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作者:由 小柏昆愛娛樂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2-22

雍齒的封地屬於哪裡

在劉邦所有接觸的親友故交中,最痛恨的是雍齒,但最後卻不得不封他為什方侯,從而迅速安定了功臣人心,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供封賞的蛋糕縮水,難以滿足所有功臣要求;二是劉邦封賞有失偏頗,讓成分複雜的功臣擔心憂慮;三是雍齒是大家公認的底線,與劉邦有仇,封賞他可以最快安定人心。

一、天下凋敝,封王后蛋糕縮水

1、秦末連年戰爭讓天下戶口急劇減少

秦朝承400多年亂世,至贏政時終於天下一統,當時集合六國人口約2500萬至3000萬之間。本來秦國應該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但仍然大興土木,嚴刑峻法,最終導致秦末大起義。從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到公元前201年劉邦再次一統,雖然短短8年時間,但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天下人口損失近半,只剩1500萬至1800萬之間。

而且,當時民生凋敝,物質匱乏,根據《史記·平準書》記載,“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而根據漢代封國管理要求,“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於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焉,不領於天下之經費。”功臣爵位高低、封地多少直接關係家族後續的命運,都想爭取更多的利益。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劉邦、項羽

2、分封異姓王,讓漢室直接控制土地減少近半

劉邦與項羽的楚漢之爭中,一方面依靠自身老班底拼死奮戰,一方面還依靠策反過來的分封諸侯,如九江王英布、魏王魏豹、燕王臧荼等,以及從項羽陣營過來的韓信、陳平等叛將。所以劉邦稱帝前後,繼續承認原先項羽的分封,甚至增加其封地,換取對方對劉邦的支援。

最終,漢初劉邦共分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包括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他們的封地已經佔據了當時天下的近半地方,而且這些地區遭受戰亂較少,當時人口、經濟相比漢王朝直接控制的地方要好一些。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漢初諸侯王

3、立功之臣甚多,難以一下滿足

劉邦從起事以來,至最後稱帝共7年多時間,期間戰事五數,即有攻城斬將,也有就地固守,還有理政後秦等,各方面共同協作才取得對項羽的最終勝利。根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記載》,劉邦在位期間共封同姓諸侯王九個,這還是在消滅六個異姓王之後,而功臣封侯的一百多人,這些人一時之間需要花費大量財力、權力來滿足,對於功臣來說,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

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故廣彊庶孽,以鎮撫四海,用承衛天子也。

二、劉邦厚此薄彼,引發功臣集團擔心

1、劉邦功臣群體複雜,難以平衡

劉邦在奪取天下的過程中,幫他立下大功並被封爵的大致分為幾部分人:一是沛郡故舊,包括親族、好友及同鄉,跟隨他時間最長,忠誠度最高,如蕭何、曹參、灌嬰等;二是六國故舊或謀臣,如張良等;三是過程中跟隨自己的散客,如周勃等;四是從項羽陣營轉過來的,如韓信、陳平等;五是隨其他諸侯一併投降的等。

這些群體十分複雜,雖然都在同一陣營,但也並非全都合得來,甚至相互看不起、有衝突,平衡難度極大,很容易引發糾紛。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2、劉邦厚此薄彼,處置失當

劉邦稱帝后,採取分批封賞的辦法,首批封賞的只有從蕭何、曹參等沛郡老鄉或者親近的人,同時還誅殺了幾個以前得罪過自己的人。而剩下的功臣也沒有暫時的封賞計劃,他們私下相互猜測聯絡,認為天下戶口不足封賞所有人,擔心劉邦不會封賞,同時還會找出平常的罪過來處死,一時之間朝局陷入極度不穩的局面。

上在洛陽南宮,從複道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

三、封賞雍齒超出功臣期望,迅速安定人心

在當時的情況下,根據張良的建議,劉邦應選擇這些功臣的一個底線,或者叫最小公約數,大家都認為不可能被封賞的人,劉邦想都沒想說出雍齒這個人,他擁有著多重身份,是沛郡人但又叛變劉邦,是劉邦故交卻又屢次羞辱他,劉邦想殺他卻又很多功勞,因此在所有人的印象裡,認為雍齒是最不可能封賞的。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劉邦

而張良作為洞悉人心、察微知著的高階謀士,一下就抓住了要害,勸劉邦立刻先封賞雍齒,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安排,這樣就會讓大家迅速安定下來,不再胡亂猜疑。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

在封賞雍齒的同時,劉邦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讓丞相蕭何、御史大夫周昌論功封賞,最終安全解決問題,避免了新的混亂和隱患,保證了漢王朝初期的穩定

群臣罷酒,皆喜曰:“雍齒尚為侯,我屬無患矣。”

雍齒有那麼多不被封賞的理由,為何仍被劉邦封侯

張良

在這個過程中,張良作為頂級謀臣,為劉邦出的計策可謂是一針見血,真是國家社稷之才。司馬光也感慨說:“蓋以高帝初得天下,數用愛憎行誅賞,或時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納忠以變移帝意,使上無阿私之失,下無猜懼之謀,國家無虞,利及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