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地方誌書視角下的董子故里文化

作者:由 勝寒樓主1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2-15

不絕如線出處是什麼意思

田衛冰:地方誌書視角下的董子故里文化

地方誌書視角下的董子故里文化

大儒董仲舒生於今衡水市域東南景縣、故城縣、棗強縣三縣交界的廣川鎮一帶,生於斯,長於斯,其學術思想也形成於此。透過董仲舒對先秦文化的整合,儒學適應了當時歷史發展需要,一改秦漢之際在歷史大轉折中,出現的“秦皇焚舊典,漢祖溺儒冠”發展逆境,董氏春秋公羊學從衡水走來,走向廟堂,使儒學成為了中華文化的主脈。世代衡水人民尊崇董子,歷代府州縣誌都對這位鄉邦前賢紀錄甚詳。董子故里文化是衡水的優質地域文化資源,如何推動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是擺在每位人文工作者面前一個重要課題,系統梳理相關原始記錄,為編制董子故里文化產業園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提供資材,為當務之亟,是以不揣愚陋,將明清以來一府一州一縣(河間府、景州、故城縣)、一州一縣(冀州、棗強縣)方誌各選取兩部,輯錄如下。

河間府志

一、明嘉靖樊深纂《河間府志》

卷之三·建置志·古蹟·景州:“

董子書院

,在廣川鎮,祀漢董仲舒。元至正總管王思奏建書院,設山長。

廣川臺

,在州治東,臺高三丈,上有傑閣三層,舊為官僚遊憩之所。元蓨尹呂思誠移董子祠於此,因名廣川臺,又名廣臺,又讀書檯,見程敏政記。

董家裡

,在州城西南六十里廣川鎮,董子下帷讀書處。

董子祠

,在州治東廣川臺上,舊祠在廣川鎮,唐宋碑刻猶存。又有祠在州北門道右,元大德中,蓨縣人林士豪嘗加修葺。

(元曹元用撰

董子祠堂記

)——-漢中大夫董子邃於春秋,其學醇正有原,武帝時,對策三篇,切中時弊,致武帝表章六經,罷黜百家,先儒以為其功不在孟子之下,兩相驕王,動必有禮,守正不阿,公孫弘方以容悅位宰相,故終身不得復進。夫孔子既久,異端並興,學者愈失其傳,秦漢以來知道者鮮。惟董子能言正誼而不謀利,明道而不計功,以仁義禮樂正心修身,為平天下之具,論道之大原及明於天性之說,多言聖人之旨。其言奧衍宏深,沛有餘味。或者乃譏其見道未明,竊以為過矣。夫以遊夏之言,方諸孔子,猶為有疵。況董子承秦滅學之後,而能造道如是,詎易得哉?使其遊於孔門,可與十哲亞;使居相位,興三代之治。劉向以為有王佐之才,管晏不及也,真知言哉。按漢書董子,廣川人,廣川屬漢冀都郡,今景州蓨縣是也。縣西南鄉有廣川鎮,其別墅曰董家裡,有祠在焉,唐宋碑刻猶存。縣北門道右,故有董子祠,不知創於何時。國朝大德初,縣尹林士豪嘗加補葺。天曆元年,承務郎、縣尹呂思誠視事,始拜謁祠下,顧瞻而嘆曰,祠當通衢,湫隘若非所以居董子也。八月,遷於縣治之東。東有崇臺三丈,傑閣二層,舊為官僚遊憩之所,遂新其敝,定為董子祠。更其衣冠,悉遵古制。明年某月落成,聿修祀事。蓨舊無縣學,呂君又築講堂祠下,為東西兩齋。命教諭劉澄權主董子祠事,朔望先謁孔子廟,次則及焉。又為孔子像置之社學,使民知所向慕。呂君字仲實,平定州人。由國子伴讀擢進士第,補同知遼州事,以母憂去官,終喪而有蓨之命,清廉無私,臨民明決,訟十年不絕者,諄諭以理,輒兩已之。子愛其民,事集而民不擾,鹹畏威懷惠,境內大治。安陵道士以久旱,持廬師蛇名小青者至郡,僚佐羅拜以禱,君怒,欲取而殺之,道士泣請得免,後數日乃雨,其不惑於邪如是。予與乃父廉訪君昔聯仕憲臺,今嘉其有子而能官也,故為作董子祠堂記,仍賦享神辭以繼之。其辭曰:蓨之土,平原膴膴;爰有哲人兮,道傳千古。道傳千古兮,為紀為綱;徽猷允塞兮,嘉言孔章彰。天既佑我蓨兮,篤生元哲;不克取而師兮,是曰自絕。層臺兮巍巍,傑閣兮翬飛。神靈兮有託,祭祀兮無違。想高風兮如在,期進德兮逾勵,繼自今兮,毋忽毋怠。

(國朝翰林院學士呂原撰景賢祠記)——-監察御史章公璠按行畿郡至於景,詢父老知是州有董子書檯遺址,還以問予曰,仲舒廣川人,而景有書檯,何也?予曰,景故蓨縣及廣川縣地,漢初兩縣俱屬信都,後廣川廢而唐置景州於東光縣,元始徙州治蓨,皇朝又省入州。元史傳,載呂思誠為蓨尹,改毀淫祠,惟董子祠獨存,又載河間總管王思誠以廣川鎮為董子故里,請建書院,設山長。及觀曹元用記雲,廣川郡董家裡有祠堂,唐宋碑刻猶存。又云縣治東有崇臺,呂思誠自北門遷其祠於此,並築講堂祠下,此其可徵者也。昔仲舒學明經術,武帝時以博士應賢良對策,歷陳王道,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其論道之大原出於天,與夫正誼明道之說皆度越諸子,有功聖門,是雖從祀先聖,而鄉里不可以無祠,章公聞予言,躍有起廢之意。予又以謂景之先賢,非特仲舒,若元魏咸陽郡公高允伯恭與齊尚書僕射封隆之祖裔、隋齊國公高熲昭玄、唐太子少師李綱文紀、許國高公儉士廉、吏部侍郎高憑季輔皆蓨人。又若南陽郡王袁恕己以及宋觀文殿大學士劉摯莘老皆東光。考之於史,伯恭博通經史,春秋公羊立朝,屢疏時政……皆此鄉偉人,亦不可以無祠也,誠能禮以義起,屍而祝之,則景人將無瞻仰而奮興者乎?章公韙予言,尋至景屬知州楊瓊任其事,於是諏日庀工增築臺址,甓甃以復舊觀,臺下建祠,中為堂,翼以兩廡,其間各三,外為門,繚以周垣,自董子以下,鹹秩於位,妥侑如禮,以諸賢皆景產,兼取詩景行行止之義,故扁其祠曰景賢,且置閒田若干畝隸於祠,俾主者收其租以入供祀。蓋經始於天順四年冬十月,而以明年夏六月訖工,州之父老士庶,聿覩新祠,交口稱歎,謂章公及楊君,財不費於官,役不勞其民而成此尊賢勵俗之遠計,請予述其顛末,以示來者。曩予亡兄本訓導州學,迎先人教諭府君就養,沒葬東城,予因久寓此州,故知其先賢大略,而記弗可辭也,遂筆之,庶將來有考焉。章公會稽人,故禮部侍郎之子也。楊君瀘州人,起家鄉進士,其他相成祠事,鹹書其名於石陰。

(元胡翰號仲子撰吊董子文)——予自京師南歸,次於直沽,泝流而達衡漳,過陵州,陵州故廣川地也,或曰漢江都相董子墓在焉,為文吊之,其辭曰……

(長樂謝士元董子廟詩)——-三載垂帷園不窺,潛心道學日孜孜。致君已有天人策,議禮都無封禪儀。辨論三人聖賢學,推明一統帝王規。一官遠徙江都相,事業如何可設施。

(元翰林學士王惲過董子廟詩)——-吾觀漢家制,所法皆亡贏。中間去取之,易苛稍寬平。何參不足責,本是刀筆生。文景尚黃老,申公負虛名。賢哉董大夫,三策貫漢廷。論說天人際,高吐三代英。仁義我所重,功利我所輕。紛紛弘湯間,獨能尊聖經。所惜王者佐,竟老膠西卿。過蓨得遺廟,再拜瞻冠纓。至今讀公書,片語皆世程。浩浩廣川水,萬古朝滄溟。因之觀其瀾,吾道得少行。

(元監察御史宋紹明詩)——-漢武賢良獨數君,至今三策有餘芬。英靈耿耿臨鄉土,祠宇空碑對日曛。連村禾黍名猶昔,古址荒蕪草自春。慨想江都為相日,高風千古更誰論。

(郡人程敏政景州望董子祠詩)——-先哲巍巍老仲舒,古祠猶枕舊園居。一時仁義江都相,百世淵源魯國儒。稍慰夙心思奠水,仰瞻遺像欲停車。後生碌碌成何用,翹首風前思有餘。

(前人謁董子祠)——-江都仍舊地,無復漢王臣。故宅碑全毀,荒園井未湮。一言分利義,三策動天人。轉運今祠主,相隨奠綠蘋。

董子園

,原文空缺。

景州八景

,孫博詩,其一

高臺曉日

——-乾坤老大一書檯,仰止高山惜大才。三策當年承漢詔,六經從此出秦灰。天留古月陪清廟,地借春風管綠苔。卻笑公孫空飾詐,不知東閣為誰開。

董子墓

,見前朝胡翰吊辭”。

樊深案語“董家裡在景州西南廣川鎮,即仲舒下帷讀書處也。元曹元用祠堂記雲,按漢書董子廣川人,廣川屬冀郡,即今景州蓨縣是也。後又相傳董子墓在東光,以元胡翰詞可考。矧今墓既不知其處,而董學村碑記亦無所考,當闕以俟知者”。

卷之三·建置志·古蹟·故城縣:“

董學村

,在縣西北四十里,即漢董仲舒下帷讀書處。馬偉董學荒村序曰,董學村,漢董子之墅,有祠,祠有詠,元季毀於兵燹,今猶以董學名村,而里民耕耘其上,然知名賢事業者鮮矣,詣其地而傷之,其詩曰,先生養晦不求伸,詔下寧教遂隱淪。力學幾年明道義,廷陳三策貫天人。連村禾黍名猶昔,故地荒蕪草自春。慨想江都為相日,高風千古更誰論。”

卷之九·典儀志“河間府……

鄉賢祠

,在文廟東……舊祀董公仲舒、毛公萇、劉公炫……

景州……

景賢祠

,在儒學東。

董子祠

,在州治東南崇臺上。

故城縣……

鄉賢祠

,在明倫堂西,祀澹臺滅明、廣川董子,配以戶部侍郎沈全、知府馬偉、左都御史馬中錫、監察御史李諮、封吏部員外郎孫振……

董子祠

,在縣西北”。

卷之二十四·人物誌·儒林“

董仲舒

,少治春秋為博士,動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尊師之,及舉賢良方正,漢武帝三策之,以江都相兩世驕主,皆正身以率下,及去位,家居不問產業,專倚講學著書為事雲。

殷忠

,廣川人,董仲舒弟子,治春秋。

段仲溫

,廣川人,與殷忠師事董仲舒,卒之名位成達,又與同郡呂步舒從胡毋生治公羊春秋,步舒至丞相長史。”

卷之二十六·人物誌·薦闢“

董仲舒

,以博士舉,遷江都相”。

樊深案語“漢董仲舒對策曰,臣愚以為使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擇其吏民之賢者,歲貢各二人以給宿衛,後遂令州郡舉茂材孝廉,終漢之世,河間薦舉者一十九人……”

卷之二十八·藝文志·文類“

程泰之題秘書省書繁露後

,宋人有繁露十七卷,紹興間董某所進。臣觀其書辭意淺薄,間掇取董仲舒策語雜其中,輒不相倫比,臣固疑非董氏本書。又班固記其說春秋凡數十篇,玉杯、繁露、清明、竹林各為之名,今董某所進本,通以繁露冠書,而玉杯、清明、竹林特各居其篇卷之一,愈益可疑。他日讀太平寰宇記及杜佑通典,頗見所引繁露語言,顧今書無之。寰宇記曰,玉皇驅車抵谷。通典曰,劍之在左,蒼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韍之在前,朱雀之象也;冠之在首,元武之象也。四者人之盛飾也。此四語者,不獨今書所無,且體致全不相似,臣然後敢言今書之非本真也。牛享問崔豹,冕旒以繁露者何?答曰,綴玉而下垂,如繁露也。則繁露也者,古之冕之旒似露而垂,是其所從,假以名書也。以杜佑所引,推想其書,皆句用一物,以發已意,有垂旒凝露之象焉,則玉杯、竹林同為託物,又可想見也。漢魏間人所為文,有名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略與杜佑所引同,如曰,物勝權則衡殆,形過鏡則形窮者,是其凡最也,以連珠而方古體,其殆繁露之自出歟?其名與體,皆契合無殊矣。”

南宋程大昌字泰之,著有《演繁露》。此文與《文獻通考》多有不同,輯錄如上。藝文志目列入董仲舒著述,皆為前代所載,不再一一抄錄。

二、清乾隆黃文蓮、胡天遊纂《河間新府志》

卷之首·宸章“……聖祖仁皇帝御書‘闡道醇儒’,在景州廣川書院。康熙四十二年賜董子祠額,景州知州周鉞於古北口行在獻詩恭請,得頒給懸祠,祠後建聖藻閣,恭摹鐫石,樹閣下……”

卷之四·古蹟“

廣川臺

,在景州東城上,州志,臺高三丈,元縣尹呂思誠移董子祠於此,因名,又名讀書檯。

董仲舒墓

,在景州董家裡。”

卷之五·關隘津樑“

廣川鎮

,景州西南三十里,唐廣川縣舊處也,州東北七十里為連窩鎮,在衛河東岸,與吳橋接界,於此有驛。”

卷之六·祠祀·景州“

董子祠

,舊在北門外,至元天曆間,縣尹呂思誠遷東城之崇臺,以修祀事,祠有像有碑,碑陰有刻像,元學士曹元用撰記,久廢。明天順間知州楊瓊建祠臺下,而附以高允等。嘉靖三十九年知州張洧修葺祠宇,專祀董子。國朝乾隆十年,知州屈成霖重加整葺,詳在景州志。

故城縣,

二賢祠

,在城南,下臨衛河,邑人建此,以令祀澹臺、董子焉。

學校,

景州社學

,一在廣川書院,一在龍華鎮。

瀛洲書院,

……享堂以祀先儒董子、毛公……

廣川書院

,在景州南門大街,康熙四十三年景州知州周越(鉞)建為董子祠,祠有賜額,越(鉞)所請也。一在廣川鎮,元至正間設,明正德中重修”。

卷之九·徵辟薦舉,與舊志同,不錄。

卷之十·人物誌“

董仲舒

,廣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尊師之。武帝即位,舉賢良方正文學之士,前後數百,而仲舒以賢良對策,天子覽而異焉,凡三冊既畢,以仲舒為江都相,事易王,王素驕好勇,仲舒以禮誼匡正,王敬重焉。仲舒為人廉直,公孫宏嫉之,膠西王亦上兄也,尤縱恣數害吏二千石,宏乃言於上,獨仲舒可使相膠西王,王聞仲舒善待之。凡相兩國,輒事驕王,正身率下,所居而治,及去位,家居以修學著書為事。廷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問之,年老以壽終。仲舒所著公羊治獄十六篇,石渠論議奏三十九篇、春秋繁露十餘萬言、決事比十篇。仲舒既歿,劉向稱以為王佐之材,而東漢王充仲壬著書,指為國之鴻寶,文章之烏獲雲。東漢鍾離意為魯相,修孔子廟得懸甕,發之有文雲,後世修吾書,董仲舒。仲舒春秋,廣川段仲溫傳之,而與仲舒同國,廣川人孟但者,以傳田何易,仕為太子門大夫”。

卷之十八·典文志·瑣錄記載,萬曆時福王就國過河間,靡費無度,地方供應頗難,河間知府杜應芳有詩“滿眼鴻飛真可哀,千供萬餉總成灰。摧殘殿角當關急,汎濫繻頭動地來。傾耳尚思祈文戒,令人長憶董生才。荒城太守難攄臆,縹緲樓居一望哉”云云,深盼福王能有象董仲舒一樣的王相,能夠時加約束。

卷之十九·典文志·藝文上“

漢董仲舒河間獻王對

”,《春秋繁露》已載,不錄,惟“溫城董君”此書為“溫成董君”。

班固書董仲舒贊

——-劉向稱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為,伊呂乃聖人之耦,王者不得則不興。故顏淵死,孔子曰,噫!天喪餘。唯此一人為能當之,自宰我、子贛、子游、子夏不與焉。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今後學者有所統一,為群儒首。然考其師友淵源所漸,猶未及乎遊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呂不加,過矣。至向曾孫龔,篤論君子,以歆之言為然”。

宋程大昌書秘書省繁露後

,與前志同,不錄。

宋樓鑰春秋繁露書後

,見《春秋繁露》,不錄。

卷之二十·典文志·藝文下,

元曹元用董子祠堂記

,與前志同,不錄。

明胡翰董子文

,與前志同,不錄。

元王惲董子祠

,與前志同,不錄。

詩有“

明黎民表董子祠

——-古廟丹青在,幽人此重尋。浮雲碣石外,落日廣川陰。壁尚藏書古,庭猶積草深。因憐不遇者,此地倍沾襟。

國朝王士禎廣川作

——-廣川二月塵十丈,枯柳無枝晚相向。戍旗落照翻荒墩,白草黃蘆疑塞上。董公祠廟總煙沉,空效日暮愁人心。玉杯舊學應難問,一為停車詠竹林。

國朝朱彝尊董子祠

——-漢日江都相,荒祠舊水濱。玉杯存俎豆,青簡重天人。夕烏窺園下,秋花裛露新。淒涼不遇賦,千載一沾巾。

國朝龐塏過景州

——-廣川南北道,來往嘆相仍。日冷舍利塔,煙荒蝦蟆陵。衝塵悲老馬,掠野迅蒼鷹。正欲投人處,疎林見遠燈”。

景州(縣)志

一、乾隆屈成霖纂《景州志》

卷首·宸章“……聖祖仁皇帝御評董子賢良三策——-致知力行,學之要也,不強勉則功無由入。仁義禮樂,治之具也,不更化則治無由成。篇中立意如此,深得綱領 (第一策)。設誠於內而致行之,聖功王道不外乎此(第二策)。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非學有本原,見得真切者,安得遽為是言 (第三策) 。

皇上御製讀董江都賢良三策——-漢承秦敝,文教未興,高祖撥亂返正,文景休養生息,至於孝武表章六經,興學校之政,首舉賢良方正之士,策之於廷,而董江都以宿學碩儒實對其問,首策陳天人相感之理,二策言修明教化,興太學以養天下之士,三策勸帝法天儘性,知仁義,重禮節,安處善樂循理,蓋內內聖外王之道,修已治人之方,無不備於三策之中,而所謂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武帝用之以罷申韓蘇張之學,尤為有功於聖教。使武帝信任仲舒,大究其用,則將有光於文景,而賢相若蕭曹輩,俯出其下,又豈有窮兵黷武之禍,舟車緡錢之失哉。而擯之江都,以終其身。君子讀起策,想見其為人,蓋不為江都惜,抑為武帝惜也。世之論者,謂漢儒通曉經術,宋儒深於理學,夫窮經即所以明理,而理學未嘗不衷之於經術。漢之董子,宋之程朱,又豈可以經術理學限哉。程子曰,董仲舒有儒者氣象。可謂的論矣”。

卷之一·城池“

醇儒坊

,在董子廟前,知州吳昌齡建,今廢。

董子祠

,舊在北門外道右,元天曆間,縣尹呂思誠病其湫隘,乃因東城之崇臺,遂遷於其上,歲修祀事,祠有像,有碑,碑陰有刻像,元學士曹元用撰記,久廢。明天順間,巡按御史會稽章璠命知州楊瓊建祠三間於臺之下,以祀董子,益祀高允以下八人,名景賢祠。弘治十五年,知州馬馭重修增,前知州劉深又增封敖,以備十人配享之位。嘉靖三十九年知州張洧建名宦、鄉賢二祠,乃遷配享諸公神主,扁曰董子祠,專祀董子。圍牆重門俱久坍圯。乾隆十年,知州屈成霖捐貲修葺,並月臺、甬道、神廚案桌,一應完整,祠後崇臺,原有傑閣二層,為宮僚遊憩之所,呂尹定為董子祠,顏其臺曰廣川,久頹廢,今成霖捐貲重築,仍建亭一,扁曰景賢臺。

書院

——-一在廣川鎮,即董子鄉祠,舊有唐宋碑刻,元至正間,河間路總管王思誠奉建書院,設山長,久廢。正德乙卯巡按御史吳郡盧雍命知州徐政復建,造奉董子像(大學士李東陽撰記)。嘉靖丙午監生馮時選,再建祠,置田十七畝以資膏火。

一在州城南門大街,康熙四十三年知州周鉞建立,扁曰廣川書院,內正祠三間,奉董子木生,祠前為一儀門,又前為大門,門旁照廳三間,門房一間,祠後建

聖藻閣

一座,上下各三間,前廂房六間,閣後饌堂五間,廂房四間,偏左廚房三間,後門一座。先是康熙四十二年五月聖祖皇帝臨幸古北口,鉞祇役密雲,獻詩得召對,恭請御書董子祠匾額,六月二十日華魚溝行在特賜‘闡道醇儒’四大字,鉞謹領齎回,選石鐫樹書院聖藻閣下。每年知州延請名師教授生徒,官出脩脯又置買腴田一十八畝以資師生膏火,坐落城南薛家窪。

社學

……國朝康熙八年後,屢次奉文建設,今義學一設廣川書院中,一設龍華鎮東門外,即前知州周鉞祠堂……”

卷之三·古蹟“

董家裡考

,舊志廣川南十三里土人呼為董家莊,即董子下帷讀書處。今考棗強縣誌,董家莊即董子所生之地,南十里許為董學村,乃董子下帷之所,今董學村割屬故城,董家莊、廣川鎮割屬景州。夫因董子生於是莊,故地以人顯,若下帷之處乃別墅也,故城馬偉曰,德州郡名,俗稱廣川,學宮有董子讀書檯,城西有廣川橋,嘗考漢書,董仲舒廣川人,廣川在今景州嘉穀鄉,則董子為景州人明矣。今按德州、棗強、景州三處郡名,皆曰廣川,祠祀董子,夫德州之曰廣川,以晉武時改廣川為長河,移屬平原故也;棗強之曰廣川,以漢景時分廣川為棗強,後復並棗強入廣川故也;景州之曰廣川,以廣川來屬故也。其實董子所生之董家莊在漢為廣川縣地,時未置棗強,亦不屬脩,故太史公直書董子曰故廣川人,後代既以廣川割屬景州,則廟食者自在此,不在彼矣。舊志訛以別墅,注其所生之地,故並識之。

漢儒董仲舒墓考

,舊志在董家裡,畿輔通志亦云。按董子本傳,年老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則其家固在茂陵也,且何以知非其子若孫徙去者,曰傳言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議,使使者及廷尉張湯就其家而問之。朝廷大議,張湯貴臣,苟非其家近在茂陵,何以能數數就問耶。家既徙,徙而以壽終,則何以知其不反葬也,曰孟堅書法,家徙茂陵在壽終於家下,天下有反葬其父而恝然去此者乎?學至大官者不為也。故曰志之誤,通志仍其誤。

屈成霖注,舊志雲董家裡墓,往年被髮,石槨磚壙,其壙穴連環狀,正德初有親聞其事者,石槨遂焚燬不存”。

卷之四·宦績“

周鉞

……景治學宮東北隅,舊有董子祠,明知州楊瓊建也。宇湫隘,歲久漸圮,鉞修之,又於南門大街築室四十餘楹為廣川書院,奉安董子神主,而召州人士以事講肄其間,會聖祖仁皇帝幸古北口,鉞祇役密雲,恭請御書‘闡道醇儒’匾額,選石鐫樹書院聖藻閣下,自為文記之……”

卷之五·選舉表“薦闢 漢

董仲舒

,孝武時為江都王相,有傳。

鄉獻 漢

董仲舒

,廣川人,字寬夫,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武帝即位,舉賢良文學之士前後百數,仲舒以賢良對策第一,天子以為江都相,事易王,中廢為中大夫,主父偃竊奏其居家所推說災異,上召視諸儒,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公孫弘希世用事,尤嫉仲舒,乃言於上,使相膠西王,以病免。凡兩相驕王,正身以率下,數上書諫爭,教令國中,所居而治。及去位家居,以修學著書為事,朝廷如有大議,就其家問。漢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為相而隆儒,及仲舒對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之。年老以壽終於家,家徙茂陵,子及孫皆以學至大官。初劉向稱仲舒有王佐才,而向子歆常過其父言,然以為仲舒遭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者有所統壹,為群儒首雲。

文學作敘雲,……漢代大儒,篤生茲土,天人三策,玉杯繁露之屬,彪彪炳炳,獨有千古,自茲以還……”

卷之六·文苑敘“董子承秦絕學之後,遭遇右文之主,發策大廷,首以道之大原出於天者為對,至於今而其說益信。班孟堅以為大漢之文章炳焉,與三代同風者,猶未能推明,董氏而深探其議論之醇也。蓨古與廣川接,而廣川董子之所生,其地來屬,以故蓨皆習知有董子而俎豆之,然則董子之學與文,其在吾州如先疇之畎畆焉,如高曾之規矩焉,耕不越畔而器不苦窳。吾知其蒸蒸日上者之進而必有合矣,今之所載著一班雲。

董子賢良策與各書同,不錄。元曹元用撰董子祠堂記,與河間府志同,不錄。胡翰吊董生文,與河間府志同,不錄。

州人李孔嘉作

董仲舒春秋繁露異同對---

董子當漢承秦敝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求聖人之精意。既以天人之旨為武帝置對於篇,而又著書以傳於後,其微言渺論無非得於春秋者也。本傳如玉杯、竹林、清明之屬數十篇,十餘萬言,體各不一,而概名以繁露。先儒未有釋者意者,逸周書王會解所注,繁露,冕之所垂,有聯貫之象,春秋比事屬辭或取諸此也。宋紹興間,尚書程大昌謂,體非一書,以篇名為疑,又以太平寰宇記與杜佑通典所引繁露之書,如劍之在左,刀之在右,以及鉤之在前,冠之在首等語,今本所無,遂以為非董氏本書,且以書名謂必類小說家。其後程自為一編,說雜事名演繁露。抑知歐陽永叔所藏書原八十三篇,所引之言皆在篇中,則知程所見未廣,遂謂為小說者,非也。傳中越有三仁之對,求雨止雨之論,三策中,陽為德,陰為刑,故王者任德教而不任刑罰之類,書中鹹載之,則為仲舒所著無疑矣。嗚呼,武帝崇尚儒術,士以治經名者眾矣,獨董子以醇儒稱,人知其對榮第一,兩事驕王,正身率下,抑知其得之,篤志下帷,三年不窺園者,甚深哉。

安溪李光地撰

重修董子祠堂記

——-凡仕宦所至,首考其地之先賢先儒以暨名臣高士,風被於來世者,為之垣墉俎豆,使邦人有所稱思,禮也。景州舊有董子祠而窄隘無規橅,且蕪不修,無以動州人仰止之敬。歲甲申知州事周鉞遂更買地於城東,偏斥大其基,出資營葺。凡門堂室廡齋房具備,自舍菜降登及官吏止憩,學者講肄之所,皆寬然有餘,又能以扈從自請於天子,賜以額字曰‘闡道醇儒’,此千古之異數。而鉞之勤懇,誠欸為可書也。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李光地觀祠之成,而記之曰:韓愈氏論道醇孟子,而疵況雄當已。然於董子則莫之及何哉,在漢惟劉向頗知之,以為王佐之材,伊呂之匹。劉歆、班固雖頗過其論,然亦謂六經離析之餘,使學者有所統壹,為群儒首,則非楊雄以下之所及也。韓氏於孟子之後,樂道揚雄,至於董子同時如司馬遷、相如皆有述焉,而獨遺於是,是皆以華實為進退,豈篤論哉?自宋以來,更歷大儒而其品始定,於是三策之書,上擬七篇而與之相接,蓋其曰天性,曰天地之性,則性善之所出也,其說雖源於孝經、樂記,而漢唐諸儒未有能述之者,謂非有聞於性與天道之傳者乎?其對江都王義利之分,王霸之判,則孟氏所反覆於齊梁之廷,累千百言以悟世者,如此而已。然則謂孔孟既沒,董子之學獨醇,程朱之言不可易也,自是而又五百餘年。以熙代堯舜孔孟之統複合,三十年間,自鄒魯聖賢之區,以逮濂洛關閩諸儒,毓生居寓講讀之處,皆賁以天章高鼇巨牓,而董子舊裡,近屬畿封,亦徼俯俞下州小臣之請,闡幽顯微,使千載道系,粲然重光,恩明意美,垂示罔極,程朱之言至是益信,豈非所謂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與?地適以持節於茲,因木石之峻,記識月日,自託不腐,又將使州之人士仰窺聖代表章之盛,下守此邦文獻之傳,庶幾嗣音有繼,爰述舊聞,表新襃以告來者,仍使鉞董其事而勒之祠左。

州人魏廷珍撰

重修董子祠記

——-景在漢為廣川,董子故里,舊有祠在文廟東北隅,蕪廢不治,藩拔級夷。邑侯興修文廟,工甫竣,顧瞻董祠曰,豈獨繄邦之賜守茲土,親蒞公宇,其可以辭。乃蠲吉鳩工庀材,趨事越月告成,儼如翼如,間潔清嚴,深靚邃密,士大夫欽瞻懿範,願勒石以紀其事。甲寅秋,餘督漕事峻,路回廣川,邑侯告曰,願有述。餘惟孟子沒,孔子之道衰,儀秦功利之說爚亂人心。漢興用黃老,治刑名法律,蜂起雜投,文景武帝策集儒士,收輯遺文,抱殘補缺,謹守訓詁,各執所是,求其暢天人之旨,皙義利之辨,使人心晦而復明,孔孟之道絕而復續,功必推董相。相當下帷,即以昌明絕學為己任,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者師尊之,聞風興起,實繁有徒。間嘗盱衡往代風教固殊,而學士大夫之文章氣節,西京為近古。伊川謂其度越諸子,有儒者氣象。朱子謂其識得本原,孔孟以後為有漢一代之醇儒信,然也。當年封策大廷,光明俊偉,仁義教化,力任昌明,其言一一見諸施為,風流令行,古治可復,雖謂三代之郅隆復見於建元元符間,可也。昔劉向謂,仲舒有王佐才,伊呂無以加,管晏殆不及,豈虛語哉。聖王之道在仁義,王霸之辨在誠偽,至誠動物,湯武稱仁義之師,久假不歸,管晏終桓文之業,其雲王者,先正心以立教化,春秋先正王而繫萬事。堯以天下為憂,不以位為樂,深得乎內聖外王之道,歆之假名應讖,固之附勢忘身,烏足以語正心誠意之學乎?歷相江都、膠西,兩王素驕,數諫爭,動見禮重,雖有忌嫉者,弗能害及,此非學有原本,誠能動物,彰明較著者歟。去位家居,朝廷有大議,輒使使者就問,其對皆有明法,則坐而言者即可以起而行,非迂闊不達事情也,雖生平經術未竟,厥施而立論,必洞澈理要,其雲明天性,天地之性,雲道之大原出於天,即性與天道之旨,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即先難後獲之意,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即好學近知,力行近仁也。其於天人之際,感禮之理,陰陽之會,義利之介,治亂之幾,言之深切著明,事在勉強實得乎人以合天之學,凡以入聖之基,又且平易近人,非渺杳而無涯涘也。自昔論道統者,靡不以程朱上接孔孟,然自周迄宋,千五百餘年,其間綿綿延延,不絕如線,所賴發憤於暴秦燔滅之後,掇拾煨盡之餘,茅塞未開,廓清推陷,上以承孔孟之統,下以啟洛閩之傳,非相之功而誰歸。或曰自董相至程朱千有餘歲,中任此統,人推韓子,論韓子當貞觀之文運,昌明較易,董子值亡秦之坑燬,興起較難。譬之承家,廣川宗子也,昌黎別子也,本支俱可以百世而醇乎,其醇一私不雜,則董子也。從來專功德於人,食報無窮,相之流風遣韻,如江河行地,無遠弗屆,而神所憑依,沾被我廣川之人士為尤深,宜其專祠,以祀俎豆不祧,至今不衰。餘州人也,生當盛世,聖天子崇儒重道,良有司克修祀事既,樂祠之重光,推明董子,所以食報來茲之意,尤樂我侯知所先務,其加惠景之人心,風俗將未有已也,爰書數行,以詔千萬祀。

故城孫緒撰

董子故里志序

——-郡邑有志,志往跡也。人與事悉備焉,備則文獻足徵矣,胡為復有裡志也,貴於專也。賢有大小則景仰有重輕,而紀載有詳略,道學醇儒,萬世俎豆,乃戔戔焉,與彼一藝一善並列外乘,使後學邈焉,莫知適從,尚友論世,泛泛無所考於詳,非載筆者與守土者之責乎,孔顏道在天下,在萬世,何俟於志,而闕里有志,陋巷有志,尚欲尊且專之,況他賢耶,故濂溪、伊洛、武夷俱有志,岳陽、太白諸樓,醉翁諸亭俱有裒集,君子不謂贅也。吾景守澮溪李侯博古好文,甫下車即纂州志,既又念城西廣川鎮,實漢儒董子故墟,而別墅曰董家莊,曰董學村,皆下帷講學之所,村祠敗壁,金元來,名賢題詠,碑刻森列。恐歲久或湮,集錄成帙,附以董子應制著述諸作,侯亦時參已意,而縉紳君子樂成侯志,亦各有撰述,共六卷,題曰董子故里志。蓋州志備稽,驗於輿圖,董志專恭敬於桑梓,侯之言曰,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性為貴,生物之統體曰仁,而道義為用,全仁以存性,則道義出矣,故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董子所謂,道之大原出乎天,人性之本原也,不計功,不謀利,仁人之本心也,盡之矣。今學者皆知尊孔子,稱董子,然功利挽於內,百家龐於外,不叛而去者幾希,昌黎訓子,謂讀書媒祿仕,歐陽教人,謂人性非所先,韓歐且然,他固不論也。吾輯斯志,非敢謂獨能知董子也,鄭鄉慄裡,想見其人,餘韻流風,猶有存者,道貫於一,義精於神,仁極於萬理,明盡以求,不辱於鄉先生之後塵,願與境內賢豪共勉之,不然志為贅,吾言為複詞乎?緒聞之悚然起敬曰,侯所養深矣,今途次喧傳,胡馬牧晉,鄙窺畿甸,燕趙魏博,小大在位,罔不浚池築壘,訓兵守陴,皇皇如不及心,亦知其可已,而故不已,蓋欲藉是以掠隆名,希賞格,是則計功謀利之大者,董子之罪人也,預為清野,不顧未成之稼穡,嚴於稽呼,不恤民事之盡廢,不仁孰大於是。侯,晉人,宜尤急切,而砥柱中流,屹然獨立,雖不敢弛戎務,格簡書以玩寇,從容暇豫,不動聲色,羽書星飛,火迅啟函,漫讀而徐寘之,然民心久懷手足頭目,一顧百廢俱興,半言萬夫齊和,堅墉浚隍,利兵壯卒,顧境所不及。古稱有文事,有武備,橫槊賦詩,倚馬草檄,非誣也。應酬勿遽,不廢討尋,鄉邦休慼,不撓衷愫,所謂不計功,不謀利,曠世相感,微斯人吾誰與歸,志成,緒序其末,義如此。侯名廷寶,字國用,平陽曲沃鄉進士,澮溪其別號。

屈成霖注,董子故里志,今遍覓不可得,僅購序文一首,志之於篇。

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董子故里志》六卷,為兩江總督採進本,提要說道——-明李廷寶撰。廷寶字國用,號澮溪,曲沃人,嘉靖中官景州知州。考《漢書》稱董仲舒廣川人。而廣川地大,今山東德州、直隸景州、棗強縣皆其故地。故三邑皆祀董子,皆有董子故跡。其作志書,皆自以董子為鄉人。德州斥景州之牽引,景州斥德州之附會,棗強又出而斥二州之影占。數百年來,喧如聚訟,迄今未有所歸。廷寶官於景州,故據廣川里名,定仲舒為景州人。而所載馬偉《董子辨》一篇,又以董學村割隸故城,欲引之以為故城重。夫惠、蹠兄弟,不以惠而寬蹠;向、歆父子,不以向而榮歆。況夫前代鄉賢,何關後人之事。郡邑志乘,錮習相仍,紛紛為無益之爭,皆其所見之小也。

知州屈成霖撰

重修大成殿董子祠記

——-今天下郡邑皆有學上丁,有司與其群士奔走而俎豆籩,若曰明天子崇儒重道之深意,俾爾稱師以臨之相與助,流教化敢弗敬歟異日。餘忝牧是邦,遂釋奠於先師門庭,牆仞廊廡之制,略備講筵之位,鼓篋之室,非不繩之墨之也,獨至聖大成殿,桷折瓦裂,雨飄風瞥,腐簷敗楶,神顛人臲,已事而嘆,久乃不釋。嗟乎,廢興之故,由人乎哉,吾聞夫入廟知敬者矣,前此二三大夫暨國人之從事者,寧獨有所不暇或土功其未可也,然過此以往,毀日速而成日難,則又虞其敬之無從也,而誰之責哉。董江都,州之先賢也,江都之民,高其閈閎,大其宮室,到於今俎豆而尸祝之,若彼則不知為甘棠者愛乎,為桑梓者敬乎,城郭幾遷,井廬安在,祠之肖而存者,磽磽确確,雜瓦礫於湫隘間,徒升彼墟臺,有風穆如,為之增欷鳴咽,長喟而不自禁已耳,傳曰三王之祭川也,先河而後海,言乎河,夫子是已,言乎海,舍董子,州之人誰與歸。歲辛酉,麥有秋,夏時雨澤,可以率作興事,乃首捐俸二百金,召匠石庀材,重修大成殿,凡瓦之破敗者,木之朽腐者,悉撤去而更新之,時鄉先生魏大司空,領袖諸紳士,共相佽助,又得四百餘金,然後告成,而董江都之祠,尚未暇及也。越明年恆陽告災,矻矻賑撫,又明年以工代賑,祗役城垣,倥傯靡寧,憂心如焚,迨乙丑夏,五崇墉告竣,心氣少安,謁董子廟庭,愾然見榱桷之益凋,門牆之益敝,於是作廟翼翼,規制從朔,材值工需計費百六十餘金,自是先聖先賢之廟貌,煥然改觀,肅然可以起敬矣,祠畔有臺,為官僚遊憩之所,元時崇祀童子其上,年久頹廢,更為修築,臺中建亭,廊檻悉其,題曰景賢,非復遊觀之舊,實深景仰之私,故並志之,乾隆十年六月十五日記。

詩鈔錄有,元朱紹明作,

尋董子舊宅

——-連村禾黍名猶昔,古址荒蕪草自春。慨想江都為相日,高風千古更誰倫。詩與府誌異一“倫”字,作者姓氏有“宋”“朱”之別。南海黎民表作

董子祠

,與府志同。秀水朱彝尊作

董子祠,

與府志同。新城王士禎作

廣川作,

與府志同。

州人李孔嘉作,詠懷古蹟四首之二,

董村·董子故里

——-孤村澹將夕,高名傳董字。三年不窺園,百代殷祀事。想其下帷時,渺渺天人際。

龐塏作

過景州,

與府志同。前知州周鉞作

恭請御書董子祠匾額十二韻

——-漢代推儒者,醇乎董仲舒。一言崇道誼,千載託權輿。術在諸家上,功存六籍餘。廣川今故宅,條地昔幽居。莫可尋苗裔,空教式里閭。荒祠貽俎豆,舊述展邱墟。至治間芸閣,昌期重石渠。文明當炳蔚,經訓正菑畬。揚闡須宸翰,追隨叩禁除。攄祠陳黼扆,拜賜奉瓊琚。山水資天制,煙雲落御書。得蒙頒聖藻,理學幸何如。

王士禎作

董公祠

——-董公祠廟已荒涼,憑弔西京意倍傷。漫以園林勞主父,只將經術奉驕王。時逢明主身空老,志在春秋道正長。我自愛傳繁露學,玉杯曾問廣川鄉。

州人張芬作

董子祠後崇臺

——-古臺傍郭右,餘構出榛莽。圍林起遐心,緬懷千載上。挾書禁既除,用儒道遂廣。斯人實挺生,高文發天響。三策何巍峩,千言羅永珍。經術奉驕王,義利訓吾黨。想其下帷時,邃詣窮孤賞。筆削致精微,天人通俯仰。故里留几席,虛室行靈爽。徘徊念遺躅,雲誰繼既往。

元王惲作

董子祠,

與府志同。明故城孫緒作

董子祠

——-雲滿空庭水滿渠,頹垣曾見駐安車。九天不盡三篇策,繁露無慚一畝居。漫說韓彭悲犬兔,肯同馬鄭注蟲魚。茂陵勳業今安在,俎豆春風自有餘。

州人魏廷珍作

董子祠

——-六經餘燼日經天,伊呂聲華御藻傳。詩繼春秋雅亡後,道承鄒魯建元前。漢興禮樂三千牘,董策天人五百年。泗水心源會閩洛,廣川砥柱護風煙。

李開葉作

董江都

——-東西兩漢一醇儒,述作其能與道俱。三策大廷存國史,十年賢相臥江都。平津阿世官應達,賈傅憂時骨早枯。試問傳經諸博士,計功能似廣川無”。

二、民國二十一年張汝漪纂《景縣誌》

卷一·沿革“

蓚市縣故志

,在景縣城西大溫城,即水經注所云,漳水東逕董仲舒廟南,又東逕蓚市縣故城北,俗謂之溫城者是也。查今縣城西相距三十里有溫城,四村相連,均稱溫城,其附近仍存有高原一段,相傳為古代城址。其漳水自西南入境,必先經董子廟南始能東北流到溫城者,以縣城西南七十里有廣川鎮,鎮內有董仲舒廟,溫城即在廣川鎮東北,相距四十里,按之現在地勢,西南高而東北低,與古代河流北來故道亦頗相合,溫城為漢蓚市縣故治確無疑義。

廣川為景縣故名之由來

,廣川命名原因境內有長川而起,查今景縣、棗強兩縣中間為古漳河所經過此,即當日廣川縣之中心地也。考通志,廣川縣注為今棗強地,高堤縣注為今棗強地,可徵高堤縣在西,廣川縣在東。漢廣川縣之區域確為棗強東部暨蓚之西南部所合而成,況今景縣西南有廣川鎮,為景縣西鎮,據此益證景縣西南部為古廣川之主要區域。景縣之故名廣川,實由於此。”

區劃記載,

董故莊

屬楊木社,原名趙莊地方。

卷四·建設“東廡從祀,

先儒董子,

名仲舒,廣川人,按元至順元年從祀東四十四位。”董子祠條全依州志,不錄。

卷五·書院全依州志,不錄,注云“據董故莊初級小學教員劉嶽採訪稿內述,董故莊

董子祠

記憶體有大明重建董子書院碑上載,正德乙亥知州徐政建祠,而舊志載正德乙卯知州徐政復建祠奉董子像。查明代正德在位共十六年,十年為乙亥,十四年為己卯,其間並無乙卯年,或系舊志誤刊故也,當以己卯年復建為是。又述碑載大明嘉靖二十四年歲次乙巳秋七月甲申吉旦立,景州知州陳璋、賜進士馮時雨等重建,而舊志載嘉靖丙午監生馮時選再建祠,查乙巳之次年即為丙午年,乙巳年即立碑告竣,丙午年又鳩工興築,按諸事理,似不相合。試就明代碑刻及舊志文意揣之,其乙巳年之重修或為董子書院內之祠宇,丙午年之再建者或為董子書院內之師生齋室,亦未可知。

完全小學校,

縣立第一女子完全小學校

,景縣女校開辦於民國元年,當時校舍在董子祠,入學者僅城內女子,民國三年停止,四年移校址於舊守備營內······

縣立模範初級小學校

,此校於清光緒三十一年成立,校址先在東方丈,民國三年移董子祠內······”

卷七·鄉獻,

董仲舒

條與正史所記無異,不錄。

卷十·薦闢表,

董仲舒

條與各舊志同,不錄。

卷十一·政跡,

周鉞

條與州志同,不錄。“

汪煜

字星巖,江南甘泉縣舉人,由青縣令升景州。州舊有廣川書院久圯,文風衰頹,自道光戊子辛卯壬辰三科,無鄉舉者。公下車後亟力振興,慨捐廉俸,於董子祠東偏築室三楹,月季考試諸生童,拔其尤者,破格優賞,甲午科鄉試舉行賓興大禮,凡與秋試者皆假以資斧,是科州人張維崧、張景沂中式,嗣是每科獲者或一二人、三四人不等,至今不衰”。

卷十二·藝文志,董仲舒賢良策與正史同,不錄。康熙、乾隆御評與州志同,不錄。李孔嘉、胡翰、孫緒、李光地、魏廷珍、屈成霖、曹元用諸人之文,與州志同,不錄。

卷十三·詩賦,朱紹明、黎民表、周鉞諸人之詩,與州志同,不錄。李景潞

董子祠

詩“王佐遺芳躅,家山矗舊祠。天人相與際,黃老未衰時。戶闃惟狸竄,園荒有鳥窺。好披繁露帙,竹月照書帷。

查慎行

景州董子祠

詩——-西風殘照廣川城,董相祠邊感慨生。官秩稍增秦博士,文章獨闢漢西京。醇儒豈以科名重,濁世無如經術輕。卻笑武皇親制策。牧羊牧豕盡公卿。”

卷十四·史事,

董仲舒

條與正史同,不錄。古蹟

董家裡、漢儒董仲舒墓考

條與州志同,不錄。

故城縣誌

一、雍正五年蔡維義裁定本

卷一·古蹟,

董學村

“在縣西北三十里。漢儒董仲舒別墅,嘗於此下帷講授,董子事具漢書,不備載。

董子遺墟

,即董仲舒下帷講授處,在董學村。

鄉賢祠

,舊無此祠,嘉靖壬午邑令趙榮顯建祠於明倫堂西南隅,附祀名宦於內。萬曆辛卯邑人知府宋諾之子廩生宋吉祝以父入先賢,改建名宦鄉賢兩祠於戟門左右。康熙六年教諭柴應辰重修。內祀澹臺滅明、董仲舒、沈全、馬偉、馬中錫、李諮、孫緒、宋諾、周世選、劉清漣。

二賢祠

,在城南衛河邊,內塑澹臺、董子兩像。歲時致祭。

董子祠

,在董學村,即董子下帷處”。

卷二·人物,

董仲舒

“廣川人,本縣清河北鄉董學村為董子下帷地,西去三里董子故居在焉,舊有碑,斷爛不可識,邑人馬偉著有董子辨,事見漢書,祀鄉賢”。

卷四·文翰,邑人尚書周世選撰

重修廟學碑記

“餘邑為漢儒董子故里,是時董子崛起秦火之後,精核經術,究斯道之大原,其所論著,直足以衍洙泗而開濂洛,兩漢儒者無以過之,蓋甚盛也。歷代以來斯地學脈寢以微矣……

邑人太僕卿孫緒撰

重修先賢祠碑記

,……西北五十里曰董學村,董子下帷地也,昔者澹村隸武城,董村隸景州,今皆為故城地……”

卷五·文翰,邑人周世選撰

重修董子祠碑記“

大儒先生以德猷勳業,節義文章,炳耀今古,卓乎無以議者代每,難乎其人至於探本真,翼聖道,繼絕開來,崇正黜謬,粹然超然,不惑異說,不溺俗好,俾統緒弗淆,而後世得有所藉以發明,斯其不尤難矣乎。粵自姚姒授受,精一執中,萬世心學肇其源矣,嗣是聖哲應運疊出,斯道布濩,如日中天,至子思孟氏而降,申韓荀列之徒,心心喙喙,馳驚爭衡,而秦火繼之,教墮人亡,莫可收拾。炎漢習成馬上,罔事詩書,數百年間,道之不絕於天下者,奚啻如線已耶。惟天牖民,文不遽喪,篤生一董仲舒者,能自得師於滅學之餘,顓志發憤,心乎大業,足不及園者蓋三年,精思極詣,淵粹真純,燭大道之本原,明禮樂教化之治,具達天人流通往來相應之至理,黜百家,崇孔氏,尊王道,卑霸術,發正誼明道之談,揭尊聞行知之訓,洞識邃養,直步趨於,距詖放淫,羞管晏,稱仁義,以遠紹乎,誠明博約,惟精惟一之旨也。漢庭諸彬彬文學士,無能闖其藩籬,而從諛者,忌且傾擠,偃蹇終身,不事家人生業,日與諸弟子講學明道,宛然一鄒魯家法。奈何後學譾膚不加深考,泥漢史陰陽縱閉之說而訾之,然不知其求雨作用一事,亦月令出土牛類耳。班氏初無貶辭,而何後世之呶呶也,竊怪夫韓昌黎氏,原道而云軻後無傳,未始一語及董氏,然至於荀與楊也,以不精不詳致疵焉,意可識矣。魏晉以還,士議舛駁,承偽踵謬者紛紛,退之豈不窺董生之奧,蓋亦不敢輕加軒輊,以俟夫後之論定云爾,不然何於荀楊,而無少含蓄也。迨有宋諸大儒,或謂其度越諸子,功不在孟子下,或謂其本領純正,最有功於學者。然後知孔孟之道不遂澌滅,濂洛諸君子,藉以尋流而窮其本原,鹹於若人乎攸賴焉,則夫天生董子於漢也,而豈徒哉。董子之生實漢廣川,今入景州版圖,所謂廣川鎮者,即其故居也。吾邑城西井三十里所,有村曰董學,去鎮僅數里。相傳為董子下帷地,舊有祠在焉,毀於兵燹,故址茫不可識,弘正間居氓潯斷碑地中,字畫多漫滅不可讀,隱隱辨董祠數字,以是知名村之義以董子下帷,故無疑也。村著姓蘇氏,世衣冠舊家,禮義望族,諱岷者,雅德君子也,喜其居為前哲遊息之所,謀於弟岢輩暨鄉耆儒紳醵金,協力復建祠於村之西,歲時祭享,以寓高山景行之思,歷歲既久,漸就傾圯,岷子貢士滻率族人某撒新之,佈置結構惟堅惟稱,以永前人志事之存,迄今廟貌言言,過者生敬。滻子鄉進士權,餘同年友,且姻契也,謂不可加言以紀顛末,今年春復率族人樹石麗牲,因謁余文勒之,以為昭往示遠之謀,文未就緒,有過者雲,董儒從祀廟廡矣,載祀鄉賢矣,是祠之建不幾於瀆乎,而文之也,曰不然,廟廡之祀,朝廷隆儒之典也,鄉賢之祀,邑侯尚德之公也,是祠也,鄉晚後進企慕先達,恭敬桑梓之誼也。禮有攸當,事各協宜,且孔孟不祀於海內乎,闕里之廟、鄒之廟又何為也,此豈不可竊比者,即矧蘇氏祖孫父子汲汲焉,惟先賢之祠是圖,其嚮往可知矣,世德焯焯,膾炙月旦,夫固有所師承雲,是故餘不容以不文辭也,因綴之以銘曰:道在天下,萬古如斯。所以不墜,人焉是資。人不世出,道有絕續。前者懵懵,後斷何矚。惟世教隆,倡之斯易。榛塞荒蕪,艱哉力闢。虞夏殷周,以君以師。云何季世,決裂支離。執有崇玄,立言各異。漢接贏秦,愈倡愈熾。爰有大儒,奮起於茲。力挽頹波,障川東之。天人三策,攄悃彤墀。道義兩言,起痾當時。六經表章,伊誰之力。孫馬卜兒,走而且僕。洙泗流派,伊洛宗依。承前啟後,斯人庶幾。後賢定論,曰漢醇儒。宇內欽仰,矧茲故居。有廟峨峨,有像堂堂。屍而祝之,駿奔皇皇。駿奔者誰,蘇氏子姓。來奠來獻,偕彼同盟。獻也彝軌,奠也瑤觴。神之格思,霓蓋霞裳。高風雅韻,灑灑洋洋。雲樹蒼蒼,漳水茫茫。

邑人周世選撰

二賢祠碑記

——-蓋聞山川靈秀之氣毓為人才,所謂人才者,非必附鳳攀龍,都津陟要之謂,而高風大節,足以師表百世,乃為其地重,後世稱先賢梓里者,因以重其地焉。至若褒揚往哲,興起後人,又為民父母之責也。吾邑故城西北去縣治三十五里有董學村,西南二十五里為鄭家口鎮,鎮西一里有澹村,澹村為子羽故居,蓋舊屬武城地也。董學村即仲舒下帷地也。二先生去今垂二千年,然傳所稱,鄉先生歿可祭於社者,孰有加於開先生哉。明興,建學育才,式重鄉賢之典,二先生之祀,無論故城,在景、德、冀三州,棗強、武城二縣皆然,二百年來不廢也,為邑侯者循習故事,謂二先生饗此足矣。無有專設祠宇,合二先生而表著之者,蓋執節勞省費之議,未鏡闡幽示則之要機也。穆廟時,山西李侯紹先來令茲邑,始書董子故里,勒石豎通衢以為一邑光,而竟遺澹臺,若有所俟者。今上乙酉貴州李侯承露拜故城令,甫下車即按地圖語群吏曰,予生萬里外,佩服孔門遺訓,竊欲北遊鄒魯間,冀得高邁端醇之賢如澹董其人,而與之遊,今茲作宰,即未遽臻絃歌以為君子小人,倡舉賢良方正以稱上指使,敢不率爾士民共師二先生於百世下乎。遂慨然為專祀計,屬歲不登,急於民而緩於神,然惓惓念之不置也。丙戌九月歲成,度民力可用矣,侯喜不勝,於衛河之陽創二賢祠一區,設堂三楹,肖二先生像於其中,前後各五楹,為歲時奉祀,祝人棲息之處。閱七月而畢工,復豎豐碑於道左,書澹董故里,以為往來軺舸之所竚,皆侯捐俸為之,士民樂而助之,民不告勞,財不告費,而二千年來未有之盛舉,實自侯始,且令百世下之鄉人,瞻其像而思齊焉,不肖者亦藉以愧而爭自勵,侯不特有功於二先生意也,今以後由田捷徑者,有非公事而請謁者,有發憤向學而未免窺園者,有所事如膠西江都而不匡以正直者,過二先生之祠亦可以奮志矣。嗟夫。澹臺一遇子游,遂獲為聖人徒,董子稱述天人,聳動武帝,見嫉公孫,竟以病免。則上之人由邑宰以至相天下,能留意人才者,自古難之有,子游而後知澹臺有李侯,而後專祀澹臺與董子,侯其善學子游而羞比曲學阿世者哉。予不佞,生二先生裡中,願執鞭素矣,值祠成,李侯馳書滁陽問記,予雖不文,然誦李侯嘉惠之德,勉鄉人仰止之思,私心所最切者,因次第其語,俾鐫之貞䂥,庶祠之下,河之濱水,浮陸走者鹹知二先生,能為故城重而竊慶,故城有賢令如李侯者,乃克褒揚往哲,興起後人如此雲。

馬偉撰

董子辨

——餘曩校德州學,其郡名俗稱曰廣川,又學宮西廡後為董子讀書檯,城西衛河橋扁日廣川橋,考之史傳,參之諸志,皆無所載,其冀州棗強縣,亦志董子為棗強人,妄說紛紛莫知所指,而景州之與故城不預焉。按漢書,廣川董仲舒少治春秋,為博士,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及舉賢良方正,漢武帝三策之,以江都相,兩事驕王,皆正身以率下,所居而治,及去位,家居不問產業,專以講學著書為事。且德州之與景州、與棗強、與故城相距密邇犬牙,蓋仲舒有名當世,及去位家居之時,其鄰邑文學士夫必有從而師之者,一則曰讀書檯,二則曰廣川橋,後人慕其名而好得之也。又按廣川今景州嘉穀鄉有曰廣川鎮,故城清和北鄉有曰董學村,其二村相去甚近,稽之元朝文類載,翰林學士曹元用撰董子祠堂記,雲廣川屬漢冀都郡,今景州蓧縣是也,縣西南鄉有廣川鎮,其別墅曰董家裡,有祠在焉,且董學村東,舊有董子祠,金承安間內翰馮子俊所撰碑文,元至元間御史宋紹明所題壁詠,元末皆廢於兵,洪武初以廣川為景州之地,以董學為故城縣之轄,以此驗之,則廣川為董子故居,而別墅豈非故城縣之董學乎,又曰縣北門道右,故有董子祠,大德初縣人林士豪常加補葺,天曆元年縣尹呂思誠以謂祠當通衢,湫隘若此,非所以居董子也,乃遷於縣治之東,命教諭劉澄權主祠事,則蓧為董子故里無疑矣,至元壬辰禮部郎中陳剛中奉使交趾,過景州留題廣川大夫廟,注云在景州北門。逮至國朝,行在刑部侍郎宋性、翰林學士楊士奇晚次景州,皆有懷古詠歌,則董子為景州人又明矣,餘既歷敘出處於志,復詳辯之,庶有以釋眾說之疑,而覽者亦有所據云。

馬偉撰

董子像贊

——-廣川古鎮,在於蓧城。秀氣所鍾,偉人乃生。下帷講誦,儒業既精。進退容止,非禮不行。漢廷三策,度越群英。兩相驕王,格之以誠。正誼明道,為世準程。著書立言,文辭精熒。鄉曲晚進,昧於師承。敬贊遺像,永仰儀型。”

卷六·文翰,宋紹明詩

董子遺墟

“漢武賢良獨數君,至今三策有餘芬。英靈耿耿臨鄉土,芳草啼鴉映夕曛”。此詩末句與府志不同。

馬偉、孫緒詩

董子遺墟

,與府志同,不錄。李際可詩

董子遺墟

“炎漢儒臣滿石渠,江都獨不見回車。千年有廟瞻遺像,三歲忘園此故居。度越迥如雲外鳳,窮探深愧壁間魚。平生懷抱天人策,徒使空言盡有餘。”

二、光緒十一年丁燦等纂修,張瑛等續修重刊本

卷三·學校,西廡第三位先儒

董仲舒

“字寬夫,漢廣川人,元至順元年從祀,明封江都伯,改封廣川伯,後稱先儒。

二賢祠義學

——-舊學因無款久廢,光緒九年知縣張公煐重建,籌款一千緡發當生息,取息月利一分作延師之費,以期久遠,學額十二名……”

卷四·鄉村,清北鄉

東西董學村

“距城四十里,大莊”。

卷五·壇廟、古蹟陵墓,

二賢祠

“舊在為何邊城守營,東壁塑像,久圮,乾隆四十一年紀侯芾改建於西南街,年久傾圮,道光十六年許侯瀚重建,專祀澹董二賢。

鄉賢祠

,右第一位為,廣川伯董子。

董子祠,

在董學村,同治九年文生蘇鴻勳修。

董學村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志相傳為董子下帷處,即董園。今居人三百餘家,皆蘇姓。

董墓

考,棗強志雲,自前明以來,廣川鎮移入景州,故老所傳董墓、董園俱移入故城,語甚無徵,前通志載董墓在景州董家裡,郡志、景州志並引,本傳家徙茂陵,壽終於家,辨墓不在景州,至故城原無董墓之說”。

卷七·人物敘“……澹臺子、董子是誠千古人物,惟澹村縱為子羽所居,猶之寓賢,董學村為江都相下帷處,而其生長之裡,昔屬棗強,今入景州,亦不得稱邑人。二賢祠有主,澹村董學又各有祠,表師承,榮村裡,各自奉祀,均無不可……”

卷八·雜誌,

澹董考辨

“……棗強志雲,董墓、董園俱移入故城,按董園即城西北四十五里董學村,傳為下帷處,舊無董墓之說。又云舊縣村東有董子祠石像也,土人相傳故城界內有董子墓,其居人於墓所建祠,自西山轝石來至村西,忽石重不可舉,遂置之而去,村眾因於其地建祠,為故里之驗,語近迂怪。景州舊志雲,墓在董家裡,屈志引本傳,家徙茂陵,壽終於家,證其墓實不在景。河間新志辨同,又引西京雜記,仲舒門人至多,過其墓者必下馬再拜乃去,以故人呼為下馬陵,至唐時轉訛為蝦墓陵,是董墓並不在廣川境內,何論故城也。千秋之後,數州縣猶爭牽引崇祀,亦各有本,自故城董學村西去,過清洋江為棗強境舊縣村,棗人傳為董子故里;自董學北去六七里至景西南界河渠村,又北十餘里為廣川鎮,景人傳為董子故里。由董學西北數里有村名董故莊,此莊三州縣交界,北景、西棗、東南故城。水經注,清河北逕廣川縣,闕駟曰,縣中有長河為流,故曰廣川也。今清洋江為清河水故道,以地裡方位考之,適在漢廣川縣中,今棗強之舊縣、故城之董學、景州之董家裡,漢時俱為廣川縣屬,漢後收廣川入棗強,元魏又分棗強立廣川縣,北齊天保年又收廣川入棗強,歷隋唐金總屬棗強,是廣川隸今棗強久,則祀董廣川也,宜。至元世祖移景治蓧,始割廣川鎮屬景州,今幾五百年,則景州之祀董廣川也,亦宜。清洋江在廣川縣境中,自明以來江之東境割入故城,而下帷處適即故城之董學村,則故城之祀董廣川也,亦宜。但董子大儒從祀天下孔廟,三州縣既在漢廣川境中,地以人傳,斯愛斯慕,允當俎豆宗仰,後學矜式,而代遠跡湮,似不必固執某村為其墓,某村為其故里,徒浮慕虛尚為也。乃高山景行,人有同誠,隋時於安樂西北,曾特立廣川縣,在今德州地,去漢廣川縣尚隔八十里,亦立董子祠,祠圮碑湮有年,至明景泰間掘地得碑,德州因重建董子祠,又有董顏祠,明德為鄉國之榮遠矣哉。”

卷九·文翰與董子相關詩文與舊志同,不錄。

卷十·文翰,武城蘇綖撰

重修二賢祠碑記

“二賢祠者祠澹臺子羽、董仲舒也。澹臺,武城人,而故城有澹村,相傳以為子羽故居;董,廣川人,故城則有董學村,為仲舒下帷處,是以甘陵先賢,惟二人為稱首,向無專祠。自前明李侯始建於衛河之濱,大司馬周公為之記,載在邑乘,已距今二百餘年,中間修葺之者,無聞焉。歲月滋深,水齧岸崩,遺墟斷礎,化為烏有,採風者每思而吊之,而居人幾莫名其處,蓋有待於後賢者久矣。歲丙申晉江紀公芾臨茲邑之四年,德及化洽,為政多暇,慨然以興教式俗為己任,因群諸生課文藝,丹鉛甲乙,率旬日輒一試,復相與徵文考獻,溯先儒之流風,尋祠宇之故址,其有楹樑棟桷板檻之撓折宜完者,蓋瓦級碎之破缺宜補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而宜新者,皆將以次舉,而二賢祠獨蕪壞無所藉手者,乃首先為之,雖重建,實創舉也。是役也,擇地於城南絃歌巷,經始八月之吉,其制則為堂三楹,階三級,有唐有門,繚以周垣,甃以瓴甋,惟堅惟樸,其鳩工庀材,用錢若干緡,皆捐俸以濟,事不繁而民不擾,凡兩閱月功告成,成之月,陳俎豆,具牲牢酒醴,帥僚屬縉紳耆宿之士,合樂以祭。於時仰瞻榱桷,俯睇几筵,莫不緬懷高望,穆然想見其為人,而縉紳耆宿之士,私心相慶,以為二賢往矣,而公重之如是,繼自今有不由徑,不入室,彷彿先賢之一二者,其見重於公,崇獎而培植之,更當何如也。吾儕可不勉乎哉,夫表章前哲,善志也,風示儒林,善教也,興廢舉墜,善治也,其此三善,不可不志焉。公之命綖也,則曰願志其始末,以俟後之踵起云爾,夫為人所不為於二百餘年之後,而其意猶若有所未盡,亦可謂自待者厚,而所思之遠也已,不辭而承公以為之記,至於疆域之所分,里居之所屬,其連延錯置,前人論之詳矣,茲故不復贅雲,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十月下浣之吉。

縣令許瀚撰

重修二賢祠碑記

——-甘陵舊有二賢祠,在縣城南衛河之陽,建自前明萬曆年間,規模雖屬宏敞,而年久傾頹,不無榛苓悵望之嘆,歷任以來,春秋致祭,均系望空遙獻,瀚自乙未冬蒞故邑,循例瞻謁二賢祠,目擊牆坍塌,壁宇俱傾,心切憮然,雖欲議重修而不可得,丙申孟春,時值倡修文廟,餘有捐貲,遂議重修之舉,並因故邑義學廢弛已久,雖經瀚先於忠義暨周公二祠設立義學,捐廉延師授徒,但周公祠系周氏家祠,終非久計,若於二賢祠添建數椽,即可永作義學,連忠義祠共有兩處,足可教育人材矣。隨督率董事人等,購材鳩工,不匝月,而工已告竣,並刻澹董木主於其中,樹風規而開後學,於斯稱厥盛焉。核計所需工料,共銀捌百伍拾兩,尚計存剩捐項銀,易換大錢壹千陸百千文,當即發交各當商具領,年利一分生息,每年可得息大錢壹百陸拾千文,作為兩義學延師修膳之需,並擇誠實紳董經管其事,永不許官自提用,以杜侵挪。斯役也,民不勞而事舉,財不糜而功成,將見一鄉之人瞻仰前徽,追思先達,庭無干謁之請,野有篤實之儒,雖二賢去今千百餘年,安知不有繼澹董之人,文而步其後塵也哉,是為記。”

冀州(縣)志

一、乾隆十二年範清曠纂修《冀州志》

卷之二建置·冀州學宮載,嘉靖十四年“建鄉賢祠,在學西,即舊訓導宅地,俱知州繆宗周建……二十二年因定所祀名宦鄉賢,先是知州繆宗周以遷秩未定,至是知州張景達始議名宦祀漢範滂、李忠等,先賢祀晉郤缺、漢

董仲舒

等”。

卷之十五人物上·冀州先哲載:“按舊志先哲,冀州載

董仲舒

,棗強載呂尚。考元曹元用《景州董子祀堂記》雲,按《漢書》董仲舒廣川人,廣川屬漢信都郡,今景州蓚縣是也,西南鄉有廣川鎮,其別墅曰董家裡,有祠在焉,唐宋碑鐫猶存,其說殊核,洪武年蓚併入景,則景之宜載董子明矣。冀之載董子者,蓋因漢時蓚隸冀州而傅會之耳”。

卷之十六人物中·棗強文學載:“

呂步舒

,廣川人,與同郡段仲溫從董仲舒授春秋,皆名位稱達。步舒仕為丞相長史,武帝建元六年,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災,仲舒居家推說其意奏之,後淮南、衡山王反,帝思仲舒之言,使步舒持斧鉞治淮南獄,以春秋義顓斷於外,還奏,帝皆是之”。

卷之十八拾遺·棗強古蹟載:“

董子裡

,在城東,舊傳董子下帷講學處”。

二、民國十八年王樹枏等纂修《冀縣誌》

卷四·金石,

班固書董仲舒贊石刻

,“《天下金石志》載有班固書董仲舒贊石刻在冀州,贊文雲:劉向稱‘董仲舒有王佐之材,雖伊呂亡以加,管晏之屬,伯者之佐,殆不及也。’至向子歆以為:‘伊呂乃聖人之耦,王者不得則不興。故顏淵死,孔子曰‘噫!天喪餘。’唯此一人為能當之,自宰我、子贛、子游、子夏不與焉。仲舒遭漢承秦滅學之後,六經離析,下帷發憤,潛心大業,令後學者有所統一,為群儒首。然考其師友淵源所漸,猶未及乎遊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呂不加,過矣。’至向曾孫龔,篤論君子,以歆之言為然”。

贊文與《漢書》董仲舒傳相同,惟“篤論君子”處少一“也”字。《天下金石志》為明代宛平於奕正編纂。

卷五學宮記載全依範志,惟在“名宦祀漢範滂、李忠”處加“明李德美”一人,“先賢祀晉郤缺、漢

董仲舒

等”處加“明陳霑、謝縝”二人。

卷九職官雲“冀州建官,秦以上無可徵信,春秋晉大夫郤芮之子缺嘗耨於冀,案冀氏縣,隋地理志屬臨汾郡,非今冀地也”。

卷十八人物雲“太平御覽以周之太公呂尚,明一統志以晉之郤缺入之冀州,不知左氏之所謂冀者,乃臨汾郡之冀氏縣,隔在兩省”。

民國《冀縣誌》認為,春秋時冀州在冀氏縣,呂尚、郤缺不能算作冀州先賢。然明河間府志記載呂尚為觀津人,棗強縣境內古蹟有棘津城、賣漿臺均與呂尚有關,且武邑之稱或源自齊太公,此處與本文關聯不大,存疑待考。另在人物卷中又說到“今錄其信而可徵者,漢則秦恭、邳彤、劉植、馬寵、孫璆、嘯父”,未將將董仲舒列入。

棗強縣誌

一、嘉慶八年任銜蕙纂《棗強縣誌》

自嘉慶八年知縣任銜蕙修纂的《棗強縣誌》序中可知,當時存世縣誌有康熙六年知縣胡夢龍和乾隆十七年知縣單作哲遞修的兩部。

卷六·選舉表·薦闢載“漢

董仲舒

,孝景時博士,武帝繼位以賢良對策為江都相,又為膠西王相”。

卷七·地理志·古蹟·

董子故里

載“【胡志】廣川舊城東即董子下帷講誦處,明知縣羅廷唯考曰,漢世廣川棗強本為一也,離合廢置有不同焉耳,董子生於文景之間,實此邦之產,故漢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廣川人,則董子所生之地即屬清河之廣川,而未嘗屬於他郡,尤為確證矣。【單志】案舊縣村西有董子祠石像也,土人相傳故城界內有董子墓,其居民於墓所建祠,自西山舉來石像,至村西忽重不可舉,遂置之而去,村眾因於其地建祠,以是為董子故里之驗,語近迂怪,附識備考”。任銜蕙又作案語“胡志載羅廷唯考,詳見大原書院記中,載藝文錄”。

卷八·建置志·壇廟·忠義孝悌祠,祠祀漢

呂步舒

董子祠

,在縣治西,“順治十七年知縣何之圖置祭田六十畝,乾隆十一年知縣趙杲重修,歲久傾圮,嘉慶八年知縣任銜蕙即舊址重建”。

卷十·學校志·東廡從祀先儒第三“

董仲舒,

廣川人,漢景帝時為博士,武帝時為江都相。元至順元年從祀,明成化二年追封廣川伯,嘉靖九年改稱先儒”。任銜蕙案語中說先儒自“宋元豐七年以荀況、揚雄、韓愈從祀……明洪武二十八年以董仲舒從祀,罷揚雄”。

書院義學條下

大原書院

載“舊在縣署西,今廢”, 任銜蕙案語“舊志明知縣羅廷唯建,萬曆初江陵為政,檄毀天下書院,遂改為北察院,今仍建董子祠及楊公祠、節孝祠皆其地也”,張居正當政,毀書院,禁講學,大原書院改為北察院。

卷十一·典禮志·

董子祠

“春秋仲月上戊日祭”。

卷十三·史傳收錄漢書董仲舒傳、史記儒林傳中董仲舒弟子部分。

卷十四·列傳·先儒註明,董仲舒見史傳,殷忠見董仲舒傳。

卷十八·藝文錄上·羅廷唯撰

大原書院

記雲:“……漢高祖初置廣川縣於此,屬信都國。景帝前二年始分廣川置棗強縣,屬清河郡。中元二年復並棗強入廣川縣,屬廣川國。歷武帝至宣帝甘露四年,廣川國除,復廣川為棗強,屬信都國,而後漢則又復棗強為廣川,屬清河國,是則終兩漢之世廣川、棗強本為一也,離合廢置 有不同焉耳。其曰廣川國、信都國皆今冀州治,而清河則山東之恩縣。董子仲舒生於文景之間,仕於武帝之時,實此邦之產,故漢儒序董子集曰,清河廣川人,則董子所生之地即屬清河之廣川, 而未嘗屬於他郡尤為確證矣。若夫並棗強為廣川,移屬渤海,渤海者古景州也(在東光),乃晉武時事。改廣川為長河,移屬平原,平原者今德州也,乃隋煬時事。已非兩漢地理統轄之舊,然其與後燕之置廣川郡於棗強,北齊之合廣川縣為棗強,則始終一地,猶未之有異也。後代信其委而不考其源,乃使董子寓祀於景德二州,元學士曹元用記其祠曰:廣川屬冀都郡,今景州蓚縣是也,此因廣川鎮分屬景州而附會謬誤,遂至於此。不知蓚縣在漢自為條市,與廣川並建,至晉始改條為蓚,至元始徙今景州於此,豈可以蓚縣為廣川,而強以後世暫屬平原渤海之廣川為董子故里耶。或謂景州治東有廣川臺,即董子讀書處,是又不知舊本為官僚遊憩之所。元蓚尹呂思誠始移董祠於此,因名為廣川臺耳,況廣川鎮即晉所置,廣川雖屬景州,其去棗強尤為密邇,而棗強郭東二里許在元為廣川鄉,有鄭侯墓表巋然尚存,故真定、冀州二志俱載,漢廣川廢城即今之故縣村,而直書董子為棗強人物。質之史志,驗之封疆,皆明確無可疑者。一統志習見元事,遂誤認為廣川為景州屬,而於沿革漫無所附,豈非雜於採獲而略於考訂耶?餘嘗著其說於邑乘,即乃毀境內諸淫祠,建書院於縣治西偏,以表章其遺蹟。選邑庠弟子員,俾肄業期間,自念寡陋,無足為諸生師帥者,因取朱子白鹿洞學規揭諸堂上,以備朝夕省覽焉。蓋古人為已之學莫要乎此,而董子格言亦在其中,學者苟能由是而相與切磋,則優遊漸漬,道義日隆,鄉邦大儒有不難於企及者,豈特工文字逐功利而已耶,或視此為嬉遊之區,群居終日,言鮮及乎道義,則又董子之罪人,而餘亦與有深辱矣,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諸生其知所自勉乎哉!院製為堂三楹,曰:明道正義之堂。翼以兩廂,東曰:明道書舍。西曰:正義書舍。各五楹,分十會,東曰:道原,曰:正心,曰:求賢,曰:更化,曰:蕃露;西曰:教本,曰:成德,曰:養士,曰:善治,曰:玉英。堂之後為三策亭,亭後為董子祠,有廚有齋有園,曰:不窺之圃。堂前為儀門三,匾曰:道義之門。門外東西列義倉各二廒,餘措處粟谷三千石有奇貯其中,每歲仲春以貸貧民之乏種者,秋則收之,不責以息,事具別石,此亦董子限民名田,教種麥以贍不足之意也。總題其大門曰:大原書院,繚以周垣,圍凡五十丈一尺,共集地六畝八釐二毫。夫易荒者學也,易弊者政也,振作而完緝之,以圖永久,又不能無望於後之君子也,己故記之。

明何爾健撰

董子祠記

,棗強在漢為廣川郡,乃董子故里。舊有書院奉祀事,久之廢為公署,而移祠於城之西南隅,湫隘殊甚。廉訪鄭君一麟過謁祠下,太息良久,遂為文賦詩,遍告邑之父老子弟,謀所以新之。會餘按部至其地,與君意合,因各出贖鍰若干緡,自郡貳胡君熙載以下,鹹有所助,因檄邑令李君夢熊相地於察院之西,即故祠所。經始間李君尋以遷去,新令王君階至,遂鳩工庀材,以學博張君仁宏董其事,創為享堂三楹,堂後講堂三楹,東西庖廚、書室各二楹,大門、二門各一楹,屏牆三座,達以甬道,塗以丹堊,繚以周垣,其規制宏敞,經理精密,較之往昔不翅倍蓰什伯間矣,事竣冀守楊君嘉猷謁餘請記……”

何爾健,曹州人,萬曆十七年進士,二十二年任監察御史,二十八年畿南蝗旱災重,何爾健巡按至此。鄭一麟,上虞人,萬曆五年進士,官至按察使,元代時按察使稱“肅政廉訪使”,廉訪是舊稱。查範清曠纂修《冀州志》可知,楊嘉猷,懷遠人,舉人,萬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任知州。李夢熊,潞州人,舉人,萬曆二十三年至二十九年任棗強知縣。王階,雲南人,舉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三年任棗強知縣。冀州州判胡熙載,範志及民國《冀縣誌》均未載。

清邑人劉元煃撰

董子祠置田立義學記

雲:“棗治西北舊有董祠,祀漢江都相仲舒氏也,歲戊戌慎菴何侯蒞臨棗二年,百廢俱興,以董祠之頹圮,乃召匠石,鳩採工,易朽煥圬,雖歷年久遠,特然若新祠焉。復以為人性皆善,人皆可學,有學有不學者,富者之逸誠無足責,貧者之廢學則大可憫也。董子曰教化行而習俗美,學誠不可不廣,因於祠前之左右及後,益置數椽,復縮俸置田四十畝,使士之業於其中……”

劉元煃,順治十七年庚子科舉人,何之圖,會稽人,監生,康熙十五年至十八年任知縣,戊戌年是康熙十七年。

卷十九藝文錄下收有明金華胡翰撰吊

董子文

,與前同,不錄。宋劉厰撰

董子贊

——-仲舒先覺,承秦絕學。進退規矩,金玉其璞。法明春秋,大義以修。旁及五經,博哉優優。世莫能容,黜相諸侯。仁義所漸,易剛以柔。茫茫大道,在昔 聖考。蓋又不聞,爰究爰討。主父掎之,步舒詭之。嗟若先生,有以啟之。懲達告休,不預世憂。著作孔多,後世是遒。嗟爾君子,允遵厥猷。

吟詠

董子故里

詩有陳孚七絕兩首——-俯窺人情仰憲天,素王心事第三篇。大夫不向江都死,換盡炎劉四百年。

義利從來界限殊,大夫一語破昏愚。平生最笑秋風客,只愛黃金灶鬼書。

宣城胡夢龍五言長詩

董子故里

——-自有生民來,至聖惟孔子。二百四十年,千古成信史。世道不可極,倏焉七雄峙。郡縣祖龍興,詩書一炬死。帝王自有真,豐沛漢高起。鐵馬躍金戈,治術非盡美。蕭曹任刀筆,良平用奇詭。惠文迄景武,微言安所倚。天未喪斯文,先生振萎靡。賢良策爾諮,闡發天人旨。反覆數千言,匡君致上理。公孫尚曲學,遠做江都使。寓意託繁露,雖工不吾以。抱志鬱郁終,千秋存廟祀。巍巍恆山顛,悠悠滹沱水。徘徊山水間,感遇何時已。餘也宛陵客,吏跡基於此。登堂拜遺像,嚮往思仰止。

寓圃作

董子故里和胡夢龍韻 -

——-漢高興馬上,佐命推三子。定律如酇侯,伯術半秦史。吳公薦洛陽,孝文治方峙。宣室空前席,未幾賦鵩死,武皇勤幣纁,董子廣川起,衛霍事北征,博士飾觀美。平津貌求賢,娟嫉懷奇詭。先生法春秋,中立無所倚。溯自孟軻沒,龐雜哀群靡。天人策萬言,正誼標宗旨。惜徒外施仁,賢良未佐理。汲狂亦典郡,驕王兩為使。正身驕亦恭,誰曰化難以。膠西謝病歸,尼山隆從祀。緬彼公孫閣,奚似廣川水。廣川列數郡,裡賢爭未已。石像巋然存(畿輔志,董子石像從西山抬至棗邑界內,遂重不可舉,以此傳為故里),下帷應在此。瞻拜仰休風,微言欣覯止”。

二、同治十三年《棗強縣誌補正》

卷一載“

董子祠

同治十年知縣方宗誠重修,舊縣村有董子廟,當是建城時所建,宗誠亦修理之,其後王善友村亦有董子祠,蓋其子姓所建,今皆存”。東廡從祀董子仍列第三。

卷二先賢載:“……先賢一門惟董子一人足以當之,餘無可續者……”

卷五

知縣方宗誠建立敬義書院

記載:“……漢大儒董子蓋生是邦,今縣城中有董子祠,舊縣村、王善友村多姓董氏者,亦有董子祠三……即董子之生果為今棗強境與否,亦未可定,然人心秉彝好德之良,與學者慕古希賢希聖之懷,有非口舌所能奪者……董子獨抱仁義禮樂道德為學,其對武帝之策曰,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同治十年予來宰棗強,搆講舍五間於署之西偏,立學規以課士。又二年得前邑令張君所購宅基一區,在董子祠前,爰籌資建立書院講堂,因取太公所述丹書之言名之曰敬義書院,而講堂則大書董子正誼明道之訓……”

民國二十年,張宗載、齊文煥纂《棗強縣誌》卷一·疆域中案語云:“金史棗強有廣川鎮,元史有廣川蕭張二鎮,自明以來,廣川鎮移入景州,故老所傳董墓、董園俱移入故城,縣界不惟幅狹於前代,而先儒篤生之故,亦紛如聚訟矣”。

乾隆皇帝歷次南巡,對董子相關遺蹟多有吟詠,地方誌書所載不全,今依《御製詩集》整理如下。《御製詩集》二集卷六十六《廣川臺》:三丈崇臺級幾層,董祠移自廣川曾。賢良策少即成誦,惟是施行慚未能。三集卷十八《廣川臺》:春秋義具天人策,災異陰陽卻鮮稽。未識葩經明哲旨,奚辭讒謫相膠西。三集卷四十四《董學村》:三策原非時事疏,醇儒惟董豈虛譽。天人注盡春秋理,繁露翻嫌太鑿諸。四集卷六十六《董學村》:漢儒醇者斯人耳,疾自公孫豈繫心。三策童時即成誦,推行慚愧至於今。五集卷二《董學村》:漢儒賈董並稱之,繋頸單于董弗為。以此二人分伯仲,春秋繁露卻鄰奇。五集卷五十四《董學村》:三載下帷獨著書,卻言災異禍招諸。擇交自是學人重,弟子何容呂步舒。

綜上可知,在董子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歷史上曾建有董子祠宇有如下數處:

1、景縣廣川鎮(設有廣川書院)2、故城縣董學村,3、景縣董故莊(設有董子書院),4、棗強縣舊縣村,5、棗強縣王善友村。

歷史上景州、棗強、故城等州縣所建董子祠宇,多作為鄉賢崇祀,由於山川陵谷之變,漢初之時大多尚未有城垣,不好遽定董子是否活動其間,反而是今冀州區在漢為廣川國都,班固所書董仲舒贊石刻至明代時仍存。

董子故里之爭,紀曉嵐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介紹六卷本《董子故里志》時說“數百年來,喧如聚訟,迄今未有所歸”。究其深因,都是河道變遷所致,查《衡水地區水利志》圖1-2-1-①,漢代張甲河流經線路在棗強境內較清涼江偏西數里,入景縣境,穿廣川鎮西部北去,漢代時以上五個村鎮都在張甲河以東,按照故城縣誌《澹董考辨》所說“元世祖移景治蓧,始割廣川鎮屬景州”,董學村是明代以清洋江(今清涼江)為界,“之東境割入故城”,至此把漢時董子生活的廣川一縣劃入三州縣內,遂使董子故里之爭以至於今。

在舊方誌還可以發現另一樁歷史公案,即是董子的傳人問題。董子的著名弟子在《史記》記作“蘭陵褚大、廣川殷忠、溫呂步舒”,《漢書》記為“蘭陵褚大、東平贏公、廣川段仲、溫呂步舒”,殷忠、段仲是不是一個人呢?明版《河間府志》解作兩個人“殷忠,廣川人,董仲舒弟子,治春秋。段仲溫,廣川人,與殷忠師事董仲舒,卒之名位成達,又與同郡呂步舒從胡毋生治公羊春秋”,清版《冀州志》直接說“呂步舒廣川人,與同郡段仲溫從董仲舒授春秋”, 棗強縣的忠義孝悌祠,專祀漢呂步舒。如此“廣川殷忠、溫呂步舒”解作“廣川殷忠、段仲溫、呂步舒”為宜,或系《史記》流傳過程中簡脫文斷所致,當然這是一種推測,尚需新出土的《史記》簡帛原文印證。

董子故里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與建設,關係到貫徹實施鄉村振興偉大戰略,透過整合舊方誌中董子故里文化資源,打造好董子故里這一文化品牌,必將推動衡水的文化產業整體性升級。

作者簡介

田衛冰,男,1975年生於河北深縣,就職于衡水市規劃設計院。現為河北省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副主任、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會理事、河北省董仲舒研究會常務理事、衡水市地域文化研究會會長,政協衡水市第六屆委員會委員。發表《近代以來衡水籍書商與中國藏書文化》《深州文瑞書院山長考略》巜弓汝恆生平事略》等學術論文數十篇,著有《廠肆衡水幫估史稿》《衡水地區桐城學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