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作者:由 左都御史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1-17

八大胡同好玩嗎

在舊北京若說起“八大胡同”恐怕無人不知,這是一個令人厭惡的地方,潔身自好的人是絕不光顧此地的。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在清代,前三門一帶乃軟紅十丈的繁華地區,商業十分發達,而妓院亦多在珠市口北、前門至和平門之間,其中有八條衚衕為最多,故稱為“八大胡同”。

這八條衚衕是:陝西巷、韓家潭、石頭衚衕、胭脂衚衕、皮條營、百順衚衕、王廣福斜街、大李紗帽衚衕。妓院以“書寓”“書館”形式,有的則是兩合小院以至三合、四合、樓房小院形式,小院還分成若干單間。

這些妓院裡的女子都是被拐帶販賣的破產農民、城市貧民的女兒,墮入火坑任憑欺辱,完全沒有人身自由。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北京城有不少衚衕的名稱都帶有煙花勾欄的色彩。如西四磚塔衚衕在元代乃妓女、行首聚居之地,是戲曲表演集中區。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答“我家住磚塔兒衚衕。”可見元代已有此名。

附近的大院衚衕原稱西院勾欄衚衕。此地即《東京夢華錄》所云“勾欄”“瓦舍”之地。勾欄之名乃從舞臺而來,舊時京、津一帶下層茶園、書館舞臺臺柱間,均橫搭一個彩色欄杆,由妓女或演員手扶欄杆賣唱。

古時的演員與妓女身份同等,故此把勾欄作為妓院的代稱,東城本司衚衕是明代教坊司所在。教坊司主要管轄妓院。明時教坊司屬宮廷內府,明代宮廷音樂樂工由教坊司所屬官妓、官奴充任。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所謂官妓、官奴,即犯罪官吏子女。朱棣在“清君側”政變篡位後,把反抗他的臣子全部殺戮,將其家屬、子女“籍沒入官”:女的打入勾欄為官妓,男的則為官奴;並且世代相傳,永為賤民。

這個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他曾命教坊司所屬官奴在喜慶的日子裡,只准穿豬皮靴、布衣,走路不準走中間,違者打死勿論。官妓則須在官僚宴餚時陪酒、奏樂、演唱,甚至成為軍營之營妓。

今天東城的勾欄衚衕則是明代官妓集中地,演樂衚衕則是教坊司所屬樂隊演習奏樂之地,這兩條衚衕與教坊司衚衕相鄰,可以說這一帶是明代戲曲、音樂的活動地區。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至於宋姑娘衚衕、粉子衚衕乃私家妓院地帶。宋姑娘乃北京名妓,《宸垣識略》裡有記載,粉子又稱粉頭,明、清時北京人對妓女的稱呼,很多明清小說裡多有談及。清代取消了官妓制度和教坊司,並規定官員不得進入妓院和戲園。

但到了清末禁令逐漸廢弛,官員常去吃“花酒”。八大胡同“清吟小班”與“茶室”,相當於上海的“長三”與“麼二”,“清吟小班”和“長三”號稱是“賣嘴不賣身”。即所謂吃“花酒”,這種風氣一直持續到民初,那些民國的名人教授也會去吃“花酒”,有時還會成為轟動一時的花邊新聞。

明清北京城有著名的“八大胡同”,潔身自好的人從不光顧

有趣的是,“八大胡同”裡的一些行話至今仍在使用,如“吊兒郎當”、“滄蘑菇”、“窮滄”之類,只不過含意已經轉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