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無產品、無客戶、無盈利,這樣的“三無”IPO,你敢投資嗎?

作者:由 知本證期通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4

鋁車收火用什麼收

無產品、無客戶、無盈利,這樣的“三無”IPO,你敢投資嗎?

又有港股公司欲分拆附屬公司到A股上市了。

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軒竹生物科創板IPO已獲受理,擬募資24。7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一家創業藥企業,隸屬香港上市公司四環醫藥,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還是一家“三無”企業。

無產品,處於投入期

這點應該是創新藥企業的通病了。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軒竹生物目前尚無商業化管線且未實現銷售。

一般來說,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需要經歷這麼幾個階段:

研究開發(一般2-3年)→臨床前實驗(一般2-4年)→臨床試驗審批→臨床試驗(三期一般3-7年)→新藥上市審批。

而按照軒竹生物的說法,目前公司尚處於新藥研發階段,也就是說距離新藥上市還遙遙無期。

另一方面,軒竹生物報告期內,一直維持著高額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16億元、2。3億元、3。7億元和1。72億元。

更為關鍵的是,軒竹生物表示“發行人未來仍可能保持金額較大的研發支出,但無法確保研發成功,或者即使研發成功,也可能無法實現盈利。”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得要問,軒竹生物IPO究竟能給投資者帶來什麼價值呢?

無盈利,現金流吃緊

一邊是無產品銷售,一邊卻維持著高額的研發費用,軒竹生物的財務狀況可想而知。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軒竹生物淨利潤分別虧損了3。62億元、1。62億元和4。62億元。

這也導致軒竹生物年年處於現金流金額連年為負值,2019年至2021年分別為-3。55億元、-2。08億元和-4。11億元。

如此看來,以軒竹生物目前的研發程序,即便IPO成功,24。7的募資額仍不足以解決公司現金流吃緊的現狀。

這就意味著,公司仍需要透過其他融資渠道進一步取得資金,“吸血”狀態將一直持續。

無客戶,靠技術轉讓活著

既然尚未有產品進入銷售階段,沒有客戶就不難理解了。

然而,這家公司的供應商明細值得推敲。

以今年一季度為例,第一大供應商是北京軒義,採購內容是技術權益轉讓,產生了1950萬元應付賬款。

軒竹生物從供應商手中能採購什麼呢?

包括:新藥研發和生產需要大量研發技術服務(包括臨床前、臨床試驗階段等)以及原材料(包括原料藥、臨床試驗對照藥等)供應。

再看2021年的供應商情況,當年第一大供應商也是提供技術轉讓給軒竹生物,併產生了近8300萬元的交易金額。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軒竹生物的技術轉讓何時能夠結束?何時能夠搭建出自己成熟的產品線?公司研發投入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何時能“自力更生”,而不是靠技術轉讓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