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每天讀典籍之《登幽州臺歌》20220127

作者:由 菠蘿菠菜花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4-05

花不楞登怎麼讀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這首作品有點怪,乍一看不知道是詩還是詞?看它的句式,前面5個字,後面6個字,和我們尋常所看到的絕句和律詩都不同,沒有詩的工整,也沒有詞的散漫自由,更沒有詞牌,不過它被收錄在《唐詩三百首》中,所以還應該算是詩吧?比較像是《楚辭》一般的古體詩。

除了詩體怪,詩意也有點怪,初讀下來的理解就是陳子昂獨自登上了幽州臺,站在高高的臺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感嘆天地廣大悠悠,然後陳子昂這個大老爺們就在臺上痛哭流涕起來。這怎麼就痛哭起來了?這是陳子昂還是紅樓夢裡葬花的那位?

然後《唐詩三百首》交代了一下陳子昂登臺的背景,子昂兄直言敢諫,不討武則天喜歡,被貶下獄,之後隨

武攸宜

征討契丹

,陳子昂在幕府擔任參謀,但他多次諫言都不被

武攸宜

採納,還被貶為軍曹。陳子昂帶著這種懷才不遇,政治抱負無法實現,到處碰壁的苦悶心情登上了幽州臺,所以抒發心中感慨,痛哭流涕。

這種憤懣確實很憋屈,很難受,但鄙人覺得這絕不是陳子昂在臺上痛哭流涕的真正原因,唐詩中受排擠,受冷落,懷才不遇的詩人真的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官做不好,詩才寫得妙,李白、孟浩然、杜甫不都是這樣嗎?而這些詩人登高望遠時,哭哭啼啼的還真不多。李白登上金陵鳳凰臺時心中愁苦,抒發的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孟浩然秋登蘭山時:“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而杜甫在登上泰山時,更是豪情萬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所以究竟是什麼讓一位隨軍征討的文人痛哭不已呢?古人和來者,真的只是指代了古代的賢君和後代的聖王嗎?這兩者本來就難以望見,本來就是歷史長河中的稀有物。所以這句話更應該注意的是“前”“後”的時間跨度,在陳子昂所在的當下,往過去和未來都是無盡的延伸。接著“念天地之悠悠”,天地構成上下四方的空間關係,在陳子昂所在的“中”的位置,不知天之所高,不知地之所厚。上下四方,廣大空間謂宇;古往今來的時間謂宙,短短三句十六個字,構成了一種無邊無際無限古今的宇宙視野。

當陳子昂在幽州臺上將自己的思維在宇宙的無盡視野中不斷的延伸拓展後,再反觀到自己身上時,那種人類的本質渺小、孤獨和微不足道,將他的情緒徹底擊潰,他才愴然而涕下,而這個“獨”字,是這種渺小、孤獨和微不足道之感的總結,這才是本詩的詩眼所在,而這才是陳子昂這個大詩人真正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傷感所在。

每天讀典籍之《登幽州臺歌》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