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作者: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2-10

悲歌擊築的築是什麼意思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李琳

一個讓中國文人日思夜想、魂縈夢繞的歷代邊關戍所,一個讓中國人血脈僨張、蕩氣迴腸的心靈朝拜聖地。

雁門關之於中國人而言,寓涵著太多的文化意味。它是大漢民族最後一道自我防禦的象徵,也是歷代“大一統”皇權所及的“榮辱”標誌;它是中華民族內部相互殘殺、屠戮的古戰場,也是這個多災多難民族和諧共處、進而融合為一體的孵化場;它是帝王將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個人意志肆意妄發的大戲臺,也是騷人墨客吟詩作賦、憑古吊今的個性情懷得以張揚的大劇場。

一種交織著文明與野蠻、正義與邪惡、君子與小人的民族情結,一種集結著光明與黑暗、美好與醜陋、血濺沙場與紙醉金迷的悠悠千載文明,在這個朔風凜冽、狼煙繚繞的邊鄙僻野之地淋漓盡致地暴露在漫漫天地曠野之間,常讓接踵而至的後人在一種無法排解的糾結中喟然長嘆。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可以說,雁門關就是中國漫長曆史的一個散發著黯淡光芒的座標,她以她截然不同於江南水鄉溫婉旖旎的旌旗戈矛、胡笳角聲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雅士前來對天當歌、一抒胸懷,更以其悲歌擊築、狐死首丘的盎盂相擊讓一個又一個的文章鉅公淚眼婆娑、長歌當哭。雁門關幾乎成了中國曆代詩人們心中一道永遠揮之不去的夢裡情結。

我們在這裡可以隱約聽到東漢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在長安眺望遙遠北方時的輕聲嘆息:“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涕霑巾……”

我們在這裡可以恍惚看到北周詩人庾信對著天空發呆:“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門關”;

我們在這裡還可以真切感受到唐朝詩人王昌齡在遐想中的喃喃自語:“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驀然回首,我們發現生活在1300多年前的盧綸已經衣袂飄飄站在了雁門關的城樓上,北風呼嘯,大雪紛飛,黯淡的夜空裡忽然幻化出了前朝將士雪夜飛騎追殺胡人的壯觀場景。

再回首,盧綸倏然消失,年輕的李賀一襲白衣正迎風挺立在逶迤綿延的雁門山巔。他看不見眼前落葉飄零的肅殺秋色,卻分明看到了漫山遍野閃爍著民族氣節的豪邁雄壯。

雁門關就像一個變幻莫測的魔方一樣,不斷撩撥著詩人們那一根根敏感的神經。

雁門關凝結成了民族的一個符號,那些騷人墨客們沒來的想來,來了的又百看不厭,依依不捨地一步三回頭走了,卻又在他鄉的夢裡繞了回來。

一支筆不僅攪起了詩人心中的漫天劍雪,也攪得中國文學史跟著詩人漫天飛舞起來。

毫無疑問,雁門關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凝縮載體,它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的苦難、悲傷,也散發著中國人特有的自信和歡樂,透射著炎黃子孫保家衛國悲壯豪情下瀰漫在曠遠天地間的浩然正氣。

在詩人們如椽大筆的精心描繪下,雁門關形象雖然千變萬化、形態各異,但不變的是那永遠的主題——馬革裹屍、刀光劍影攜裹而來的蒼涼、悲壯和豪邁之氣。

本期文章素材來源於《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李琳(節選)

本期背景音樂素材來源於《遠方的家》《長城內外》第55集九塞之首雄關雁門 《石樂與絃樂 皇帝主題1》 《華夏的大氣 皇帝主題變奏》 於劍飛 《車萬乘》、《明勢》 魏小涵 《秦時明月易水兩岸》 關大洲 《象王行》 黃智騫 《定計》

本期朗讀原聲:閆珺

本期音訊製作:閆珺

一個徵集

您喜歡錄音嗎?您想和我們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嗎?

錄製您自己的聲音,也許下一期節目裡就能聽得到!

錄製要求:

1、本期徵集和下期節目主題相關的錄音檔案,即和山西有關的素材內容。

2、音訊格式為mp3,音訊可為無特殊音效的幹聲,也可自己加墊樂。

3、音訊時長不超過5分鐘。

您可以將自己錄製好的音訊傳送至郵箱

sxrbxmtb@163。com

我們將擇優釋出。期待您的分享!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

原標題:《《山西話》丨雁門關:一個民族蒼涼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