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一碗水,到底能不能端平?

作者:由 韓予小寶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1-22

一碗水往平處端誰也別太傻

中秋節回家,車上一位親戚講了她外婆外公和舅舅們的事情,聽完讓人忍不住唏噓,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局面?

大意就是三個舅舅都埋怨兩位老人偏心,在侍奉老人上不夠盡心盡力。尤其是二舅,幾乎和家裡斷絕往來,甚至父親去世也沒有回家看看,理由就是老人在世時沒有帶他家的孩子。現在只剩下外婆一個人,中風偏袒,還換過骨頭,輪流在老大和老三家住著。兩個親兒子都在外地,沒侍奉在膝下,只有兩個兒媳,知冷不知熱的,想想都難過。她媽和小姨 ,也都做了奶奶,身不由己,這不她嫂子在廣州待產,她媽不得不過去照料,所以也顧不上老太太……

一碗水,到底能不能端平?

我也不發表評論,總覺得這樣的事情在農村司空見慣了,除了替老人難過,咱又能做些什麼呢?世道輪迴,總有公斷。

我姑家也是這樣的情況,表嫂因為偏心,好像好幾年都沒回過老家,和表哥也是三天兩頭的吵架,大打出手也是常事,姑姑和姑父家在中間也是左右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何來偏心?他們和表弟(二兒子)住在一起,表弟一家的洗洗涮涮,兩個孫子的衣食住行,肯定是吃出不少力。反觀嫂子,一個人在市裡面,又要看管理店裡的生意,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辛苦自不在話下,她曾提出,讓姑父和姑姑其中一個人來城裡給他們照顧孩子,實際也沒落實,因為家裡也還有地,讓一個老人和老伴分開,離開熟悉的鄰里,來到陌生的地方,心裡也都犯怵。除了日常人力分配的不公,嫂子抱怨最多的就是經濟上(房產上)的不公,說實在的,姑姑和姑父可能真的偏袒老二了,因為他不如老大家過的好,要不一個已經到城裡,一個還在老家。但話又說回來,在城裡的嫂子也是“壓力山大”,看看你周圍都過的紅紅火火的 你要不要努力?你要不要拼命?要不要和向別人看齊?既然不願做“雞頭”,那也不能只當個“鳳尾”吧?

女方孃家和男方“孃家”都能派出代表,出面調停,可俗話說的好,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是外人呢?不管是經濟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委屈,最終還得自己給自己“解鈴”。嫂子現在可能也麻木了,但是還不回老家,偶爾姑姑來城裡看孫子孫女,嫂子也沒辦法把“不高興”完全從臉上抹去。唉!

還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弟兄三個,老大因為老三結婚時有新房子(話說是老三結婚前自己掙錢買的,老大媳婦就是不信),也常年不回家。老二至今還沒找到物件。有一年大年初一,老大媳婦還回老家鬧了一大場,又是摔東西,又是罵人,最後還對簿公堂。至於什麼結果,我也沒打聽,和親生父母在法庭上爭論,已經夠是讓人寒心的。後來老爺子得了癌症,老大也只是回來看了一下,別的也沒說啥,媳婦當然不會回來……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每每聽到這樣的事,旁觀者都會搖頭咂嘴,說一句:“一碗水,端不平啊”。

一碗水,到底能不能端平?

有沒有絕對的“平”,我不知道。但我也聽父親說了姑奶莊上有個老人,自從得了病,一分錢都沒花自己的,不管是手術,吃藥,直到最後的棺材,都是領著兩個兒子一起去付錢,一人一半。等他臨終的時候,他又把兩家人叫到一起,把自己的私房錢拿出來,平分給了兩個兒子。當然,大家都覺得很滿意,誰也沒有抱怨什麼。

我老公的外爺有五個子女,我婆婆是老大,還有一個大舅,都紮根農村。剩下的兩個舅舅和小姨都讀書有出息,住在城裡,經濟也說的過去。外婆活著的時候,中風,老年痴呆,經常罵人,有時還打人,但一直都得到了不錯的護理,我聽說母親和大舅照顧外婆,兩個小舅舅和姨雖然沒在身邊,但都一起給他們發工資。當然,我也只是聽說,具體情況也不很瞭解。但最起碼大家“一片祥和”。

當然,我也不是宣揚說必須“給錢”才盡孝,盡孝是一種義務,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可現實中,往往各家有各家的難,每個人的素質和覺悟,還有道德水平的高低都有差別,連古書都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怎樣巧妙的藉助“錢”,讓一碗水端平 也值得我們大家思考。

一碗水,到底能不能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