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作者:由 用字如心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2-01-24

如履平地中的平地什麼意思

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也不好回答。如果要問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具備什麼知識結構,我們當然可以列出一份長長的書籍清單——《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心理測量與統計》《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史》等等——那又怎麼樣呢,這些學科代表什麼,又塑造了怎樣的父母?我們並不能看出答案。所以我想,還是用例項說明最直觀。

想起娃的幼兒園最鼓勵表達,我想不如從演講這個話題說起。

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9萬所,比上年增加了5128所……全國各級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毛入學率81。7%,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5%,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不斷普及的今天,許多經歷過體制內教育長大的人,一定都體會過學生共同的恐懼——上課回答問題——或者是在班內、全校面前演講,總之是面對著一群人說話。在這種場合,我們即使準備得再充分,也很難不緊張,甚至當我們參加工作了,也還是為彙報PPT嚴陣以待。即使如此,演講、彙報的強大影響力不容忽視。這份連自己都沒有掌握的重要技能,我們當父母了,又該如何教會孩子們呢?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一、無條件積極關注

許多人在演講裡常常感到挫敗,或者是看到這裡和那裡的不足。學過心理學的父母,並不這樣看問題,後面我們會詳細分析。概括來說,學過心理學的父母,不會因為孩子小,就否定或者忽視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相反,

他們對孩子有充分的接納,表現為無條件的愛和關注。

愛你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想。——許宜銘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

許宜銘的這句話很經典,意思是說,

愛你本來的樣子。

每一個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我們天生就具有無條件的愛的本能。只是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加上了許多世俗的條件和要求。世俗說,你要會賺錢,你要有良好的儀表舉止,於是我們希望孩子更受歡迎,就往這些方向不斷的塑造孩子,慢慢地我們可能就把初心給遺忘了。

我們不再覺得孩子樣樣都好,而是對孩子說:“你看XX家的孩子,已經會XXX了,你還是XXX。”我們開始比較甚至攀比,用世俗的喜好代替了我們的喜好。可實際上,孩子們最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父母無條件的愛,這比任何一切其他都重要。

許宜銘講過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國王得了一副黃金打造的床,很喜歡,就叫許多人躺下來試。有的人腿長了,就把腿砍掉;有的人矮了,就叫士兵把他拉到和床一樣長……有的人不堪折磨,死了。故事裡的國王是不是很瘋狂、很荒唐?其實,我們對孩子要求的“XXX才是好的”也何嘗不是一種砍腳或者拉腿呢?

無條件的愛孩子,就是接納孩子的一切特點。這裡用了“特點”,不是“優點”或者“缺點”,不僅僅是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在別人眼中的優點或缺點,在你看來只是你的孩子與別人不同的一個小地方而已。有的特點背後有更深入的意義,你越是能理解背後意味著什麼,越能夠平靜的接受孩子的每一個特點。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二、無條件積極關注的三個側面

所以“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這個問題,背後本質的內容還是說——父母如何無條件的愛和關注孩子的上臺演講,無條件的接納演講結果?

甚至,是父母如何無條件的接納自己。坦白說,我也是個在陌生場合內向的人。即使現在,如果要在不熟悉的領域或場合發表演講,我也會非常緊張,花許多時間準備。但我很自信的知道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因為父母是否內向不是孩子演講成功與否的關鍵。

最重要的區別,在於不會因為孩子小,就否定或者忽視TA的體驗和感受。尊重孩子、把TA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第一個側面:重視意義,不重視細節

娃剛進新託班的時候,趕上了幼兒園一年一度的中文演講比賽。在20個班級小朋友中,大部分是比她大一歲的寶寶們,經過了半年甚至一年的每週演講練習。連帶班老師都擔心她上臺緊張,不停提前安慰我,上臺走個流程就好,熟悉一下環境,別有負擔。沒想到,最後她的表現令評委老師們出現了很大的分歧,經過激烈的討論和投票,才遺憾的決定,將獎盃頒給了另外2個大一歲的寶寶。

其實我總共只和她溫習了幾次繪本,擔心她記不住十幾頁故事細節,還特意在比賽前一晚做了大幅度的刪減,硬抓著她重新過了一遍。比賽現場,她突然把開場白從“大家好,我今天講的故事是XXX”變成了“朋友們,我今天講的故事是XXX”,而且幾乎講出了每一個故事細節。

我驚訝極了,因為“朋友們”這個詞,從來沒有老師或者我教過她。但仔細回想,我好幾次與她強調,這個比賽就是一個她把喜歡的故事講給朋友們聽的機會。可能她真的把這一點聽進去了,所以才會不自覺的一緊張就說出“朋友們”這個詞了。

隨著演講經驗的熟練,我們記住瞭如何表現更專業的細節,如微笑、停頓、抖包袱、語速等等。但是對於初次上臺的小朋友來說,這些都是非常不重要的東西,如果強化了太多細枝末節,一來小朋友根本記不住,二來意外一旦出現,小朋友就會懵住。

演講的最終意義,在於把你想分享的內容,用說話這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才是最重要的核心。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第二個側面:重視感受和體驗,不重視結果

知乎的高贊回答中,講述了這樣一位心理學前輩的故事。兩家的娃6歲左右,都是第一次參加戶外拓展。這種針對兒童的戶外拓展,其實就是在大樹之間大概一層樓的高度上綁好各種繩索、軟梯和木樁,讓孩子們在幾棵樹之間穿行。因為高度和平衡性的緣故,很多第一次玩的孩子都會卡在某個地方不動,任憑父母在下面怎麼加油都不肯動,最後只好請教練抱走。而前輩做了些與眾不同的事,其中有兩個細節。

在剛開始的適應階段,大部分的父母都在給孩子加油鼓勵,而前輩安靜地站在樹下,全程關注,孩子如果看她,她就微笑一下。透過這種方式,她希望孩子把注意放在全然的享受拓展上,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務上,而不需要關注自己在父母眼中的表現。

到了孩子前面的小朋友因為軟梯搖晃,卡住不肯動了的時候,她面對孩子說“媽媽我也害怕”時,說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

媽媽知道了你有些害怕。你試試,帶著你的害怕繼續往前走走。媽媽一直在這兒呢。

兩個細節,都體現了她很關注孩子的內心體驗。先是全然的接納這份體驗,再是尊重這份體驗——體驗是當下的覺知,一份情緒、情感,對於很多不擅長覺察的人來說,可能也只是一份混沌的感受狀態。

她做的最好的一點是尊重了每個人(不管多大,哪怕是很小的孩子)的內在體驗的客觀規律,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從零開始的技能,類似像這樣參加戶外拓展訓練的孩子來說,是不可能一下子做的很好的。父母的加油打氣,在這時很容易變成一份外在的壓力。剝奪了孩子的內在關注,反而更容易緊張,越是在意父母的評價,越是沒有精力集中在任務上、一點點突破難關。

平時雖然我們可以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家務,可以一邊開車一邊交談等,但是,在需要解決高要求任務的時候,我們就會不得不中斷其中的一項活動,才能完成另一項任務,可見注意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當代認知心理學》

教導孩子全然的關注內在體驗,不會因為孩子小就否定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生活的權利,這是最重要的激發內在力量的方式。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第三個側面:重視情緒的推動作用

在心理諮詢當中,經常會遇到來訪者求助一些關於恐懼的困擾。最典型的有上臺演講的恐懼,還有比較常見的怕狗、怕水等等。

比如某個孩子小時候溺過水,他長大以後可能就會怕水,甚至不敢在河邊走路。並不是說他的恐懼是不好的,這個恐懼本身是來保護他自己的。只是說他的這份特別的經歷呢,讓這份恐懼不恰當的被放大了,影響到了現在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治療當中,我們會有一些方法幫助他,做一些干預,讓這份恐懼縮小到一個適當的——既可以保護他、又不影響他正常生活——的程度,這個就是接納每份情緒背後存在的意義。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情緒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都是有意義的。如果你能善用和捕捉這些資訊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情緒的產生會提供你巨大的能量。

從本質上來看,每種情緒對於人類,都有其獨特的作用,並各不相同。有的情緒起保護的作用,比如恐懼、厭惡;有的情緒讓人反思和成長,比如後悔、自責;有的情緒,促使人們未雨綢繆,比如擔心、焦慮;有的情緒讓人進入安靜、儲備能量,比如失落、挫敗;有的情緒使人看起來強大,並使攻擊力增強,比如憤怒、生氣等。……人會起情緒是正常而且必需的,人類因情緒而適應良好,也因情緒而使生活豐富多彩。沒有情緒的人是沒有感情的,沒有情緒的人也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與樂趣。——《愛的五種能力》

那位心理學的前輩最智慧的地方,就是她知道孩子的害怕是不可能避免的。因為面對一個未知的領域,害怕能讓你提高警惕。提高了警覺性,你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調動潛在的能量幫助自己完成任務。

在演講中,恐懼和害怕也是類似的作用,讓我們注意力狹窄,專注在演講上,表現得更好。實際上,你如果理解到,

恐懼背後的意義是提高警覺性,讓注意力更集中在當前任務中,就能坦然的接受它的存在,瞭解接納內在體驗真的是有巨大的好處的。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三、指導演講時的三個關鍵點

抓住任務終極意義,全然的接納當下感受和內在體驗,激發內在能量幫助自己,講透了這些,我們來說說鼓勵孩子上臺演講,有三個比較關鍵的地方。

3.1 無條件接納

第1個關鍵就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包括內在體驗和外在表現。具體到上臺演講這件事情當中,就是父母首先要把上臺演講這件事情當作當做一份經歷,而不是一份成績單。

有的父母會強調一些演講細節,雖然可能不是他的本意,但傳遞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我講的好,家長就愛我;講的不好,家長就不愛我。實際上這就讓孩子失去了對演講本身的聚焦了,憑空多了壓力。

我傳遞給孩子的重點,一直是你要給小朋友分享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你很喜歡,這個過程本身是一份快樂的體驗,那你分享給你的小朋友們,他們也會多一些快樂,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自然,有趣的過程中做得好與不好,都不重要,因為你已經有了表達的衝動,你會很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以至於孩子竟然能從容地應對一些意外,我也是沒想到的——當播放PPT的老師速度緩慢,而她又因為緊張一口氣把故事講完的時候,抬頭看到PPT上的圖畫,頓了一下,竟然就毫不猶豫的根據PPT又重新講了一遍。這就是她已經抓住了分享快樂這份核心意義。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3.2 預設情景模擬

第2點關鍵就是預設情景模擬。儘管我不能預見到所有的意外,但總有一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提前幫助孩子熟悉環境,給TA模擬,能大大地減少TA在新環境中的緊張感。

人類的恐懼來源是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和對死亡的恐懼。

消除對未知的恐懼,這不難做到。因為不管演講水平如何的父母,都有過上臺演講的經驗,多少也知道那會意味著什麼,這就是父母能給予的優勢。

這部分模擬,主要指出一些環境因素。我列舉了些這樣的場景:

到時候你站在臺上,所有的小朋友都會在臺下看著你,他們都想聽這個故事——賦予被盯著看一個意義

老師會幫你把圖片放在大螢幕上,你可以按照螢幕去講——熟悉演講流程

類似地,上臺跳舞表演,我也會預設一些場景告訴孩子:

到時候燈會很亮,爸爸媽媽坐在下面看著你,你可能看不清爸爸媽媽,但是你要眼睛看前面,這樣爸爸媽媽就會看清你,給你拍照哦

也許衣服上的小掛件會跳下去,你也不要管,只要跳舞就可以啦

這就是把能想到的意外因素干擾先進行了排除。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3.3 設定安全邊界

第3個關鍵是設定安全邊界。

你有沒有在一條寬20公分的木板上行走過1000米?如果這塊木板在地上,每個成年人都可以從容走過,不是“如履平地”而是就是平地;如果這塊木板在萬丈懸崖中間呢?也許沒幾人能鼓起勇氣走了。孩子面對演講的感受,就像是在懸崖上方走木板,而父母知道實際上這是一塊平地。所以設定安全邊界就像是告訴孩子,在懸崖木板的下面你仔細看,我為你搭了一張結實的網,即使你沒走好,也不會摔下去。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無論孩子的表現如何,你都要鼓勵和肯定其中有價值的部分,這份鼓勵會轉化成經驗,幫助TA下次做得更好。事後的評價最為關鍵,是檢驗前面父母做的所有努力成果的時候。

你第一次上臺演講,能自己站在上面,媽媽覺得你很了不起

你把故事說的這樣詳細,媽媽好驚訝,為你驕傲

類似這樣的肯定,能幫助孩子把經驗轉化為能力,建立自信。

每個人出生時都沒有什麼能力或自信。憑著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接觸新事物,學習如何面對、處理,憑事情結果和人們的肯定,能力和自信才會不斷地累積起來。因此,自信是成長過程中經過不斷的肯定而建立出來的。肯定有兩種:來自本人和來自他人的,最好是兩者都有。……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得到足夠的肯定,他便能培養出足夠的自信、自愛和自尊,反之,他便總是自信、自愛和自尊不足。——《重塑心靈》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

結語

最後想說,當然學過心理學的父母有什麼不同,即使是一篇幾千字的文章也是無法窮舉的,只能解剖一個側面,權當借鑑。實際上,我個人覺得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對孩子無條件積極關注本身就是很難的,因為我們甚至對自己也不一定有這份關注。

但是,這是一份需要天長日久積累的能力,當然也是一份越練越好的能力。如果你感受到了它的好處,慢慢訓練自己,不斷反思總結,一定會發現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甚至舉一反三用在其他地方。然後,祝福所有的孩子都能擁有沒有學過心理學、但勝似學過心理學的父母,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學過心理學的父母,如何鼓勵孩子上臺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