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作者:由 博故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3-02-05

不為一斗米折腰什麼意思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十三·人物誌·忠節》

晉陶潛字淵明,潯陽人,(陶)侃曾孫。少好高尚,博學善屬文,宅有五柳,自號五柳先生。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尋自解歸,再起為彭澤令,在官八十餘日,郡遣督郵至,縣吏白當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於鄉里小兒”,即解印,賦《歸去來辭》以見志。隱於柴桑山慄裡,又號羲皇上人。及宋受禪惟飲酒賦詩,紀年以甲子,示終身不臣之意,後朱熹以比楚屈平、漢張良、唐狄仁傑雲。

1527年(明嘉靖六年)《九江府志》成書,作為九江歷史名人的陶淵明自然也入志列傳,從中可一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陶淵明為東晉江州潯陽郡柴桑縣人,即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人。府志的第一句首提其為陶侃曾孫,當介紹某人時,首先說他是誰的子孫,大機率其祖宗比較牛,此處亦不能免俗。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陶侃(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東晉鄱陽郡嫋陽縣(今江西都昌縣)左裡鄉陶家沖人。據《都昌縣誌稿》記載:“晉時都昌名嫋陽,公元304年前屬鄱陽郡,304年劃歸潯陽郡,故史籍稱陶侃為潯陽人,亦有稱為鄱陽人。”

陶侃先祖有劉邦所封的開封侯陶舍、漢景帝時期的丞相陶青,陶侃之父陶丹為東吳的揚武將軍,陶侃年幼喪父,家貧無所依,只得隨母湛氏回到外祖父家中生活。陶母是與孟母、歐(歐陽修)母、嶽(飛)母並稱的“四大賢母”,留下了陶母封鮓、截髮延賓的典故。”《幼學瓊林》雲:“侃母截髮以延賓,村媼殺雞而謝客,此女之賢者。”陶侃自幼伴母夜織而讀,聞雞鳴而作,安貧樂道,發奮進取,初為縣中小吏,後得到鄱陽郡孝廉範逵的舉薦為樅陽縣令(今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成為其走向仕途的開始。

在之後的“八王之亂”,兩晉交替之時,陶侃大放異彩。公元303年(晉惠帝司馬衷太安二年),陶侃參與平定蠻族張昌起義,因功封東鄉侯。公元315年,率部隨徵西大將軍王敦鎮壓杜弢起義,因功任荊州刺史、廣州刺史。318年(太興元年),陶侃又進號平南將軍、都督交州軍事。324年(太寧二年),王敦之亂平定,陶侃為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軍事、徵西大將軍、荊州刺史,領護南蠻校尉,其他職務如故,荊楚民眾聽到陶侃再鎮荊州,官民相慶。329年,平定蘇峻之亂,東晉危而復安。晉成帝以陶侃有再造晉室之功,任為侍中、太尉,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長沙郡公。公元334年(咸和九年),告老還鄉,途中逝世於樊溪,享年七十六歲。諡號“桓”。唐德宗時成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至宋徽宗時亦位列武廟七十二將。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陶侃為官四十餘載,忠順勤謹,雄毅善斷,識察纖密,珍時惜物,清廉愛民。時人梅陶說:“陶公神機明鑑似魏武(曹操),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杭諸人不能及也”。謝安每言“陶公雖用法而恆得法外意”。其為世所重如此。他“喜文辭,行文如流”,名篇有《遜位表》、《祖國賦》,著有文集二卷行世。都昌縣人極重陶侃之人品,歷代於城鄉廣築廟宇紀念。

陶侃生子陶茂後任武昌太守,陶茂生子陶逸後任安城太守。陶逸為人恬淡無為不求名,喜怒不形於色,不看重得失。陶淵明八歲時父親陶逸病逝,隨母前往外公孟嘉家中生活,這成為了陶淵明一生心性形成的關鍵點。

孟嘉字萬年,江夏郡鄳縣人(今河南省羅山縣一帶)。其曾祖孟宗是“二十四孝之哭竹生筍”的主角,孫吳時官至司空;祖父孟揖,晉惠帝元康(291年-299年)年間擔任廬陵太守;孟嘉娶了陶淵明曾祖陶侃第十女為妻,又將自己的第四女嫁於陶逸,生陶淵明。早年名揚京師,歷任廬陵從事、江州別駕、徵西參軍等職,在任上受到了庾亮、褚裒、桓溫等權臣的器重和欣賞,並得到了晉穆帝的親自接見。晚年長期在徵西將軍權臣桓溫幕府任職,擔任桓溫的從事中郎、長史,於五十三歲(一作五十一)時去世。留有“孟嘉落帽”的典故。據陶淵明為孟嘉所作的《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載:“行不苟合,年無誇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於忘懷得意,傍若無人。”孟嘉行事作風深刻影響到了陶淵明。

公元393年(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淵明懷著“大濟蒼生”的願望,出任江州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陶淵明雖為東晉元勳陶侃之後,但陶氏子孫眾多,僅陶侃便有子17人,其長沙郡公的爵位更是和陶淵明半點關係也沒有,再加上陶淵明幼年喪父,缺少助力,不久便不堪吏職,辭官歸家。

公元400年(晉安帝隆安四年)他到荊州,投入權臣桓溫之子桓玄幕府作屬吏。一年後以母喪歸家,丁憂三年,屆滿出任鎮軍將軍劉裕參軍,後又再度去職隱居。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秋,在叔父陶逵的舉薦下任彭澤縣令(今江西九江彭澤縣),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潯陽郡派督遣郵至。屬吏說:“當束帶迎之。”遙想公元188年(漢靈帝中平五年),也是一個督郵,到了當時的安喜縣(今河北定州市)擺架子,結果被劉皇叔綁起來抽了一頓。217年後,又來了一個督郵,陶淵明看不慣,但又沒劉皇叔那個膽量,抱著惹不起我還躲不起的想法準備跑路。此時陶淵明同父異母的妹妹“程氏妹”在武昌病故,正是心緒不佳的時候,這成為了陶淵明下定去心的最後推力。他嘆道:“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遂授印去職。陶淵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辭彭澤縣令結束。並寫了《歸去來兮辭》以明志,千年後入選語文課本,成為必背篇章。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陶淵明辭職後,初期隱居在上京村(今江西九江廬山市玉京山一帶)。公元408年(義熙四年),住地失火,遷至慄裡(今九江廬山慄裡陶村),生活較為困難。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

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簷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願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汙)。”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回車)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賙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公元423年(劉宋少帝景平元年),他的老朋友顏延之,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飲酒尋歡。陶淵明倒是自得其樂,自號“羲皇上人”(意思是伏羲氏以前的人,即太古的人;比喻無憂無慮,生活閒適的人。)。

但實際上陶淵明並未徹底做到不問世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日(7月10日),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史稱“劉宋”。降封晉恭帝司馬德文為零陵王,東晉滅亡。陶淵明對此消極應對。

《嘉獎九江府志》記載:“及宋受禪惟飲酒賦詩,紀年以甲子,示終身不臣之意,後朱熹以比楚屈平、漢張良、唐狄仁傑雲。”其意思是說,晉亡後,陶淵明書信往來皆以甲子紀年,不書劉宋王朝年號,對劉裕新朝持否定態度,後世多有效仿。

公元424年(宋文帝元嘉元年),劉宋開國元勳、時任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陶淵明家拜訪。此時陶淵明重病在身,飢餓交加。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的志趣,老而益堅。

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陶淵明給自己寫了《輓歌詩》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同年十一月,陶淵明病逝,終年63歲。友人私諡為“靖節”,後世稱“陶靖節”。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陶淵明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田園詩派之鼻祖”。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陶淵明之所以能夠流傳百世,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的推崇——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他是中國古代第一個系統蒐集和整理陶淵明作品的人,在鎮江南山主持編選《文選》(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之時,單獨把陶淵明的詩文作品編成《陶淵明集》,並親手寫了序言。隨著《文選》廣為流傳,陶淵明也廣為人知。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最後說說陶淵明到底掙多少。晉朝時俸祿制是“半錢半谷”,即錢、米各半。據《後漢書·百官志》注引荀綽《晉百官表注》曰:“四百石(斛),月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一斛為十鬥,一月30天,依此而折算,每日正好是五斗米和83文錢。因此,陶淵明不為折腰的五斗米,應是日俸的祿米部分。晉朝時一斗大概為現在的3。2市斤,五斗米為現在的16斤。同時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的時候,有三頃公田作為俸祿,他打算全都種上適宜釀酒的秫(黏高粱),“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酌”(《和郭主簿》),豈不甚妙?對這個種植計劃夫人翟氏提出強烈抗議,她強調必須種些粳稻,一家人要吃飯呢。陶淵明從善如流,做出修正,調整為拿二頃五十畝種高粱,五十畝種水稻,可是他當了八十幾天彭澤令就自行罷免了,很可能什麼收穫都沒有到手。

總之,要學陶淵明首先要有安貧樂道的心性,要有一個志趣相投的伴侶,若是在亂世,還要有一定的家世、關係,有一堆大佬撐腰,否則一不小心就抓了壯丁。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

生平年鑑

公元365年(東晉哀帝興寧三年),陶淵明生於潯陽柴桑。

公元367年(東晉孝武帝太和二年),陶侃之子、尋陽郡守陶範建西林寺。

公元393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八年),陶淵明任江州祭酒。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秋陶淵明任彭澤縣令,到任81天后,尋陽郡派遣督郵到達,留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掛印而去,賦《過去來辭》。《晉書·第九十四卷·列傳六十四》

公元409年(東晉安帝義熙五年),陶淵明44歲時,六月家裡遭受火災,“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戊申歲六月中遇火》。無處存身,只好棲身門前的舫舟上。

公元410年(東晉安帝義熙六年),陶淵明移居南村,賦有《移居》一詩。

公元418年(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徵陶淵明為著作郎不就。王導曾孫、江州刺史王弘欲結識,送陶淵明酒。

公元424年(南朝劉宋文帝元嘉元年),新任江州刺史檀道濟拜訪陶淵明,勸他出仕,檀道濟說:“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陶淵明答:“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夜”。

公元427年(南朝劉宋文帝元嘉四年),陶淵明(365-427)逝世,其墓葬於九江面陽山觀音坡,墓碑橫刻“清風高節”,碑中豎刻“晉徵士陶公靖節先生之墓”。左刻墓誌“五柳先生傳”,右刻“歸去來辭”。

江西九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底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