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作者:由 沉默讀經典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12-25

各司其事各管一行什麼意思

出生在書香門第的范成大從小就得到父母的庇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歡讀書寫詩。

但打小長在“蜜罐兒”中的范成大,卻並沒有一直順風順水。不到二十歲,父母便相繼去世。

他是家中的長子,因此對生活的艱辛有著深刻的瞭解,除了繼續讀有字之書,他也從生活這本無字書中不斷歷練,學會了堅強和勇敢。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在他為官之後,更加關心底層老百姓,富於創造地解決問題,為民謀利。61歲時,范成大退隱石湖,休養身體,但詩筆卻沒有休息。

這一次他將注意力放到辛勞的農民身上,以石湖農村為背景,寫下了著名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

這是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范成大的田園詩非常貼近農家的生活,不像孟浩然、王維等人的田園詩,彷彿是下鄉採風一般,去農村轉了一圈,體驗了一下農家菜、鄉村味,就回來了;而范成大的詩則更接地氣。

如其中這第一首: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開場直接寫勞動場面: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

第二句

寫農村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

寫小孩不會耕也不會織;

第四句

寫小孩們在桑樹下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首先,咱們先看第一句“晝出耘田夜績麻”,

農民們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晝”,就是白天的意思,白天干嘛呢?“耘田”即除草。初夏,農忙的季節,水稻田裡,綠油油的秧苗已經長起來了,雜草也伴隨而生,白天下田去除草,這在當時是男人們乾的活。

那麼女人呢?當然就是“夜績麻”了,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是女人們乾的活。

古代農民通常都是自給自足的,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做出來,他們可以自己種麻、種棉、種桑樹,然後自己織布,不僅能做衣服,還可以把布匹拿到市場上賣,換取其他的生活用品。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我們來看第二句,“村莊兒女各當家”,

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

“兒女”不是現在所說的兒子、女兒,而是指男女,用老農的口氣來稱呼年輕人。“當家”指男男女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每天早晚都不得閒,要幹這麼多的活兒,詩人是在訴說勞動之苦之累嗎?不是的,恰恰相反,詩人看到的是農人們男耕女織、其樂融融的場景,他們在辛苦的勞動中也體味著快樂。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

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不會織,卻也不閒著。

“童孫”指那些孩子們,小孩子還沒有學會耕地、鋤草、搓麻繩這些比較複雜的農活兒。耕地夠不著犁,鋤地還沒有鋤把高,搓麻繩,既沒有力氣,也沒有技巧對麻繩進行掌控。

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會閒著嗎?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我們來看第四句“也傍桑陰學種瓜”,

也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這些小娃娃們雖然還沒有勞動的本領,不會耕也不會織,但他們卻也不閒待著,瞧,他們三三五五聚在桑樹蔭下面,幹什麼呢?噢,原來在學著大人的樣子種瓜呢。

看見沒?這些小孩子真是既勤快又聰明呀!為什麼這麼說呢?

勤快,是因為他們雖然不會耕地、不會鋤草,不會搓麻線,但他們卻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種瓜相對來說簡單些,在溼潤的土地裡挖一個坑,把瓜的種子丟進去,等著發芽就可以了。種瓜,在農活裡邊是比較輕鬆的。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那為什麼說這些小孩子聰明呢?你看,這首詩寫的是夏天,白天干活兒呢,太陽是相當毒的,屬於那種熱死人不償命、瞬間可以讓人汗流浹背的那種天氣。而小孩子卻知道種瓜的時候,跑到桑樹下面陰涼的地方幹活兒,這可是一點不傻,而且呢,還有幾分可愛。

這就是小孩子的天真情趣啊!詩人用清新的筆調,把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寫得多麼生動、多麼有趣!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

這一組田園詩,有著質樸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氣息,讓農村和農民第一次成為詩歌中的主角,全面、真切地描寫了農村生活的各種細節。在他的改造下,田園詩成為名副其實的反映農村生活之詩。

這在南宋末期產生極大影響,到了清初影響更大,當時流傳著“家劍南而戶石湖”的說法。(注:劍南指陸游,石湖指范成大)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范成大的田園組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