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作者:由 藤樹先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3-23

看官什麼意思

近期,電視劇《清平樂》收穫了很高的流量,大有趕超2019年的《慶餘年》的趨勢。而在這部電視劇裡,“官”這個字頻繁出現。比如稱呼自家的丈夫為

“官人”

,稱呼看客為

“官人”

,前來惠顧生意的客戶為“客官”,甚至大宋天子也被叫做

“看官”

其實這倒並非《清平樂》憑空捏造,真實的宋朝確實如此。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傳統小說《水滸傳》裡面也有這樣的敘述:

“再說那人姓甚名誰?那裡居住?原來只是陽穀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就縣前開著個生藥鋪。從小也是一個奸詐的人。使得些好拳棒。近來暴發跡,專在縣裡管結公事道,與人放刁把濫,說事過錢專,排陷官吏。因此滿縣人都饒讓他些個。那人覆姓西門,單諱一個慶字,排行第一。人都喚他做西門大郎。近來發跡有錢,人都稱他做西門大官人。”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除了西門慶,另一個有錢有勢的小旋風柴進,被尊為

“看官”

。梁山好漢在揶揄官軍的時候,還聲稱自己殺貪官是

“官家”。

(指北宋道君皇帝),雖然《水滸傳》成書於明朝,但是這些現象確實反映了宋朝的社會情況。只是,為什麼宋朝社會的“官”這麼多?其實,這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朝很喜歡“官”這種職業。

唐宋之變

“官家”。

早在東晉時期,就有將皇帝稱為“官家”的記錄:東晉北方的後趙將領石虎,曾將後趙皇帝石勒稱之為官家:

“柴大官人”

之後歷朝歷代,也都有這種稱皇帝為官家的記錄,只不過到兩宋,這一頻率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宋朝將”官家“專指皇帝來源於開國皇帝趙匡胤的自稱,取自三國時期曹魏蔣濟《萬機論》中

“柴大官人”

的“官”和“家”字,與秦始皇自比

“報答趙官家”

有異曲同工之妙。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報答趙官家”

在宋朝之前,平民百姓想當官,基本上是依靠運氣:兩晉南北朝奉行門閥制度,所謂:

在歷史上,將皇帝尊為“官家”的習慣並非宋朝首創。

,草根子弟有機會做官的寥寥無幾,即便做了官,也會陷入“門閥子弟”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終遭到壓制。雖然隋唐兩朝奉行科舉,但是,當時世家的勢力依舊很強大,這就意味著,沒有好出身,努力考試也未必考得上進士,而唐太宗口中的

在歷史上,將皇帝尊為“官家”的習慣並非宋朝首創。

也只是士族的“英雄”。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而宋朝建立的時候,中國已經遭遇了黃巢之變和五代十國的戰亂,這一戰亂將之前朝代留下來的門閥世家全部消滅殆盡。唐朝近300年間只有7000多位進士及第,而到了宋朝,前4位皇帝在位期間就已經有7000多人登科了。可見,宋朝雖然面積狹小,統治階級卻不斷在擴張,平民老百姓當官變得更加容易。因此,宋朝的科舉比照前朝,這一制度拉近了官民距離,也讓老百姓感覺,做官並非遙不可及的事情。

文官盛世

兩宋可以用“文官盛世”來形容。因為兩宋朝廷給了文官太多的福利,也給了讀書人太好的待遇——當然,這些待遇的成本,是建立在掠奪百姓的基礎上。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宋朝建國之初,太祖皇帝趙匡胤於中唐以來百餘年的戰亂,為了避免大宋江山也重蹈前朝覆轍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於是趙匡胤便立下了所謂的“祖宗之法”:以文治天下。宋太宗在其即位詔書中也有祖宗之法不可逆的說辭:

“先皇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遵承,不敢逾越。”

宋太宗不僅身體力行,還言傳身教,對他的繼任者宋高宗也是如此:

“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

(宋太宗確定太子之時,便將太子名字改成了

“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

)宋高宗即位皇帝之時再次強調“祖宗之法”寫的重要性: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既然三位有作為的先皇都陸續遵從“祖宗之法”,後來的皇帝也必然要

“三皇五帝”

宋代的“祖宗之法”也陸續被後面的皇帝和大臣不斷完善。最核心的是兩大制度設計: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三皇五帝”

而逐漸流行起來,頻繁使用“官”這個字,倒是和宋朝社會的特殊屬性有關。

盡力打壓武將地位,扶植文官地位,甚至邊關統兵,也是派遣文官具體負責指揮部隊——比如宋仁宗之後的宋夏戰爭,負責指揮宋軍的前敵最高指揮官,或者是文人(比如韓琦),或者是宦官——比如元豐五路伐夏戰爭中,就有太監統帥軍隊打仗的記錄,甚至宋徽宗把太監頭目童貫,視為軍事奇才。並且,兩宋在輿論導向上,也對武將、軍士百般侮辱,比如將軍士辱罵成

而逐漸流行起來,頻繁使用“官”這個字,倒是和宋朝社會的特殊屬性有關。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雖然大宋皇帝防備武將起兵造反,但是對於文官,也並沒有十分信任。為了防止朝廷出現文官大權獨攬甚至弄權現象,大宋朝廷在同一個崗位上,設定了多位主事官員,不僅如此還將官、職、差遣分離,這一制度的積極意義在於,任何官員想要弄權都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消極意義在於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官太多了,官僚之間互相踢皮球、不做事成為常態,畢竟集體責任無法追究。這導致在整個北宋,幾乎沒有權臣弄權現象。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當然,這兩大制度的設計也遺禍宋朝日久,就好比宋人葉適所說:

“天下英雄,入吾轂中矣。”

在這兩大設計的庇佑下,都讓大宋的文官感到歡欣鼓舞:因為打壓武將滿足了文官的虛榮心,保證了文官的優越感,而大量招收文官,雖然弱化了文官的權力,但是卻讓更多本來不能當官的人有了做官的機會,就好比研究生擴招讓很多本來考不上研究生的人也能成為研究生一樣,這些文官,安能不感恩大宋皇帝的仁慈?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並且,大宋文官的俸祿極高,只要做了官,一個人的俸祿,養活全家吃喝不愁都不在話下:

“宰相、樞密使一級的高官,每月俸錢三百千(即三百貫),春、冬服各綾二十匹、絹三十匹、綿百兩,祿粟月一百石;地方州縣官員,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月二十千,小縣縣令每月十二千,祿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還有各種補貼,如茶、酒、廚料、薪、蒿、炭、鹽諸物以至餵馬的草料及隨身差役的衣糧、伙食費等,數量皆相當可觀。”。

地位之高,工資又十分可觀,都充分說明兩宋社會是“文官盛世”,也都激發了百姓渴望做官的慾望。

做官途徑

並且,大宋皇帝還不斷根據情況變化,來增加老百姓做官的渠道,讓更多人有機會做官。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比如宋朝在科舉制度之外,還推行

“天下英雄,入吾轂中矣。”

其數目繁多,達到了歷史之最:一是

“名此,欲我兒有常德,久於其道也。”

,包括

“名此,欲我兒有常德,久於其道也。”

還有

,如

等。即父親只要級別到了一定的地步,其兒子們也可以按照相應的情況,獲得官職。據《宋史志第一百十二·選舉五》中的記載:

“先朝庶政,盡有成規,務在遵行,不敢失墜。”

——當然,從白丁角度來說,這也是拼爹的一種,但是,從文官角度來說,這也是朝廷給的莫大恩惠,並且,恩蔭制度下的官僚群體,在宋朝官僚集團中,佔據不小的比例。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此外,宋朝官僚的來源渠道還有“恩科”制度——即

“先朝庶政,盡有成規,務在遵行,不敢失墜。”

宋朝宋仁宗在位期間,讀書人張元和吳昊因為科舉不第,而投靠西夏。張元在西夏甚至被西夏皇帝李元昊封為國相。擔任國相的張元成為西夏堅定的主戰派,主張積極對北宋發動戰爭,其戰爭慾望甚至強於西夏貴族,歸根結底,在於張元因科舉的不順利,而仇恨宋朝。宋仁宗也反思了一下歷朝歷代落第書生對朝廷的危害,於是,設立

“垂子孫之貽謀,光祖宗之大業”。

制度:即將一些考不上功名但確實有點條件的人,也都一併授予官職,這樣,可以防止張元事件再度發生。在宋朝歷史上,很多底層官僚來自這個渠道。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再次,還有一些特殊渠道獲得功名的官員。比如宋仁宗在位期間,蜀地有個精神病秀才揚言要造反,宋仁宗為了安撫人心,於是賜給了這個瘋秀才功名——後世為此稱讚仁宗仁慈,但其實,瘋秀才做官後,每個月的俸祿,都來自百姓的稅收。可嘆宋朝農民的血汗錢,被宋仁宗這樣拿來送人情!

官人官家、客官看官,《清平樂》中的這些官,道出宋人很愛做官

兩宋時代,官民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被打破,宋人對做官這一偉大事業極為狂熱,但是狂熱的背後卻值得人們深思:

“垂子孫之貽謀,光祖宗之大業”。

因此,宋人愛官的背後,更是一則黑色幽默般的無奈。但是“祖宗之法”也並非全然無用,正如鄧小南先生所說:

“宋代的‘祖宗之法’既非真正至高無上而不可逾越,亦非一成而絕然不變,其內容既時而有所調整補充,即在一定程度上對於以往的成規定法有所背離。“祖宗之法”本身從來不是固定永恆的排它性‘框架’。”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