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作者:由 奔跑的歲月2011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25

被稱為三影郎中是誰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歷史上的功臣能夠善終的往往不多,尤其是

硬仗

大多

不是

“主子”打的時候。王翦在滅楚期間,多次要秦王賞田賞宅賞美女,就是給“主子”

一個

自己犯過

錯誤

但未違反

“原則”的把柄

讓周圍的人看待他時眼神多點

“鄙視”而不是“仰慕”。王翦滅楚之後,銷聲匿跡,應該是安度晚年了。像這樣的例子少之又少。

“功高蓋主”必丟命。

韓信被殺,是必然。一是功勞太大。

不管

什麼時候槍桿子裡都是能出政權的,不同於張良、蕭何這些謀士,雖然在漢朝一統天下過程中出了很多

計謀

,居功甚偉,但在軍界影響力不大,因為一直跟在皇帝身邊,出去

拉不

一支隊伍。韓信

不一樣

一聲令下

,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前來投

靠效力。所以想活命還是要學王翦讓大家適當的鄙視一下。二是劉邦與韓信之間已經出現嫌隙。

在韓信

“要挾”劉邦封

自己做

齊王的時候就產生了。種子一旦發芽,早晚會變成參天大樹。當

劉邦

騰出手來的時候,

肯定

要好好

聊一聊

”“

要挾

的賬該怎麼算。三是當時的時代已不允許

“異姓王”出現。建國之初的漢朝,因為劉邦是一個市井子弟,沒有任何根基

所以在穩定政權方面

“相容幷包”,既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又學習夏商周的分封

。但劉邦以及那個時代

不會再允許回到從前

戰國林立

的狀態

政權穩定後,

“削藩”“削異姓王藩”已成必然,

異姓王最終都會被殺掉或者免掉。

經歷了一些事情,一直覺得不是當事人,不瞭解當事人做決策時的各種情況,最好不要去評判別人的對錯。事後諸葛亮,也僅限於事情已經發生後的分析。假如時間能回溯,歷史能再來,恐怕還是相同的結果。

“天時地利人和”,事情成功因素三者缺一不可

天時是測算不出來的,

更多的

可能要歸於

“命中註定”。韓信的故事很多,關於他的影視劇也很多。耳熟能詳的幾件事,胯下之辱、蕭何月下追韓信、背水一戰、蒯通建議三分天下自立稱王的執迷不悟

……

他的命運也隱藏在了這些故事裡。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韓信能忍胯下之辱,千百年來都是作為

說教

——

“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國家長治久安的時候,這

應該

是最佳選擇,秩序的穩定、

法治體系的完善,

法律的追責,殺人必定要償命

小不忍則亂大謀

在一個管理秩序被打亂,烽煙四起的時代,殺

“敵”立威

效果可能更好。假如歷史有如果,韓信當年把侮辱自己的屠戶殺掉,亡命天涯,像黥布、彭越一樣落草為寇,那麼早就會聲名遠播,手底有一支自己的隊伍。在項羽手底時,職務也不會僅限於郎中,可能像黥布一樣成為項羽的王牌戰將。性格決定命運,也正是因為有大志但又小心謹慎的性格,對韓信個人而言,失去了成為皇帝的機會,也最終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韓信的性格,

“內”,不善於包裝自己,這塊“金子”需要一個有眼力的“淘金者”,否則會與泥沙俱下,不知去向。韓信習慣“逃避”,當在一地感覺不受重用的時候,會主動的“跳槽”。所以跟隨項羽一段時間,跑到劉邦那,在劉邦那一段時間又要跑到別的地方,他的跑與其他人的“背叛”不一樣,別人是因為“擔心前程”,嚮往“榮華富貴”,他是為了“受重用”,一直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人世間一定有很多韓信這樣的人,但是因為沒有碰到識貨的“淘金者”,最終蹉跎了歲月、花白了鬚髮。

韓信會性格分析,但只會分析別人的,不會分析自己的。這也是太史公在韓非傳中評價韓非的一樣,雖然很多道理都懂,但是卻用不到自己身上。韓信與劉邦的對話,把項羽失敗的人格原因分析的頭頭是道。如果說劉邦屬於習慣開空頭支票

“忽悠”人的,那麼項羽就屬於“小家子氣”的人,對人彬彬有禮,但當有“蛋糕”吃的時候,卻從不捨得給別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圍繞在項羽身邊,就是要分一杯羹的,如果看著項羽“吃肉”,自己連碗“肉湯”都喝不上,那麼誰還會跟他一塊打仗呢?誰又會為他的利益拼命呢?土地革命,農民正是因為有了土地,為了土地不被奪走,才會替給他們土地的人“拼命”。韓信知彼卻不知己,其實他不能算作知彼,至少劉邦會殺他,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中,他卻始終執迷不悟。這時的分析更像是人生的一次“靈光一現”,一個長期失意者失意時的感悟罷了。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背水一戰,是韓信軍事生涯的傑作。置之死地而後生,背水這個詞形象的把死生描述了出來,太過精彩,以致很多人把真正的名字

“井陘之戰”給忘了。太史公在描寫井陘之戰的時候,用李左車給陳餘的建議來襯托韓信井陘之戰勝利的必然。韓信在得知李左車計策沒有被採納的時候也是表達了勝利的自信。但真的是這樣嗎?歷史上那麼多“借鑑”背水一戰做法的將軍,有幾個又成功了呢?有人也許會說徒具外表未得精髓。但一而再的例子難道不讓人去懷疑嗎?孫子講取勝之道要佔據“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井陘之戰只是一個能打仗的將軍碰到了一個下昏招的“棋手”罷了。勝有因素,但未必像大家認為的那樣,韓信的軍事才能有多麼的厲害。李左車給韓信建議“不戰屈人之兵”,勝燕,說明有的人也具有這樣的實力。

太史公在淮陰侯傳最後評價韓信太過招搖,不知

“韜光養晦”。可能說的是劉邦在彭城戰敗到齊地跟韓信借兵時,韓信提出當“假王”的要求,是在明顯要挾劉邦。這應該是韓信在人生大棋中下的一手“臭棋”。既然韓信對劉邦如此感恩,在與蒯通以及與楚國使者對話時反覆提及,那麼為什麼韓信還要“要挾”劉邦呢?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既然一直都是付出,為什麼不等“結果”出來後再“邀功”呢?難道別人被封王刺激到了韓信?

歷史不胡說——淮陰侯列傳

蒯通為什麼說不通韓信?如果當時韓信選擇了蒯通的建議,那麼

“三國”要早出現四五百年。蒯通給韓信的建議,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絕對透徹。韓信軍事才能優於黥布、彭越,但是在霸氣上還欠缺很多,在稱王方面沒有走出實質性的一步,淮陰侯傳最後寫韓信與陳

合謀造反,在京城做內應,我覺得應該是

“欲加之罪”,呂后的“防範未然”。門客的告密,一切的劇本都是那麼熟悉。劉邦礙於“情面”不“敢”乾的,呂后都替他幹了。或許,這時的韓信已經被逼入絕境了?想置之死地而後生?我覺得從韓信成本分析的角度看造反是不可能的。在手握好牌時不敢做的事,底牌全沒了靠幾個家丁門客就想翻起大浪?陳豨造反成功,對他有多大的好處?重新封王?韓信會服嗎?陳豨會放心嗎?劉邦對韓信禮賢下士,載其車、衣其衣、食其食,劉邦手底的謀士滕公、蕭何發現這塊“金子”,韓信不會反。換成陳豨,韓信心態會如何?韓信。在酈生已經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齊王“束手就擒”的時候,李左車建議韓信率兵突襲齊國,韓信猶豫再三,在靠“沒有接到劉邦最新命令”“欺騙”自己的時候才敢繼續進兵,韓信不會造反。太史公也許當年知曉內情,所以在傳中多次用韓信口吻講劉邦對韓信的恩惠,似有所指。傳中插入一事,背水一戰滅趙後,劉邦與滕公清晨到韓信軍營拿兵符帶走精兵,韓信張耳竟然不知道。這是不可思議的,劉邦在韓信的軍營中已預留“眼線”。經此一事,韓信心中應該是有震撼的,所以韓信不敢反。

聽人勸,吃飽飯。

韓信死後的高喊,應該是心聲的自然流露。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從齊王變為楚王,再被免去國王成為一名侯爺,再到被殺。韓信會多懷念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