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作者:由 蘇時雨說職場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0

埋頭苦幹下一句怎麼接

一、你的勤奮和貢獻也許只是邊緣群體的小而美

畢業五年,小何好不容易從普通客服做到了客服部經理。

她常加班研究如何最佳化工作流程,業餘時間考了8個證書。她的努力為公司省下5%的預算,領導多次在會上表揚她。

前不久,副總的位置出現了一個空缺,小何對升職信心滿滿,領導私下也說看好她。一個月後卻是銷售部資歷很淺的王經理被提拔上去。

小何沒忍住,問了句為什麼。領導只告訴她一句話:“因為他進公司以來每個月都超額完成業績。”

小何的勤奮無人能及,對公司也做出很多貢獻,但她之所以沒能升職,是因為客服部門並非公司的核心部門,而銷售部、研發部這些部門都是公司的核心價值部門。

她不懂什麼是

“頭部效應”

,一味拼命苦幹,不僅不能升職,甚至隨時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頭部效應”又叫“馬太效應”、“二八法則”。它指的是一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它的特徵之一是高度不平均。比如我們常聽到的20%的人擁有80%的財富,20%的客戶產生了80%的業績。應用到個人身上就是要專注於做那些高價值、高優勢的事。

最近翻閱古典老師的《躍遷—成為高手的技術》這本書,再次讀到“頭部效應”這一章時,讓我有了新的思考和收穫。

處處有機會,就等於處處沒機會;競爭越是開放,個人越需要打磨深思熟慮後做選擇的戰略能力——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頭部效應”是那些本身就有優勢的人,透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正向反饋,不斷擴大優勢,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取得很高的收益。

這就像是一個閉環:高優勢——高收益——高投入——高增長——高優勢

尤其在這個資訊和資源交換越來越頻繁,人與人連線越來越多的時代,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頭部區域,僅憑個人努力,只會越忙越窮。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二、“頭部效應”雖好,也要小心踩坑

“頭部效應”早已不是一個新鮮概念,每個人都希望進入投入產出比最高的20%的賽場,憑實力躺贏。事實是大部分人一開始選擇賽道時,就陷入了誤區。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一)自己蠻幹,不懂借力

工作兩年了,小唐第一次獨立承接一個營銷專案。

方案做好後,卻連續5次被退了回來。領導嫌她效率低,果斷換了專案負責人。

原來,她為了表現自己,拒絕了同事們的協助,從頭到尾一個人做。

一個營銷專案需要考慮的事非常多,受眾、宣傳方式、傳播平臺、使用者參與感等等。有的環節她並不擅長,只能每天加班,邊學邊做。

這樣的人在職場並非個例,以為只要多做事多學東西,就能幫助自己提升競爭力。時間越久,其他人都在擅長的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自己卻還在原地踏步。這就是

不懂“頭部效應”,短板沒補足,優勢還在隱形流失。

商業諮詢顧問劉潤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第一,你自己的本事,第二,你和其他人連線的本事。而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圖片來自得到App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做到最好,懂得向他人借力才能事半功倍。可很多人還抱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不麻煩別人是種美德”、“只要補足短板,我就可以更好”的思想,導致雖然努力卻很低效。

(二)出於焦慮,跟風進場

古典老師在《躍遷》一書中寫到:他們當時入場,只是出於一種“再不進去就來不及了”或者“我也撈一把”的焦慮。

很多人只記得“要善於把握機會”,卻忘了另一句話“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一方面受從眾心理影響,盲目跟風,另一方面又懶得思考。大多數人根本沒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優勢是什麼,這個賽道需要具備什麼資源,是否符合自己的發展規劃等等。

這兩年“副業剛需”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各種渠道的資訊都在灌輸同一碗雞湯:人生需要一個PLAN B。朋友圈裡做副業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副業剛需變成了副業焦慮。

看到別人口紅賣的不錯也去入手一個代理,聽說寫作變現很火趕緊報個班,這些人追趕著一波又一波的紅利,除了自嗨,沒有收穫任何真正的價值。

價值越高的領域,競爭往往越激烈,越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獨特的優勢。就像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別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三)關注不屬於你的機會,眼高手低

比盲目跟風更可怕的是眼高手低,關注那些距離自己非常遙遠的領域。

羅振宇曾說過他們是為

做事的人

服務。

做事的人和不做事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做事的人關注具體事物,腳踏實地面臨真實世界中的每個挑戰。

不做事的人喜歡高談闊論,經常聽到他們聊國際局勢、宏觀經濟、宇宙奧秘。不做事的人在選擇賽道時也愛挑一些高大上的領域:人工智慧、大資料,聽說這是趨勢,聽說收入很高,聽說某某大公司也入局了。

這部分人的資訊獲取大多來自網路,

只看到好的結果,不去想其中的可操作性

。他們常有一種幻想:“要是我去做,說不定也可以……”,卻沒想過自己連進場的機會都沒有。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三、掌握三種方法,讓努力有的放矢

既然“頭部效應”有這麼多陷阱,怎麼做才能找到自己的頭部賽道呢?只需要掌握三個方法。

(一)立足當下,打造飛輪系統

心理學家範倫特說,職業認同有四個標誌:勝任感、承諾、報酬和滿足感。

勝任感是指你的能力可以勝任,你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

承諾是說你願意投入到某個職業彙總,你把這件事視為你很重要的一部分。

報酬是說你從職業中可以收穫滿意的回報,你可以從中找到價值感。

滿足感是指職業符合你的價值觀,用心理學家陳海賢老師的話說:就好像你在做你的工作時,有一種很踏實的、本該如此的感覺。

對於這幾點有一個更通俗的說法:喜歡幹,擅長乾和值得幹。當三者同時滿足,你對職業認同度很高,是職業發展的理想狀態,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積累成為頭部優勢。

你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者之間形成了正向迴圈。

喜歡—投入—擅長—高回報(值得)—喜歡

就像一個擁有三片葉子的飛輪,剛開始轉動很慢,需要時間來積蓄能量。一旦三片形成了協同效應,就會形成巨大的慣性,從而越轉越快。

即使明白了這個道理,還會遇到一個障礙:現實中很難立刻就找到這麼完美的職業。

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步驟來一點點實現:

01運用“奇蹟提問”,讓飛輪轉第一圈

心理學有一個

“小步子原理”

。簡單來說,就是在改變的路上邁出小小的一步,獲得一個小小的成功。讓每一次的小成功,成為下一次改變的基礎。

也就是說,要放棄對完美的幻想和對失敗的焦慮,儘量從當前的工作中開始打造飛輪,讓飛輪先轉第一圈。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獲得第一次成功呢?可以運用

“奇蹟提問”

的方法。

先假設奇蹟發生了,你真的實現了目標,回頭看,你的第一個行動是什麼?

辭職3個月了,小汪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她越來越煩躁、空虛,明知道應該做點什麼,卻日復一日追劇打遊戲。

她終於受不了了,打電話給做心理諮詢師的姑姑。姑姑問她:“假如奇蹟出現了,你找到一個很滿意的工作,會發生什麼呢?”

小汪覺得這種假設沒有意義,不願意去想。

姑姑說:“只是想想而已,又沒什麼損失。”

於是,小汪說:“可能會邀請幾個好朋友一起慶祝吧,去吃飯唱歌或者去旅遊。”越說越興奮,甚至開始想要去什麼地方旅遊。

姑姑又問:“很好啊,那麼我們再想想,如果你真的做到了,回想這個過程,你覺得你邁出的第一步會是什麼?”

小汪想了下,說:“應該先起床洗個臉吧。”

姑姑說:“好,那你能做到嗎?”

後來,小汪真的去洗臉,洗完臉覺得餓,她又給自己做了簡單的早餐。吃完早餐,她想既然起來了,不如做點什麼吧,就把電腦開啟修改簡歷。她慢慢從頹廢中走出來,重新準備找工作。

《驅動力》一書中寫到:只有投入才能帶來專精,把某件重要的事做得越來越好。

“奇蹟提問”的核心就是讓人專注於你能做的事情,而非結果。

02從最看重的葉子入手,不斷升級

打造飛輪系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收集反饋,讓這個系統迭代升級。

如果目前工作是自己擅長的,回報也不錯,那就持續深耕,努力向上升。

如果目前工作不是太滿意,可以先觀察公司內部是否有意向崗位,爭取透過調崗來完善自己的飛輪。

如果在這個公司已經無法發揮優勢,當自己有了一定積累,再去換可以更好為飛輪賦能的工作。

03向高手借力,為飛輪賦能

即便透過努力找到了高價值區、高優勢的事,也並不代表在這個領域裡所有事你都擅長。

所以要懂得向高手借力,透過與人合作的方式,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達成共贏。

一旦飛輪系統不需驅動,可以自動運轉,你會發現做事的回報更高,成長的加速度更快。

(二)從資訊處理方式找自己的優勢策略

有人說時代變化太快,萬一我好不容易找到的優勢過時了怎麼辦?

也有人擔心錯過行業發展的紅利期,跟風進場,四處碰壁。

古典老師在他的專欄裡說過:一個人最習慣的處理資訊的方式,也就決定了你自己的職業路徑和職業型別。

這是一個人的習慣,也是一個人的職業底層邏輯,不會輕易受外部環境影響而改變。

他根據資訊處理方式,把職場人分為三類:媒體人,產品人,運營人。

媒體人傳播資訊, 產品人尋求更深更多的資訊,運營人則是前兩類人的連結者。

媒體人我們最熟悉,作家、培訓師、銷售都屬於這一類。

典型的產品人像是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優秀的運營人如阿里巴巴的馬雲。

明確自己是哪種人,專注於自己的賽道,不輕易被其他資訊干擾誘惑,就能讓自己的優勢持續擴大。

我們羨慕斜槓青年、跨界高手在多個領域都能做到頭部,仔細分析他們背後的心法,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優勢策略。

01建立知識體系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現代人獲取資訊越來越容易,也越來越碎片化,淺顯化。

有的人什麼都能聊一點,當你以為他涉獵廣發,多問幾句才明白,他知道的不過是網上隨手就能查到的內容。

清楚自己是哪種人只是找到了核心,建立系統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優勢。

就拿我們熟悉的媒體人來說,如今人人都渴望寫作變現,為什麼有的人可以經常寫出10W+的爆文。那是因為他們圍繞著自己的寫作領域建立了龐大的知識體系。

有個全職寫作的朋友,我們都羨慕他時間自主、做自己喜歡的事、收入又高。

有一次,一個新手向他請教如何才能變現,他說:“首先你要耐得住寂寞。”

然後他說:“確定寫作方向和讀者後,你就可以開始寫了。除了每天寫,你還要大量學習,比如心理學可以幫助你瞭解讀者在想什麼,講故事的能力可以提高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你還要鍛鍊邏輯思維,對事物的觀察力等等。”

新手一聽,說:“這麼麻煩啊,我還以為你有什麼絕招可以教給我,我學習向來不好,還是算了吧。”

你看,高手傳授方法,極少有人照做。即使有人嘗試,卻極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後。

這就是為什麼難走的路從不擁擠。

那麼如何構建一個好的知識體系呢?用寫作變現來舉例,有三個步驟:

001在某一專業足夠縱深

你想寫管理領域的文章,那麼你可能需要掌握管理學的發展程序、管理學原理、管理學在不同行業的運用等等。你的專業知識越紮實,寫出的文章才越有深度。

002圍繞這個專業,建立多學科的知識框架

為了更好的變現,你需要搭建心理學、營銷學、經濟學、美學等多元化的學科框架。

這時候知識體系已經初具規模,之後不管是向人學習、向書本學習、向事情學習,你都能汲取需要的內容來滋養你的整個體系。

003不斷運用,收集反饋,持續更新

光掌握理論顯然不夠,你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運用。

比如你寫了幾篇爆文,就可以從開啟率、轉發率、評論來分析讀者愛看的原因,是哪個點引發了共鳴,讀者有什麼好的建議。

利用這些公開的資料收集反饋,瞭解哪些知識需要補充,哪些長處可以增強,然後再次實踐,持續更新。

02學會遷移技能

媒體人輸出資訊的方式不止一種,那些會寫作、講課、諮詢的跨界高手,不過是把已有的核心能力從一個領域遷移到另一個領域。

學會了遷移技能,可以極大提高職業的抗風險能力。行業衰落,公司走下坡路,你依然可以找到新的出路。

典型的例子就是傳統紙質媒體衰落之後,很多資深編輯轉戰新媒體,很快就取得不錯的成績。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三)運用“喬韓視窗理論”,正確認知自我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多數人都以為,他們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其實不然,更多的情況是,人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即便在這一點上,也往往認識不清。”

如果缺乏不偏不倚的自我認知,你的頭部優勢之路或許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那麼如何正確認識自己呢?可以運用

“喬韓視窗理論”

“喬韓視窗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自我分為四部分:盲目的自我,公開的自我,秘密的自我,未知的自我。

01盲目的自我

有段時間朋友圈流行一個遊戲,請用三個詞形容你眼中的我。看到朋友們的評論,有一個詞是開心果。

我有些意外:我竟然還有這一面,我沒覺得呀。

於是我問了幾個評論的朋友,她們說:“有時候心情不好,和你聊天,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就開心了。”

別人知道,你卻不知道的自己,這就是盲目的自我。

不妨再次發起調查,認真收集每個人的反饋,尤其是那些和你的工作生活交集比較多的人,說不定會發現你平時忽略了的能力。

02公開的自我

這是別人知道,你也知道的自己。

比如你覺得自己組織協調能力不錯,同事朋友們都認同,那麼這樣的能力就可以作為優勢去深耕。

03秘密的自己

這是別人不知道,你卻知道的自己。

可以寫下你認為別人不知道的哪些面貌,留心觀察自己,過幾天再審視這幾項是否屬實。

04未知的自己

這是別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的自己。

瞭解這部分自我,建議運用專業的測評工具,比如MBTI、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幫你挖掘潛在的能力特質。

美國西北大學一位商學院教授卡特就發現,人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盲點,自認為很多事都擅長的人比那些有準確自我認知的人失敗率高出6倍。

運用科學理論提升自我認知,能夠幫助我們避免盲目自大、克服侷限,少走彎路。

只顧埋頭苦幹,不懂抬頭看路,辛苦5年,升職的卻是別人

谷歌曾經的CEO施密特說過一句話:如果有人給你在火箭上提供了一個位置,那麼,別管位置好壞,先上去再說。

站位比努力更重要,不用羨慕別人的賽道,也不必猶豫徘徊,先進入自己能進入的頭部,與優秀的人同行,你會成長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