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作者:由 冷兵探觀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1-24

吳哥王朝為什麼會滅亡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1861年1月,柬埔寨西北境,暹粒城以北5。5公里。在這片遮天蔽日的熱帶雨林裡,唯見藤蔓、鳴蟲與飛鳥,到處充斥著腐葉和動物的屍體,連當地人也極少涉足。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法國探險家亨利·穆奧已經走了整整5天,洞裡薩湖吹過來的風撥亂了遮擋在眼前的、闊大無比的葉子。熱帶森林中霧氣蒸騰,隨行的幾個高棉人體力耗盡,開始小聲抱怨。無法形容在這片瘴癘之地艱難跋涉的感覺。

那些看上去一模一樣的樹木和巨大的葉子,一直在遮蔽人的視線,即便在本地高棉人的帶領下,穆奧的隊伍還是數次迷失了方向。每當穆奧的馬靴陷入泥濘,他心間都會一顫。

殺人的沼澤可能就在腳下,而躲避叢林野獸更是每天必備的功課。碩大的毒蚊子防不勝防,馬匹被活活咬死在這片密林中不是新鮮事。更考驗人的,是對既有路線的懷疑,吳哥古城傳說真的存在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在強烈的直覺和堅定的信念的帶領下,經歷了多次失望、希望、失望、希望的反覆,穆奧終於走到了那個充滿發現的黎明。五座寶塔尖出現後,他越往前行,就越能清晰地看見被晨光勾勒出的那些黑黢黢的塔身,直至一座龐大的古城遺蹟出現在整齊的護城河內時,穆奧終於看到了今天著名的吳哥窟。

這座大城坐東向西,因為護城河的存在,肆虐的熱帶雨林沒能入侵到城內。那些倒塌的佛塔、傾斜的門柱、斷裂的門梁和精巧的浮雕在清晨的水霧裡,像一團朦朧的迷夢,讓穆奧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吳哥窟,也就是小吳哥城,在吳哥古城遺址的最南端,是距離暹粒最近的王城建築。據說,吳哥窟是於12世紀早期由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主持建造的。在周達觀的記錄裡,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夜之間完成的神蹟。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後來考古發現,吳哥窟非神蹟,而是一度傾盡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才建造成功。在《真臘風土記》的記載中,這座大城“周圍可二十里,有五門,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

城之外巨濠,濠之外皆通衢大橋”。穆奧通過了“通衢大橋”——也就是吳哥窟外圍的吊橋,穿過了“城外之巨濠”——也就是巨大的護城河,進入了吳哥窟。因為風雨的吹打,這座大城的外部看上去呈現一種黑灰色,更有一種冷峻的美感。

穆奧接下來還要經過另一種震撼——面對那些全然陌生的佛像。這些佛像看上去體型龐大,有的甚至高達幾十米,造型藝術完全超出了他的審美經驗。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從護城河的外圍一直到城中的主體建築,外牆、內牆、建築周邊,到處都是這樣的佛像浮雕。遠遠看去,這座大城像被佛像們託了起來。吳哥窟早期為印度教寺廟,後改宗為佛教。傳說正是因為這一舉動激怒了溼婆神,才導致吳哥王朝的衰敗。

在主體結構上,吳哥窟由寺廟山、帝王的標準國廟和後來的同軸畫廊設計共同構成。寺廟象徵了眾神的居所——須彌山:中央的五座梅花型廟塔象徵了須彌山的五個山峰,而城牆和護城河則象徵著環繞須彌山的高山大海。

吳哥窟是高棉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後世又稱之為吳哥風格,建築的特點包括:尖形拱頂狀、蓮花苞式鋸齒廟塔;半畫廊和寬闊的走廊;連接回廊的軸心畫廊;還有寺廟主軸線上的十字形平臺。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至於優美的飛天女神、石頭上的淺浮雕,還有取材自印度教神話中的完整故事場景,更是吳哥窟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寺廟的獨一無二之處。當時,亨利·穆奧留下了這樣的驚歎:

“其中一座寺廟——可以和所羅門聖殿媲美,大概是出自某位古代的米開朗琪羅之手吧——在我們最最美麗的建築中也能佔有一席之地。它比希臘或羅馬留給我們的任何東西都要宏偉。它與這個國家現在的蠻荒狀態所形成的對比則令人痛心。”

接下來數日,穆奧登上了670米高的巴肯山,在更遠處陸續發現了吳哥遺蹟包括“大吳哥”(吳哥城)在內的其他部分。在這座佔地面積達310平方公里的藝術殿堂中,他看見了更多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技藝,漁獵、送別、戰爭、古代傳說、宗教故事,等等。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自此,博物學家亨利·穆奧的名字註定要被標記在世界探索史上——他將沿途所見整理成日記,最後成為圖文並茂的遊記《暹羅柬埔寨寮國諸王國旅行記》。這次發現激發了他對柬埔寨的極大興趣。

接下來數月,他繼續深入熱帶叢林中,卻不幸感染了瘧疾,於1861年當年病逝,最終沒能走出中南半島的土地。穆奧死後,作品由弟弟夏爾代為出版。

5年後,一位叫艾米爾·基瑟爾的攝影師讀到了他的作品,不遠萬里來到吳哥窟,拍攝了一組被叢林包圍的小吳哥的照片,整個法國才真正為之震動。值得一提的是,自此柬埔寨被法國殖民長達90年之久,直到1953年才真正獲得民族獨立與自決。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

神秘吳哥王朝覆滅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