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乾的事差不多,為何石敬塘、吳三桂遺臭萬年而劉琨卻留芳千古?

作者:由 朝文社社長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0-14

堆金積玉不是我,留芳千古是何人

乾的事差不多,為何石敬塘、吳三桂遺臭萬年而劉琨卻留芳千古?

作者:我方團隊覃仕勇

劉琨是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朝皇族的後裔,家族中多人在魏晉時期任高官,他本人就因之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在有酒盈樽,雕鞍顧盼的歲月裡,劉琨在世人的眼裡就是一下十足的紈絝子弟。

可是,當西晉陸沉,國難當頭,劉琨立刻擔任起救亡重責,遠赴孤懸敵後的幷州任刺史。

儘管只是空有一個“刺史”的頭銜,手上沒有一兵一卒,他還是沿途招集流亡,多募敢死之士,以弱制強,多次打敗了劉淵的匈奴軍隊,佔據了晉陽,苦苦支撐危局。

當時,北面的鮮卑、南面的匈奴、東面的王浚勢力三股勢力都對晉陽虎視眈眈,必以據之而後快。劉琨為了穩定軍心,以示自己與晉陽共存亡之志,命將自己的父母從洛陽接入晉陽。

在晉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十月,劉淵在蒲子稱帝后,原先依附晉室的匈奴右賢王劉虎和白部鮮卑看風使舵,一齊倒向劉淵,俯首稱臣,共同對付劉琨。

在群狼環伺的險惡局勢下,為了化解危機,劉琨只好向鮮卑拓跋部酋長猗廬借兵。

拓跋猗廬表現得非常慷慨,接到劉琨的邀請,立刻遣發兩萬鮮卑騎兵前來助戰。

得了這兩萬生力軍,劉琨大發神威,一舉擊敗了匈奴劉虎、白部鮮卑。

作為感謝,劉琨在晉陽宴請拓跋猗廬,並與猗廬結為生死兄弟。其後,又向朝廷上表,奏請拓跋猗廬為大單于,以代郡封之為代公。

代郡原在幽州王浚的轄境之內,劉琨此舉,正是有意借拓跋猗廬之刀來砍王浚。

果然,為了得到代郡,拓跋猗廬策動鮮卑騎兵一下子就把王浚駐紮在代郡的軍隊打散了。

拓跋猗廬的鮮卑部從雲中遷入雁山後,生存空間有限,為了能活下去,又向劉琨索求陘北之地。

劉琨沒有理由拒絕,而且又要倚仗拓跋猗廬為援,只好將樓煩、馬邑、陰館、繁畤、崞五縣(現山西代縣以北的地區)的百姓遷往陘南,讓出陘北。

為得到異族的相助,以割地為代價,從這一點上來說,劉琨與後世的石敬塘、吳三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可是,石敬塘、吳三桂兩人到頭來都落了個遺臭萬年的下場,而劉琨卻留芳千古,究其原因,就在乎兩個字:態度。

乾的事差不多,為何石敬塘、吳三桂遺臭萬年而劉琨卻留芳千古?

石敬塘、吳三桂兩人所想,就是憑藉異族軍隊來增加自己的力量來滿足自己個人的野心。

反觀劉琨,始終忠於晉室,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直堅持自己的原則,矢志不渝。

另外,拓跋猗廬與他的鮮卑部非但不敢對晉室有非分之想,還一心匡扶晉室。

且看劉琨和拓跋猗廬此後的合作過程、以及劉琨所作所為,就知道劉琨實在無愧於“大英雄”三個字。

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年底,王浚集結了十萬之眾,氣勢洶洶地殺向劉琨,將劉琨的軍隊打敗,驅趕代郡、上谷、廣寧三郡百姓出塞。

就在劉琨戰事吃緊之際,拓跋猗廬派兒子拓跋六修領兵前來助戰,乾脆利落地打退了王浚。

隨後,拓跋猗廬還讓兒子拓跋六修為晉朝守衛新興城(山西忻縣)。

新興城的晉將自感前途渺茫,竟瞞著拓跋六修向劉淵投降,不但殺散了拓跋六修的鮮卑軍,還引劉淵的匈奴兵入攻晉陽,殺害了劉琨的父母、家人。

劉琨從亂軍中殺出,僅餘十幾從騎,狼狽不堪地逃往常山。

拓跋猗廬得知劉琨途窮,慷慨相助,於晉建興元年(公元313年)11月親率二十萬大軍與劉琨會合,一舉收復晉陽。

這還不算,拓跋猗廬表現得非常夠意思,催軍追擊,在藍谷(蒙山西南)大敗劉淵的匈奴軍,伏屍數百里。

拓跋猗廬還要一鼓作氣直取劉淵的老巢平陽,可惜晉陽殘破,難於就糧,而且其軍遠道而來,士馬疲弊,急需休養,在劉琨的再三勸阻下,才恨恨收兵。

饒是如此,拓跋猗廬還是拍著胸脯答應一年後再引軍前來共攻平陽。拓跋猗廬離開之時,又留下了兵車百乘,馬、牛、羊各千餘,饋與劉琨,以為軍資。

可惜,蒼天無眼,造化弄人。

被劉琨倚為強大後援的鮮卑老英雄拓跋猗廬這一去竟然成訣別——拓跋猗廬要立幼子拓跋比延為嗣,長子拓跋六修強烈表示不滿。父子因此反目成仇,兵刀相見,鮮卑在內亂中崩潰,拓跋猗廬、拓跋六修父子均慘死於混亂之中。

劉琨的強大後援從此化為烏有。

不久,晉愍帝司馬鄴在長安出降,歷時五十二年的西晉王朝宣告滅亡。劉琨明知事不可為,仍然奮然前行,一心興復晉室。

在四下轉戰中,劉琨的兵力越來越微,最後不得不棄守晉陽,率眾從飛狐入薊,投到坐據薊城的鮮卑人段匹磾帳下。

段匹磾也是忠於晉室的英雄豪傑,他和劉琨歃血為盟,矢志共扶晉室。

可是,因為奸人從中作梗,劉琨還是在一個極其劣拙的“反奸計”中被段匹磾斬殺。

乾的事差不多,為何石敬塘、吳三桂遺臭萬年而劉琨卻留芳千古?

其實,劉琨離開晉陽時,也深知此行兇多吉少,但慮及國恥難雪,希望能抱至誠之心,成萬一僥倖之志,毅然入薊。他言必慷慨,悲其道窮,曾寫有一首五言詩贈別駕盧諶,詩中的最末兩句:“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為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