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作者:由 瑞麗Rayli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1-12-18

一齊怎麼讀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某種程度上越受限制,越能自由地飛翔

在曾經閉塞的村寨裡,一群夢想讀書寫字

渴望擁有獨立自我的女性

悄悄創造出了只屬於她們的文字和儀式

在苦難動盪的歲月裡,她們以書寫互相鼓勵

彼此慰藉,守護著自己的精神家園

女書習俗,是女性最早的覺醒

是溫柔的抗爭,是跌宕歲月中的終極浪漫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瑞麗伊人風尚》女書體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與楷體漢字書寫不同,女書的外觀呈一種由右向左略有傾斜的長菱形體式,筆畫是左斜、右斜、左弧、右弧、豎、圓點。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女書更多用於做女紅、坐歌堂和“鬥牛節”等女性聚會的場所。

女性精神世界的秘境究竟有多深、有多韌,永遠是個謎。即便是在極為困苦的時刻,她們依然能構建起強大的堡壘—女書習俗,為自己的心靈留一片天空。

作為世界現存唯一的女性專屬文字系統—女書,曾猶如深山裡的玫瑰,外界無從聞得其香。而當有朝一日公之於世,它的神秘,深邃,智慧,成為現今人們窺探女性精神世界的入口,這是無窮盡的寶藏。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湖南江永上江圩鎮曾是女書流傳的中心地帶。這裡地處湘桂粵三省邊界,是楚、越及中原文化的交匯地,以漢瑤為主的多民族雜居,南北文化拉鋸相持,漢瑤習俗彼此影響。研究者認為,此地既有男耕女織的傳統家庭模式,又有女性當家的母系氏族遺韻;既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桎梏,又有女性追尋才識的渴望,由此,孕育了“女書習俗”的誕生。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與當年相比,當下的女書多了印章落款的儀式感。

但作為“女書習俗”主脈的“女書”起源於何時,至今仍是未解之謎。有人認為這些呈長菱形的文字字元,始自商朝字型的孑遺,也有人認為是道教符文的演化,無論說法為何,女書習俗是完完全全只屬於女性的文化場域卻是不爭的事實。500多個常用單字,僅有點、豎、斜、弧四種筆畫,斜體纖長秀麗,訴說著女兒心事,閨密心語。而目前可考最早的女書實物,是一枚太平天國時期的銅幣,幣面以女書字樣刻有“天下婦女,姊妹一家”,民間流傳當年太平軍確曾路經江永,甚至有當地女性參軍跟隨。

字元是女書最直接的表達方式,另有女紅、女歌、婚嫁習俗等,共同構築起了“女書習俗”的立體世界。在這場女性自我意識的流變中,毫無男性參與的痕跡,她們自稱“才事女”,對應以君子自居的男性,她們的文字稱為“女字”,對應她們稱作“男字”的方塊漢字,這是對當時以男性為中心的主流社會的反抗,而這樣的抗爭不是粗暴的、殘酷的,而是以柔美幽靜的方式,以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沉著冷靜,寓意了女性自我意識最初的覺醒。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陳怡君與何靜華的拜師儀式之籤拜師帖。

儘管在江永的女性中間,幽遠神秘的女書早已成為她們的聖經,但直到半個世紀以前,外界仍對此一無所知。一來因為上江圩鎮群山峻嶺環繞,歷史上交通閉塞,和外部溝通交流極罕見,後來隨著女孩子的出嫁才漸漸傳播到附近地區。二來緣於女書的獨特屬性:婦用男不用,傳女不傳男,記錄女人一生中的悲苦並用當地土語唱讀,字形奇特修長,最為關鍵的是——人死書焚,這也意味著女書的主人去世後,女書要作為殉葬品或埋或焚,十多年前當地女書自然傳人陽煥宜老人去世時,就燒掉了近1尺高的女書作品,這是代表她一生的印記。因而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珍貴史料無從積累,更無法世代相傳,女書亦被稱為文化界的“草本植物”。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老一輩女書傳承人的女書作品,從載體到書畫都訴說著美態傳承。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幾年前,一場中風導致何靜華行動不便,但老人家說起女書,眼睛裡立刻透出熾熱的光芒。雖已是耄耋之年,仍在堅持創作女書詩歌,吟誦時聲音嘹亮,飽含深情,她興致頗高地為我們吟唱了一首最新創作的女書,“胸懷女書傳承志,敢叫夕陽再東昇”。之前中元節在江邊夜遊時,她更是即興寫出“彩燈映江心,女書更芳菲”的佳句。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女書體:傳情千年。

女書曾在男權世界的縫隙中如小草一般頑強地生長,用只有女效能懂的文字,互通心跡,從封閉苦悶的現實中暫時出離,與姐妹們一同省思婚姻,品咂寂寞,分享彼此的希望與夢想。何靜華自8歲起就跟著姨媽研習女書,姨媽將她視如己出,14歲時她已會唱女書歌40多首,能認能寫400~500個常用女字,會繡花、剪紙,心靈手巧,才氣顯露。

在何靜華小時候,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初八斗牛節、六月六日吹涼節,村裡的女孩子們都會聚到一起,邊做女紅,邊學女書,邊唱女歌。她至今仍保留著的一塊女書三交帕便是當時寫的,“提筆修書帕頭上,奉上高廳眼淚垂。想儂結交六倈義,今日給來送三人……”意思是有六姐妹結交,之後嫁了三人,餘下的覺得寂寞悲傷,好比一束鮮花枯萎了。

女書涵蓋了女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青春少女到嫁作人婦,勸誡她們如何做一名淑女。而對於女孩子們來說,女書卻更像是閨密間排憂解惑的心靈桑拿,互嘆苦經,吐槽夫家,訴說悲苦的故事,猶如“汗蒸”過後,內心憂愁亦消散大半。但即便在最艱難困苦的歲月中,翻開女書作品,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天光”,她們自我救贖,永遠向陽,以此照亮彼此的生命。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讀唱女書也是當地女性串門、走親戚、回孃家時喜愛進行的一種活動。

曾經聽著母輩們用女書和女歌互相慰藉,當何靜華歷經喪子之痛難以釋懷時,也是女書拯救了她,在桌前坐定,將心中的悲苦以女書在紙上傾訴,鬱結也彷彿隨著這些字元幽幽化解。這是她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女書的魅力,從此她重新振作,立志將一生的精力和所學都奉獻給女書的傳承。她帶著學生們一起走進聯合國總部,向全世界推介女書。外孫女出嫁時,她不顧年事已高,主持操辦了完整繁雜的女書婚嫁禮儀,她說自己有責任將真正的女書文化呈現給世人。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讀女歌是女書習俗的聲音表達。陳怡君演唱由自己作詞的女書歌曲《女人的悄悄話》。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作為何靜華最喜愛的弟子,陳怡君在10年前與女書“一見如故”。她幼時經常看到哭嫁,很不能理解,出嫁應該是開心的事,怎麼會哭,直到那次跟朋友去女書博物館,聽到一曲《金坨女》(在女書的世界裡,沒有出嫁的女孩被叫作:金坨女、繡花女、樓上女、紅花女),“廳屋中間有條藤,藤子開花十二層“,說的是這家如金坨一般寶貝的閨女要出嫁了,希望她以後花開十二層,開枝散葉,生活幸福美滿。回去以後歌聲和旋律一直在腦海裡迴響,揮之不去。陳怡君自小在江永長大,之後獨自出去闖蕩,故鄉的文化令她著迷,拜何靜華為師後,更是牢記師父的囑託“一定要把女書發揚光大”,老人家誇她長得漂亮,就像女書文字一樣,文文細細的,書法亦是同輩中的佼佼者,能寫成細如髮絲,字跡如柳葉,似眉毛,又像女孩子雙眸含情脈脈。而她敬佩師父雖沒讀過多少書,卻出口成章,作詩信手拈來,相比起來,自己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女書書寫的話題不僅是自由的,也是個人的。

湖南人譚盾,也是在近10年前才第一次知道家鄉有“女書”的存在,身為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他形容女書“像隨風飛舞的音符”,在他看來,女書的一點一斜,就如同女性臉上的皺紋,而這些紋路曾經也盛滿了她們的歡笑與眼淚。5年間他去過30次江永進行採風,團隊拍攝了200多個小時的影片素材,最終以跟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合作的音樂作品《女書》交出答卷,何靜華也作為主演之一演唱了其中的女歌,至今譚盾仍和老人家保持著聯絡。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世界讀書日 | 與伊人一起讀女書

何靜華老師女書作品

當最初那些渴望獨立,嚮往能享有與男性同樣權利的女性們,悄悄地創造出只屬於她們的文字,營造著只有她們參與的儀式,傳遞著只有她們才懂的情愫,這些女性無法預示女書最終的結局,或許在當時看來,深藏閨中是女書最好的歸宿。然而這些奇異神秘的字元,連同它們背後所承載的故事,終將被世人所知,越來越多的人從好奇到驚歎再到渴望學習瞭解女書,唯有真正領悟其間的精神內涵,才能摘取這座璀璨花園裡的鮮花。人類的悲歡也許並不相通,但溫暖女性生命的力量,無論過去多久,仍深切地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