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畫意詩情貴靜觀—和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作者:由 空山幽谷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0-16

什麼風雅興

作者:梅雪館主

七絕·步韻和“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之七

千古民歌口耳傳,不加雕飾自天然。

鄉風俚俗呼之出,騷客拿來匯玉川。

附原玉

慷慨歌謠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館主按:

這首詩評論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歌》描繪了開闊壯美而又和平安定的草原風光,有豪放剛健、粗獷雄渾的格調。元好問重視民歌,前兩句他肯定、推崇這首民歌慷慨壯闊深厚的氣勢,推舉它不假雕飾而渾然天成。

後兩句點出了中原文化對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影響。敕勒本是北方一個遊牧民族名稱,居住地方在敕勒川(今山西北),元好問認為,看《敕勒歌》的產生和風格,是中原的慷慨豪邁的氣魄傳給了陰山下少數民族的藝術作品。《敕勒歌》表現了我國境內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和滲透。

畫意詩情貴靜觀—和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之八

沈宋初開格律場,古今過度作津樑。

唐詩始奠推新紀,重振雄風陳子昂。

附原玉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著黃金鑄子昂。

【注】1、“沈宋”,指初唐詩人“沈佺期和宋之問”。此二位總結了六朝以來聲律方面的創作經驗,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對唐代近體詩的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2、“古今”這裡指古體詩與近體詩。

館主按:

這首詩評論了初唐詩人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初唐詩壇基本是南朝形式主義文學的延續,宮體詩充斥詩壇,文風綺靡纖弱。沈佺期、宋之問總結了六朝以來聲律方面的創作經驗,確立了律詩的形式,馳名一時,對唐代近體詩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元好問肯定了他們的貢獻和影響(“橫馳翰墨場”),但也批評了他們在詩歌創作上仍然沒有擺脫齊梁詩風。

元好問認為,開唐詩一代新風的詩人是陳子昂。陳子昂復歸風雅興寄,高倡漢魏風骨,上接建安傳統,以其詩歌理論和創作實踐,終於廓清了初唐半個時紀齊梁餘風的影響,迎來了以“風骨”、“氣象”著稱的盛唐詩歌創作高潮。他的“興寄”、“風骨”理論成為後人反對形式主義柔靡詩風的理論武器。因此,元好問充分肯定了陳子昂的歷史功績,並將其革新文風與范蠡的平吳事業相提並論,認為也應為陳子昂鑄像,以表其功。

畫意詩情貴靜觀—和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之九

畫意詩情貴靜觀,忌追華麗貌如潘。

詩家惜墨如金貴,一字難求改更難。

附原玉

鬥靡誇多費覽觀,陸文猶恨冗於潘。

心聲只要傳心了,布穀瀾翻可是難。

【注】原詩中的“陸和潘”指的是西晉時的陸機和潘岳。和詩中的“潘”指的是美男子潘安。

館主按:

這首詩是批評陸機。陸機和潘岳是西晉文壇齊名的代表人物。《世說新語·文學》:“孫興公雲:‘潘文淺而淨,陸文深而蕪。’”元好問認為“陸文猶恨冗於潘”,寫詩如果爭相綺靡、篇幅冗長會增加讀者的閱讀負擔,詩歌既然是傳達心聲與真情,意盡就該言止,不要太多太長,不須搖唇鼓舌,多所鋪張。這裡也體現了元好問注重詩歌真情實感,反對形式華豔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