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地名裡的皇權:恩威之間,治理天下

作者:由 歷史文話館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19

趙敬是太監嗎

古代中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土之名,誰能定奪?唯有皇家。皇帝的喜怒哀樂,都能影響到地名的更替。

地名裡的皇權:恩威之間,治理天下

梅州

開寶四年(公元971年)二月辛未日,廣州城外一片蕭殺,南漢國主劉鋹(音chǎng讀“場”)一身白衣,從城門走出。他將要向已經團團圍住廣州城的宋軍主帥潘美獻上降表。負隅抵抗五個月,南漢軍隊節節敗退,無可奈何之下,劉鋹只能選擇投降。按照宋太祖早先下達的旨意,劉鋹被軟禁在宮殿內,等候發落。而潘美則詳細整理了平南漢後收復的土地州縣戶口,寫成露布文書,火速送往東京開封。不到十天時間,文書就到達了宋太祖手上。

宋太祖的疆域地圖上,從此又多了60個州,240個縣,17萬263三戶人口。當宋太祖仔細檢視新收復的土地時,一個地名引起了他的注意:敬州。

敬州是南漢乾和三年(公元945年)所置的新州,管轄程鄉縣,取名為“敬”,大概是以此表示對南齊時南遷定居程鄉縣的先賢程旻(音mín讀“民”)的尊敬。但宋太祖覺得這個“敬”字格外礙眼。原因無他:宋太祖那位曾做過營州、涿州和薊州三州刺史的祖父,就叫趙敬。

現代人可能覺得這並沒有什麼:人名和地名都用這個字,說明“敬”字寓意好,宋太祖的祖父也算起了個好名字。但古人可不這麼想。

起於春秋成於秦漢的避諱制度,要求人們應當在言談舉止和書面文字中,避開君主、聖賢和至親的名字。趙敬是宋太祖的祖父,屬於至親,宋太祖應當避諱這個“敬”字;同時,宋太祖是一朝天子,皇權的掌握者,他和他的家族,屬於天下人的“尊者”,他避諱的字眼,當然全天下也要避諱。宋太祖當機立斷:“敬州犯翼祖(即趙敬)諱,改名。”

敬州最終改稱梅州,這個名字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為何是“梅”字呢?大概源於當地的物產:梅樹。梅州盛產梅,現今梅州梅縣潮塘村還保留有一株宋明時代的古梅樹。“敬州”改成“梅州”,平添一份詩意,宋太祖也算無心插柳了。

除了“敬”字地名,帶有宋太祖父親名字“弘殷”字眼的地名,也逃不過改名的命運。於是,弘農郡成了恆農郡,殷城縣改為商城縣。而他弟弟宋太宗則更進一步。公元976年十月,宋太宗剛一登基,就下達了一道命令:“官階、州縣名與御名下字同者,皆改之。”

宋太宗叫趙光義,所以,州縣名中凡是帶有“義”字的,全都要避諱。最終因避諱“義”字改名的州縣,有二三十處。

地名裡的皇權:恩威之間,治理天下

蔣州

皇權之大,可以令家事成為天下事,那是否做了皇帝就沒有煩心事了?當然不可能。改地名改到天下無“義”字的宋太宗趙光義,就有一樁心病:契丹遼國和他們手中的燕雲十六州。

宋太宗剛即位時,野心勃勃,想要繼承遺志,奪回燕雲十六州,征服遼國,真正一統天下。可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遼高梁河一役,宋軍損失慘重,御駕親征的宋太宗也身受箭傷,靠著一輛驢車才僥倖逃脫。

這場失敗深深打擊了宋太宗北伐的信心,也令遼國在宋遼邊境對抗中佔據了主動權。宋太宗從此不但不再主動出擊,還要時時擔心遼國越境劫掠。只有宋遼邊境線上那些地名:威虜、寧邊、靜戎、平戎等等,還在傳達著一些太宗曾有過的雄心壯志。

宋遼問題的暫時解決,要等到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之後。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遼興宗母子大舉南侵,宋真宗在寇準等人的支援下御駕親征澶州城,最終促成了宋遼和議,簽訂“澶淵之盟”。盟約規定,北宋政府每年送給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看似屈辱,卻帶來了長期和平相處的局面,是長期戰亂之後歷史發展的大勢所趨。

結盟之事商量已定,宋真宗回到開封府,除了派遣使節遞交國書外,還有一件事要做:改地名。既然宋遼已經議和,邊境線上那些充滿戰鬥氣息的地名,就必須馬上更換,否則,如何體現我方的誠意呢?於是乎,“威虜”改為“廣信”,“靜戎”改為“安肅”,“破虜”改為“信安”,“平戎”改為“保定”,“寧邊”改為“永寧”,“定遠”改為“永靜”,“定羌”改為“保德”,“平虜”改為“肅寧”。河北保定之名,就是此時正式出現的。

澶淵之盟在後世看來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和平之盟,但在傳統觀念當中,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宋遼成為兄弟之國,就意味著大宋皇帝要和大遼皇帝共享“天子”之位,這對於宋真宗而言,實在有些難堪。為了挽回外交場上的“顏面”,宋真宗只得開動腦筋。

據《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公元1008年,宋真宗宣告天下,說自己曾夢見神人,得知上天會降下天書三篇,名曰《大中祥符》。“天書”果然出現了,它們懸掛在東京城的承天門上,倒真像是從天而降的神物。真宗大喜,當即改元為“大中祥符”。三年後,開封府轄下的浚儀縣被改名為祥符縣。

相比父親因避諱而改天下“義”字地名的豪氣,宋真宗因外交關係而改地名的行為顯得有些被動。但他還不是最委屈的那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南宋與金議和,南宋讓出淮水到大散關以北的部分已收復國土,並向金國納貢稱臣。和議後,宋高宗也曾迫於外交壓力改過兩個地名:岷州改為西和州,光州改為蔣州。這次改名的原因竟是避金國國主、太子的名諱!

地名裡的皇權:恩威之間,治理天下

徽州

在帝制時代,對皇權造成威脅的,要麼是周邊政權的衝擊,要麼是統治內部的威脅。趙宋三百年間,最大的威脅始終在外,先是契丹遼國,然後是佔據了半壁江山的大金,最後是風捲殘雲的蒙古。而疆域內部,天下英雄揭竿而起的情況雖不曾發生,但伺機而動的小規模反叛,同樣讓皇帝們大傷腦筋。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初一,東京開封府發生了日食天象。在古人看來,日食乃凶兆。果然,沒過多久,宋徽宗就接到了來自睦州的急報:睦州青溪縣人方臘聚眾作亂,殺死了當地的朝廷官員,十多天時間就已經聚眾數萬人。

宋徽宗並沒有把睦州的這場叛亂放在眼裡,他只派了宦官譚稹(音zhěn讀“診“)一人作為朝廷統帥,前去鎮壓。事實證明,宋徽宗低估了方臘,兩個月的時間,方臘已經以家鄉睦州和相鄰的歙州為大本營,攻取了衢州和桐廬、富陽等縣,直逼杭州城。能力平平的譚稹毫無作為,徽宗只好又派出心腹宦官童貫,掛帥征討方臘。叛亂直到第二年四月才因方臘被擒而宣告結束。

叛亂平息後,宋徽宗異常憤怒。原本宣和二年初,他已經派趙良嗣出使金國,要和金國結盟,一同攻遼,實現當年太祖、太宗都未能實現的“收復燕雲”大計。可方臘的內亂徹底打亂了他的“攘外”計劃,“收復燕雲”只能暫時押後進行。意難平的宋徽宗下發了一道聖旨:“改睦州為嚴州;歙州為徽州。”

怎麼又是改地名?!這並非宋徽宗的突發奇想。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年底,貝州駐軍因為不堪知州欺壓,在信仰彌勒教的軍官王則的帶領下反叛。宋仁宗鎮壓了王則,同時安撫當地百姓,很快平息了事端。後來,仁宗給這件事留了個“紀念”:貝州改名恩州。兵變發生是因“貝”,也就是糧餉賦稅而起的;事件解決則是依靠皇帝的“恩”。以“恩”易“貝”,在不動聲色間,申明瞭皇權的力量。

那宋徽宗此次新改的這兩個地名有何深意呢?發生了叛亂的睦州當然不再和睦,應當在當地重申皇權,“嚴”加管理。而“歙”字同“翕xi”,也有和洽的意思,同樣必須改名。

“微”作何解釋?南宋編寫的《新安志》認為,“徽”是指境內的徽山和徽溪;清代《徽州府志》則解釋為“徽,美也,故以為名”。這兩種說法都和嚴州的改名思路不太一樣。或許改名時,宋徽宗心裡想到的,還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對“徽”的解釋:“糾繩也。”“歙州”改成“徽州”,意味著對當地的管理,要如同繩索一般,牢牢束縛住。

恩州則體現了皇權懷柔的一面:頒行利民的政策,贏得民心,鞏固統治;而嚴州和徽州則體現皇權嚴酷的一面:一旦權威受到挑戰,將不惜一切,用高壓強制手段,維護自身利益。恩威之間,正是皇帝治理天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