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鄭莊公平定共叔段叛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媽媽不省心

作者:由 解讀財經知識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15

左傳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主人公是誰

鄭莊公平定共叔段叛亂: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媽媽不省心

【導語】

50個趣味中國典故,讓孩子愛上大語文,我是主講人李天飛。

【歷史背景】

上一期我們講到經過了周厲王的高壓統治,最終引發了

“國人暴動”,至此西周元氣大傷。西周最後一任君王周幽王寵信奸臣,荒淫無度,周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這時,周幽王的大臣鄭桓公,憂心如焚,為了避免滅頂之災,他讓族人向東遷徙,一路從陝西逃到洛陽附近。不久之後,周幽王就被從西北邊打進來的遊牧民族犬戎殺死

,他的兒子平王被迫東遷,建立了東周。

鄭桓公一族躲過了西周滅亡的戰亂,在新地盤上也逐漸站穩腳跟,發展壯大起來。到了第三代國君鄭莊公的時候,鄭國的國力強盛,雖然表面上還是歸屬東周的諸侯國,但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了。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個典故,就出現在鄭莊公的時期。

【故事主體】

根據春秋時期史學家左丘明寫的《左傳》記載:鄭莊公的母親武姜,一共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莊公;小兒子叫共叔段。武姜生莊公的時候很不順利,就不喜歡他。生小兒子共叔段的時候,倒是順順當當的,而且共叔段長得相貌堂堂,高大帥氣,很得母親的歡心。

莊公是長子,理所當然是鄭國未來的君主。但武姜實在太偏心了,想把小兒子立為太子。但是這事沒成,最後繼承君位的還是莊公。

不過,武姜一直沒有死心,她說既然共叔段當不成國君,那得給塊最好的封地吧?莊公拿母親沒辦法,只好把京邑這個地方給了弟弟。

京邑這個地方,非常繁華,居民眾多,土地肥沃,城牆甚至比鄭國的都城還要高還要長。大臣看到這個局面很擔心,連忙跑來勸莊公:

“京邑這個地方實在是太重要了,您不能封給共叔段啊。您母親就是想要小兒子來做鄭國的國君,如果共叔段掌握了了京邑,你們兄弟之間早晚會有一場惡鬥,實在是太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