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若是心碎(情感類),到底需要什麼醫生?

作者:由 體悟人生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1

心理醫生?病理醫生?生理醫生?其實都不對,需要的是情理醫生。

心理醫生較於情理醫生而言,過於理性,把所有的科學研究,包括各種邏輯、思維上的研究都大篇幅的列出來,然後一條一條去篩選,該如何拯救這顆broken heart,其實對於心碎這件事實,病理醫生會比心理醫生好的多,至少前者是在有效的從肌體方面幫助患者康復。

病理醫生較於情理醫生而言,過於表面,甚至只是言語上的心碎罷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需要用心電圖去解決心臟的問題。

若是心碎(情感類),到底需要什麼醫生?

生理醫生對於情理醫生而言,過於內在,可以說病理解決的是表面問題,生理解決的是內部問題,都沒有達到情理的剛好本質。

那麼,什麼是情理醫生,用一個比較好接受的解釋,即是感性的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在解決心碎問題的時候,他的立場是屬於他自己的,並不屬於某一個患者。換句話說,他所能夠做的只是隔靴搔癢,可能會讓患者更難受,看似能夠拿出很多堅持心碎的資料,或是不該心碎的資料,其本身對心碎沒有任何的緩解與解決作用。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是,這樣的心理醫生在碰到所謂的心碎的患者的時候,他所能夠做的最好的就是禁音陪伴,禁音陪伴也就是作為一個朋友、親人來給予他無聲的幫助,不發表任何的言論以及不引導患者做任何的事情,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徹底解決心碎,過多的話語只會造成負面的效果:使得患者感覺煩亂,討厭,甚至哪怕是專家的形象,最後在患者眼裡都只是一個只會牢騷的父母,心碎這種事情本就不怎麼敢和父母說,現在似乎又有一個類似父母的人類出現,心碎的患者只會感到更加的無助與傷心。

情理醫生,也許很難理解,畢竟可能在世界上還沒有這樣的醫生。對於心碎這件事來說,情理醫生是能夠幫助患者把“心情”碎片重新整合的醫生,而且可以讓“心情”恢復到80%以上的醫生,在情感問題上來說就是能解決80%失戀或是失情(情志)問題的醫生,剩下的20%依靠患者自身的對情感掌控的能力與時間來恢復。情理醫生所要做的事情或是其所佔立場也並非是患者,而是整個人類,他要適應各種人類對於情感的需求與感受,站在整個人類的感情發展過程的立場上,對患者進行二次整合(一次整合是父母所給予的,也就是所謂的先天情感,在心碎之後,先天情感隨著失戀的強度的大小有著不同程度的喪失)。然而,要讓一個哪怕是醫生的陌生人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去幫助自己整合心情,並不是一件易事,甚至比登天還難,這就需要情理醫生與患者從一開始就構築起穩固的心靈橋樑,若是在造橋的時候雙方的某一方退縮或是結束,這座橋可能永遠都沒辦法建立起來。用抽象思維來看,就是情理醫生用某種可行的方法讓患者開啟心門,隨後開始往患者的內心深處建造橋樑,建造完畢後,醫生會看到患者內心深處支離破碎的“心情”,而此時的醫生會在患者心中重新整合這些碎片,當然,整個整合過程患者必須200%的配合,否則再想重新構築自己的情感,恐怕就會非常困難。可以說,情理醫生的存在前提,是基於病理醫生與心理醫生以及醫學常識的醫生,甚至比心理醫生更來之不易,是真正能夠解決“心碎”這件事的醫生。

當然,情理醫生可謂少之又少,患者若是能好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理健康,也不需要這些情理醫生。心碎這事,可謂一時心碎,一世整合。因為,在木柵上釘過的釘子被拔掉後,木柵上肯定會留下痕跡,“心情”也是如此,就算是被膠水或是針線粘合的非常牢靠,也定還有裂縫,也是很容易受傷或是感染的。所以,珍惜自己的先天情感,二次整合之後的情感,就是俗世情感了,也許並不那麼好恢復與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