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作者:由 小談大論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14

雒陽為什麼改為洛陽

在某黃河支脈北岸,坐落著一座小城,當地人們稱之為洛陽,而這條支脈也被冠以“洛河”之稱。因古有山南水北為陽的說法,所以這座小城又有著洛河之陽的稱呼,而不以洛陰為名。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據史籍記載,文明萌芽於此、道家以此為根、佛家於此傳入,就連繁盛兩千多年的儒家也與此地有著重大淵源,所以可以這麼說,洛陽就是中華文明的縮影。然而這被人熟知的洛陽之名,並不是這塊土地最初的姓氏,隨著時間長河的滾滾前行,它們都早已銷聲匿跡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尋找一下有關於它們的蛛絲馬跡吧!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

地名印跡

洛陽,又有著雒陽、豫州等稱呼。從夏朝到如今它也曾改名換姓許多次,分別是斟潯、西毫、洛邑、王城、成周、宜陽、中京、東京、神都、西京等等。以上就是這塊中原大地從古到今的所有名字,接下來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名字的“生辰八字”。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

地名溯源

在據如今四五千年前,大禹治水,將中華大地劃分為九州,分別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以及雍州,而河洛地區剛好屬於豫州板塊,因此這塊土地就有了豫州的這個曾用名。大禹去世之後,他的後人們太康、仲康、夏桀等君王仍以此為都城,史稱斟潯共,也就是現在的偃師二里頭。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之後商朝取締夏朝,在夏朝都城斟潯的十多里地外,重新挖掘建城,人們稱為西毫,前後歷經200餘年。因此,我們在查閱洛陽曆史的時候,總是或多或少的會看見這麼一句話,“洛陽二里頭,天下第一爵”!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時間長河繼續向前湧進,因為紂王的荒淫無道,導致民不聊生,所以便有了武王伐紂一事。西周取代商紂之後,為了加強對東方地區的控制,因此便開始在河洛地區建造都城,史稱洛邑。對此,民間也有著“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的說法。直到周平王遷都至此,已有28為帝王在此地建立都城,將近500餘年的歷史了。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之一的韓國以此為都,並正式更名為宜陽。隋唐時期,仍以洛陽為都城,但稱呼略有不同。隋朝時期,以豫州稱之;高宗之時,以東都謂之;到了武則天即位之後,曾又更名為“神都”。到了宋朝那時,以洛陽為西京;成吉思汗滅宋,建立元朝之後,洛陽不再作為都城,劃歸河南府治理。至此,地名溯源就算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些地名背後的故事吧!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

地名故事

前面我們也說過,河洛之地早前被稱為雒陽,那麼它又為什麼要更名為“洛陽”呢?這還要從秦國實行的郡縣制開始說起。相傳,為了更好的管理領土,自秦孝公開始,秦國便開始實行了郡縣制度,而洛陽正是秦莊襄王在位時設立的。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古書上的原話是這樣講的:“莊襄王元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在當時,盛行著一種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其中秦國將陰陽家鄒衍創立的五德始終說奉為圭臬。該學說以金、木、水、火、土等五種元素代表世界萬物,比如說顏色、方位、風水等。在該學說的推算下,秦國天生水相,因此便將雒陽更名為了洛陽。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而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他也定都洛陽了。但是因為“漢火形”,常言道水火不相容,因此劉秀便又將“洛陽”複名為了雒陽。就這樣,反反覆覆,到了我們今天,又重新以洛陽謂之。

地名印記:這塊河洛之地為何不叫做洛陰,而非以洛陽稱之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又到了我們最後的板塊了。

|

猜謎識地名

謎題:日落黃昏--(打一地名)

金銀銅鐵--(打一地名)

猜出謎底的朋友們可以在下方評論區進行評論,喜歡小編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以防下次迷路。咱們下期再見。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