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隋唐時期,河源的那些書院與寺院

作者:由 嶺南24小時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08-20

寡君之願也 願什麼意思

【來源:河源文明網_客家古邑】

核心提示

根據種種史料記載,我們大致可以勾勒出一幅隋唐時期今河源轄境人民的生活景象。“越女收龍眼,蠻兒拾象牙。”那時南越大地生態極好,森林覆蓋率極高,不時能看到野生動物漫步在廣袤的河源大地上。這一時期人口數量不多,大多數人為了能吃飽肚子,整天勞作。而有的人家略有一些餘力的,就開始去學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原地區已開始科舉考試,非貴族人家也可以透過努力讀書去改變家族命運,獲得一個提升自己階層的機會。因此,書院應運而生。

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並迅速發展,僧眾可以免除沉重的賦稅,寺院也開始變多。因區位、交通等問題,佛教進入河源地區時,已到了隋唐時期。彼時的龍川、河源,已經建有一些有較高難度的建築,尤以佛教建築為多,如多層的佛塔,佔地甚廣的寺院。相對於佛家建築,河源地區這一時期出現的針對某一群體的“公共建築”,還有書院。

隋唐時期,河源的那些書院與寺院

隋朝東山寺邊曾建塔

據各地縣誌資料中比較確定的說法,現今河源地區最早的佛家建築,應是龍川東山寺,始建於隋朝。

東山寺在今佗城東瑤村東山。萬曆《龍川縣誌》載,隋大業年間(605-618年)建寺與塔。

塔起源於印度。在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我國以前,我國沒有“塔”,也沒有“塔”字,曾被音譯為“浮圖”等。直到隋唐時,翻譯家才創造出了“塔”字,作為統一的譯名,沿用至今。

塔在山巔,久廢。官方推動建塔,大致在隋文帝時。隋文帝尚在北周為官時,得印度僧人所獻一包佛舍利。仁壽元年(601年),敕令天下,包括循州在內的31州各建舍利塔安放這批舍利。彼時廣東僅兩個總管府——廣州、循州,循州治所在惠州,這顆舍利被安放在龍興寺。循州轄下的龍川,也動用了當時的人力物力,建塔於東山之巔。

始建時的寺不知在山麓還是山巔的塔下,因山名寺,龍川八景“東山暮鼓”說的即是該寺。

傳說宋代吳潛被貶至龍川,住在廢寺裡,曾見寺中吐出光華。他創設三沙書院,與當地及周邊士人講學授道。到了清嘉慶年間,東山寺仍處廢棄狀態,邑人在東山山麓重建新寺,神像、鐘鼓具備。

東山寺為三進四合院式佈局,面積500多平方米,每日晨鐘暮鼓,方圓十里可聞。1960年寺毀,20世紀80年代重修。

開元仙塔塔無影

佗城現存的塔,有兩座隔江相望,當地人將它們分別稱作“新塔”與“老塔”。老塔是正相塔,表面看起來很新;而新塔看起來很老。這兩座塔同在東江邊上,直線距離只有約2公里,數百年來坐鎮在東江岸上,守望著佗城。

老塔始建於唐開元三年(715年)。塔高32。2米,共七層,為奇數,呈六角形,為偶數,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數的哲學思想:天在上,是圓的,向高發展要用天奇數;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開要用地偶數。老塔是火磚拌以黃泥漿砌成的磚塔,全塔用磚275000多塊,每塊磚長35釐米,寬15釐米,厚5。5釐米。

傳說河源塔無頂,龍川塔無影。龍川老塔傳為仙人所築,此塔又被稱為仙塔。築塔之初,當地人常在塔下曬穀,有人擔心此塔建成,塔影映地,有礙暴曬稻穀,仙人說:“吾築此塔,可令無影,無慮相妨也。”果然,塔建成後,曬穀時節並無落影。

正相塔的始建年代之確定,和一個清朝當地人有關。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當地人徐灝偶然在塔下拾到一塊墜磚,磚上印有“開元三年”四字,當地人又將此塔稱為“開元塔”。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是史家樂道的幾個盛世之一。開元初,玄宗曾下令佛教徒還俗,禁建新佛塔。也許佗城地處荒僻的嶺南,而且官方亦並不禁佛,這條並不堅決的禁令並未得到執行。

老塔建的時間太早,在久遠的歲月中,並沒留下什麼文字記載。在民間傳說中,仙人築塔時,還沒完成頂部,聽見雞啼,即遁去。因為仙人所築的塔,民間迷信塔磚可治病,常有人到此取磚。有的人還掘取塔磚回家砌於灶上,以圖家裡六畜興旺。

清光緒八年(1882年),有雷擊中塔頂,塔頂損毀,並擊下一大鐵鍋,裂為數片,上面鐫刻有“弘治”等字樣。弘治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年號,時間為1488—1505年。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明弘治年間,老塔曾被大規模維修過。開元時期的塔究竟是怎樣的原貌,已沒人知道了。清光緒年間《點石齋畫報》曾描述過當時老塔的外觀:“縣有古塔,層累九級”“以古磚層累而上,磚色近紅,工巧而料固,閱年即久,無少剝蝕,洵仙蹟也。”光緒年間那場風雨也有記述:“去年某日,狂風猛雨,時塔頂竟被吹倒。”邑人愛塔,即作修復:“嗣經邑人重為修理,頓復舊觀。惟舊頂以鐵鑄成,做葫蘆狀,大可二圍,重數百斤,今特無此宏壯耳。”

近1300年過去,雖曾經當地多次修繕,但在風雨吹打與人為破壞的雙重打擊之下,古老的佛塔遍體毀裂,頂端雜草叢生,岌岌可危,搖搖欲墜。新中國成立後,於1959年、1980年、1985年三次對正相塔進行了維(重)修,但未恢復原有的葫蘆頂。

1959年的那次重修,始於1957年10月,1959年10月竣工。1962年7月,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1959年的重修正相塔碑文載,在修理過程中,曾致函詢問過北京中國科學院古代建築修整所和廣東省博物館等處關於修塔辦法,以“復原存真、整新如舊”為原則進行修補。重修前,塔樓木板全腐,只存朽木,塔高30。1公尺(米),修後高32。2公尺。遵照省博物館意見,參照河源塔(龜峰塔)頂外形,再按本塔適當比例恢復了塔頂,全用水泥砌成,並裝上避雷針。塔內周圍及樓的地面搪上石灰,以防蟲蟻;塔底外圍加築塔座,以防水土流失。

原塔磚火候極高,質地結實堅硬,每塊磚重約14斤,是佗城東面瑤頭水杉樹窩下坑裡一帶建窯燒製的。1957—1959年修塔期間所用磚是老隆水貝磚瓦廠定製的,由老隆船運而至,用磚44000多塊。

老塔新顏,其原有的獨特結構未改。塔前兩棵松樹雖只有二三十歲,卻亭亭如蓋,有鳥巢安放枝丫間。塔身並無欄杆,人們要登高看景,要貼著塔身站在僅半米寬的塔沿上。

2008年,正相塔進行了第四次維修。2021年,正相塔裝上了射燈,晚上塔身被照得明亮,夜景甚是好看。

唐代東江大寺延續1000多年

河源崇報寺的始建年代,或與東山寺相伯仲或更早,史籍載“河邑最古剎也,其創始不知何時”,但在唐貞觀初就已是規模甚大的寺院。

崇報寺,在今源城區下城西南,面城,西向,殿宇三進,兩旁餘屋。始建年代不詳,亦不知創始人是誰,哪位高僧最早居留於此。也不知過了多少時日,到了唐貞觀五年(631年),大夫劉宗政廣施田租,舍租1300石,以供寺院用度。這是一條重要資訊,說明河源在唐初時,農業生產技術已有較良好發展,一些人具備了一定經濟實力。同時也說明,唐朝初期崇報寺就已規模甚大,僧人較多。

後來,崇報寺的田租擴至3000餘石,田產甚廣,規模宏大,“象蹲獅踞,梵宇翬飛,精舍不下百五楹”。寺在城內,源城退休老人張志偉等曾聽他們的上一輩人說過,崇報寺的大門西向著桂山。“萬瓦鱗層之下,時得於貝雲深處,徐度鐘磬聲,心恃半偈,月印上方”,崇報寺是古時河源城裡一個蔚為壯觀的宗教場所。

崇報寺延續了1000多年,裡面供有八大金剛、十八羅漢,香火最旺時,有500多個和尚。有人認為,崇報寺最盛時,堪稱東江流域最大的寺院。

但是僧人多了,難免有不法之輩;寺產廣了,未免有覬覦之徒。到了明朝天啟初年,寺租日益減少,梵宇傾頹,精舍生草,僧眾先後星散,只剩一個法名叫“了塵”的80歲老頭陀守著破寺。寺雖破,仍有上繳糧課的任務與一些支出不可避免。

明天啟六年(1626年),河源縣令王之民到任,看見崇報寺的破敗境況後,盡力蒐羅寺田,除分賣別縣外,還得了田租1590石,用以供佛飯僧、繳糧納稅,免夫馬船隻等等費用。有了經費,廟貌也霍然有起色。惠州推官吳希哲將侵佔寺產之徒繩之以法,以警“淫僧豪猾”與“貪黠者”,希望崇報寺與寺租都能一直存在下去。至明代時,河源曾有的7個古寺院,只剩下崇報寺猶存。

時光荏苒,中華大地已改朝換代。到了清順治十年(1653年),因為寺租裡有600石被充作縣衙公費,又有其他一些寺租被挪作他用,僧眾難以為繼,個個離去,千年香火,又有斷絕之虞。已經在河源做了兩三年縣令的浙江寧波人葉應茂,為此惻然愀然,決定重振崇報寺。他與邑中德高望重的紳士耆老商量,到南華寺選得釋覺明為住持,又將600石返還給寺裡。很快,崇報寺再度恢復了活力,僧徒雲集,鐘磬相聞。然而很快糧食又不夠了,吃了上頓愁下頓。在葉應茂與其老鄉王三曜、高鼎熺的斡旋下,崇報寺租復聚於寺,寺得以復興。

1300多年來,盈富的崇報寺租,有人繼續捐贈(如明代李生文捐贈寺田),有時被挪作他用,寺之興廢,與寺租之聚散休慼相關。知縣陳張翼在乾隆《河源縣誌》裡感慨道:“因備此遺文登載,欲使自今以往,寺僧謹守戒行,廣集徒侶,復以此餘貲,漸次修建殿宇,裝飾貌像,令金碧燦然,克復其舊。而居是鄉者,勿妄生覬覦;官茲土者,勿輕為更易,庶無失前賢盛心,永作一方勝概。”

崇報寺產延續了一千多年,直到民國初年,曾田(彼時寫作“增田”)橫坑尚有崇報寺產,每年可收租谷270餘石。其時住持靈悟,每年收租谷往返河源城與曾田橫坑,旅費也要不少,便將橫坑寺租鄉谷請曾田代收。曾田每年給寺裡香火油燈等各項費用銀200元,費用之外的盈餘,歸曾田辦學用。民國十五年(1926年),因寺裡收入以橫坑為大宗,寺裡用度又多,增加到250元,其餘盈餘給曾田辦學。為此,當時的河源縣政府,還專門為此釋出了一份公告,該公告現藏源城區檔案館。

崇報寺不知毀於1926年後的哪一年,後曾做過民國河源縣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做過招待所,其舊址在現在的源城區上城街道公園路城市中心花園。

天寶道士鑄鐵像於霍山

霍山在唐朝時,一些附會在其上的傳說使它更引人入勝。

唐代詩人曹松有詩云:“西土文殊曾印跡,大中皇帝舊參禪。”傳說唐宣宗 (曾用年號 “大中”)為皇太叔的時候曾在霍山靈山寺參禪。

太乙仙岩有靈山寺,唐宋間香火最盛,元時遭遇兵燹,寺廢。1993年,重建寺廟大堂、鐘鼓樓,鑄大銅鐘,重塑釋迦牟尼像及十八羅漢等佛像。

太乙巖左有鐵佛巖,又名哲跡巖,深二丈許,闊七八丈,內在藥臼丹灶,舊供鐵鑄三清像(道教的最高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霍山志》雲,此為唐天寶年間道士李洞元所修。巖上曾有唐人邵庭珉的石刻。

唐朝時,還有兩個神仙人物到過霍山——軒轅集與何二孃,傳說他們能在極短時間來回於羅浮、霍山之間。

白鹿書院肇啟東江學風

龍川老塔建起來後不久,循州範圍內的第一座書院——白鹿書院也建起來了。

此時離隋朝龍川太守柳旦“開設學校,大變其風”已經約有130年。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杜楚賓舉賢良第,到龍川任雷鄉令。次年仲春的二月七日,到龍臺巖的田間地頭進行勸農工作的杜楚賓,突然發現兩隻健壯動物,“縞然鮮毛,昂然勁角”,從湖山處來,似乎並不避人。到了近處,他才發現這竟然是兩頭白鹿,腳勁極好,跑起來速度很快。杜楚賓趕緊讓人去追,但人哪裡追得上白鹿。很快,白鹿跑到西郊山中不見了。杜楚賓讓人在白鹿消失的地方進行挖掘,挖出兩塊白石。他認為,白鹿本是祥瑞,毛髮1000年才會變白,因此一隻已是難見,何況兩隻。他非常高興地認為,這肯定預兆著龍川五穀豐登、人文赫奕。於是命匠人刻“白鹿石”三字於石上,再在石上建亭,刻石立碑,又在附近蓋有書院三間。

這座“白鹿書院”,距公認的中國最早官辦書院——由唐玄宗創立於開元五年(717年)的麗正書院(又名麗正修書院,725年改名為集賢書院)的創辦,僅晚了20年。

這座書院的存在時間不知多久,後來曾被“豪民侵佔”。在它的遺址上,龍川邑人建起了龍臺寺,為龍川八景之一的“龍臺晚眺”,站在寺前,可見龍川城景,以及周圍村落、自然景色,甚是怡人。

白鹿書院建成100年後,龍川誕生了循州第一個進士——韋昌明。

據嘉慶《龍川縣誌》載,龍川學宮於“唐宋建城北”。唐開元初,皇帝下詔各州縣皆立孔廟,宋神宗時詔令天下州縣皆立學,“凡始立學者,必先奠於先聖先師”,不知龍川學宮建於唐或宋的哪一時期。(來源:河源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