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作者:由 青史如煙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1-20

後梁亡了可惜嗎

五代時期,後梁的開國皇帝朱溫下場比較悲催,在朱溫年老病重之時,太子之位始終虛懸,而朱溫的兒子們此刻對這個位置的爭奪也進入了白熱階段,一旦朱溫去世,皇位落實,那麼昔日明爭暗鬥的兄弟,便只能俯首稱臣,落敗的一方,難逃死亡的厄運。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在這種生死壓力之下,朱溫的的兒子朱友珪最終沉不住氣,冒險率軍攻入皇宮,命人用刀將自己的老爹生生砍死了。

登上皇位的朱友珪立即賜死了自己的政敵——博王朱友文,然而朱友珪的皇座還未坐穩,就又被其兄弟朱有貞聯合禁軍,突襲發動宮變,落了個身死敗亡的下場。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後梁的這一幕父子相弒,兄弟相殘,十分血腥,皇權頻繁更替的同時也沉重地損傷了後梁的元氣,使得後梁軍隊在與河東軍在交戰之上,漸漸落於下風。

後梁迅速敗落的國運確實令人惋惜,因為如果有一個人沒有早逝的話,後來的這一切或許都不會發生。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因為這個人本來就是朱溫預設的太子,其不管是從資歷、年齡、嫡庶上來講,都是朱溫心中的不二人選,而不管是朱友珪、朱友文、還是朱有貞,他們都動搖不了此人的實力根基。

這個人便是朱溫的長子,郴王朱友裕。

少從父徵,軍隊人脈雄厚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在五代時期,君王的政權是否穩固,與軍隊的支援有著直接的關係,朱有貞在發動政變之前,也是得到了魏博軍閥楊師厚的默許,才敢放手一搏,因為他跟軍方不熟,所以不自信。

郴王友裕,字端夫,太祖長子也。幼善射御,從太祖征伐,性寬厚,頗得士心。

而郴王朱友裕則從小就跟著老爹朱溫一起創業,篳路藍縷,南征北戰,攻黃巢、討蔡賊,伐徐州,戰鄆、兗,只要是重大戰役,基本都能看到其的身影。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上陣父子兵,朱溫在打仗之時對長子的依賴、信任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作為一個資深的軍閥,朱溫更加明白軍權、軍隊之中人脈的重要性,他要培養的不僅是一個政治上的接班人,也是一個軍隊上的接班人,軍事能力不行,在這混戰的年代,根本無法立足和維持國家,因此,朱友裕的成長過程,也是一個征伐不息的過程。

屢鎮雄藩,經驗豐富

四年,太祖下東平,改天平軍留後,加檢校司徒。光啟元年,再領許州。天覆初,為奉國軍節度留後。太祖兼鎮河中,以友裕為護國軍節度留後,尋遷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興德尹。

除了打仗之外,朱友裕還被安排到數個藩鎮經略一方,而這些藩鎮往往都是朱溫剛打下來的藩鎮,這些州縣們剛剛歸降,還不安穩,而此刻讓自己的長子坐鎮,這不僅是朱溫對朱友裕的考驗,也是對其無限信任。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朱溫之所以沒有設立世子子,就是因為朱友裕本身就是嫡長子、還有著軍隊的支援,有著雄厚的政治資歷,而其他的兒子根本沒有任何可以與之匹敵的地方,朱友珪、朱有貞常年在汴梁城內,過著紈絝的生活,唯一有競爭力的博王朱有文,整日過著大會計、後勤主任的生活,起早貪黑,只不過是個文職工作,敢有異心,分分鐘被拿下。

十月,友裕有疾,將校乃謀旋師,尋卒於梨園,歸葬東京。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朱溫原本想著自己雖然辛苦,但家庭、繼承人方面總算還是穩了,但令其萬萬沒有料到的是,自己的繼承人朱友裕竟然突然掛了,白髮人送黑髮人,讓朱溫悲痛欲絕的同時不禁犯難了,其精心培養的太子,就這樣突然地去世了,讓朱溫難以接受的同時,也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自己當初培養朱友裕,根本沒有安排替補,如今這幾個人,看著哪個都不讓人省心,怎麼辦?只能拖,以後看看誰合適吧,但左看右看都不行,這才讓朱溫對那個太子之位,一直懸而未決,也最終釀成了宮廷慘禍。

後梁的悲劇,倘若朱溫長子不死,兄弟鬩牆、父子相弒或許不會發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後梁的國運,從朱友裕病逝起,已經開始走向了衰亡,

英雄身後無鉅子,空遺金屋於敗兒,

朱溫晚年困惑於沒有合適繼承人選,也確實可悲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