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作者:由 豔說心語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0-18

手插磨眼子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編輯丨Gaga

稽核老師丨曲曉豔

開學了,還未擺脫“開學恐懼症”的我,剛進教三就被抽屜裡醒目的標語吸引了——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看到這裡,不知道同學們是什麼反應,反正我的第一反應是——

原來桌子下的孔洞還能這麼玩!

然而,儘管我萬分渴望“以身試孔”,但因為某些客觀原因……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笑死,根本卡不住

不久之後,我發現,跟我一樣想法的同學好像還真的不少,似乎學校貼的警示反而讓我們更想親身嘗試了。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為什麼面對如此顯眼的警示,並且清楚伸進去有卡住的危險,我們還是樂此不疲地一遍遍嘗試呢?

這可能是

潘多拉效應

在作祟!

01 什麼是潘多拉效應?

“潘多拉效應”又稱“禁果效應”,泛指我們生活中“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逆反心理現象。

潘多拉之名取自古希臘神話——

普羅米修斯盜取了天上的火種到人間,宙斯為懲罰人類,便令潘朵拉去普羅米修斯之兄厄庇墨特斯處。潘朵拉受諸神的祝福,成為最完美的女人並與厄庇墨特斯成了婚。

潘朵拉有個『潘朵拉的盒子』,傳說盒子裡有著世間最可怕的詛咒。

潘朵拉由於太幸福了,總覺得生活中好像缺少了些什麼,有一天,好奇心重的她終於打開了那個盒子,於是所有的病痛、戰禍災難……都化做恐怖的幻象,飛向世界每個角落,人類燦爛輝煌的黃金時代也就此宣告結束。

因為她的好奇,人類無法避免地承受各種痛苦,並且永無休止。而她的慌張,卻讓她最後蓋住了希望。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都會遇到“潘多拉效應”。

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但小時候的我們好奇心強,不迷信、不盲從,有強烈求知慾、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聽不進大人們忠告,

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

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就形成了。

長大之後,我們生活中同樣有潘多拉效應作祟,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標著

“油漆未乾”的公園長椅

看到這樣的標語,儘管我們都知道油漆還沒有幹,但很難有人能忍住不伸出手指輕輕摸一把。。。

所以,這樣的逆反心理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

Wet Paint Syndrome(油漆未乾綜合徵)

02 為什麼會出現潘多拉效應?

至於潘多拉效應出現的原因,除了剛才說到的兒童成長期間父母、老師的教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

人類與生俱來的探索慾望

我們不妨把我們從小學到的知識分為兩種——

一種是書本或資料上得到的亙古不變的真理,比如太陽從東邊升起、地球是圓的;

另一種是我們透過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學習、被告知的知識,比如冬天舔欄杆舌頭會黏住。

為什麼不讓我將手指伸入孔洞我卻還想試試?

對於第一種知識,無論是透過父母、老師、書籍還是電視,這些知識都有意無意地進入我們頭腦,我們對此往往深信不疑;

但對於第二種知識,儘管被告知有危險,但因為嘗試的成本低、並且不會造成嚴重後果,我們更傾向於自己親身實踐。

心理學大量的經典研究表明,

探究周圍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類普遍的行為反應,是人在長期生物進化中形成起來的具有生物意義的穩定需要

對一件事物作不說明原因的簡單禁止,會使這件事物擁有區別於其它事物的特殊吸引力,從而使人自然地將更多的注意轉移到這件事物上。

另外,沒有得到解釋的禁止會引發起各種推測和假設。

當人們認為禁止的理由不充分時,人們就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來遏制自己的探究慾望,從而心理平衡會朝違反禁止的方面傾斜,使人傾向於做出“偷食禁果”的行為。

03 應該如何面對潘多拉效應?

就像剛才提到的,所謂“潘多拉效應”,其實反映的是人類正常的探索慾望,所以,這並不是一種不健康的反常心理!

因此,在教育中,“潘多拉效應”不失為一種“有心”的教育方法。

透過“假禁”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探究欲,可以把學生引導到老師期待的行為或活動中。

而在生活中,當我們真正想勸阻他人不要做某事時,要充分解釋,認真疏導,確保他人真正明白“不能做”的原因以及“做”了以後的後果,才不會“愈禁愈為”!

「P&P臨床心理實驗室」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為踐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搭建的一個服務型心理學平臺。

從「心」出發,做一個有溫度有力量的人,歡迎關注@豔說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