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作者:由 照鑑史事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6-13

堯舜之治是誰提出的

前言

自周代開始便有著國之大事,唯戎與祀的傳說。

據《左傳》:“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今成子惰,棄其命矣,其不反乎。”

戎便是打仗,祀便是祭祀,大司馬掌管著一個國的兵馬,這個官職對於一個國的安危來說至關重要。

而在一個國中,大司馬的選擇一般是軍事才能出眾,亦或是政治本領異於常人。西漢時,漢哀帝卻將一個一無是處的男子提拔為大司馬,這個男子的名字叫做董賢。董賢比漢哀帝小三歲,出自官宦人家,自小兩個人就是黏在一起的玩伴。長大後董賢也經常到皇宮中和皇上喝酒,一日董賢與皇上飲酒正歡,夜色降臨,漢哀帝順勢將董賢留在了宮中。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哀帝改革,堯舜之世

皇宮外一陣雞鳴過後,哀帝醒了過來,發現董賢還在睡覺,但是董賢的胳膊在枕著哀帝的衣服;早朝很快就要開始了,哀帝不能不起床,但是董賢是哀帝的好友,哀帝不願意吵醒他,於是從牆上拿下一把刀就把袖子割了下來。董賢醒來看到皇帝的袖子,感動不已,次日董賢又來喝酒,哀帝此時提出了一個想法。董卿以為堯舜禹之世如何,吾可否效仿,董賢稱道,但行無妨。

遂哀帝將他的改革計劃告知董賢,自秦王一統六合之後,世道便是分分合合,前朝皇帝時,也多有叛賊起義。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身為天子,德行被萬民敬佩,漢哀帝要為百姓們做一些事。但從何下手呢?漢哀帝想了一會後,決定將西漢王朝的田土和官員進行整改,來恢復堯舜之世的太平。堯舜禹一世奉行著公田制度,田土都歸公室所有。

而時隔多年,哀帝雖然沒有辦法使農民將私人田土上交王朝,但是他可以對土地面積進行調整。哀帝遂想,將全國農民的田土都定在一個閾值內,每人所擁有的田土不可超過三十頃,傾在西漢是土地計量的單位,一傾等於現在的一百畝。

也就是說西漢的農民每人擁有的土地不可以超過三千畝。彼時西漢的人數還未有當今之多,故而農民有著大量的田土,較為富碩。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名田制度,王室裁員

在田土上,西漢王朝實行這名田制度,每家農民的田地之上都冠以其名字,以加強農民的職業身份感和提高農業種植地位。

而時隔多年,哀帝雖然沒有辦法使農民將私人田土上交王朝,但是他可以對土地面積進行調整。哀帝遂想,將全國農民的田土都定在一個閾值內,每人所擁有的田土不可超過三十頃,傾在西漢是土地計量的單位,一傾等於現在的一百畝。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同樣的官吏的貪腐,哀帝認為是官員人數過多造成的,遂哀帝以為將多餘的人數裁掉即可以解決官員的貪腐了。哀帝規定一個都邑的官員不可超過三十人,王侯的奴婢不可超過二百人,公主的數量也不可超過一百人。

在這種名田制度下,商人便以自己的名字買下了大量的田土,而為謀其發展,商人便欲破財買官。哀帝第二個改革就是對商人的約束,哀帝向在朝中為吏的官員提出,若在朝中為官,則需將家中良田交給公室。

廢任子令,董賢的建議

其外哀帝身邊的侍從,或許是不太合哀帝的心願,這些侍從還是來自一種叫做任子令的古老制度中。

對於服侍多年的奴婢,哀帝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女子一輩子在朝廷中服侍哀帝,卻沒有過民間百姓的天倫之樂。隨即哀帝提出了奴婢在年過五十之後,即可以離開朝廷,恢復庶民身份,而不到三十的奴婢也可以出嫁為人妻。

《漢書·哀帝紀》:“除任子令及誹謗詆欺法。”

哀帝改革的內容便包括將這個郎廢除,他決定將年薪三百石的老臣待遇提高,他們退休之後,仍然拿著三分之一的俸祿,也就是一百石。哀帝將這些改革傾囊告知董賢,希望這位憑藉友情上位的大司馬能夠給出中肯的建議。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董賢沉思片刻,今日的優厚待遇多數與舊制有關,皇上若是進行改制,董賢便有諸多不便。

對於服侍多年的奴婢,哀帝認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些女子一輩子在朝廷中服侍哀帝,卻沒有過民間百姓的天倫之樂。隨即哀帝提出了奴婢在年過五十之後,即可以離開朝廷,恢復庶民身份,而不到三十的奴婢也可以出嫁為人妻。

天象有變,調整日晷

元壽元年,哀帝放棄改革後身染寒疾,朝中的太史,以及一眾儒生便拿著奏章找到了哀帝。哀帝久病不愈,是有幹天和,太史日夜觀測天象,這些天空中的星象近日變化劇烈。

哀帝的先祖對於朝中的官員關心倍至,於是提出,在朝中任職滿三年的官員,既可以將其子送到皇帝身邊做侍從,這種侍從也是一種官職,名為郎。

哀帝本來不是個迷信的人,但是大病已久,無方可治,隨即從了太史大人的方術。原本一百度的日晷轉而調整為一百二十度。顯然,將健康交給上天是不會奏效的,元壽元年六月,哀帝就因病駕崩。

隨即對皇上提出堯舜之世雖盛極一時,而今時不同往日,哀帝若是進行改革,未嘗可復堯舜之治,但本朝官員也許會因此變動。哀帝雖心不甘情不願,但還是採納了董賢的建議,這份多年的友情使得哀帝放棄了改革。

漢哀帝欲仿堯舜之世:六項改革被好友拒絕,元壽元年天象有變

將董賢的官位剝奪後,王莽官復原職,成為了西漢的大司馬。此時宮中無帝,如群龍無首,一個九歲的中山王被王莽選中,其即位後成為平帝。

大臣們便揣測是上天的懲罰,使得哀帝患病,於是勸誡哀帝,將大殿前的日晷調整方向,以合天意。

后王莽借皇帝之名,收攏人心,饑荒之年大開糧倉,長安城中房屋空出供百姓居住。在平帝被王莽挾持的第二年,王莽便派人將一個銅盒放入廟堂之中,翌日王莽進入廟堂,將銅盒中的璽書取出,告知天下,平帝乃是假帝,王莽稱帝。

大臣們便揣測是上天的懲罰,使得哀帝患病,於是勸誡哀帝,將大殿前的日晷調整方向,以合天意。

這個日晷並沒有對哀帝的病有治癒作用,年輕的哀帝並沒有為西漢王朝留下後人。一如前朝的成帝,二人皆是無後而終,太后王政君急忙把他的侄子王莽召回了朝廷。

王莽憑藉王氏在西漢王朝的勢力,又成為了平帝的太傅,自此挾平帝令諸侯,將西漢王朝變成了王氏王朝。王莽將平帝挾持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中平帝的母親欲入長安城,被王莽中途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