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作者:由 悅己書箋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3

什麼髒實犯

廣西一個11歲的留守女童,遭遇X侵的經歷讓人駭然。

2年,16人,50餘次。施暴者均為“爺爺輩”,最大的70歲。

案件曝光後,流言四起,村裡人都罵她,責怪她讓整個村子蒙羞。

此後的一年內,女孩先後自S3次…

美國的“復仇天使”

武科維奇小時候長時間遭養父侵犯、暴打。

養父入獄後,他的仇恨無從宣洩,於是,

決定“替天行道”去“教訓”其他X侵罪犯,最後被判監禁35年…

心理扭曲,傷害自己,甚至以暴制暴,毀掉整個人生。

你說影響有多大?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01

國內首部X侵題材的電影公映

一個男人帶著兩個穿著校服的女孩去賓館開房,兩間。孩子們看起來很開心。凌晨,前臺的監控錄影顯示,男人執意要進另外一間房,女孩們拼命推搡,但終究,他還是進去了…

幾天後,醫院走廊的座椅上,一個女孩問另一個女孩:處N膜是什麼呀?

兩個女孩剛剛12歲,一個叫小文,一個叫新新,男人是新新的乾爹劉會長。

兩個孩子之所以來賓館,只不過因為玩得太晚擔心回家捱揍。

第二天女孩們上學遲到了,被老師不分青紅皂白,一頓痛罵。

課間,小文被一男同學辱罵,和他打了起來,打鬧中

她只覺得下面很疼,不慎摔倒了,露出了腿上大片的傷痕…

後來,新新把那晚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立刻報警了。孩子們被送去了醫院做檢查。

果然,兩個孩子被證實遭受了侵犯。

體檢出來後,新新一臉懵,小文低著頭一言不發,

隱約覺得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但究竟發生了什麼,她也不知道。

家長們很快得知了實情。

小文的媽媽很快趕到了醫院,剛見面,就不由分說狠狠打了她一巴掌。

回家後,

小文媽媽歇斯底里,開啟衣櫃,把小文的漂亮裙子一件一件全部撕爛扔了出去,邊扔邊喊著:“叫你穿這些衣服…”

最後,

又發了瘋似的把小文一頭烏黑的長髮剪得像狗啃一樣。

小文的頭,就再也沒有抬起來過。

相比較而言,新新父母的態度,溫和多了,也曖昧多了。

新新的乾爹,就是那個老男人,是新新的父親讓她認,為了謀求工作上的便利。

得知真相時,新新的媽媽哭了,看著依舊單純得什麼也不懂的女兒,

她心疼,自責愧疚,也很憤怒。

可轉眼,成年人的“理性”就佔據了上風。

他們放棄了為自己女兒討回公道的機會,用這件事作為籌碼,和劉會長做交易。

讓劉會長出資,設法送新新去私立學校讀書,事成之後,他們就不再追究。

家醜不可外揚。

新新作為受害人,對這一切毫不知情。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02

被侵犯過的孩子,會遭受怎樣的傷害?

這是電影《嘉年華》裡的故事。

影片於2017年11月24日上映,題材涉及的是國內大銀幕上幾乎從未涉及的“X侵女童”事件。

影片入圍過威尼斯主競賽單元,

提名三項金馬大獎,上映時排片卻只有1%,鮮有人知。

導演早在2014年就關注到了層出不窮的未成年人X侵案,拍這部影片的初衷,也是為保護未成年人發聲。

相較於《素媛》與《熔爐》,

《嘉年華》拍得相當冷靜剋制。

女孩被侵犯的暴力鏡頭一個都沒有,始作俑者的“乾爹”連個正臉都沒給,但卻讓我細思極恐。

父母“朋友”、鄰居大爺、學校老師,甚至關係更為親近的繼父、堂兄,那些社會新聞中,對孩子施行犯罪的正是這些人。

要命的是,

他們就存在於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帶著難辨真偽的面具,讓人防不勝防。

施暴者太過“日常”,傷害卻是曠日持久。

無論是素媛遭受的暴力侵犯,還是小文遇見的“溫柔”犯罪,

她們遭受的傷害,並不會隨著犯罪的終止而結束,甚至會遭受“三連擊”。

第一擊:事件本身的傷害。

素媛在獨自回家的路上,被醉酒的流浪漢拖進教堂廁所,以非常殘暴的方式毆打、侵犯。

她被發現時

全身血肉模糊,下體損傷嚴重,終生需要帶著排洩袋生活。

這讓她對成年男性有了非常大的恐懼心理,包括自己的父親。

她要面臨的是漫長的心理修復過程,結果未知。

這樣極端殘忍的方式畢竟少見,更多的性侵是隱秘的,帶著各種善意的外衣的。

小文與新新在被“熟人”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之後,反應懵懂而平靜,她們甚至都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

傷害會延遲,但不會缺席。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自然會了解在自己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段關於成年男性身體與之發生關係的記憶,會如噩夢般纏繞終生。

有研究表示,童年遭受過X侵的孩子,心理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陷。

她們要麼常年長袖長褲,即使在最熱的夏天也從不敢穿裙子;

要麼不談戀愛,對男人有莫名的敵意,即使勉強談了,也特別抗拒親密接觸。

童年的經歷,毀掉的或許是一生的幸福。

第二擊:成人傳遞的羞恥感

很久前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童年時遭受侵犯的女孩回憶當時的情景。

她說,事情發生後,

她自己本來沒覺得有什麼,也沒有特別傷心難受。

反倒是母親歇斯底里的哭鬧,父親幾欲癲狂地怒吼,抄起傢伙去砍人進監獄的行為,

才讓她意識到,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一件多麼羞恥的事情,覺得“這輩子肯定完蛋了”。

之後,她留下了嚴重的應激反應和抑鬱症。

是父母將本屬於成人世界強調的“貞操觀念”和“羞恥感”傳遞給了自己的孩子,無意中,對她造成了二次傷害。

這和電影中小文母親最初表現的焦慮和瘋狂,父親為了討回公道讓她接連換醫生去做婦科檢查,如出一轍,

原本無感的小文哭泣、離家出走。

她心中的羞恥感一點一點被點燃,直到吞噬掉自己。

第三擊:輿論是把雙刃劍

每次兒童X侵案曝光後,都是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和議論紛紛。

誠然,輿論的強大壓力可以讓施暴者無所遁形,在眾目睽睽之下得到應有的懲處,甚至影響到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比如素媛事件發生後,韓國政府就修改了相關的法律,對施暴者施以重刑。

但處於輿論漩渦中的孩子和家屬呢?

被議論,被輕視,被另眼相看,甚至烙上“不檢點”、“髒了”的標籤。

有一網友說,中學時,鼓起勇氣把自己7歲那年遭受X侵的經歷告訴了最好的朋友,

結果第二天朋友及疏遠了她,在她一再追問下,朋友才說:

“我媽媽說你不乾淨,都髒了,讓離你遠一點。”

還記得文章開頭,廣西11歲的留守女孩麼?

案件曝光後,村裡人說:“都是她主動的,她主動去人家家裡的,小小年紀真不要臉。”

有人說,是她連累了那麼多長輩都進了監獄,全村人都把他們家孤立了。

受傳統道德影響,一個貼上“被X侵過”標籤的未成年人,

周圍人的指指點點和偏見也是一把傷人於無形的利刃,帶給她第三次、第四次傷害。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03

已經遭受不幸的孩子我們該如何去治癒?

2017年7月22日凌晨2點,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南頓在家中上吊而亡,年僅41歲。

自S的原因是因為承受童年被侵犯那段屈辱經歷的折磨;

臺灣作家林奕含13歲時被補習課老師強B,13年後,依舊用上吊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26歲的生命。

他們患上的是一種叫“PTSD創傷症候群”的心理疾病,這是一種持續性很強的嚴重心理障礙。

這一人群的自S率很高,達19%。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的孩子覺得自己骯髒、害怕異性、不敢戀愛,經常做噩夢,覺得世界充滿了危險…

當然,

也有比較“幸運”的孩子。

知乎上有位女性網友談到童年被侵犯的經歷時說,父母的及時干預和持續陪伴,讓她幾乎沒有留下什麼陰影。

成年後的生活也和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幸福自在。

看來,

對於那些孩子來說,治癒,比嚴懲兇手更為重要。

那麼,作為父母,該怎麼做呢?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TA的全世界,無論何時。

在覺得孩子“不對勁”時,第一時間帶TA去醫院檢查身體。

一是看孩子的受傷情況,二是看是否可以留下證據。

期間一定要保持冷靜、平和,告訴孩子是一點小傷,很快恢復。

在確定孩子被侵犯後,我們就要詢問TA事情發生的經過了。

為人父母,這時候的我們一定出離的憤怒、痛心、自責、愧疚,

但切忌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

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和小文和新新一樣,並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要用溫和的語氣,儘量一次性把所有的細節都問清楚,避免反覆詢問造成孩子緊張,覺得自己犯了一個似乎很嚴重的錯誤。

所有的事情瞭解清楚後,也鎖定了嫌疑人,我們就可以報警處理了。

如果證據確鑿,惡人很快就會得到應有的懲處,也可以從源頭上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因為報警了,事情難免會傳開,在事情發酵之前,我們最好帶孩子離開,去一個新的環境重新生活,

避免孩子被周圍的流言二次傷害。

這種方式在沒有確鑿證據,暫時無法將惡人繩之於法的時候也可以用,遠離侵害也是一種保護。

最後,

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必要時可以找心理醫生給孩子做心理疏導。

另外,孩子到了新環境,

注意不能反應過度,成驚弓之鳥,限制孩子正常的社交活動,

那就背離了我們想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初衷了。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04

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未成年被侵犯?

我想說,再好的補救措施,都不如傷害從未發生。

一、教育要趁早。

2020年公開曝光的案例中,

大多數受害人的年齡在7-14歲之間,最小的只有3歲。

對於2-6歲的孩子,我們先要給孩子樹立隱私部位不可侵犯的意識。

告訴他不要讓別人碰觸背心內褲覆蓋的地方,哪怕老師,和認識的人都不行。一旦被碰觸,一定要大聲呼救。

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穿開襠褲,不要隨地大小便,上衛生間時也儘量注意區分,你不用說,

TA也會慢慢有了保護身體隱私的習慣。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就要潛移默化給TA講一些生理知識,比如月經。告訴TA男女有別,怎樣保持適當的距離。

當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種好奇心時,我們也不要尷尬和迴避,更不能含糊其辭。

總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方式和方法肯定有所不同,

把握好分寸感,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性”,他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二、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讓孩子處於託管的狀態,

每年遭遇性X侵的孩子很大一部分不是留守兒童,就是疏於管教的孩子;

經常去了解孩子平時接觸的人,包括老師、朋友、親人等;

跟孩子建立起“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讓TA覺得,無論發生什麼,你是那個永遠站在身後的那個人。

這樣一旦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孩子才會第一時間向你求救,將傷害降到最低。

那些齷齪的侵犯,究竟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

05

後記

今年3月份,兒童防性侵公益機構組織“女童保護”的調查報顯示,

去年曝光的兒童性侵案例332起,受害人超過840人,最小的年僅1歲。

這只是已經公開的資料,未公開的數量超乎想象。

於是,有人開始聳人聽聞: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但我想說,地獄沒有空,惡魔也不是現在才來到人間。

作為普通人,發生了X侵,我們也許真的幫不上什麼忙,但最起碼

我們管住自己的嘴巴和手裡的鍵盤,不要跟風去各種八卦熱議受害者

,甚至無腦地去過度冷嘲熱諷。

面對逐年上升的兒童性侵案件,看看我們的國家做了什麼?

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設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時強制報告制度,以及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准入資格制度。

增設強制報告制度,從源頭上解決了未成年人被性侵發現難的問題。一方面及時發現這類案件,完善證據,及時有效懲治犯罪,將傷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及時保護、救助被侵害的未成年人。

國家層面的關注,給了為人父母的我極大的安慰。

我想,對於那些不幸的孩子,

比懲罰更重要的是治癒,比治癒更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

但僅僅依靠一部法律,是遠遠不夠的。

家庭,學校,社會所起的作用,缺一不可。

家有兒女,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