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作者:由 虎嗅APP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1

一場誤會什麼意思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楊立贇、熊彥莎,編輯:餘樂,頭圖來自:視覺中國(圖為安徽淮南:社群開設老年食堂,方便老人就餐)

近日,大眾對於“國營食堂”的討論和猜測,成了一個輿論熱點。

這些議論的源頭主要是兩份檔案,其中一份檔案是住建部和民政部發布的,另一份是河北省衛健委等單位釋出的。

《財經十一人》分別聯絡了兩份檔案的釋出單位,並得到了相關官員的解釋。結果顯示,公眾對這兩份檔案中“建設食堂”的表述均有誤解。迄今為止,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均沒有釋出過任何要大規模興建國營食堂的政策或規劃。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北京市潘家園附近一處營業兩年的社群食堂,食客多為附近中老年人,圖源:作者拍攝

一、住建部官員:沒有要求社群大建食堂

10月31日,住建部、民政部聯合釋出《關於開展完整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檔案中提到:試點社群為“適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郵件和快件寄遞服務設施”,並要求各市選取3個~5個社群開展完整社群建設試點,自2022年10月開始,為期2年。

訊息一出,檔案中的其他表述都被網民一帶而過,但 “食堂”這個詞得到了格外的關注。

“政府要大建食堂?”

“會不會取代現在的市場化餐館和飯店?”

“要回到吃大鍋飯的年代了嗎?”

“去食堂還得用糧票嗎?”

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住建部、民政部《關於開展完整社群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截圖。

圖片來源:住建部網站

11月2日,住建部的一位官員向《財經十一人》表示,這種猜測完全是誤會。“不可能一下子出現大批的國營食堂,沒有這種要求。”該官員說。

這名官員表示,這份檔案裡提到的包括食堂在內的許多設施,是根據住建部2018年釋出的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2018,下稱《標準》)所提出的。現在的政策與2018年時相比並無變化。同時,2018年釋出的上述標準主要也是考慮到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設施,並不是專門強調食堂的建設。

《財經十一人》查閱這份《標準》,發現“五分鐘生活圈居住區配套設施規劃建設要求”中表明,社群食堂是為社群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提供助殘服務的,要求“宜結合社群服務站、文化活動站等設定”。

“如果現在的社群已經配有食堂,就沒有必要重建;如果還沒有,就根據實際情況,能補建就補建。”這名官員表示,在新建小區,應該根據國家標準配建這些設施;但是對於老小區,如果缺少空間、確實配不了食堂,也不強求。

檔案中提出每個城市有3個~5個社群開展試點,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個試點都要在食堂上下功夫。試點工作有“完善社群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慧化服務、健全社群治理機制”四個方面的工作,“試點社群可以選擇性地開展工作,不是四個方面都要做,也不是檔案中提到的設施都要配備,有相應的資源,可以建就建;不具備資源的,去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可以。不是強制性的,不是檔案上的所有內容都要試。”這名官員說。

在運營模式上,也提倡因地制宜。這名官員稱,不是要在全國推一種模式,而是各地根據自身條件,採取合適的模式。上述官員說:“這次工作是為了讓大家探索,透過試點,發現比較好的模式,既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又有好的經營模式,就可以去其他地方推廣。”

二、河北衛健委:要求“建設”的不是食堂,而是合理膳食理念

除了住建部和民政部的這一檔案,讓網民猜測將大建食堂的,還有河北省衛健委釋出的《關於開展營養健康餐廳(食堂)建設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到河北省“2022年各市至少要建設50家營養健康餐廳(食堂),到2025年達到每市建設不少於500家,全省不少於5000家的目標”。不少人把這份通知和住建部的檔案“連連看”,以為國營食堂要在河北“率先建設”。

這則《通知》是河北省衛健委、民政廳等六個單位在2022年6月時聯合釋出的,早於住建部的檔案。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河北省《關於開展營養健康餐廳(食堂)建設工作的通知》。

圖片來源:河北省衛健委網站

11月2日,河北省衛健委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財經十一人》澄清了一些事實:

其一,《通知》的起源是為落實國家衛健委的《營養健康餐廳建設指南》、《營養健康食堂建設指南》等檔案。《通知》裡的“建設”,不是指新建食堂和餐廳這些硬體,而是指建設合理膳食的理念。比如在飯館提倡“三減”——減糖、減鹽、減油。不僅對顧客進行健康意識的宣傳,也要對廚師進行培訓,做菜的時候少放鹽、少放油,餐廳食堂推出“三減的”菜品。這主要是倡導性的、公益性的工作。

其二,《通知》裡的餐廳和食堂怎麼區分?餐廳就是市場上的各類飯館,食堂就是單位辦的食堂。對於市場上的飯館,比如大排檔裡,放一個減糖、減油的宣傳畫,也算“建設”了。高檔餐廳,有條件的配置電子屏、多放宣傳品,則提倡的氛圍更濃。

其三,現在河北省沒有在政府層面推動大建食堂。河北省衛健委的這則《通知》與住建部最新的檔案不是一回事。

另外, 還有一條有關“國營食堂”開業的影片被推向流量頂峰。這條影片號稱雲南鳳慶縣的第一家“國營食堂”開業。畫面中,一家餐廳門臉上四個大字——國營食堂,旁邊四個小字“滇紅建投”。影片中的探店者,手舉一張看似上世紀糧票的小紙片,營造出吃大鍋飯、用糧票買食品的時代氛圍。

實際上,這家食堂是國有企業鳳慶滇紅建投集團創辦的,只是給自己起了一個“國營食堂”的名字。這條影片釋出於2022年9月初,這幾天隨著“國營食堂”的輿論熱度,又被翻出來,讓許多網民誤以為這是住建部檔案中的食堂已經落地。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三、社群食堂真相,已存在多年:以“助老”為主,多采取外包形式

輿論對食堂的熱議可能是一時的,但是在現實中,社群食堂在國家標準下,已經執行多年。目前各地大多數社群食堂被定位為“社群老年助餐點”“愛心食堂”或“長者飯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哈爾濱、杭州、武漢、合肥、景德鎮等城市都有正在運營的社群食堂。

以北京為例,2016年,北京市老齡辦就釋出過《關於2016年開展養老助餐服務體系試點建設工作的通知》,鼓勵各區透過“餐飲服務商(中央廚房)+社群配送+老年人家庭”方式開展服務。市級財政將統籌分配撥付各區的2016年居家養老服務專項資金。在石景山區,截至2022年9月,該區已有43家養老助餐點。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

北京市潘家園附近一社群食堂大廳裡,食客正在用餐,圖源:作者拍攝

廣東省於2018年印發《關於推廣廣州市社群居家養老“大配餐”經驗做法的工作方案》。2022年,廣州市、汕尾市和江門市已實現長者飯堂鎮街全覆蓋,深圳已建成400個社群老年助餐點。

上海和合肥分別於2019年和2022年將“社群老年助餐點”作為政府重點專案。上海當年的目標是新增200個社群老年助餐點。

合肥市政府計劃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於826個。截至2022年11月2日,合肥已建設840個老年助餐點,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各地對食堂的運營模式各不相同,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政府把社群食堂外包出去,由於這些食堂給老年人提供的餐飲價格低於市場價,政府會為經營主體提供適當的補貼和支援,比如提供房屋資源、屬於政府的公共資源,或降低租金,或定額補貼。

比如,2022年,東莞莞城社群食堂以262萬元的價格整體外包給東莞市瑞通膳食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合同期為兩年。景德鎮桂花弄社群食堂則交由景德鎮頤家社群服務有限公司運營,這是一家國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有的社群選擇自行經營社群食堂的餐飲服務,採購配送等配套服務。杭州的南肖埠社群的“愛心食堂”在2002年開張,起初由社群志願者配合社群內一對失業夫妻經營,後續則由社群接手食堂經營。社群多次出資進行食堂裝置升級,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配送,近期還計劃購買智慧機器人來炒菜。20年來,該食堂服務了約18萬人次,受理老人打折優惠卡約600張。

小規模社群食堂則會採用配送服務。武漢榮東社群的“幸福食堂”的面積較小,每天服務六七十位老人。食堂內僅有數個堂食座位,基本以打包外帶和送餐上門為主。該食堂資金來源是上級民政部門的資金補貼和轄區企業單位的捐贈,食堂內每餐的均價一直維持在7元。社群聘請了幾位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常年為社群老人送餐上門。

山西長平市的北城街道社群對轄區內8家助餐企業提供2000元補貼,為老年人提供優惠就餐卡,鼓勵老人到助餐企業用餐。該食堂的日均就餐人次超過300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十一人 (ID:caijingEleven),作者:楊立贇、熊彥莎,編輯:餘樂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絡tougao@huxiu。com

End

虎嗅長期關注出海,為應對急劇變化的出海環境,特推出“出海潛望鏡俱樂部”,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資訊、連結頭部出海平臺,提升出海人在宏觀趨勢、平臺玩法、品牌打造、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環節的認知力,結交關鍵資源。

掃描下方二維碼,瞭解詳情,與我們一起高速進化。

“國營食堂”要來了?一場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