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作者:由 1支筆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墓誌銘埋在墓的什麼位置

在目前學術界,被公認為中國最早墓誌的,當屬《賈武仲妻馬姜墓記刻石》。該墓記刻於東漢延平元年(106年)九月,被譽為中國墓誌之鼻祖,於1929年在洛陽邙山王窯村出土。該石出土後曾歸金石學家羅振玉收藏,後歸旅順博物館,現藏遼寧博物館,惜已風化的隻字不存。

原北平圖書館舊藏該石初拓本,首行 “惟永平”和“膠東侯”6字未損。該拓片高46釐米,寬58釐米。 志文隸書,15行,每行2~19字不等。根據金石學家馬子云先生在《碑帖鑑定》中的介紹,首行損壞的“永平”二字和“膠東侯”三字為陳淮生為羅振玉代購運輸時不慎損壞,而當時“膠東侯”三字尚可粘合,“永平”二字已無法復原。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一、原墓記釋文

惟永平七年七月廿一日,漢左將軍特進膠東侯

第五子賈武仲卒,時年廿九。

夫人馬姜,伏波將軍新息忠成侯之女,

明德皇后之姊也。生四女,年廿三而賈

君卒。

夫人深守高節,劬勞曆載,育成幼媛,光□

祖先。遂升二女為

顯節園貴人。其次適鬲侯朱氏,其

次適陽泉侯劉氏,朱紫繽紛,寵

祿盈門,皆猶

夫人。夫人以母儀之德,為宗族之覆。春秋

七十三,延平元年七月四日薨,

皇上閔悼,兩官賻贈,賜秘器,以禮殯,以

九月十日葬於芒門舊塋。□□子孫,懼不

能章明,故刻石紀(下闕)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二、文物價值

(一)為中國墓誌起源提供實物資料

羅振玉《遼居稿》中《賈武仲妻馬姜墓記跋》:“漢人墓記前人所未見,此為墓誌之濫觴。”

(二)為東漢黃腸石研究提供新的內容

關於馬姜墓記的最早記錄當屬郭玉堂《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民國十八年陰曆六月,洛陽、孟津、偃師三縣接壤處王窯村出土,有冢。質為紅沙石,甚大,形似黃腸石,字刻石端,工人剖取刻字一端,而棄其餘。”

黃展嶽《早期墓誌的一些問題》(《文物》1995年第12期)指出:“王窯村一帶系東漢帝陵區,曾多次發現黃腸石和黃腸石刻,馬姜墓石為黃腸石無疑,馬姜墓應是黃腸石墓。此墓石原來很可能是嵌在墓石壁的明顯部位。”

據原北平圖書館舊藏該石初拓本,知道該拓片高46釐米,寬58釐米。根據洛陽古代藝術館館長趙振華研究:“馬姜墓記屬於黃腸石題銘。該拓片高46釐米,正好合漢尺2尺,是其石的高度,即砌地宮牆的高面。寬58釐米,合漢尺2尺5寸,是其石的長度,即砌牆的長面。依照目前已知所有黃腸石題銘“廣三尺”的推測,馬姜墓石在工人剖取刻字一端前,亦應是此尺寸,即砌牆的厚度。”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三)為帝陵方位尋找提供部分線索

馬姜“葬於芒門舊瑩”,這個舊瑩應該是其丈夫賈武仲家族的墓地,而賈武仲的父親賈復是南陽人,其宗族墓地原先應該在南陽,因其隨光武皇帝征戰而封侯,成為開國重臣,有可能將家族墓地遷邙山。光武皇帝在建武二十六年在邙山“初作壽陵”,而賈復“三十一年卒”,在光武皇帝營建原陵5年後死去,因此可揣測馬姜的公公,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二十八宿將之一,漢左將軍特進膠東侯賈復很可能陪葬原陵,也就是說馬姜墓記的出土地王窯村,應該屬於原陵陪葬陵區域之一。這為原陵方位的尋找提供一定線索。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三、史料價值

該墓記內容雖然短短180餘字,卻涉及東漢歷史、人物、官職、制度多處:

(一)可佐證《後漢書》相關人物“履歷”。

1、墓主人馬姜的公公——賈復。墓記中“漢左將軍特進膠東侯”的稱謂和《後漢書》卷十七《列傳》第七“賈復”篇:“明年春,遷左將軍,十三年,定封膠東侯,…復以列侯就第,加位特進。…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諡曰剛侯。”的記載相符。

2、墓主人馬姜的父親——馬援。墓記中“伏波將軍新息忠成侯”的稱謂和《後漢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四“馬援”篇:“於是璽書拜援伏波將軍,…封援為新息侯,建初三年,肅宗使五官中郎將持節追策,諡援曰忠成侯。”的記載相符。

3、墓主人馬姜的妹妹——明德皇后。 墓記中“明德皇后之姊也”和《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明德馬皇后”篇:“明德馬皇后諱某,伏波將軍援之小女也。”的記載相符,同樣也印證馬姜和明德皇后為姊妹關係,姜長於後。

4、墓主人馬姜的女婿——鬲侯朱某。“其次適鬲侯朱氏”可與《後漢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二“朱祐”篇:“朱祐字仲先,南陽宛人也。…十三年,增邑,定封鬲侯。子商嗣。商卒,子演嗣,永元十四年,坐從兄伯為外孫陰皇后巫蠱事,免為庶人。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演子衝為鬲侯。”相印證。

5、墓主人馬姜的女婿——陽泉侯劉某。陽泉為侯國,見《續漢書,郡國志》之“廬江郡” 條。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二)可補史書部分失記內容

1、墓主人馬姜的丈夫——賈武仲。賈武仲是賈復第五子,29歲亡,史書無載。據此,可補史書所缺。

2、據此墓記,可以補史書缺記的馬皇后的一個姐姐馬姜的生平事蹟。

(三)漢代文書格式中的提行

在“簡牘制度”中解釋抬頭與提行時指出:“提行乃指意義連貫的字句,出於尊敬他人等特殊原因,人為地分成兩行書寫”(該書第154頁)。馬姜墓記共15行,卻提行6次,分別是第三行“夫人”、第四行“明德皇后”、第六行“夫人”、第八行“顯節園貴人”、第十一行“夫人”、第十三行“皇上”等,其中除過政治上對皇室成員普遍尊敬而提行外,該墓記行文每遇“夫人”輒提行以示尊敬,而其丈夫賈武仲卻沒有這個待遇,如第二行“賈武仲卒”,第四、五行甚至將“賈君”二字分開,“賈”字在第四行之末而“君”字在第五行之首,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考慮對墓主人丈夫在書寫格式上的“尊敬”,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該墓記的主人應該是馬姜。

這種行文格式在漢代簡牘中廣泛使用,但是在碑刻中使用,該篇墓記應該算是早期的物證之一。

四、書法價值

章法上,仍然是簡牘格式的延續。縱有行,橫無列,字距緊密,行距寬闊。這種章法也是後世最常用的基本書寫格式。

結體上,保留著西漢中後期以來至東漢後期八分書形成前所謂“古隸”的基本特徵,東漢以來這種書體也稱作 “通俗隸書”,這種書體在民間廣為流行,洛陽出土的大量黃腸石上的題銘就是這種書風的代表。

用筆上,通俗隸書作為民間的實用性書體,減少了影響書寫速度的篆書方面的大量彎轉,同時作為八分書典型特徵、裝飾意味極濃的蠶頭燕尾和左波右挑的體式這裡也基本沒有展現。但是隸書味道卻非常濃厚,隸書特徵俱全,非常耐人尋味。

另外,該篇墓記筆法細勁,結構方正,筆畫爽利,但又不乏飄逸和圓潤之態,個別字的結構和筆畫若飛天舞袖於長空,若首行“左將軍特進膠東侯”等字,筆畫流暢,造型優美。

中國最早的墓誌,你要了解!

五、其他價值

(一)墓誌銘的範文

該篇墓記,行文簡潔幹練,文詞優美爽朗,兼具漢賦風采,語言洗練,中心突出,不失為一篇精美的墓誌銘範文。如,“夫人深守高節,劬勞歷載,育成幼媛,光□祖先”,“朱紫繽紛,寵祿盈門”,“夫人以母儀之德,為宗族之覆”,“皇上閔悼,兩宮賻贈”,“賜秘器,以禮殯”,文章雖短,但內容豐富,簡短几句話,把馬姜這個封建社會受人尊敬女性的光輝形象就勾勒出來,其文風樸實,文采華麗,值得學習和借鑑。

(二)封建社會較早體現女性價值和地位的文物史證

前已說明,該篇墓記屬黃腸石題銘,是埋在墳墓中的,屬於紀念墓主人馬姜生平和功績的墓誌銘性質的題記。根據文中“葬於芒門舊瑩”的記載,我們有理由推測,馬姜應該是和丈夫賈武仲合葬的,再據郭玉堂《洛陽出土石刻時地記》關於馬姜墓記發現時“有冢”的記載,賈武仲和馬姜合葬墓的規格也不小。

再根據洛陽出土的與馬姜卒年相差不遠的袁安、袁敞和張禹碑的情況,可以推測,為墓主人立碑可能已經成為當時的一種風氣,因此馬姜夫婦墓冢外也應該立有墓碑,但該碑應該是為其丈夫賈武仲所立。

在中國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是相當低的,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為女性歌功頌德的碑誌卻屈指可數。馬姜丈夫早喪,馬姜年輕守寡,撫養4個女兒長大成人,且都成為“貴人”和“侯”夫人, 對一個家庭來說,確實馬姜為這個家庭付出了較多,也深受這個家族的尊敬,所以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書寫該篇墓記的時候,撰寫者也是完全發自內心的對馬姜的尊敬,每每遇到“夫人”便提行以示尊敬。當時為馬姜刻立這塊墓記的人,“懼不能章明,故刻石紀□”,在下葬馬姜的時候,草草地在墳墓地宮的牆壁上刻記了馬姜的生平,1800多年後,這塊石刻出土,為後人留下了這片史料、文物和書法價值都很高的《賈武仲妻馬姜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