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凡人到大帝的進階之路——解讀武聖關羽

作者:由 老孟跟你說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03

面如傅粉唇若抹朱描寫的是誰

他被封建帝王尊為“關聖大帝”;他也被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商人們拜他,因為他是“武財神”;江湖豪傑拜他,因為他代表“義氣”;豆腐業拜他,因為傳說他賣過豆腐;甚至理髮業、屠宰業、刀剪鋪業這些勞動工具都是刀的產業也拜他。。。因為他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

這位在民間被尊稱為“關公”的人就是關羽,他在歷史中是真實的存在。關於關羽的爭論一點不比趙雲少,喜歡他的人頌揚他的“義薄雲天”、“威震華夏”;不喜歡他的人指責他的“剛愎自用”,認為他“失荊州”使蜀漢丟失了戰略要地,並引發夷陵之戰,徹底斷送了蜀漢的大好局面。

今天這篇文字,我們來解讀一下關羽。

凡人到大帝的進階之路——解讀武聖關羽

關羽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認知當中的關公形象是這樣的: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但喜歡刨根究底的朋友可能早已發現,其實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根本沒有記載關羽的身高、長相和所用武器。唯一能跟上面描述的關公像捱上點邊的就是關羽的確留了一把大鬍子。“

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至於其他的諸如身高、面色、眉目特點等等,應該是來自宋元時期的說書人話本——《三國志平話》:

“話說一人,姓關名羽,字雲長,乃平陽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鳳目,虯髯,面如紫玉,身長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傳”。

說書人為什麼要把關羽的臉色說成紫紅色呢?主要是人們習慣將忠君愛國之人形容為“

赤膽忠心

”,由於“赤膽”難以直觀展現,故此在戲臺和圖畫中以“赤面”替代。時至今日,戲臺上紅臉的角色大多表示“忠勇”。

說到這裡,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我心裡,我也曾試圖從網路上尋找答案,但結果都不太滿意。如果有知道的網友,希望不吝賜教。我的問題就是:關公為什麼戴一頂綠頭巾?

關羽使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嗎

在我們所見到的關公塑像、圖畫中,關公的武器都是一把青龍偃月刀。至於重量,宋元話本中的“關王刀”大多是八十三斤;《水滸傳》中幫魯智深打鐵禪杖的鐵匠說:“

便是關王刀,也則只有八十一斤重

”;最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折中了一下,定義了八十二斤的重量,並給起了一個“冷豔鋸”的霸氣名字。

當然,這些都只是話本和小說中的說法,真實的關羽所用武器當然不會是青龍偃月刀。因為,雖然漢代冶鐵技術提高,出現了單刃、平脊、刀尾有一個鐵環的“環首刀”,但長度一般只有二至四尺,仍然是一款戰場短兵。而可雙手持握的長刀,據考證應出現在宋代。

凡人到大帝的進階之路——解讀武聖關羽

《武經總要》裡的宋代制式刀

關於關羽使用的武器到底是什麼,我們在這裡不便過多糾纏,因為下面很快就會講到。

接下來,我們進入正題,來了解一下史書中的關羽。

義絕天下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的

“義”

始於桃園結義時一句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的誓言。那麼現實中的劉關張感情如何?

《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中記載: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

《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中劉曄說:

"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由此可見,關羽和劉備、張飛雖未像演義中說的那樣義結金蘭,但是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而且關羽也的確用自己的

“義”

對這份感情做出了回報。我們來看一下《三國志》中如何記載關羽的

“義”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生死不改,是為情義

“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報恩乃去,是為信義

“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不忘故主,是為忠義

義是中國傳統價值體系裡面一個最為核心的體系。千百年來,官方提倡的價值體系,不論是從最初的

“仁義禮智信”,

演變成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乃至

“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都離不開一個規範,那就是

“義”

字。關羽恰恰符合了這個規範,這也為他後世得到統治階級的推崇埋下了伏筆。

勇冠三軍

《三國志》中記載的勇將很多,諸如:

《三國志·魏書·呂布張邈臧洪傳》中的呂布: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

;《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中的樂進、于禁和張遼: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於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

;《三國志·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中的許褚:

“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

、典韋:

“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

、龐德:

“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

(騰指的是馬騰),至於孫劉兩家勇將,限於篇幅,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但是在整部《三國志》中能被稱為

“萬人敵”

的勇將,卻只有關羽、張飛二人。不僅陳壽本人直接給出了:

“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的評價,就連曹操手下著名謀士程昱、郭嘉及丞相參軍傅幹都曾以

“萬人之敵”

的評語來評價此二人。下面我們來看看關羽這

“萬人敵”

是否貨真價實:

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這是《三國志》中為數不多的

“陣斬”

大將的記錄之一,而且是貨真價實的

“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要知道,顏良可不是三國街機遊戲中的“趙熊”、“肥肥”之流,其在袁紹手下的地位是要超過後來投降曹操,並被稱為曹魏

“五子良將”

之一的張郃的。且看《三國志·魏書·荀彧攸賈詡傳》中對顏良的評價:

“三年,太祖既破張繡,東擒呂布,定徐州,遂與袁紹相拒。孔融謂彧曰:“紹地廣兵強...;顏良、文丑,勇冠三軍”

、彧曰:

“紹兵雖多而法不整。...。顏良、文丑,一夫之勇耳”

。上述關於顏良、文丑武力的記載,足可以證明關羽此次

“陣斬”

的含金量之高。

借這個機會,我們把前文留下的

關羽到底使用什麼武器

的疑問也順便解決一下。

若是按照《三國志》中所述:“

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中的

“刺”

“斬”

這兩個字來分析,關羽所使用的武器應該是“戈、矛、戟”之類的長兵,輔之以短刀。這與西漢時大將李廣之子李敢“左持長槊,右執短刀,躍馬陷戰”看起來比較類似。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假如說斬顏良的關羽表現出來的是“武勇”,那麼上面這段關於刮骨療毒的表述則體現的是關羽的“英勇”。從

“每至陰雨,骨常疼痛”

這幾個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來,關羽不是沒有痛覺,只是面對痛苦時有異於常人的勇氣!

威震華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並賜予“節鉞”之權。隨後,關羽率軍北伐。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使徐晃救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

關羽攻樊,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禁降羽。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三國志·魏書·諸夏侯曹傳》

水路並進的關羽採用圍城打援的戰術迅速收穫可觀戰果:擒斬曹仁的輔將龐德;生擒號稱“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全殲于禁所督七軍;圍困樊城,城內糧食將盡,城外援軍斷絕,若非前來助戰的滿寵諫言

“羽所以不敢遂進者,恐吾軍掎其後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復國家有也;君宜待之”,

恐怕曹仁早就採納部下的建議

“可及羽圍未合,乘輕船夜走”

幾仗打下來,曹魏損失慘重,連魏國史官都不好意思記載具體損失,只是籠統地說于禁

“七軍盡失”

。不過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吳國史官,卻一五一十地將曹魏損失的數量記錄在案,並最終透過陳壽的筆展現在我們面前:

“二十四年,關羽圍曹仁於襄陽,曹公遣左將軍于禁救之。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一戰被俘三萬步騎(還未算上戰死人數),放在整個三國史都不算小數目!要知道關羽北伐的總兵力也就三萬上下。或許有人說,曹魏家大業大,就算損失三萬人也不至於就一敗塗地,僅憑這點戰績就吹捧關羽“威震華夏”是不是有些過分?

別急,後面還有: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這回明白了吧,除了正面戰場,關羽還收編了不少小股“游擊隊”。郟縣在許都的正西方,梁國在許都的東北方,陸渾則在許都的西北方,而許都的南面就是襄樊。這麼四面八方一鬧,就由不得曹操不慌。因此: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平心而論,在《三國志》中關羽的戰績不是最好的。拋開曾被曹操擒獲不提,“襄樊之戰”前還數次敗於樂進和文聘: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三國志·魏書·張樂於張徐傳》

與樂進討關羽於尋口,有功,進封延壽亭侯,加討逆將軍。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三國志·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更有五千精銳被東吳大將甘寧千餘士卒震懾的恥辱戰績:

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三國志·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

不過在這次北伐戰役的初期乃至中期,關羽表現得胸有成竹、章法嚴謹,堪稱其戰術指揮的巔峰之作。除正面戰場節節勝利,還把曹魏腹地攪亂成一鍋粥: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

及蜀將羽圍曹仁於樊,于禁等七軍皆沒,修、方果降羽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甚至曹操的大本營鄴城都出了魏諷謀反案件,還連累到重臣鍾繇被免官(

九月,相國鍾繇坐西曹掾魏諷反免

),真可謂中原震動。為此,陳壽給予了關羽《三國志》所有武將中的最高評價

“威震華夏”!

剛愎自用

令人遺憾的是,到達了人生中最輝煌的頂點之後的關羽,面對徐晃的馳援和呂蒙、陸遜的偷襲,最終沒能創造奇蹟。敗走麥城之後,被孫權軍擒斬於臨沮。究其失敗根源,《三國志》作者陳壽給出的結論是: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說到關羽的自傲,《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有如下記載: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由上可見,關羽的傲氣是不分內外、敵我的。不過,關羽也不是對誰都傲。同樣在《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中,陳壽還說:

“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看來說關羽傲氣不夠客觀,關羽看不起的只是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罷了。

不信?看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中的記載我們就可以知道,馬超除了出身高貴和武藝強悍之外,其統兵作戰的記錄可謂慘不忍睹,一敗再敗;孫權也不咋樣,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被張遼打得抱頭鼠竄,還因此獲得了“孫十萬”的“光榮稱號”;不僅如此,建安二十二年春(公元217年)更是上表降曹。這樣的人難怪關公看不起。

同樣,關羽也不是對誰都傲氣,比方說在曹操手下的時候,跟張遼和徐晃私交就不錯。由此可見,關羽不待見的是馬超、孫權這類出身高貴而又沒啥能力表現的“

士大夫

”,結交的是張遼、徐晃這類能征慣戰的“

卒伍

”。

隨著糜芳和傅士人的投降,關羽最終還是為他的傲氣買了單(失了荊州),併為此最終丟了性命!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輕己。自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懷懼不安。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不過考慮到對手精英盡出(曹仁、滿寵、于禁、龐德、徐晃、張遼(在途)、呂蒙、陸遜、朱然、諸葛瑾),關羽也算是雖敗猶榮了。

諡號疑雲

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獲得追諡。其中,關羽被追諡為“壯繆侯”。獲得追諡本是好事,但卻為關羽引來了千年的爭論:這個諡號到底是

美諡

還是

惡諡

按照《逸周書·諡法解》中的解釋,

“壯”

這個字是沒有問題的:兵甲亟作曰壯,澼圉克服曰壯,勝敵志強曰壯,死於原野曰壯,屢徵殺伐曰壯,武而不遂曰壯。這些詞都是好詞,武力過人、戰功卓著、克敵制勝,哪怕是戰死疆場這都沒問題。真正的問題出在

“繆”

這個字上。

關於

“繆”

字的爭論,現在大致分為三種意見:

1。

“繆”

字是不折不扣的惡諡。《諡法解》中對於

“繆”

字的解釋只有一個:“

名與實爽曰繆

”。若按這個意思去看,那是在說關羽的名氣與實績不相符合。

“壯繆侯”

中用

“繆”

作為

"壯"

的補充,一字功一字過,當為惡諡。另外持這個意見的人還駁斥了

“繆”

“穆”

通假的說法,因為《諡法解》中關於

“穆”

字的解釋是:

“佈德執義曰穆,中情見貌曰穆。”

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字是不可能通假使用的。

2。

“繆”

“穆”

通假說。《禮記-大傳》:“序以昭繆,別之以禮義,人道竭矣。”鄭玄注:“繆讀為穆。而且還說:“父曰昭,子曰穆”。《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中曾說:

"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

劉備諡為昭,關羽當為穆。另外,《史記》中秦穆公跟秦繆公就是同一人,可見即便是諡號,

“繆”

“穆”

還是可以通用的。

另外,前些天在網上看到在山西省運城市常平村關帝家廟內立有一塊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我不知道是否屬實,有附近的網友可以去證實一下。想來這立碑者也是

“繆”“穆”

通用的支持者

3。筆誤。這種說法的理由是,在那個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極有可能是傳抄的過程中出現了筆誤。這種說法比較另類,支持者甚少。但細想以後,感覺也有那麼一點可能性。

對於上面這三種說法,我並無偏袒,也不想做評價。但我本人支援這是一個美諡。原因如下:

⑴《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中說:

“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及雲乃追諡,時論以為榮。”

既然引以為榮,自然不會是惡諡。

⑵曹魏吳質死後,諡號

“醜侯”

,吳質兒子不服上書抗議(堅持抗爭約20年),最終改諡

“威侯”

。關羽的兒子深受諸葛亮喜愛,估計跟劉禪關係也不會太差,假如

“壯繆侯”

真是惡諡,估計關羽的兒子不會不去抗爭。

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子統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

封神之路

大體說來,中國的關羽崇拜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一名戰將,關羽在荊州和蜀地民間被蓋廟祭祀。

第二階段是隋唐時期。佛教介入民間的關羽崇拜,製造關羽顯靈傳說。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授關羽亡靈“菩薩戒”,封其為伽藍菩薩。而唐高宗上元元年,關羽作為陪祀進入與孔子文廟並峙的武廟(主祀是姜太公)。

第三階段是宋元時期。道教將關羽列入自己的信仰或學說體系之中,關公從此成為道家神祇。宋徽宗趙詰在位時,曾四次加封關公:先“忠惠公”,而“崇寧真君”,而“昭烈武安王”,而“義勇武安王”。;元朝皇帝除繼續封王外,還“遣使祠其廟”,以至於關廟林立,遍佈城鄉。

第四階段是明清時期。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期間,曾三度大封關公:萬曆十年封關公為“協天大帝”;十八年封關公為“協天護國忠義帝”,四十二年再封關公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朝更是十分尊崇關羽,還在關外時就已立廟祭祀,並賜廟額“義高千古”。皇太極還命人將《三國演義》譯成滿文,作為八旗官員及將領們的必讀書。入關後,更是將關廟載入祀典,歲時致祭,並不斷製造關羽顯聖的故事,予以加封。從順治九年敕封“忠義神武關聖大帝”起至光緒五年,累封字數達到26字: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結束語

不知道該說點什麼了,就引用一段《大唐平百濟國碑銘》作為結束語吧!

關羽萬人之敵,聲雄百代。捐軀殉國之志,冒流鏑而逾堅;輕生重義之心,蹈前鋒而難奪。心懸冰鏡,鬼神無以蔽其形;質過鬆筠,風霜不能改其色。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碼字不易,輕噴!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