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作者:由 度量衡與中醫藥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0-22

賹化值多少

圜錢為戰國中晚期各國混戰的數百年內,地區及國內流通方便所用的日常銅錢。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秦國曆代君主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秦幣 釿布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秦幣 當百布

布屬於實物貨幣,其存在與商品經濟發展的水平有關。戰國時期商品經濟雖有長足發展,但發展程度畢竟有限,因而在秦幣體系中不得不仍保留實物貨幣——布。

據秦簡《金布律》載,秦除黃金、銅錢之外,“布”也是一種貨幣。並規定:“布袤八尺,福廣二尺五寸。布惡,其廣袤不如式者,不行。”即布作貨幣用,一個單位必須長八尺,寬二尺五寸。如果尺寸或質量不符合標準,便不許流通。布與半兩錢、金幣之間有法定的比價:如“錢十一當一布”。刑徒如向官府領取衣服,就要按11的倍數繳錢,如隸臣、城旦等冬衣每人繳110錢,即10個布;夏衣每人繳55錢,即5個布;個子小的冬衣繳77錢,即7個布,夏衣繳44個錢。舂米的女刑徒冬衣每人繳55錢,夏衣每人繳44錢;個子小的冬衣繳44錢,夏衣繳33錢。按11的倍數計算,刑徒領取衣服可以繳布,也可以繳錢,這說明布當貨幣普遍存在。

早期的秦幣,布幣——秦權錢,可能是秦早期“法錢”,是衡量貨幣重量的標準。現重16。9克,去鏽雜物16克,正好2個秦半兩錢重。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布幣

秦國鑄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有人估計不會晚於秦獻公七年“初行為市”之時,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秦獻公二年遷都櫟陽,櫟陽“北郤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史記·貨殖列傳》),在東西南北大商人必經的商道上。秦獻公“初行為市”,就是在新都櫟陽開始設立市場,設定市吏,管理市場貿易,徵收市稅。市稅收的是貨幣,這就需要秦國有自己的鑄幣。

櫟陽是戰國初秦獻公和秦孝公的都城。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秦國遷都櫟陽。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國營建了咸陽城,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遷都咸陽。秦國定都櫟陽共二世三十四年。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趙氏,《越絕書》作秦平王,《史記索隱》記載名渠梁。秦獻公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公元前359年命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在秦國國內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秦孝公於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徵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築冀闕宮廷,營造新都,並於次年將國都從櫟陽(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 。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 ,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 、推行縣制、初為賦 、統一度量衡、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禁遊宦之民 、執行分戶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 等改革方略。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秦國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紛紛棄農經商,影響農業自然經濟的穩定。秦孝公用商鞅,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加重徵收商人的關卡過往稅和市場營業稅,這也收的是貨幣。商鞅認為“食賤者錢重,食賤者則農貧,錢重者則商富”。(《商君書·外內》)錢幣掌握在商人手裡,商人用來壓低糧價使農夫貧窮,這顯然是貨幣大量流通的反映。孝公十四年“初為賦”,就是開始向全國人民徵收口賦,秦國的口賦也徵收的貨幣。鑄幣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按秦獻公、孝公時商品交換髮展的程度,國家的許多稅收專案要求以貨幣形態支付,如果沒有本國的鑄幣是不可能的。

秦國的鑄幣是圜錢,其初期形態是圓形圓孔。按其重量可分一兩型和半兩型的兩種。

一兩型的圓形圓孔錢

,面孔稍大於背孔,無廓,背平素;面文有“珠重一兩·十二”、“珠重一兩·十四”,珠是圓或圜的意思,“一兩”是面值,“珠重一兩”,即這1枚圜錢重量是1兩;“十二”、“十四”與紀重無關,可能是鑄錢的錢範編號或發行年代;重量多是12克至14克,最重的15。62克,即秦1兩或接近1兩;錢文大篆體,古樸粗獷,筆劃粗細不等,錢肉高低不平,多切鑿痕跡,鑄法原始,具有早期鑄錢特徵。陳直《關中秦漢陶錄》卷4著錄有“珠重一兩·十四”圜錢陰文殘青石範一塊,錢和範出土地皆屬戰國秦地;其次,此錢的兩字筆劃作“睘”,與其他秦幣相同,而與趙幣的兩字絕異。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銖重一兩 十二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銖重一兩十三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珠重一兩十四”(中國錢幣博物館)直徑3。8釐米,重8。8克。

半兩型的稱“半圜”錢

,亦圓形圓孔,無廓。吳鎮烽記錄的兩枚,面有對稱的“半睘”二字,字型大篆,鑄法亦較原始,直徑較小,重6。9克至7克,將近半兩。鄭家相看到的一枚“半睘”,言同一兩型“紀重圜金出土於陝省,亦屬秦國所鑄無疑”。只標面值不標地名是秦幣的特點。“睘”即圜之古文,半圜即幣值相當半個圜錢,與一兩型圜錢可能同時或稍後鑄行,兩者輕重相權,並行流通。可見秦幣初期是大小二等制。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第一對,無疑問是最初的半兩。厚度達到了6毫米,依次是厚度5、4、3毫米。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第一種兩枚是秦朝半兩,特點是,呈橢圓形。最末有邊緣的半兩錢,應該是“漢半兩”。

戰國中期布幣、刀幣、蟻鼻錢都已風行關東各國,秦國鑄幣似乎稍晚。正因為晚,在幣形上可以作最佳的選擇。圜錢較其他形態的貨幣有突出優點:圓邊無稜,不易磨損,中間有孔,便於貫穿,體積不大,利於流通。

《漢書·食貨志》載:“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商墓出土3枚銅貝,證明商代後期已出現金屬鑄幣,那麼西周以圜錢作為官府鑄幣,當實有其事。據古幣名家王獻唐考察:“東遷以前,周公城洛之後,當已行用環幣。既遷之後,更挾舊制俱來。故洛陽豫西一帶,時有環幣出土。”他又說:“周毛公鼎,王為取賦三十爰;禽彝,王錫(賜)金百爰等皆指環貨,以爰當之。商代雖造字,尚為玉環。入周以錫百爰證之,則為銅質。《尚書·呂刑》:其罰百鍰,其罰六百鍰,其罰千鍰,鍰字從金,義尤可見。爰即鍰,亦即瑗,原為孔大邊小的璧。由從玉變為從金,可見已成為金屬貨幣,鍰是當時圜錢的單位名稱。周景王之後,周王室控制的區域內空首布與圜錢並行流通。洛陽王城遺址南部的瞿家屯以東,發現戰國時的糧倉,其62號糧窖出土鑄幣116枚,既有“王”、“東周”、“安臧”等空首布,也有圓形圓孔圜錢47枚,中有錢文“安臧”圜錢,當為趙幣流入王城者,其他多為東周王畿所鑄,窖內填土中含有春秋戰國陶片,可見其空首布和圜錢也是春秋戰國時在東周王城流通的貨幣。戰國中晚期周王室分裂出西周和東周兩個公國,各在其彈丸之地鑄“西周”和“東周”兩種圜錢。其圓形圓孔仍恪守祖制。

圜錢的取像有幾種說法,以取像於玉石璧環理由充足。秦國的圓形圓孔圜錢採用了周圜錢的形式,仍舊保持了璧、瑗、環的形象:圜字作是金文的寫法,秦國在商鞅變法以前仍用籀文大篆,王國維稱之為“西土文字”,不同於以後形成的小篆。從錢形和錢文可以斷定圓形圓孔在圓形方孔之前,是秦幣的早期形態,獻公、孝公時的鑄幣當是圓形圓孔錢。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秦 半寰錢 (上海博物館)

“文信”圓錢 直徑23。5mm;重8。6g,秦文信候呂不韋在其封地河南城所鑄,應為標準的半兩錢。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文信”圓錢 直徑23。5mm;重8。6g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直徑29。3毫米,穿徑8。5毫米,厚0。5毫米,重約4克

兩甾錢一般直徑為2。9-3。2釐米之間,重8克左右。其形制是外圓內方,初期沒有廓、後期可以見外廓,錢背平素無文。兩甾錢與半兩錢其值相同,曾同時流行通用於世,但後期逐漸為半兩錢所代替。

通常認為兩錙錢是秦惠文王半兩錢的另一種形式,屬於秦惠文王半兩錢形制序列貨幣。兩錙錢,一種有外郭,另一種無外郭,背平素。一錙為六銖,兩錙為十二銖,即半兩。一般徑2.9cm,重7.8克。

有郭兩錙鑄行於南陽(更多此地發掘), 它的流通, 因宛地旋即並歸秦土而被廢止, 因而在宛地頻頻發現未流通和短時流通的有郭兩錙錢。明顯精細,屬於戰國晚期。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韓 “兩錙”圓錢

特殊的“兩甾錢”,

一枚相對厚重,重量為25。2克,直徑35。3毫米,肉厚4。25毫米,錢文甚為浮淺,高度僅為0。25毫米;

另一枚重量為20。37克,直徑34。15毫米,肉厚3。3毫米,字高0。68,錢文比第一枚“兩甾錢”高。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圓錢在戰國中晚期各國家廣泛存在。

戰國時通行於秦,燕,三晉和周的一種中有圓孔的圓形銅幣。此錢一般無內外郭,背為平背。錢上有“

共”、“垣”、“藺”、“離石”、“襄陰”、“漆垣”、“安臧”、“東周”、“西周”、“共屯赤金”、“半寰”

等文字,大多為地名或國名,如

共、垣屬魏,安臧屬周,東周、西周為國名

。這類圓錢大小不一,大致可分為大小兩類。大錢直徑3。5~4釐米,重約合10~18克;小錢直徑2。5釐米左右。大錢中的“漆垣”則標明“一釿”,可見小錢當為半釿。“半瞏”屬小錢,錢文“半瞏”即指半釿小圓錢而言。三晉的各種圓錢,常見的僅共、垣兩種,山西省聞喜、侯馬和河南省的輝縣洛陽等地曾有出土。周錢中唯有安臧錢近年有出土。

屬於魏的共、垣,濟陰,安臧,共屯赤金。

屬於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製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

屬於齊鑄圓錢,時約在襄王復國後(前279年)。賹化存世較少,形制為方孔圓錢,錢面內外廓清晰,背平素;另有“賹四化”、“賹六化”同時鑄行。錢文篆書,頗多小篆神韻。

屬於趙的藺、離石。

屬於韓的兩錙錢

屬於秦的是半兩錢,兩錙錢,一般每枚重3~10克不等,甚至更重的。

東周、西周為國名圓錢

公元前441年,週考王封其弟揭於河南城。此城在洛陽之西,故稱其國為“西周”。西周君曾鑄造“西周”圜錢。錢徑2.7釐米左右,枚重3。8至5克不等。

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於鞏地。鞏地在洛陽之東,遂稱“東周”。東周君亦鑄行“東周”圓孔圜錢,錢徑2.6釐米,重4至4.5克。

舊譜曾收錄一種錢徑4.1釐米大的“東周”圜錢,此屬於大型者,均真。“西周”與“東周”圜錢當年鑄量不多,流傳至今已成珍稀泉品。晚清金石名家收藏“東周”圜錢者有李佐賢、劉青園、陳壽卿、鮑康等。鮑康在《觀古閣泉說》中有文字記述:“東周泉惟青園與餘有之,字畫如出一模,圓孔背平。”“近聞壽卿亦得一枚,尚未之見。”鮑氏所藏此東周泉幸得以傳世。1918年該泉已歸中國銀行收藏,泉拓收錄於《古今泉幣拓本》一書中。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西周”圜錢。錢徑2.7釐米左右,枚重3。8至5克不等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東周”圓孔圜錢,錢徑2.6釐米,重4至4.5克

一、除魏國的垣、共字圜錢外,其餘的圓孔圜錢均在戰國末一二十年內鑄行。

二、上述圜錢上的文字多為城名,多在黃河中流以東的汾水流域,黃河以西的洛河流域,以及黃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恰是昔時秦和周王畿及趙、魏接觸的地帶,看來在這個時間趙國已經把中山國佔領。三、上列圜錢除垣、共兩種圜錢外,其餘很希罕,有的迄今照舊孤品,可見距離秦國統一六國重新整理幣制的時間不會很長。

四、出土多的是垣、共字兩種圜錢,特殊以垣字圜錢出土居多。

與藺、離石圜錢相近的尚有皮氏(本屬魏邑,公元前270年被秦佔)、平原(河南濟源西北,本屬魏邑,或許公元前242年秦建東郡時已歸秦)、濟陰(公元前290年魏獻河東400裡,濟陰歸秦,公元前257年魏國的信陵君與趙告捷,收復河東,秦再度取河東已在戰國末年)、封坪(今陝西浦縣境,本屬魏邑,與洛陽同時歸秦,鑄此錢應在戰國末年,沒過多久就停鑄了,以是後世遺存少少)、武安(河南武安西南,公元前259年秦派王義攻取,武安入秦)、黍垣一釿、漆垣一釿(為一地所鑄。戰國時漆垣為魏國的西河之外,公元前296年,齊韓魏聯軍攻秦,秦還魏河外二地。公元前290年,魏又獻秦河東地400裡,漆垣又入秦)等圓孔圜錢。圜錢總的出土量很少,在戰國時期的幣制中,僅是一個小小的系統,但它是戰國中期以後各地經濟聯絡更為細密、商品交流更為頻仍、錢幣日趨統一的主要生長標誌,它也是一種承上啟下的主要的錢幣形式。

漆垣 鑄造時間應起於魏國遷都以後,大約是魏國中後期的產物。發現地點多處在當時魏國與秦國的邊界上,其中最特殊的應是漆垣一釿圜錢。鑄錢的大致趨勢一定是減重的。而對於圜錢來說,晚期所鑄穿口會逐漸擴大。漆垣地處魏國西部,據史料記載,魏武侯二十年(前376年)時、魏襄王二十三年(前296年)時,在魏國疆域中都曾有漆垣。而觀其錢體,三晉特徵明顯,穿口較大,應屬於後期所鑄,它與秦國一銖重一兩十二大致相同。又因出土位置也在秦國境內,可判定屬於當時與秦國往來時所用。

屬於

魏的共、垣,

濟陰,安臧,共屯赤金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魏·漆垣一釿

漆垣,戰國屬魏,地在今陝西省銅川市至黃陵縣一帶。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長垣一釿”圜錢

”濟陰“,地名,在今山西省萬榮縣境。戰國時本屬魏邑,後為秦國佔領,曾鑄造過一種面文”濟陰“圓生坑美鏽——”濟陰“圜錢。該泉鑄工不精,無內外郭,背平素。錢徑3。2至3。5釐米,枚重8克左右。亦見一種小型的”濟陰“圜錢,泉徑僅2。6釐米,重6。5克。昔日張書馴先生曾收藏一枚面文傳形之”濟陰“圜錢。鄭家相先生曾有文字記述:”此圜金‘陰’字反書在右,‘濟’字在左,即濟陰之傳形,流傳甚少。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濟陰”圜錢

安臧有二種古幣,一種是平肩弧襠空首布,一種是圜錢。安臧平肩弧襠空首布被專家定為春秋時周王畿的貨幣。安臧圜錢則被定為戰國中晚期,安臧二字,指的就是魏國的安城。史記:《六國年表》周赧王三十二年,秦拔我安城,兵至大梁而還。安臧錢中間的孔,也是行話叫的穿,是偏的!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安臧錢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安臧錢

“共屯赤金”為青銅質,系戰國中晚期(公元前4-前3世紀)魏國所鑄。一般錢徑3。9-4。3cm ,孔徑0。5-0。7cm,重11g左右,由戰國時期魏國鑄造,此錢是魏國圜錢中發現數量極少的一類。共屯赤金中“共”為地名,在今河南省輝縣境內。“屯”即“純”,“赤金”即銅,是共地鑄造,以“一釿”為單位的純銅鑄幣。共互赤金不同於魏國同一稀少貨幣橋足半釿布時有出土,此幣目前唯一有明確時間、地點考古發掘的是於1982年,在山西省侯馬市喬村一座戰國墓中發掘出一枚共屯赤金圜錢,其它館藏共屯赤金都發現於民國或民國前,由古泉家捐贈,沒見明確實出土時間跟地點。

共屯赤金”和“共”字錢 這兩種錢是戰國中晚期魏國共邑(今河南輝縣)所鑄。

另一說:山西長治一帶,是古炎帝族的地盤,後來變成赤狄。炎帝也叫赤帝,赤帝不成帝了就成狄了。屯就是後來的屯留。赤邑據字典解釋,變成郝,地方在山西太原。共也是地名,在山西緊鄰的河南輝縣。屯、赤都在山西,佐證是其它的玉幣,如平陶(遙)、離石、梁、行(太行山)、晉陽等。共、屯、赤都是山西的地名,都是炎帝后裔赤狄一脈,被晉統一後的共同貨幣,所以,對共屯赤金正確解釋是:共、屯、赤三地通用的金幣。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共屯赤金圓錢直徑4。4cm;重26。1g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魏 共 圓錢 直徑4。3釐米

屬於

趙的藺、離石。

圜錢藺及離石均出自戰國晚期之趙國屬地。查《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藺邑為戰國趙地,在今山西離石縣西;離石邑,今山西離石縣。二邑相鄰,史載秦趙兩國常為之兵戎相見。《史記·趙世家》載:公元前351年,“秦攻我藺”;又載,前328年,“張儀相秦。趙疵與秦戰,敗,秦殺疵河西,取我藺、離石。”前313年“秦拔我藺,虜將軍趙莊。”至秦昭王時,秦國大將白起也曾率兵攻佔藺和離石二城。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藺字環錢(藺在左) 直徑:33mm 重:11。16克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離石圓錢 直徑4。2cm;重28g

屬於齊鑄圓錢,時約在襄王復國後(前279年)。賹化存世較少,形制為方孔圓錢,錢面內外廓清晰,背平素;另有“賹四化”、“賹六化”同時鑄行。錢文篆書,頗多小篆神韻。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齊國 錢文大篆“明化”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齊 “益六化”圓錢(直徑:35。1mm)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齊 “益化”圓錢(直徑:24。3mm)

屬於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製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

商鞅變法時代以後各國“計重”錢幣改革之圜錢

燕 “明四”圓錢 (3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