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曾為譚嗣同墓寫下名聯的宋漸元,全家在防城之役殉難,客死異鄉

作者:由 末大叔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0-29

譚嗣同的墓地在哪裡

在瀏陽市荷花街道嗣同村石山下的譚嗣同墓前的華表(石阡)上,鐫刻有一副對聯:“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很多人對這副對聯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但如果要你說出這對聯出自何人之手?恐怕能夠立馬回答的人並不多。其實這副對聯是瀏陽人宋漸元(字伯琦)所撰,宋漸元曾是廣東候補知縣署防城縣知縣,但卻在1907年廣東防城縣(今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知縣任上因發生的“防城之役”而全家殉難。

曾為譚嗣同墓寫下名聯的宋漸元,全家在防城之役殉難,客死異鄉

瀏陽市荷花街道嗣同村譚嗣同墓

事情回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七月,孫中山任命曾跟隨劉永福在越南參加抗法戰爭的洪門王和順為南軍都督。七月二十四日(9月1日)都督王和順與劉思裕組織的欽州三那(那黎、那彭、那思)三合會的首領梁建葵、梁少廷、劉顯明等率200餘人在欽州、防城、上思交界處的王崗山 (一作王光山)起義。二十七日(9月4日)王和順率起義軍與大菉民團團董唐浦珠所率30餘人配合圍攻防城縣城,清兵衡字營城內左哨哨長劉永德(字輝廷)和防城河南岸右哨哨弁李之焜(字耀堂)率眾倒戈,擊斃管帶李裕愨,順利進入防城縣城。什長吳義開啟縣衙大門,起義軍俘虜了知縣宋漸元和家屬,以及縣衙官吏、幕僚等十多人。並將其押出街市,男的被看押在黃奇珍店裡,女的被看押在潘三成店裡。

曾為譚嗣同墓寫下名聯的宋漸元,全家在防城之役殉難,客死異鄉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學舊址復原圖

就在前一年的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防城縣三都書院”勸學所“改為”防城縣官立兩等小學堂“(防城中學前身)。時任防城知縣的宋漸元委任黃知元(原名黃星伍,一作星悟,字知元,防城縣人)為首任校長,聘胡世璋、孫心傳、吳繡禧、陳炳文、孫貫堂、劉永榮、林高山、陳鳴塵等為教員,為防城有學校之始。知縣宋漸元對防城的教育還是有一些功勞的。

因此在知縣宋漸元被俘虜之後,據傳當時就有防城縣工商界人士以知縣宋漸元是好官,不擾民為由,曾向都督王和順請求釋放,王和順也應允並囑咐部下在黃奇珍店裡設席款待知縣宋漸元等人。但不巧的是當時王和順的助手,身為副佐的三合會梁少廷曾因事被知縣宋漸元收押監禁。於是公報私仇,假意護送知縣宋漸元等回縣衙,實則在過了圩北 石橋(今人民路十字街)後,於縣衙西邊的曠地將知縣宋漸元和夫人譚氏、女阿二姐、胞弟宋漢元、宋浩元,宋浩元妻邱氏、子宋紹殷、女宋紹釗,家丁彭壽,婢媼二人,刑府張和禎及新娶侍妾宋氏以及幕僚李大度、陳漢江等就地處決。加上之前被殺的管帶李裕愨,一共是九男七女十六人,史稱“防城之役”,因發生在丁未年也稱防城“丁未起義”。

吳興人太瘦生所撰的《防城血》傳奇,便是演的劉永福(又名劉義,字淵亭,防城縣人)歸隱後,粵東防城縣令宋漸元為抗擊侵略者殉難事。

曾為譚嗣同墓寫下名聯的宋漸元,全家在防城之役殉難,客死異鄉

太瘦生 印章

也有一種說法稱,宋漸元在被王和順俘虜後,聲稱自己與黃興認識,也贊成革命,還表示願意參加革命,並獻計:請派若干兵士交給他,偽裝成押解犯人帶去欽州,在進入欽州城東門之時立刻佔領東門,接應革命軍入城。但王和順懷疑有詐,因此下令將宋漸元全家處死。

但據《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卷之五百八十四,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十二月庚午,“予力戰死難廣東補用直隸州署防城縣知縣宋漸元賞恤加等。妻譚氏、女紹釗、暨弟漢元等、男女十二名口。分別旌卹如例。”以及卷之五百九十四,光緒三十四年戊申秋七月戊戌中元節,“予闔門殉難前廣東防城縣知縣宋漸元建立專祠。“在宋漸元全家殉難後,受到光緒皇帝的旌表撫卹,並建專祠祀奉,後面一種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當時有番禺知縣挽宋漸元聯”莫謂我輩無人,公已不朽;試問伊誰之咎,予欲無言。“或許誰都不曾想到,那個幾年前為戊戌變法失敗的同鄉譚嗣同撰寫墓前華表聯的瀏陽居士宋漸元,最後全家卻客死異鄉,死在了革命黨人的手裡。

參考資料:《防城縣誌》、《清實錄光緒朝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