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成語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作者:由 誰知盤中餐嗎 發表于 成語日期:2021-05-27

別有天地什麼意思

本文乃誰知盤中餐嗎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縣)人。他出身於官僚地主家庭,年輕時就具有浪漫主義的豪俠性格和改革政治的熱情。二十四歲中進士,曾任麟臺正字(秘書省典司圖籍的官員)和右拾遺(中書省諫官),並曾兩度從軍邊塞。有《陳子昂集》。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陳子昂是唐初詩壇上著名的詩歌革新者。他反對齊梁“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的形式主義詩風,提倡漢魏風骨,主張作詩要有興寄。這對盛唐渾樸雄健詩風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他的詩歌實踐了自己的主張,有意識地摒棄駢偶語句和華麗辭藻,內容充實:或反映人民疾苦,或揭發社會政治弊端,或感嘆壯志不遂;深沉蘊藉,剛健質樸。武后萬歲通天元年(696),陳子昂隨建安王武攸宜東征契丹。武攸宜無戰略,前鋒大敗,陳子昂一再進諫,並請“分麾下萬人為前驅。”不但不被採納,反而受到降職的處分。在詩人累遭挫折、登上薊北樓時,一時感懷燕昭王能重用賢才的歷史往事,乃悲憤地寫了這首詩,抒發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哀怨。詩的意境高遠,感情沉鬱,風格雄健。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據盧藏用《陳氏別傳》言此詩是作者“登薊北樓,感昔樂生(毅)、燕昭王之事”而寫的。由此可見詩篇首句“前不見古人”中的“古人”,主要指類似燕昭王和樂毅那樣的人。戰國時的燕昭王,是在齊國大破燕國之後即位的。昭王為復興燕國,築黃金臺招賢士,於是樂毅、鄒衍等人紛紛來到燕國,受到昭王的信用。而樂毅等人也不負昭王的信賴,結果幫助昭王打敗齊國,使燕國復興。像昭王那樣知人善任的君主,像樂毅那樣建功立業的名將,是值得後人景仰和嚮往的。一個渴望在當時有所作為的志士陳子昂多麼希望能遇上像昭王似的君主和樂毅那樣的賢臣與之共事啊!可是他卻坎坷不遇,徒有滿腔報國之心罷了。於是他在登臺縱覽祖國山河之際,情不自禁地發出了“前不見古人”的慨嘆!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對往古人物的感嘆,實際上是傷悼自己今天的不遇。由今之不遇又想到以後,自然引出“後不見來者”的感慨。意思是說即使以後有昭王、樂毅那樣的聖君賢臣出現,恐怕自己早已作古見不到了。在這無限感慨之時,詩人面對祖國的山河,仰望空闊的天宇,便觸景生情,很自然地產生了“念天地之悠悠”的念頭:宇宙是多麼無限,山河也千古長存,而人生卻是那麼短促,難道自己的才能抱負和為國獻身的滿腔熱憂,就在這悠悠無盡的天宇之下,不留痕跡地付諸東流麼?想到這裡,一種“時不我待”的更深的悲哀向他襲來,使他完全失去了控制力,於是“獨愴然而涕下”。“獨”字緊承上文兩個“不見”,有力地表達了他孤獨不群的息想感情。而“愴然”、“涕下”則具體表現了他悲哀的深重。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這首詩透過登幽州臺撫今追昔的感慨,深刻地表現了封建社會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同時也間接地表露了對當時統治階級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儘管由於階級出身和歷史條件的限制,詩人只能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實現寄託在明君、賢臣身上,但那種人生短暫、時不我待、渴望建功立業的迫切心情,卻是值得肯定的。也正因此,這篇詩作才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鵝。這首詩篇既不借景抒情,也不託物言志,而是直抒胸臆。從詩句本身看,除末句“獨愴然而涕下”有一定形象描繪外,其餘三句都沒有對客觀事物作具體描寫,而是感情的直接吐露。但是我們讀著這首詩,再聯想到詩人登上幽州臺,面對雄偉壯麗的祖國山川,撫今追昔泫然下淚的神情,一個憂國憂民、剛直不阿而又生不逢時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不就鮮明地呈現在我們眼前麼?

陳子昂寫下這首《登幽州臺歌》,其原因是什麼?詩歌風格如何?

我國幽燕之地自古以來就多慷慨悲歌之士,詩人在幽州臺上所抒發的又正是慷慨悲壯的感情,這既與詩題吻合又可由此聯想到詩人的寬廣胸懷和不凡的抱負。詩篇真是做到了高度的概括:既有豐富的內容可以發掘,又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清人沈德潛說:“伯玉追建安之風骨,變齊梁之綺靡,寄興無端,別有天地。”這樣的評語是符合陳子昂詩歌作品的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