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為什麼說太監製度是利國利民的好制度?

作者:由 80末歷史觀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9-26

利國利民後半句什麼詞

提到太監,大家就會想到

魏忠賢、劉瑾、王振

這些禍國殃民的大太監。漢朝和唐朝的太監經常干預朝政,甚至參與廢立皇帝。

當然,古代也不是沒有好太監,比如,保護明孝宗朱佑樘的太監張敏,張居正的合作伙伴馮寶,北宋還有一些在邊關建立功勳的太監等。

但這並不能改變多數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太監的壞印象。

為什麼說太監製度是利國利民的好制度?

以前,我對太監的看法也跟大家一樣,隨著閱歷的增多,發現太監製度其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制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中國古代的太監主要作用是:

1.防止宮女有外遇,保證皇帝血統的純正。維護皇家威嚴。

2.幹雜活。絕大多數的太監都是低階太監,當保姆和雜工,在後宮幹一些髒活累活。

這兩個作用比較明顯,大家都可以認識到。

第3個作用是:極少數高階太監可以幫皇帝掌管玉璽,處理檔案。唐朝一些太監甚至掌握御林軍。這些太監形成一個太監集團,維護皇帝利益,幫助皇帝制衡文官集團。

很多人並沒有認識到,太監可以制衡文官集團。朱元璋就沒認識到,他規定太監不得干政,甚至不讓太監識字

朱元璋是非常強悍的皇帝,他很難想象竟然有皇帝平庸的連文官都無法掌控,還需要依靠太監的幫忙。

但多數皇帝還是要面對現實,面對實力日益膨脹的文官集團,只好讓太監出面,儘可能制約文官集團。

為什麼說太監製度是利國利民的好制度?

讀歷史書我們知道,漢朝經常出現外戚掌權的情況,小皇帝長大後不得不依靠宦官消滅外戚,掌握權力。宦官權力太大時,再依靠外戚削弱宦官權力,不斷翻轉。唐朝中後期經常出現太監廢立皇帝的現象。

其實,太監的勢力並沒有這麼強大,太監只是皇帝、外戚、文官手裡的工具而已。

太監製度對皇帝有利這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說太監製度利國利民呢?

因為太監不會形成世襲的世家大族和利益集團。太監不但不會形成世襲的世家大族和利益集團,還能對世襲的世家大族和利益集團形成很大的制約。

歷史教科書上說,中國古代每個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土地兼併。每個王朝末期都會形成,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狀況,從而導致流民遍地,百姓揭竿而起,天下大亂。

土地兼併是誰造成的?

皇帝手裡沒多少土地,百姓手裡也沒有土地,土地都被世家大族和文官利益集團拿走了。

這些世家大族和文官利益集團就是王朝的寄生蟲,他們把所有土地拿走,把皇帝架空,逼得百姓走投無路,只能造反。柳教父這樣的世襲寄生蟲也是如此。若是太監,就不會如此。

當新的王朝建立時,哪怕是外族統治者建立的王朝,這些世家大族就去投靠新的王朝。雖然改朝換代了,但世家大族的利益卻得到了保全。

太監製度對太監有好處嗎?

在今天的人看來,太監是太監製度的受害者。其實,太監本人可能不會這麼看。

在古代,由於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榨,每年都有很多底層百姓餓死,沒餓死的也是在死亡線上掙扎,想混口飽飯吃太難了。

因此,很多窮人只好去皇宮裡去當太監,或者把兒子送去當太監。太監雖然斷子絕孫,受人鄙視,但畢竟是有編制,能吃國家飯,餓不死,還能接濟家裡人,讓家裡人活下去。

在古代,想當太監的人也太多了。錄取比例據說只有3%。宮裡招聘2000個太監,報名人數多達幾十萬人。很多人為了增加錄取機率,提前就把自己給閹割了。以至於很多人把自己閹割了,卻沒能被錄取的人間慘劇。皇帝專門下令,不準民間私自閹割,違者誅滅三族,但私自閹割的人依然很多。

為什麼說太監製度是利國利民的好制度?

可見,古代底層百姓的生活有多麼慘,地主們對老百姓的剝削壓迫有多麼嚴重。

因此,當太監對太監來說也算是有利了。

總結:中國古代的世家大族和文人集團是最大的寄生蟲,他們總是在不斷地成長,兼併所有土地,架空皇帝,百姓生活無著。太監集團制約和打擊文官集團,對皇帝和百姓是有利的。最重要的是,太監不會形成世襲的家族和世襲的利益集團

。太監之所以名聲不好,也是跟他們觸犯了文官的利益,被記錄歷史的文官抹黑罷了。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