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每日一談 | 啟功主編《篆·隸》:隸書的形成(十二)

作者:由 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3-21

現代融篆隸為一體的名家為誰

清初的郭宗昌、傅山、朱彝尊、顧苓等人也學漢碑,多得益於《曹全》《夏承》等碑,視野並不開闊,故成就也小,但在開創清代隸書,力追漢人的風氣中,功不可沒。

清代中期的乾、嘉之際,金石考據之風更盛,由於漢碑陸續發現,人們對漢隸的研究和學習更為深化,名家輩出。像翁方綱、鄧石如、黃易、桂馥、孫星衍、張廷濟、金農、鄭燮、伊秉綬、陳鴻壽、阮元、錢大昕、武億、錢泳等人都是好手。若論起富有創造性的書家當推金農、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

金農為著名畫家,“揚州八家”之一。他的書法別具一格,被稱作“漆書”,其書用墨濃黑似漆,用筆方扁,結體隸楷相參。他入筆便能涉古,他有的作品與漢人簡牘相似,渾樸高古。清“揚州八家”中的汪士慎、高翔也以隸書而著稱。

鄧石如為清代碑學巨擘,四體兼擅,尤以篆隸馳譽清代書壇。趙之謙認為他隸書最好,在四體中為第一。鄧石如也自謂“分不減梁鵠。”鄧石如隸書的特點是以篆意人分隸,結體嚴整,更多一些曹魏時期隸書的風采。方履籛評論他的隸書:“體方而神圓,毫剛而墨柔,枯潤相生,精微莫測。”(《萬善花室文稿》)

伊秉綬的隸書具有鮮明的個性,他主要取法方整厚重的漢碑如《校官碑》《衡方碑》《魯峻碑》《張遷碑》《郙閣頌》等碑刻,在結體上又融入顏體楷書的間架,伊秉綬隸書的風格是筆畫平直凝重,布白寬博,形體嚴整,裝飾性強。他不僅能“拓漢隸而大之,愈大愈壯”,也能寫極小的隸書,十分精到。後人評論他的隸書是“遙接漢隸直傳”,也有人認為他的隸書“雖未入古,正復絕俗”,說他不入古,恰恰表明他對漢碑不襲其貌,勇於創新的特點。

還有一位陳鴻壽,他金石書畫都有很高的造詣,其隸書在清人中也能獨樹一幟,他的隸書受《褒斜道》《石門頌》等摩崖碑刻的影響,並汲取了漢代磚瓦文和金文,書風韻致超逸,姿態萬千,陳鴻壽的隸書也有人認為“豪無古法”,楊守敬則認為“桂未谷(馥)、伊墨卿(秉綬)、陳曼生(鴻壽)、黃小松(易)四家分書,皆根柢漢人,或變或不變,巧不傷雅,自足超越唐宋。”伊秉綬和陳鴻壽的可貴之處就是借古開今的“變”。

每日一談 | 啟功主編《篆·隸》:隸書的形成(十二)

文章來源於 文物出版社《漢字書法通解(篆·隸)》

— End —

每日一談 | 啟功主編《篆·隸》:隸書的形成(十二)

千年古宣注重中國書畫藝術產業的發展傳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開設了集藝術展覽、書畫愛好者交流及經營高檔文房用品的千年古宣北京旗艦店為一體的北京千年古宣藝術中心。

總公司安徽涇縣千年古宣宣紙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成功恢復失傳幾十年的傳統宣紙工藝的;更在安徽建設了國內一流的集“千年古宣”宣紙古法工藝生產、參觀、遊覽、體驗為一體的千年古宣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

依託於現有產業,在未來,“千年古宣”將會更加地致力於書畫產品的研發,致力於“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宣紙的社會化推廣,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走向千家萬戶,成為宣紙文化名片,服務於社會大眾。

千年古宣藝術中心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新華街84號

安徽涇縣千年古宣宣紙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宣城涇縣綠寶街羅里路

關注千年古宣

“官方商城”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關注千年古宣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