實行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政策:一方面為了充實關中人口,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六國宗室及大族豪門坐霸一方。漢廷訪得代北馮氏為豪傑之後,於是特遷其大部再入關中,定居安陵。馮唐,正是生長於代北而後遷入安陵的。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此外,先秦時期,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而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馮氏則分佈於今內黃、寶豐、焦作、南陽、安陽等地,其中潮陽為當時的大族;到了東晉末,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的馮氏又有徙居和龍(今遼寧朝陽)者。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魏晉南北朝時期馮姓早期主要繁衍於今河南、陝西、河北、山西等地,晉末“永嘉之亂”時開始大舉南遷或北避遼東,先後遷入江蘇、安徽、江西、浙江、遼寧等地。馮氏北周至隋統一前後,仍是國家由混亂走向統一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是人口遷移-頻繁,各姓族活動區域擴大的時期。以馮氏:著名郡望之一——弘農而言,西魏之寧州刺史馮寧被認為是弘農郡的開山之祖。早在西漢時代,馮揚便以“萬石君”而名噪弘農,馮揚家人丁興旺,有子八人,至馮勤一脈尤為榮寵。因此,在馮寧之前,弘農馮氏已有人活躍在此地,可以認為魏地馮氏是弘農早期馮姓的直接起源。當西魏的馮寧刺史興起之時,弘農馮氏已經完成其郡望的形成。另如長樂馮氏:北燕國主馮跋自稱畢萬第39代後裔,北燕亡國後,國主馮弘孫女馮太后執掌北魏朝政數十年,馮氏出王爵數人,極度尊崇,衍出同輿堂、京兆堂等。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隋唐以來至隋唐,已有南遷至福建省境的。在這一不斷繁衍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支派,大致有:出自山西上黨馮氏,為戰國趙華陽君馮亭後裔;出自河南潁川的馮氏,為東漢大將軍馮異的後裔;杜陵馮氏系西漢左將軍馮奉世後裔;長樂馮氏為宜都侯馮參後裔;京兆馮氏為北燕君主馮弘的後裔;弘農馮氏為西魏寧州刺史馮寧後裔;河間馮氏為唐監察史馮師古的後裔。唐宋時期,馮氏先後又有兩次大舉南遷,使馮氏分居於中國江南廣大地區,明、清之際遍及全國各地。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山西代州馮氏始遷祖為明初馮有才第五代孫隆奄,今河南西平縣馮氏,是明朝開國功臣,郢國公馮國用的後代,系明初遷入。唐末黃巢起義時,中原馮氏有一支避亂南遷至福建寧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至宋末元初,上杭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康熙至乾隆年間,廣東、福建的馮氏有數支移居臺灣,此後,有的又遠遷到海外。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在說姓氏文化的時候,有人可能會納悶:某個姓現在動輒幾千萬人,少的也幾百萬人,怎麼當初才幾十個人啊?大家可不要小看我們祖宗的生育和繁衍能力,老祖宗歷來相信人多力量大,一個生二十個,二十個再各生二十個,就已經五六百人了,這還只不過是小二十年的事情。隨著時間流逝,人口呈幾何級數增長,速度是驚人的。像馮亭,除了他的子孫,還有不少跟隨他的人也以馮為姓,因為平民本來就沒有姓,只有有身份的人才有姓。馮亭的後裔出了很多將相,比如秦國丞相馮去疾和他的兒子大將軍馮劫。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在先秦,馮氏已經有搬到山東的;三國以前,馮氏已經有遷入四川和湖北的;到了東晉末年,河北薊縣的馮姓遷到了遼寧;到了漢唐時期,馮氏的繁衍非常快,從原來的發源地發展到了河南、河北、陝西、福建;唐 末黃巢起義的時候,中原馮氏有一支為避亂跑到了福建寧化,分出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脈;到了元末的時候,有馮氏出現在廣東,後來從廣東 、福建遷到臺灣,遷到海外。

《百家姓》之――馮姓的來歷

馮姓在今天的排名,比一般人想象的靠前,它排在中國姓氏的第31位,人口700萬,約佔全國人口0。6%,也不小了,絕對是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