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究竟是誰在漫天要價?

作者:由 書坑點燈芯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07-16

漫天要價意味著什麼

究竟是誰在漫天要價?

文丨 托馬斯·迪洛倫佐

經典社會學作品《有組織犯罪》一書作者

>>Thomas J。 DiLorenzo<<

前言:“漫天要價”(Price gouging,又譯哄抬物價)的通常定義是賣方將商品、服務或商品的價格提高到遠高於合理或公平的水平時,常見的例子包括自然災害後因基本必需品短缺而造成的價格上漲,這常常被歸結為賣家的貪婪和剝削,成了在美歐一些地方出臺所謂《反哄抬物價法》用於懲罰賣家的依據。然而,根據正確的經濟學原理,價格的突然上漲會激勵更多的賣家將更豐富的物資更快地運往災區,之前高企的價格最終會在競爭下回落,強制限價、徵罰賣家,反而會使當地基本必須品更加短缺。本文在市場以外的領域中發現了真正的“漫天要價”行為,而且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要支付的“價格”,難以像市場中的其他商品和服務一樣因為競爭出現回落。

20世紀80年代最重要的一項稅制改革,是將聯邦所得稅指數化,剔除通脹因素對名義所得的影響,並將聯邦所得稅的稅率檔次從15檔減少到了僅剩3檔。【里根總統簽署的《1981年經濟復興稅收法案》將個人所得稅率降低了約23%,個人所得稅計算中的邊際稅率由1964年的14%-70%降低至11%-50%,並引入指數個人所得稅引數(Indexed individual income tax parameters),規定對個人所得稅的級距檔次、個人寬免額、標準扣除根據通貨膨脹率實行指數化調整,這也是美國在個人所得稅制度中首次正式引入通貨膨脹調整機制。——譯者注】

在此之前,單單覆蓋生活成本的報酬收入增加,就會將普通的中產階級勞動者推上越來越高的稅率檔次。結果是,若干年生活成本的提高,透過減少一個人的總稅後實得工資,實際上降低了他的生活水平,而便宜了國家。

根據(先前)這項敗壞道德的計劃,美聯儲印出氾濫成災的紙幣,造成了物價的飛速膨脹。通貨膨脹導致生活成本增加,進而引發了“稅級攀升”【bracket creep,用以描述通貨膨脹將薪酬推高至較高稅收級別,由於很多國家的累進稅制並不會因通貨膨脹而調整,當通貨膨脹發生,薪酬的賬面水平上漲時會被徵以更高的稅,但薪酬的實際水平可能根本沒有增長。——譯者注】和納稅額增加。聯邦政府預算變得越來越臃腫不堪,而納稅人越來越深受其害。政治家不必為了投票贊成增稅政策而去承受社會的嚴厲批評;通貨膨脹替他們把稅增了。這是一種真正的“無代表”納稅形式(但這並不等於說有代表納稅就多少好一些)。

歸功於所得稅的指數化,聯邦政府不能再以這種特殊方式來掠奪中產階級了。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還是可以透過房產稅這項工具來做到這一點。每當房地產升值一回,比如說在21世紀頭七年的大幅升值,房產稅收入就會跟著自動上漲,不必有勞政客再去投票支援增稅。房產稅評估替他們幹了髒活。

因此,當美聯儲的擴張性貨幣政策造成了房地產泡沫時,房地產價值驚人的增長,伴隨著同樣驚人的房產稅增加。(泡沫破滅以後,地方政府急於提高房產稅稅率,以免失去由房產價值乘以稅率確定的房產稅收入。)

例如,據報道,在馬里蘭州,地方政府在2005年徵收的房產稅要比在2000年多了35%。在此期間,政府“服務”的質量或數量不太可能增長1/3吧。僅僅是為了相同的——甚至更差勁的——“服務”,市民們就要多付出超過1/3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