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作者:由 盛銳網路生活孟穎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08-24

血雨腥風下一句是什麼

人本就是天地間的寄居客,來人間一遭,若時運不濟生逢亂世,自難免多受世道磋磨。生處亂世中人,不免自怨自艾眾多。

但其中亦有懷揣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這般情操的人物。他們逆著充滿血雨腥風的時代浪潮勇敢前行,將一切困苦當作磨礪越挫越勇,成為亂世中的一代梟雄。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1907年的農曆十月十四日,舊上海有名的錦泰昌顏料公司老闆邵玉軒,迎來了他第六個孩子——邵仁楞。也就是日後的影視大鱷邵逸夫,因為排行第六,在他重回香港時人們尊稱他一聲“六叔”。

最初的邵家生意興隆,富貴自足。在邵逸夫上中學時還接手了上海劇院的“笑舞臺”。

生逢亂世,沒有人可以躲過無情時光的洗禮。邵家亦在這不可抗力裡逐漸衰弱。最終他們手握的資產只剩下當年用來抵賬的“笑舞臺”。

換做有些人或許便這般渾渾噩噩下去了,然而邵家子弟越挫越勇。邵家四兄弟更換了自己的原名,全部投身到了祖輩瞧不上的娛樂事業。

兄弟同心創立了“天一公司”拍攝的《立地成佛》廣受好評,但那個時節電影市場很小傾軋十分嚴重。

“天一公司”最終在其他對家的圍剿下,難以在上海立足。是老三邵逸仁決心到東南亞闖一闖,屢屢碰壁後終於在新加坡安定,並帶著老六邵逸夫一起開創事業。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正式成立。這個時節,邵逸夫和兄弟們要面對的不僅有戰火帶來的混亂,還有美國經濟危機帶來的生活蕭條。很多電影人都紛紛放棄了,畢竟吃穿用度都成問題了,這些娛樂還有什麼人來買單。

而此時的邵逸夫選擇在行業低迷期強力入市。

購入先進的電影製作播放器材,開啟國內有聲電影市場。這個時候便可看出其人身上敢打敢闖的血氣,別人看到的是危機,而他窺見的是商機。

在這場時運對賭裡,他們邵氏兄弟贏了,戰火紛飛裡,電影行業因為其獨有的娛樂性逆市發展起來。

之後的年月裡,他們邵氏兄弟不斷擴充套件業務,手上的電影公司與影劇院遍佈各地。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生靈塗炭,致使他們的電影事業萎縮低迷。

1957年,世界各地都開啟了復甦節奏。50歲知天命之年的邵逸夫沒有停下自己征伐的腳步,他看到所處世道的光明所在,他要繼續前行。

曾經,他是逆著生靈塗炭的戰火向前;後來,他是逆著無情的歲月長河。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很多人說,後來的香港最像當年十里洋場的上海。不知50歲來到香港的邵逸夫先生是否有這樣的感觸。

摸爬滾打多年的邵逸夫先生,肯定能從中嗅到這塊土地上百廢待興的氣息,這將是香港的歷史機遇,亦是他本人的柳暗花明。

憑藉著一腔孤勇與鐵血手腕,他終於奪得了香港這個制高點。先是耗費巨資建立邵氏電影製片廠,在各大報刊強登廣告網羅人才。全盛時期的產片量,傲視群雄無人能敵。之後更是大手筆打造了影響深遠的香港無線電視TVB。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與這些電影事業建立時期的大手筆相對應的是邵逸夫對手下員工的壓榨吝嗇,以及對影片絕對商業化的詬病。

為了謀得利益最大化,對成本錙銖必較。

當年的李小龍曾向邵逸夫毛遂自薦,但是由於要價一萬美金被斷然拒絕。甚至出過邵逸夫會在審片時“數人頭”來核查群演數目的段子。

玩笑歸玩笑,總之邵逸夫的摳門吝嗇絕不是虛言。TVB當年的當家花旦鄧萃雯在出走時,就曾經坦言:我很紅,但我特別窮。那些星光熠熠的明星都是靠著工資生活,這在如今是難以想象的。

對於商業片的偏好邵逸夫從不掩飾。在某次採訪中他就坦言:邵氏影城,是做生意的。如果拍一部純粹的文藝片,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歡藝術,可以去藝術中心。

面對對手這位儒雅先生也從不會心慈手軟,畢竟他就是從血雨腥風中闖出來的。他手下的李翰祥當年倒戈,帶著一批人出走臺灣自立門戶。邵先生當機立斷,利用手中所有資源人脈直接將他的對家扼殺在萌芽狀態,不給一絲喘息機會。

這或許和他們那一輩的人生經歷有關,當時節的香港老闆大抵如此。

邵逸夫本人對影視行業傾注了大量心血,自己便經常審閱影片,不合適的片子就是銷燬也不製作,節約成本防止虧損同時也是要保住本身的金子招牌,可以說很用心。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邵逸夫經營有道,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娛樂王國,全盛時期被稱為“東方好萊塢”。

可自己的內宅後院卻紛擾不斷。他與第一任妻子育有兩子兩女,後來兩子入主邵氏董事局,幫助父親處理事業。本來一家其樂融融,相互扶持。只是隨著邵逸夫晚年的紅顏知己方逸華進入邵氏掌權,導致父子失和,斷絕關係長達二十年之久。

畢竟邵逸夫的孩子們也沒想到長情的父親在這樣的年紀再添紅粉,這種事情放到普通人家都會產生爭執,何況邵逸夫背後還有如此龐大的娛樂王國家產待結算。

這場父子冷戰一直持續到邵逸夫在亞太影展榮獲“終身成就獎”,其子邵維銘突然出現代父親領獎,並被拍到與父親和方逸華共進晚餐,才迎來終結。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

一代梟雄邵逸夫的另一面:血雨腥風不可免,身後多少是非名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邵逸夫先生在功成名就後,大肆開啟慈善事業,助教育為民生,一生捐了三萬棟逸夫樓。

生逢亂世,他逆風向前,不畏困苦。顯貴發達之後,還能夠兼濟天下,回報社會。邵逸夫先生一生可以說是快意恩仇,坦蕩磊落。

可再是梟雄人物,也是凡人心性有著七情六慾,在世間行走自會有他的得失功過。能夠將心中想做之事付諸行動,竭力成之已經是十分難得了。

紅塵翻湧,緣孽叢生,很多時候的決策判斷無法周全。留下諸多是非對錯也只能待後人評判去了。現世之人只需秉持心中念想,莫問前程地走下去便很好了。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