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從地名看百越分佈

作者:由 地名與文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11

牂牁郡毋斂怎麼讀

原創

牛汝辰

一般認為百越的分佈自東南沿海至西南一帶,即臣瓚所說的“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粵雜處,各有種姓”(《漢書·地理志》顏師古注)。但對其確切地望、邊緣地帶尚有許多不同看法,主要爭議是今江蘇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和湖南中北部、四川省是否屬於百越活動範圍,貴州、雲南哪些地區是越人集居地。

從地名看百越分佈

從地名上看,今蘇北、魯南一帶古代百越地名分佈很密集,如姑幕、朱虛、無婁、無鹽、姑蔑、無棣、夫於、夫重、諸馮、句澤、句陽、須句、須朐……其數量並不比百越腹地(今蘇南、浙北)少。再聯絡到史料中有句踐徙都琅琊(今魯南)的說法,由此可斷定魯南、蘇北曾是百越活動極盛之地,只是後來楚滅越後,越國瓦解,其民或同化於中原人或遷徙他處,這一帶才沒了百越蹤影,但地名流傳了下來。

從地名看百越分佈

直至漢代,臨淮郡(今徽南)、豫章郡(今贛北)、武陵郡(今湘西北)、零陵郡(今湘中)仍有一些具百越特點的地名:盱眙、餘汗、南壄、盱水、九江、零陽、零陵、大夷、都梁、泠道……但其密集程度不如蘇南、浙北及兩廣地區。(秦統一前的百越分佈)這說明上述地區曾有百越活動,但可能是與漢、楚、西蠻等民族雜居,而不是主體民族。漢牂牁郡南部(今貴州中南部)有且蘭、毋斂、談指、談稿、宛溫、句町、潑臥、同並等百越地名,而牂牁郡北部(今貴州北部)卻沒有此類地名。

漢代犍為郡、越雋郡(今川南滇北一帶)也有朱提、武陽、南廣、姑復、零關道、會無等百越地名,但沒有牂牁、益州(益州郡縣名大多具百越地名特徵,如同勞、比蘇、貪古等),兩郡密集。

由此觀之,今貴州中南部、雲南南部是百越分佈較密集的地方,川南滇北也有百越居住,後來遷走,成為彝族聚居區。這與今壯族、侗族在黔滇兩省的分佈狀況吻合,也與越人曾在金沙江淘金、魏晉時僚人散居川南、傣族先民從“冷森林”遷往“熱森林”等史料傳說相一致。

另外傣語地名分佈比今傣族居住區要廣大,說明古代雲南百越活動領域遠大於今。《史記》《漢書》《後漢書》《越絕書》《吳越春秋》等歷史著作記載了大量的春秋戰國及秦漢時代的百越地名。應該指出在這些著作中漢語地名和百越地名並存。

如何識別百越地名呢?李錦芳教授認為,標準有三:①這些地名出現於百越活動區域;②齊頭式(通名在前);③漢語難解但與壯侗語言、壯侗語地名相通。

從地名看百越分佈

地名一般有通名和專名兩個成分,如張家口、珠江的“口”“江”為通名,“張家”“珠”為專名。由於年代久遠,百越地名的專名已很難釋讀,我們主要探討通名的含義,百越地名的通名通常有無、句(勾)、餘、烏、毋等,仔細對照,多能用壯侗語釋讀,但由於是用漢字記越音,難免有多字記一音或一字記多音的時候。

另外少數地名通名也用作人名的起頭字,如句吳、句町、夫椒、都夢、諸暨(以上為地名)句踐、夫差、都羊、諸稽郢(以上為人名)。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古代部族名、首領名、地名常常是三位一體。

百越地名通名主要有兩類含義:百越語地理實體稱謂;百越語稱人名詞或代詞。後一種是地因人得名,即因某部族、某首領活動於某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