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作者:由 蔡駟問好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0-01

文辭不遜什麼意思

皇帝登基,同常人一樣,新官上任三把火,總要拿出點道道給人們看看,我是想幹一番事業的人哦!少年漢武帝學著曾祖父漢高祖的“求賢詔”範兒,高調下詔廣納五湖四海賢才:“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駕之馬,跅馳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意思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凡是有奇才的,不論文武,就是三教九流有特長的都在徵聘範圍之內。各級政府必須大力宣傳及時舉薦,同時熱烈歡迎有奇才者積極自薦,踴躍為大漢建功立業。

於是,全國各地奇才、儒生積極響應號召,紛紛上書應聘。由於“求賢詔”不設具體限制條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只要有才就行。不像現在招聘有著詳細的條條扛扛的要求,也就是說是有一定門檻的,不是什麼鳥都能進來亂飛一氣,以免造成雜七雜八的應聘者,擠破了門。漢武帝的廣泛招納,就吃了不設門檻的苦頭,要知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應聘者東方朔,僅是向漢武帝呈報的自薦書,就用了三千片竹簡,要兩個壯漢才能抬得起來,一股腦兒地放到了最高頂級的主聘漢武帝的面前。好傢伙,就這麼一個應聘者的自薦書,就讓漢武帝足足翻了兩個月,才讀完。真是苦了少年漢武帝,好在年少,精力充沛,有毅力和恆心。

東方朔的自薦書都說了些什麼呢!洋洋灑灑的三千片竹簡,就是自我簡介和推薦。開始講自己的悲慘人生,自小失去父母,全靠兄嫂撫養,長大成人。首先,讓漢武帝看一看,他的“憶苦思甜”,瞭解一下自己吃過的苦,博取同情,好給個工作崗位,最起碼的給一碗飯吃。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接下來就是“大忽悠”部分。主要講述用功讀書和學到的真本領。十三歲開始勤奮讀書。十五歲學擊劍。十六歲學《詩經》《尚書》,還註明讀了二十二萬字。十九歲學孫吳兵法和戰爭的技術,懂得各種兵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作戰時士兵進退的鉦鼓,怎麼敲打的細節和步驟等,這方面也讀了二十二萬字。文的和武的兩個方面的書加起來,讀了四十四萬字。如今已經二十二歲,身高九尺三寸,雙目炯炯有神等等。說的都是關於自己很“牛叉”的話。最後,還不忘再次“大忽悠”一番,高調包裝一下:勇敢像孟責,靈敏像慶忌,廉儉像鮑叔,信義像尾生。總之,我就是這樣的人,夠得上做天子的大臣吧!因此,“臣東方朔冒死向皇上稟奏”。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東方朔命好!遇到了少年漢武帝,立志做一個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的好皇帝,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是換上做了很久的老皇帝,兩眼昏花,體弱多病,早撐不住了,說不準剛看了開頭,就斷定這隻鳥要拉什麼屎。輕的,亂棍打出去;重的,推出午門斬首。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也許是“大忽悠”東方朔,“牛叉”得實在太誇張,非同凡響的舉動,超出常人想象。但也應了兵法經典:“出奇制勝”!令初出茅廬的少年漢武帝覺得新奇,世上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才,自吹自擂也不怕閃了舌頭。漢武帝牢牢記住了這個“牛叉”的“大忽悠”東方朔。

十六歲少年皇帝漢武帝遇二十二歲“大忽悠”東方朔

《史記》評東方朔:“文辭不遜,高自稱譽”。招賢結果出來了,榜上有名,東方朔被任命為公車令。算不上什麼官兒,相當於八品的小吏,畢竟加入了公務員行列,手裡有了一尊金飯碗。更加光榮的是工作地點,同皇帝他老人家在一個大院子裡,雖屬打雜跑腿的,但有機會接近皇帝,有可能同大領導說上話。只要與大領導說上話,就有機會贏取皇帝的心,日後發展的前途,可以說是陽光燦爛,一片光明。(文/江淮小菜 圖/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