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作者:由 深度檔案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03

過夏首而西浮什麼意思

近期湯加海底火山爆發,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據相關專家解讀,

此次火山爆發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總和,

是近幾十年來威力最強勢的一次火山爆發。

此次火山爆發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客觀原因是許多國家接到了來自爆源地所產生的海嘯預警,

就連距離湯加8000多公里的日本,本地海港也多次遭到海嘯侵襲,部分船隻傾覆。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當然,這難得一次的“壯景”也引起了諸多人類對自身命運的擔憂,比如有人就丟擲2022可能是“

無夏之年

”的推斷,引起很多網友恐慌,這會變為現實嗎?

什麼叫做“無夏之年”。

無夏,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夏天

,具體來說就是到了夏天卻沒有任何夏天的特徵,由於地球受到某種強大外力的影響,氣候出現極度反常,使

六月飄雪,七月冰霜,

讓人們覺得夏天就如同冬天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無夏之年。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在整個人類文明演變的過程當中,歷史上關於“無夏之年”有詳細具體記載的是在1816年,前一年,也就是

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

直接導致第二年夏天全球氣溫異常寒冷,農民出現欠收甚至絕收的情況,連帶造成經濟危機。

1816年的“無夏之年”有多恐怖?具體情況如何?

1816年“無夏之年”的形成,直接源於1815年坦博拉火山的爆發。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具體在爪哇島東部的森巴瓦島,海拔4000多米,歷史上曾出現多次噴發,因岩漿多次侵入岩牆或岩床,使碎石編製成巨大堆積,後來就形成了一座複合型火山。

1815年4月5日,這座沉寂多年的火山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爆發,

隨後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響徹大地,時任印度尼西亞代理總督的弗萊士曾在日記裡記下了他所親歷的這一刻。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坦博拉火山噴發循序漸進,持續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始於4月5日,一直到7月中旬方才完全結束,其中陸陸續續有幾次大規模的噴發。

剛開始,方圓1000多千米範圍內的居民只是聽到一聲巨響,隨後每隔一個時刻就有爆炸聲從遠處傳來,起初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火山爆發,以為只是附近的軍事據點受到攻擊,所以沒有做出任何撤離或積極防禦的措施。

4月6日,濃霧包裹了印度尼西亞天空,幾乎看不到太陽,此時的印尼人才感到氣溫的明顯變化,

天氣異常沉悶燥熱,空氣稠度濃重,

似乎有地震的預兆,但地震久久沒有發生,隨後爆炸聲越來越小,只是有小規模的灰塵從天而降。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如果此時有一個“吹哨人”警告印尼人這將是一次巨大的火山噴發,那麼後來也不會釀成如此重大的人員傷亡,可惜這個吹哨人遲遲沒有出現而災難卻如期降臨。

從4月10日開始,坦博拉火山噴發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且動靜越來越大,此時爆炸的聲音也越來越密集,火山灰已經遮蓋了整個印度尼西亞天空,暗無天日,

儼然一副世界末日的景象,

距離坦博拉火山最近的索羅和隆邦兩地居民已經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地面在震動。

約十天之後,坦博拉火山出現最大規模的爆發,

超過百億噸的岩漿如同泥石流一樣從坦博拉火山口傾流而下,

站在距此火山30公里開外的地方,也能看見坦博拉火山噴湧而出的火焰。

該逃的時候不逃,錯過最佳時機,現在想逃已經來不及了,成千上萬的印尼人被火山灰和熔漿所覆蓋,屍骨無存,無數的房屋和農田均被火山所摧毀,火山噴發所引發的巨大海嘯,直接將位於火山旁的坦博拉鎮吞沒。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屬於世界上有具體歷史記載的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火山爆發等級其實還不止7級,其釋放的能量總和相當於二戰期間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6。2萬倍,

威力等同於8億噸TNT炸藥或8個俄羅斯“大伊萬”,

至少有9萬人因這次火山噴發而喪命。

1847年,瑞士著名生物學家卓靈格不遠千里來到印尼並登上了坦博拉火山,他發現

這個曾經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直接被削成了只有2950米的巨型火山口,

後來又經地質學家勘測,發現坦博拉火山爆發直接帶走了近700億噸山體,而這流失的山體在火山噴發時變成火山灰,飄往四周,在距這座火山1500公里的地方,堆積的火山灰也厚達1釐米。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當然,以上所說的這些只是火山噴發時給附近乃至地球帶來的直觀影響,不過此事後勁依舊強大,坦博拉火山噴發帶來的另一重大影響,就是全球氣候短暫變冷。

1815年中旬到1816年中旬,

全球年均氣溫下降0.53度,全年無夏。

大規模火山噴發為什麼會形成“無夏之年”?

首先,大規模火山噴發所形成的菸灰柱會超出海平面數十千米,直接穿破對流層進入平流層,比如坦博拉火山爆發就將數億噸的菸灰帶進了43千米高空,

這些菸灰會形成巨大的平流層懸浮顆粒,

同時平流層氣壓流動性較差,這些懸浮顆粒在短時間之內不會消散。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削弱太陽輻射,使絕大部分的太陽能量無法進入地球,地面氣溫由此下降。

其次,大規模火山噴發時,超高溫岩漿在巨大外力作用下也會噴湧而出,

在對流層迅速形成一個超高溫氣穴,隨之出現的就是巨大的低氣壓帶,

空氣一般都會從高氣壓地區流向低氣壓地區,地面空氣受到低氣壓帶影響,不斷上升,同時又隨著海拔升高,壓強變小,空氣發生膨脹,造成當地溫度降低,陰雨綿綿。

塞爾福等火山學家曾經就觀察到,噴發後的坦博拉火山附近方圓1000公里的地方氣溫急劇下降,兩週之後,南印度也記載了當地氣溫劇降的現象。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火山噴發時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坦博拉火山爆發釋放的硫化物是近500年來硫化物的總和,二氧化硫不僅不會像二氧化碳那樣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相反還可能造成地球溫度下降。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原因在於,這些硫氧化物在大氣中會和漂浮的水分子發生物理化學反應,

形成硫酸霧或硫酸鹽氣溶膠

,硫酸霧說白了就是帶有酸性的小液滴,這些小液滴會反射部分太陽輻射,加強大氣向上輻射,硫酸鹽氣溶膠同樣也有這個作用。

據悉,坦博拉火山爆發後,大量二氧化硫透過氣流漂泊到了歐洲地區,高濃度的硫化物會使陽光發生特異的光學現象,比如太陽落山時可以看粉紅色光暈或光圈。

當時歐洲很多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當中就有相應的記載或描繪,

如英國著名畫家特納在他的《火山天空》畫作中就表現出了當時絢麗多彩的日落場景。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景色雖好,但同時也證明了當時坦博拉火山噴發後的所形成的硫化物已經抵達歐洲地區。

“無夏之年”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無夏之年帶來的好處,就是當夏天來臨時不用再遭受高溫炎熱的折磨,然而,

這個世界的執行總是有一定的規律,

當人類或大自然自身對這個規律進行破壞時,勢必會帶來諸多連帶的負面反應。

就像老鼠一樣,雖然人人喊打,但他們同樣也是生物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雖然可以透過科技改變生活環境,但不能去改變夏天的本質特徵,1816年無夏之年就是最好的證明。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坦博拉火山爆發所引發的氣候變化,在歐美國家被記錄了下來。

美國被幹霧籠罩,據說當時的美國人可以直接看到太陽黑子的活動,英國和德國均發生月全食現象,當時法國對氣候變化記錄和觀察的條件有限,只能深刻的感受到

連綿不斷的酸雨從空中降落,空氣中到處充滿了腐爛氣息,

英國著名浪漫主義作家拜倫透過自己的成名小說《恰爾德·哈羅爾德》將這一現象描繪了出來。

隨後一場場颶風開始襲擊

歐洲

,許多國家均遇到了極端天氣,本來應該是炎熱乾燥的夏天,

卻下起了一場又一場冰雹,

大量農作物因遭到破壞導致欠收甚至絕收,法國從國外進口了大量穀物,又因塞納河

洪水氾濫

,穀物無法順利抵達法國,導致國內大量磨坊倒閉關門。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德意志也遭到同等情況,受到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正值穀物播種季節的德意志

天氣陰雨綿綿,甚至出現霜凍現象,

影響種子發芽,導致穀物減產,穀物生長最茂盛時刻又遭到多次冰雹打擊,許多玉米和小麥均被砸壞,到當年收穫季節又碰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打穀和收倉工作均受到嚴重影響,因為

沒有陽光,許多穀物收倉之後均出現發芽甚至腐爛的現象,

相信這種事情只有當過農民的人才能有切身體會。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歐洲大部分地區穀物減產,供給已經嚴重跟不上需求的步伐,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開始加入捱餓行列,又因為農業危機,大量農民只能將手中的餘錢購買種子,寄希望於來年緩解飢謹,國家需要拿出大量錢財用來賑災,工業投入不足,生產出來的產品又由於消費渠道縮窄,嚴重滯銷,最終引發了歐洲較早的經濟危機。

中國

當時正值清朝嘉慶帝在位期間,1816年剛好是嘉靖慶二十一年,雲南地區爆發了近代以來最為嚴重的災荒,也叫嘉慶大饑荒。

據《鄧川縣誌》記載:

“是歲大飢,路死枕籍。”

出現了所謂的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的哀景,許多農民家庭為了活命已經淪落到賣兒賣女的地步,1817年正值六月的江西彭澤縣附近卻出現了反常的寒凍天氣,

“木棉多凍傷”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而在臺灣地區,同樣也有“

十二月雨雪且冰堅寸餘”

的記載,要知道,臺灣屬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若不是氣候反常,幾乎不會出現下雪結冰的現象,更何況是結冰一寸有餘呢。

除了這些地區,中國其他地區同樣也受到了無夏之年的影響,只不過是出現的反常現象不是特別明顯或頻繁,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當然,當時的人們也不可能意識到這是由千里之外的火山爆發所造成的。

美國

,從1816年4月起,全國氣溫出現驟降現象,甚至下起了凍雨,

理論上已經進入夏天的新罕布什爾州,依舊還是北風呼嘯,寒風凜冽,

到了8月份,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出現了反常的霜凍現象,許多的糧食作物被埋在厚厚的積雪之下,1816年同樣也被美國人稱為飢餓之年。

總結

坦博拉火山爆發已過去200多年,其所導致的無夏之年也與現代相距甚遠,誠然這已經成為歷史,但又何嘗不是現實,

這既是終結,又是開始。

歷史上被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夏天結了冰霜,具體情況如何

造化弄人,大自然總會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人類來一次小小的警示,而近期湯加火山的爆發就是一個佐例,至於湯加火山爆發到底會不會重現當年無夏之年,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證明,當然,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越來越先進,應對各種突發災害的能力也就水漲船高,

相信就算是出現無夏之年,當今的人們也能比1816年的先輩們更嫻熟的去應對這些災害。

不過,在翻雲覆雨的大自然面前,人類終究是渺小的,而保護環境,才是人類最終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