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民俗小掛曆]盤點各地“破五”風俗

作者:由 央廣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4-13

農曆初幾填窮坑

央廣網北京2月20日訊息(記者馬喆 章成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不知不覺今天(20日)已經到了狗年的第五天,不知道您這個小長假過得怎麼樣?在我國很多地方,農曆初五被稱為“破五”,“破五”也是“送年”的意思。

過了這一天,人們開始醒年盹,那麼全國各地在“破五”這一天都是怎麼過的呢?

到了大年初五大家都會習慣性地說“破五”。為什麼這一天被稱為“破五”呢?這裡的“破”是破除的意思。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用生米做飯、不能打碎東西等。在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就此解除,所以人們把這一天稱為“破五”。

在這一天,人們會用不同方式慶祝從各種禁忌中解脫出來。大多數地區都會選擇放一掛“破五鞭”來釋放壓抑。

但在河北隆堯,人們喜歡以敲招子鼓、扭秧歌的方式,祈福新一年的耕作能有新收成。當地村民說:“我們的大鼓敲出了我們農民的幸福生活,我們的日子會蒸蒸日上,越來越好。”聽著有節奏感的鼓點,確實能感受到村子裡的喜慶。

在“破五”的這一天,各地都有較固定的飲食習慣,作為北方人,一般要在這一天吃餃子。

老人講究“破五”包餃子的餡兒,一定要自己剁,菜板要剁得讓四鄰都能夠聽見,意思是正在剁“小人”,預示來年的一切都很順利。把餃子咬破,則寓意把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的意思。

但是在甘肅蘭州,初五這一天,蕎麵攪團才是慣有的吃食。用蕎麵煮成糝飯狀,弄上些臊子和清湯,調上油潑辣椒、蒜泥、醋,酸辣可口,用來在油膩吃多了時開胃。

在河南,有全家人在初五這一天吃滿家糕的習俗。滿家糕是用白麵做的,呈圓柱形,周圍扎一圈大棗,個頭較大,夠一家人吃。吃麵糕時,一家有幾口人就把面糕切成幾塊,每人一份,表示全家有福。

北方的不少地方過了正月初五,年就算過完了,這天以後人們該工作的工作、該離家的離家,商戶們也要出攤做買賣了,社會秩序漸漸恢復了常態。

但在南方的一些地區,初五這天是接財神的日子。雖然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初四是接財神、迎灶王爺的日子,但在上海、江蘇、河南的南部,初五這一天往往被視為財神的生日,人們在這天習慣接財神,也叫接路頭。

迎財神是為了祈求富裕富足,擺脫貧窮,因此“送窮”也是很多地方在這一天的重要習俗,在寧夏就被稱為“填窮坑”。家家都希望日子越來越好過,所以會把過年這幾天的垃圾都清理到垃圾池裡,點上一支香全部燃光。

而在河南洛陽,“送窮”送的是“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這五個窮鬼。送窮時嘴裡還得有唸白,要喊著“窮,窮,送你走,我把你送到大路口”,或者是“窮啊窮,你走吧,你去村頭富人家”。再拾幾塊磚頭帶回來,意思是撿元寶,把財神請回家。

那麼,這些習俗有著怎樣的由來呢?

據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專家蕭放介紹,初五在很多地方還是送窮的日子,為什麼窮?因為窮神在家。所以過年時一定要把窮神送走。以前送窮不在初三也不在初五,而在正月的三十,晦日。有人說窮鬼是古代皇帝顓頊的兒子,這個人經常穿破衣服,給他好衣服他也要撕破。他經常在街巷裡面活動,大家都希望把他送走,後來就形成了送窮的傳統,這是六朝的一個說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呢?因為傳統社會里窮人太多,人們祈求物質的滿足。唐朝大文學家韓愈還寫過送窮文,裡面提到“我現在給窮神準備乾糧,備上車船,給你送走,不要再到我家來。我家裡很窮,你走吧”。這是民俗的一個寫照。而今天這一民俗更多是作為一個儀式,一種對新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