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智慧學堂》如何求一個如意的妻子或丈夫?夫妻緣又是怎麼回事?

作者:由 覺智師兄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23

鄭濂怎麼讀

《智慧學堂》如何求一個如意的妻子或丈夫?夫妻緣又是怎麼回事?

智慧學堂創辦者:覺智師兄整理編輯

印光大師: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問,夫妻,兒女,皆是前生所作之業之所感召。

若有大功德,則會過於前生所培。

若有大罪過,則便不及前生所培。

是以要認真修持,以轉前業也。

汝欲得有學問,有才能,有德氣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這個福,則便不能滿汝痴心。

楞嚴經謂,念觀世音菩薩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於菩薩,謂求菩薩加被,得其賢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極力念觀世音菩薩,當能滿汝所願。否則,縱得好夫,或者又有短命,多病,禍患等事,況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驕傲心。此心不息,便難載福。汝能諦聽我語,則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過前生所培多多矣。與周福淵女士書。

《求妻或者求夫疏文》

向觀世音菩薩菩薩求姻緣,求(妻或夫)疏。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弟子XXX(名字要講)由於過去所有世和這一世所造的各種身口意方面的惡業,乃至不孝父母不敬三寶,以及有意無意傷害的眾生或者動物等,導致福報不夠,弟子XXX真誠求懺悔,弟子願永不再復造惡業。弟子XXX這世有緣遇到佛法後,明瞭因果,自己做的不善之事,應當承受果報。弟子以真誠心向觀世音菩薩求懺悔,求菩薩慈悲,賜我一個幸福的姻緣,共同孝養父母以及弘揚佛法。

為此,弟子發願:從今以後慢慢斷除身口意不淨之業,儘自己的努力這X年堅持每天至少誦觀世音菩薩名號《108遍或者1000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再儘自己力量行XXX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

《求妻或者求夫疏文》

向地藏王菩薩求姻緣,求(妻)疏。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弟子XXX(名字要講)由於過去所有世和這一世所造的各種身口意方面的惡業,乃至不孝父母不敬三寶,以及有意無意傷害的眾生或者動物等,導致福報不夠,弟子XXX真誠求懺悔,弟子願永不再復造惡業。弟子XXX這世有緣遇到佛法後,明瞭因果,自己做的不善之事,應當承受果報。弟子以真誠心向地藏王菩薩求懺悔,求菩薩慈悲,賜我一個幸福的姻緣,共同孝養父母以及弘揚佛法。

為此,弟子發願:從今以後慢慢斷除身口意不淨之業,儘自己的努力這X年堅持每天至少誦地藏王菩薩名號《108遍或者1000遍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再儘自己力量行XX善。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陀尊天菩薩

覺智師兄曰:下面再講一個曾經看到過的故事,這個故事我不知道真假,不在這裡評判,我個人覺得挺有意思的,所以就貼上到這裡來了,希望對您能夠也有所啟發。

《智慧學堂》如何求一個如意的妻子或丈夫?夫妻緣又是怎麼回事?

《人世間的姻緣,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唐代人韋固家居杜陵地方,少年時代就成了孤兒。成年後就想盡早娶妻,所以就委託別人四處求婚,但都無功而返。元和二年,為了遊歷清河地方,便在宋城城南的旅店住宿。客人中有人建議韋固向宋城司馬潘昉的女兒求婚,並且約好了第二天在客店西的一座道觀相見。

為了表示自己求婚心切,第二天晨曦微露,斜月尚明之際,韋固就前往約定的地方。但見一個老人背靠布囊坐在道觀的臺階上,正在藉著月光在翻檢書目。悄悄觀看其書,既非篆書亦非梵文,韋固不識一字。

韋固問老人:“老父要找的是什麼書啊?我自幼年起即刻苦學習,人世間的字幾乎沒有我不認識的,西方的梵文也能閱讀。惟有老父所要檢讀的書從未見過。是什麼書呀?”

老人笑著說:“這是非世間的幽冥之書,君子自然不能見到。我是掌管幽冥之事的幽冥之人,本與君子陰陽相隔,但今天與君子在此相見是你來得過早,不是我來得不當啊!”

韋固回問老人:“那長者主管何事呀?”老人答覆說:“主管天下的婚嫁之事。”韋固心中竊喜,對老人說:“我自幼就成了孤兒,成年後想要及早成婚,繁衍子孫。十餘年來多方求娶,不能如意。今天與他人相約在此,議娶宋城潘司馬的女兒,不知是否可以成功?”

老人對韋固說:“不成。命不該合,雖降尊屈就求娶屠博之家的女兒,也是不可得的。君子你的妻子剛過三歲,十七歲時才會嫁入你家”。

韋固問道:“您的囊中裝的是什麼東西?”老人答曰:“是紅色的繩子,用來繫住人間夫婦之足。人一出生就被此繩所繫。不論是仇敵之家、貴賤懸殊,抑或為官天涯、地域相隔,此赤色繩索一系,終不可違。君子的腳已經繫於他人,四處他求無益啊。”

韋固說:“那麼我的妻子在什麼地方?她的家人是幹什麼的?”老人答:“你的妻子是客店北邊賣菜的陳姓婆子的女兒。”韋固說:“那我能不能看看她呀?”老人回答:“陳氏常抱著孩子來市場賣菜,你跟著我,我可以指給你看。”

及至天明,與韋固約定的人一直沒有應約。老人也卷書負囊而行。韋固隨老人進入市場。正好遇到一個瞎了一隻眼的老婦懷抱三歲的女孩而來,衣敝形陋。老人指著女嬰說,這就是你的妻子。韋固非常生氣,說:“我能殺掉她嗎?”老人說:“這個人命該食天祿,因子而貴,絕不可以殺。”說完隱身而去。

韋固罵道:“老鬼妖妄言如此荒謬!我出身士大夫之家,婚嫁須門當戶對。即使我終究不能娶婦成婚,也可以攀援一些聲妓美女。為什麼要娶一個瞎眼老婦醜陋的女兒哪?”於是磨了一把小刀,交給他的奴僕說:“你向來幹練,如果能為我殺掉這個女孩,我賞你一萬錢。”

第二天,奴僕袖揣小刀隨他進入菜市,在眾人群中行刺。市場一時陷入混亂,韋固和他的僕人在混亂中走脫。離開市場後,韋固急切地問道:“刺中了嗎?”他的僕人回答說:“初期我對著她的心臟刺去,不幸只刺在了她的雙眉之間。”其後,韋固多次求婚,都沒有如願。

又過了十四年,韋固藉助父親的蔭庇在相州軍任職,相州刺史王泰讓他做專門鞠審訴訟的司戶櫞。由於欣賞他的才能,刺史把十七歲的女兒嫁給了韋固。

刺史之女賢惠靜淑,容色華麗。然而她的眉間常貼一花,即使在沐浴閒處之時,也不會除去。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韋固感到十分驚訝,猛然想起菜市行刺之事,就開始逼問事情的緣由。

他的妻子潸然淚下,說:“我其實只是刺史的養女。我的父親曾經是宋城的縣令,他去世時,我尚在襁褓之中。繼而母親兄長相繼去世,只有一個莊園在宋城的南邊,我和保姆陳氏居住。由於離市場很近,所以賣菜為生。三歲時,保姆抱我穿行市中,被強徒所刺,現今刀痕尚在,所以以花覆之。七、八年前,養父在盧龍任節度使,收我養女,後嫁君為妻。”

韋固問道:“陳氏一眼失明嗎?”其妻對答:“是,你怎麼知道?”韋固說:“刺你的人就是我呀。”隨後說出整個事的來龍去脈,夫妻二人益發彼此尊重。後來其妻生子名鯤,官至雁門太守。韋固的妻子也被封為太原郡夫人。宋城令得知此事後,就把這家客店命名為“訂婚店”。

《智慧學堂》如何求一個如意的妻子或丈夫?夫妻緣又是怎麼回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婚姻因緣之事、業果陰騭之定,終不可違。韋固不承認因果之事,也無法知道被指定的妻子會由老婦懷中的很醜的女嬰,出落得容色絕麗、賢惠靜淑,為追求門當戶對和外在的容色,僱人行刺,除了造成其容色絕麗妻子被毀容外,並未改變與她結為夫妻的事實。當然,韋固行刺是做惡事,需要對妻子償還;也許這其中有其他的淵怨,可能因此而了結。

覺智師兄曾經看見過某位前輩寫的其中部分貼上:在這裡提一下夫妻之緣,在人世間所有的緣份中,夫妻之緣可能是最好的緣份了,我們知道在數千年來的人類歷史上,所有的故事中最受老百姓喜愛的,最容易打動人心的就是那些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比如梁山伯和祝英臺、羅密歐和朱麗葉。對於人來說,就是有男有女,男女結合來組成一個家庭。因為人間有情,世人就是為了情而活著,人的一絲一念、一舉一動都是人情的表現,所以男女之間的愛情就是最讓人魂牽夢繞、難以割捨的。而且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延續,就是靠這種夫妻之緣而形成的家庭在維持著和存在著,所以說夫妻之緣是所有的緣份中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緣份。如果沒有先天的約定,就不會有後天的因緣際會,就不會形成在人間的姻緣。所以說姻緣天定,夫妻雙方都應該恪守承諾,風雨同舟。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見鍾情,他們的緣份在小說中是這樣描述的:林黛玉的前身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而賈寶玉是神瑛侍者,用露水灌溉絳珠草,所以絳珠草就誓願以後要用一生的眼淚來還他。

在小說中男女主角的愛情因緣是這樣的,和小說內容不同的是,我們先天的約定,是在明明白白的狀態下,為了當初最好的目地和願望而結下的,彼此之間也都是心甘情願的。但是因為一入世間,就是來到了迷中,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不知道,所以在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姻緣都要有一個鋪墊,都要由各種各樣的原因來促成,他們才會走到一起。也就是說,在他們的心靈深處都要留下一個印記才可以。又因為人中有情,那麼其中最主要的鋪墊方式就是圍繞著這個情。

關於人的姻緣,我們中國人有句老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不過今天的大多數人都對這句話的理解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侷限性,雖然各自的說法也都有道理,但是都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那麼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呢?

我們站在緣份的角度上看,之所以今生今世的有情男女能夠彼此喜歡或者在各種原因下結合成為一家人,是因為在他們生命的歷史上,在某一次或者很多次的前世中,他們本來就曾經是一家人。因為有那麼大的緣份需要了結,所以在現實中無論相隔多遠,無論貧富貴賤甚至年齡差距,到頭來總會有“千里姻緣一線牽”和“有緣千里來相會”的故事發生,今生今世再成為一家人。

但是這樣的緣份大多數並不是把往世的因緣關係再重複一遍,如果是這樣的話,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毫無新意了,因為歷朝歷代的發展過程也都是有目地的,都是為了給今天的人留下某一種文化,奠定認識更高層次的。。。思想基礎。

所以人間的故事,就好比是一出大戲,每個人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某一場戲中,有扮演父母的,有扮演子女的,有扮演親戚朋友和各種社會關係的,到了另一場戲中,大多都會互換著角色。也好比我們看過的電視劇,在第一部戲中,有扮演皇上的,有扮演阿哥的,有扮演小姐的,還有扮演官員大臣和丫頭婆婆的,但是到了下一部戲中,也許會發現那些角色的面孔都換了。

在現實中的夫妻之緣也是這樣的情況。比如說,今生的夫妻,也許曾經往世就是夫妻,也許還是往世的母子、父女、祖孫、兄弟姐妹以及親朋好友,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促成,是各種情況都有的。

前幾天從網路上看到了這麼一則故事,原本是清代康熙年間江蘇有位文人在其著作《觚剩》中記載的一樁曾驚動皇上的輪迴事件,下面我把這段故事摘錄過來跟大家分享。

北京城東部有一戶尋常人家生了個女兒,這女嬰剛出世,便能說話了。女嬰說:“我是工部郎中鄭濂的婦人,怎麼在這裡呢?我想回家了。”女嬰的父母聽了她的話,便讓人尋找鄭濂的住所,原來鄭家離女嬰家只相距二里多路。女嬰父親雖然知道鄭家在哪,但卻覺的此事太過怪異,因此嚴守秘密,不告訴女嬰鄭家在哪。

不料女嬰剛長到能行走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要出門去鄭家,有時竟跑出巷外。她的父母因此常抱著她、看管她,嚴防她私自出去。女孩越來越大,可她堅決要去鄭家的願望絲毫未變,一天天看管也不是辦法。最後不得已,女孩的父親只好來到鄭家,向鄭家說明情況,鄭家就派車轎來迎接她。此時,當年的女嬰已經是八歲的女孩了。

女孩來到鄭家,毫不生疏,雖然鄭家面積很大,房屋眾多,可她竟輕車熟路,直入內室,坐到床上,面朝南對眾人說:“我的兒子和媳婦在哪裡?還不快出來見我。”眾人見她那樣子,都偷偷掩著口笑,不敢正眼看她。正好鄭濂從外面進來,女孩站起身來說:“我與你分別已經很久了,難道你不認識我了?”於是,她又指點自己前生的衣服放在哪,鞋放在哪,與鄭濂夫人生前的情況絲毫不差。鄭濂覺的這事太怪異,當天又把她送回去了。但是聽到看到的人到處傳說此事,很快京城內無人不知了,就連皇宮內居住的人都知道了。

皇上因此特地召來鄭濂詢問,鄭濂不敢隱瞞,如實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詳細稟報給皇上。皇帝聽後,竟命令他續再世之婚。鄭濂急忙推辭說:“我們倆年齡相差太多,並且我的兒子都已經有了孫子,這樣老夫少妻住在一塊稱呼恐怕有點太彆扭。”皇上說:天命難違,等她長大後,你們再完婚,誰說不合適!女孩到了十多歲時,鄭濂就奉旨與她結了婚,倆人伉儷如初。

我還曾經看過這麼一則故事,這是一個修行人所看到的自己和現在丈夫的因緣關係。女主角是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上班族,嫁給了一個各方面條件都不如自己的先生,而且在結婚後先生的表現讓她越來越不滿意,當她在心灰意冷以至於準備離婚的時候,她看到了自己和先生在歷史上的因緣關係:

曾經某一世,女主角是一個小郡主,丈夫在那一世也是個女的,五十來歲,是小郡主貼身伺候的奶孃。在小郡主十歲左右時,她的家族遭到對手的攻擊。一支敵軍要來抓她,她知道如果落入敵軍手中會生不如死,後果不堪設想。當時她還在睡覺,就在懵懵懂懂之中被奶孃拖了起來逃命。奶孃很忠心,一直沒有丟棄她,最後終於逃了出來。就在她們逃了出來之後,敵軍也到了。

當時奶孃是在很危險的時刻救了她。所以這一世,她嫁給她的丈夫就是來報恩了,讓他住她的房子,讓她不由自主地下嫁給他做妻子,讓他來驅使她,來報答他那世對她的救命之恩。

在前幾年我還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說的是兩個人在歷史上從戰國時期的武將和美女、到東漢末年的呂布和貂蟬、又到了唐朝、宋朝的緣份,再到明末清初的吳三桂和陳圓圓,然後是清末民初的蔡鍔和小鳳仙,一直到****期間曾經有過八次未如願的姻緣,這一生也就是他們的第九次相逢終於如願以償,喜結良緣的故事。

他們在以往的輪迴轉世中,一直都是彼此愛慕但又從未真正的成為夫妻,最後這一世終於修成正果。

還曾經看到過古書中的一個記載,說的是某家人的小男孩,在三兩歲的時候得病死了,他的奶奶悲痛欲絕,不長時間之後也因為傷心過度而死,在他們的下一世,就是因為這樣的緣份而結為夫妻。

夫妻之緣是人世間最好的緣份,所以在人的生命深處都會留下最強烈的印記和回憶,而且在以後的輪迴轉生中,曾經有過夫妻之緣的人往往還會再見面,儘管已經是各自有不同的身份和社會關係,但是上天的安排總會很巧妙的讓這些有緣人再次相遇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一句老話:見面即是緣,確實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