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成武曾有地名“留董裡”,此處留的可是董仲舒?

作者: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7-16

董仲舒強調治國要什麼

文|張長國 朱琳

在清代康熙《城武(即今成武)縣誌》“古蹟”中,記載著一個名曰“留董裡”的地名。為什麼叫“留董裡”?這與漢代大儒董仲舒有關。

縣誌中關於留董裡的記載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景河北。相傳漢董仲舒微時道經此地,有老人遇之,不問姓字,相款數月,留一‘董’字而去。後還復過此,老人曰:‘其所謂董耶!’又禮之,始終不及名。古重道不重名如此。老人不傳,亦可想見其高義矣!今有董子廟。”據當地傳說,董仲舒年輕時曾路過這裡,遇到連綿不斷的陰雨,又生了病,無法繼續前行,此時他遇到當地一位老人。老人看到他一個外鄉人漂泊在外,有病在身,無處可去,就把他請到家中居住養病。董仲舒在老人家裡吃住了幾個月,老人始終沒有問他的姓名。待董仲舒身體康復後,在桌子上寫了一個“董”字就走了。過了一段時間,董仲舒返回時又經過這裡,再次遇到那位老人,老人說:“你不是上次那個姓董的嗎?”又把他請到家中款待,始終沒有問董仲舒的名字。從這個傳說可知此地民風淳樸、重道不重名。

董仲舒是廣川人,廣川大約在今河北景縣一帶,距今菏澤市成武縣三百多公里。據《史記》和《漢書》記載,董仲舒對《春秋》非常有研究,讀書時曾經“三年不窺園”。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建立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讚賞。他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一個劃時代事件,為漢代以後封建統治階級治理社會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從這時起,儒家思想開始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並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皇帝尊重。董仲舒一生歷經三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

“留董裡”地名現已不存,據考證,該地當在今成武縣城西南約二十五里的九女集鎮汪莊村。據清代縣誌記載,該村建有董子廟,但經百年風雨,廟已不存。現村北有玄帝廟,有明崇禎十年的“玄帝廟記”碑和清道光元年“重修元帝廟記”石碑,為古董子廟舊址。玄帝即真武大帝。明成祖朱棣在發動“靖難之變”奪取帝位後,大力提倡奉祀真武大帝,使真武大帝信仰在明代達到頂峰,宮廷和民間都修建了大量的真武廟。明代興修玄帝廟時,大概是與董子廟合修在了一處,玄帝廟因皇帝提倡而被民間重視,而董子廟式微,被其取代。後來,每到農曆三月三真武大帝誕辰,附近民眾都邀請劇團唱戲,舉辦廟會。

成武曾有地名“留董裡”,此處留的可是董仲舒?

董子廟舊址

據明崇禎時所立“玄帝廟記”碑記載:“文山西南二十五里留董村,董子曾停驂於斯,一時父老鹹攀轅留之,依依然不忍聽其去,後因以取名焉。”從署名“中陶庠生”的人所寫碑記來看,“留董裡”的真正得名原因應該是董仲舒曾坐著馬車在此地經過暫住,當地父老知道他是大儒,都想挽留他多住些時日,所以此地得名“留董裡”。“裡”是秦漢時期的基層行政區劃單位,相當於村。據村民介紹,這塊明代石碑是近幾年從一處古橋處挖出重立的。從碑文沒有收錄進清代歷修縣誌來看,修縣誌的人應該沒有見到這塊石碑,大約石碑在明末時就已被修橋所用。清代道光“重修元帝廟記”記載:“縣治西南二十里許,舊有留董市,居民殷富,風俗醇古,貿易者不下百餘家……”從石碑記載可以確證,此地是古留董裡,而且是一個大商貿集市,董仲舒確曾從此經過。

董仲舒為何經行成武呢?因為資料缺乏,現已不可能知道其具體緣由。但從他的學習內容和主張來看,應該和他到齊魯之地遊學有一定關係。在記載董仲舒生平的《史記·儒林列傳》中,司馬遷在序言中多次提到孔子“自衛返魯”的事情以及他聽聞“西狩獲麟”後的感嘆等等,這些相關地點都在菏澤境內。最重要的是,司馬遷說,從戰國到秦統一六國這段時間,各地儒學的繼承和研究已經嚴重荒廢了,“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這就說明,雖然遭遇戰亂,在齊魯之地仍有很多學者堅持學習和研究儒學。

董仲舒崇尚儒學,在對答漢武帝所提出的如何光大漢朝偉業的提問時,他的“天人三策”中很多次引用孔子的話,還引用了虞舜和孔子的事蹟。董仲舒是靠《春秋》起家的,這部書是孔子整理修訂的,是儒家經典之一。董仲舒研究《春秋》成為博士,對孔子個人的事蹟也非常瞭解,尤其是孔子周遊列國遊學的事情。孔子周遊曾經途經成武縣、定陶縣等地,一路之上留下不少《論語》的經典章節。董仲舒所推崇的虞舜,其曾“耕歷山,漁雷澤,灰於常陽”,而“雷澤”等都在今菏澤境內,離成武縣百里左右。成武縣的文亭山,就是謀士陸賈說服劉邦治理天下要“文武並治,長久之術也”的地方。因陸賈的說服並獻十二篇“新語”,劉邦專門到曲阜去祭祀孔子,開了帝王祭孔的先河。作為堯舜故里、不廢儒學的齊魯之地和帝王祭孔的轉折點,董仲舒無論如何是要來遊歷一番的。而他在成武縣所經歷的事情,無論是傳說中老人不問姓名的熱情款待,還是明碑所記的當地父老熱情挽留,想來都讓他真切感受到了重道不重名的齊魯之風。

留董裡因董仲舒過此而引來後世不少文人雅士遊覽抒懷,曾任清代成武縣教諭的“客亭先生”趙於京曾賦《過留董村》長詩,詩中曰:“先生抱醇學,獨立春秋門。玉杯果良策,竹林具靈根。至今衣香遠,豈止留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