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廖春妹:飛針走線“繡”出斑斕人生

作者: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10-24

針走線前面是什麼字

本文轉自:台州日報

廖春妹:飛針走線“繡”出斑斕人生

廖春妹在刺繡中。

廖春妹:飛針走線“繡”出斑斕人生

繡品《和諧中國》

廖春妹:飛針走線“繡”出斑斕人生

本文配圖由採訪物件提供

本報記者陳偉華

以針為筆,以線為墨

一個月前,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南京舉行。

廖春妹攜多件作品參展。她擅長台州刺繡工藝針法設計、圖案花型的造型設計,以及吉祥語言的表達設計等,對臺州刺繡的抽、拉、雕、包、繞等傳統技法熟稔於心。

她參與設計製作的《國禮包系列》作品,兩個為一組,各具特色。《國色天香真絲手包》是2016杭州G20峰會國禮,曾參加第二十屆中國(義烏)文交會“浙江非遺生活館”展評活動,榮獲“最佳設計獎”。廖春妹在創作這件作品時,從圖案提煉和概括,到針法設計和立體感的表現,都在探索奢簡之道的平衡。“用傳統的牡丹文化打造絲綢手包,是再適合不過了的。從構圖到繡花針法的表達,我調整了數十次,才有了定稿。在工藝上,基於台州刺繡再透過創新技法,將雕、扣、平針的平面做出立體效果,使‘緞面、牛皮、刺繡’三者完美融合。”廖春妹說。

《金玉錦繡絲綢套組》則是2018年首屆上海進博會國禮,素材取自上海市市花玉蘭花。在創作時,將噴繪技術與刺繡巧妙結合,以台州刺繡技法進行繡制,呈現玉蘭花的光影效果。

作品《和諧中國》,以56朵形態各異的牡丹花,象徵中國的56個民族。廖春妹以天圓地方的概念來構圖:天道圓、地道方,表達“天人合一,四海歸心”的思想。黑底紅花,蝴蝶飛舞於花叢,飄帶翩翩,動靜結合,塑造了各族人民團結向上的精神氣象。

《四海求凰》系列作品,構圖立意新穎、色彩簡約明淨。上面繡有牡丹、鳳凰、蝴蝶、青花等,寄託祥瑞吉慶、和美良緣等美好願望。廖春妹運用了摻針、平針、三別針、蓋針等針法,使圖案玲瓏剔透,產生柔美細膩的光影效果。2018年4月,該作品曾榮獲第八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8歲開始刺繡人生

今年56歲的廖春妹,與刺繡結緣很深。

她是椒江人,出生於刺繡世家,在“家家有刺繡,戶戶有繡娘”的環境中長大。太祖母陳何氏於1888年開始從事刺繡,直至1956年謝世。太祖母和姥姥楊二妹,曾先後為廖春妹的母親陳蓮芳傳授刺繡技藝。陳蓮芳學成後,也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刺繡老師。

“對於台州刺繡,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穿在身上的無字史書’。台州刺繡代表的,不僅是一件衣服或一項技術,而是台州地方特色文化,我們一定要傳承好它。”廖春妹說。

廖春妹生於椒北、長於椒北,在濃郁的繡花氛圍薰陶下,8歲開始隨母學習繡花技藝。童年時的她,個子才長到比繡架高一點時,就在母親自制的繡架前,開始自己的刺繡人生。

16歲那年,她孑然一身,遠赴上海,找到一家刺繡外貿廠的廠長,提出承包繡花訂單。廠長掏出3條做工精細、圖案漂亮的刺繡樣本手帕,遞給廖春妹。“只要你們能照這個樣子做出手帕,有多少條,我們廠就收多少條。”廠長說。

當時的廖春妹,心中充滿迷茫。但她還是把樣品手帕帶回了家,並與家人一起嘗試創業。創業第一步,便是僱人。由於那時她家出的工錢比別人家的要高,許多同村和鄰村的繡娘都欣然加入。接下來,便是落實生產。廖春妹不滿足於3條樣品手帕的圖案設計。她反覆琢磨,畫出了比樣品更漂亮的圖案。

3個月後,廖春妹帶著一眾繡孃的勞動成果,再次去了上海。這一趟,她的內心既緊張又激動,滿懷希望卻也懼怕失望。好在,70%的貨驗收合格,且大多由她自己設計。廖春妹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3歲那年,廖春妹與丈夫一起創辦台州繡都服飾有限公司,研發成功繡衣、服裝、工藝品等產品,走上臺州刺繡產業化之路。

為了開拓市場,廖春妹和丈夫東奔西走,卻連連碰壁,有一回,不但沒有找到訂貨商,反而在車站被小偷偷走了錢包和身份證。幾經周折,他們才返回老家。之後,廖春妹前往人地生疏的福州,找到一家外資企業。對方的幾位領導看到她帶去的刺繡樣品手帕後,當即買下,並稱將購買一批刺繡服裝。廖春妹果斷地接下這筆訂單。

當時,她還沒有做過刺繡服裝,但這並不影響她的信心。回到椒江,她便著手設計服裝圖案。在設計中,她一方面從多年收集的圖案中尋找靈感,另一方面在鄉間四處搜尋素材。沒有專業的美學理論,她憑著天賦和經驗,還有一股倔勁,讓一件件新產品不斷問世。

之後,從代加工到自主設計生產,“繡都”得以不斷髮展。

“刺繡可不是一針一線那麼簡單。每一幅手工繡片都是有生命力的,是機器學不來的。台州刺繡講究的是一種堅持,一點一點地去做,不驕傲,不浮躁。那個家家有刺繡、戶戶有繡孃的年代,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廖春妹說。

一件藏品,一個故事

在臨海巾山腳下,有個中式庭院,便是廖春妹創辦的台州府城刺繡博物館。該場館面積344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098平方米。自2015年11月20日開館以來,以收藏、展示、研究、傳承中國刺繡文化為宗旨,免費對外開放。如今,它已成為台州府城一道亮眼的風景。

該館展示藏品共322件(套),時間跨越明、清、民國,涵蓋四大名繡及全國各地其他繡種,涉及衣飾、肚兜、荷包、枕頂、雲肩、靠墊、鞋帽、屏風、繡畫以及婚慶服飾等類目,其中不少為孤品。

這裡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訴說一段光陰故事。

說起如何走上刺繡收藏之路,廖春妹回憶,那是在1986年年初,她在臨海杜橋老街購買繡花線,無意之中,看到一位老太太籮筐裡的一個精美肚兜。老太太問:“你要買?”廖春妹回答:“嗯,我想買,多少錢?”老太太說:“5塊錢好了。”廖春妹聽後,立刻將它買下。因為懂刺繡的她很清楚,這是一件珍貴的清代繡品。

此後的30多年裡,廖春妹忙著收藏和研究各式刺繡物件。她遍訪全國各地的雜貨集市和民間刺繡藝人,打聽到有收藏繡品的人家,就上門去收購。如今,她的刺繡藏品已逾萬件,涉及不同時期、地區、民族的繡種,數量最多的是明清時期的民間刺繡,如衣飾、荷包、屏風等。

當然,她的收藏中也有貴族珍藏,如在臺州府城刺繡博物館陳列的明代顧繡珍品。顧繡是以名畫為藍本的“畫繡”技藝。古人將傳統針法與國畫筆法相結合,以細密的絲線代替畫筆,展現畫稿內容。與其他刺繡講究濃墨重彩不同,顧繡追求清新淡雅,遠看就像一幅畫。

“作為中國傳統工藝,‘精緻高階’一直是手工刺繡在大眾心中的印象。當下,告別‘曲高和寡’,擁抱大眾化與年輕化,成為越來越多刺繡傳承人的共識。”廖春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