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王陽明“悟道”之後,就成了聖人嗎?

作者:由 大江網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0-17

聖人什麼時候出現

貴州的確是一個轉折之地。

1935年,中國的歷史在這裡發生了偉大的轉折。而1508年,37歲的王陽明也在這裡發生了他的“心”學的重大突破和“心”路的重大轉折。王陽明在這裡向死而生,絕地而立,大悟其道,深得成聖之旨。他脫胎換骨,面目一新了!

但是,

此時的王陽明成聖了嗎?

沒有。

還沒有。

理由有三,分說如下:

一、在龍場,王陽明的聖人之學,還未完成

王陽明的龍場之悟,悟出了“良知”和“致良知”嗎?

有人說,悟道了。王陽明在龍場的時候就揭示了“致良知”,證據是王陽明自己說過:“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1]此說非也。雖說王陽明在龍場悟到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的與後來的“致良知”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可是,請注意:王陽明此話十分明確地說明了是“自龍場以後”,也就是說,在龍場,他還沒有提出良知之說。而且,“在龍場後的十幾年中,陽明一直沒有找到一個既概括其基本思想,又適於引導常人從事為己之學的簡易恰當的表述形式”

[2]

,王陽明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言詞,“點此二字不出”,即沒有揭示出“良知”之說。

所以,

王陽明的龍場之悟,還只是就“格物致知”的“格物”悟到的“道”,悟出了“格物”即是“格吾心”,還沒有悟到“致知”即是“致良知”。

王陽明的心學還有待發展。

貴州修文龍場“陽明洞”(萬勍攝)

在龍場,王陽明悟到的“聖人之道”,有三個內容:

一、“格物”不是向外格物之理,而是向內格人之心

;求人不如靠自己,點背不能怪社會。你自己遭受冤屈發配龍場,你盼望出現奇蹟,天理再現,指望哪個把你撈出來了,把你從牛棚里拉出來,那是不可能的。你改變不了這個現實,那就只有面對這個現實,想想聖人處此會怎麼做,從而動心忍性,反省煉心,堅定意志,該幹嘛幹嘛,從而挺過去。

二、“格物”就是“正心”,就是克私去蔽。

向內格心,挺過去。怎麼挺?不是光下決心不停地給自己打氣鼓勁,而是要克私去遮蔽。很多人對王陽明的那段話沒理解清楚,其實王陽明自己倒談的很徹底,他講他發配到龍場,落到這般田地,要說私慾應該都沒有了,一切聲色奢華都去掉了,什麼提拔呀、什麼年俸呀,諸如此類升官發財的事都談不上了,也不會去想了,就像一個人斷崖式降職了,你還會指望提拔?王陽明講:去私慾,拋棄升官發財的念頭,這都沒問題,都能做到,但性命呢?生死呢?這就難了,因為性命是從本根上帶來的,這是最根本的私,能不能看破?能不能去掉呢?如果能,就能懸崖撒手、向死而生,就像現在常說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怕苦的關鍵在於熬下去,但不怕死就難了,它是要把命豁出去,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連命都不要了,那他就什麼私慾不能丟棄呢?王陽明在龍場之際,尚念“惟有一命尚存”,但到平定寧王之亂,王陽明在沒有朝廷指令時就發起進攻時,那真是把個人生死、一家性命置之度外,把性命之憂、生死之私都看破了。那個時候的王陽明可就真成了一個聖人了。

三、“格物”不是坐在那裡空想,而要

知行合一,要

在“行”事中“格心”,正心。

此時的王陽明雖然還是坐在“玩易窩”裡想,可一念之起,就是行,王陽明反思自己,鬥私去蔽,就說明他已經在行動了。

但是,儘管龍場之悟的這三點深刻犀利,層層遞進,不斷深入,卻有些羅索,還沒有說到位,說透徹,不像後來的

“致良知”,就那麼三個字,就把陽明心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功夫論等等一切都說完了,說到了,說透了,拿王陽明自己的話來說,真是簡易廣大。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與根柢所在。“‘致良知’是王陽明哲學發展的最後的形態,對整個中晚明哲學思潮的開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3]

“致良知”學說的提出,標誌著王陽明的聖人之學正式完成。

既然王陽明在龍場還沒有提出“良知”或“致良知”,那麼,“良知”或“致良知”是在何時、何地提出來的呢?

這個問題,我們以後將專文論述。此處簡述一下“致良知”之教在陽明心學發展過程中的歷史邏輯和思想邏輯。

“致良知”學說,是王陽明隨著他的人生心路的展開,在不斷深化他的心學思想的過程中逐步提出來的。

早年間,他立志成聖後,就一直鍥而舍地追尋如何成聖。

在探尋成聖之路上,王陽明“格物之悟”“知行之悟”“良知之悟”等心學思想的起步、展開、深化、深入一直是與他對“格物致知”的認識與闡釋相伴隨的。

在江西上饒問道婁諒之後,他刻苦遍讀朱熹著作,接受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解說。“守仁格竹”失敗後,開始反思、質疑朱熹的學說。

在龍場悟道時,他延續著、深化了那幾年對朱熹“格物致物”的反思與質疑,

此時的王陽明一直在“格物”上發問、發力、發論,反對朱熹的向外讀書格物之理,主張向內格心之正,格物就是正心,端正自己的心,反思反省自己的心是不是有私?是不是有蔽?要狠鬥“私”字一閃念,要去掉這個私慾的遮蔽,使自己的心體明亮起來、光明起來。

後來,在兩京講學,特別在滁州、南京寫《朱子晚年定論》時,王陽明有點變化了,他

從格物(即向內正心)轉到了誠意

,就更多地談“誠意”了。

再後來,又來到江西任職,特別是經歷南贛征戰、平定寧王叛亂、忠泰之變等“百死千難”,才“體貼出來”“良知”本體,這個時候,

王陽明的注意力越來轉到“格物致知”的後半段“致知”上來了

如果說,以前他還只是就《大學》的“格物致知”中的“格物”與朱熹交鋒;那麼現在,他把《大學》的“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和《孟子》的“良知”結合起來,才揭示出“致良知”這一學說,並把它視為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聖門正法眼藏”

二、在龍場,王陽明的聖人之舉,還沒有成就

龍場悟道後,王陽明就一天到晚坐立不安,成天眺望群山萬嶺之外的世界,總想著要離開龍場,離開黔地,回到官場去。

貴州修文龍場“龍岡書院”(本人攝)

王陽明悟道之後,為什麼要去做官呢?

他的學生想不通。

於是,龍場的學生和王陽明之間就有了一場問答對話。

[4]

龍場學生問王陽明:夫子您現在貶謫在我們龍場,卻急著想離開去做官司(“汲汲於求去”)?難道是您的初衷改變了?

王陽明有點閃爍其辭,說:不是。我現在想離開是有其他原因的,何況我又生病了,所以才想離開。(“吾今則有間矣,今吾又病,是以欲去也。”)

學生們直接駁了回來,說:您生病,這是命。請問你說的其他原因是什麼呢?是過去顯貴而現在貧賤?是過去在官場內、而今在官場外?先生您是嫌龍場驛的官職小嗎?孔子都曾做過養牛放羊管糧倉的乘田委吏這樣的小官呢。

王陽明說:唉,都不是你們說的這樣的(“非是之謂也”),

君子之所以要做官是為了行道。

不為了行道而做官,那是小偷。(“

君子之仕也以行道。不以道而仕,竊也。

”)而現在我是不能行道呀。古代也有人是為俸祿而做官,但他們忠於職守而沒有失職,在家裡把牛羊養得茁壯也是應該的。但我現在慚愧呀!人家為俸祿而做官吧,是因為家裡貧窮,而我有先輩留下的田地,努力耕種是足以生活的。你們認為我做官是因為“道”呢?還是因為“貧”呢?

學生們說:“先生您來此地,是被貶謫來的,不是來當官的。”

王陽明說:是的,你們說得對。

我來此地,是因為貶謫,而不是來當官的。但我之所以被貶謫,就在於我當了官。現在我雖在貶,卻仍然是官,而不是服勞役。

(“

吾之來也,譴也,非仕也。吾之譴也,乃仕也,非役也

。”)

王陽明接著說:服勞役用的是力氣,

做官是為了傳道

。力可以屈服,但道不能低頭。(“

役者以力,仕者以道,力可屈也,道不可屈也。

”)我不遠萬里而來此地,是來接受貶謫的,卻仍然有職責所在(“

以承譴也,然猶有職守焉

”)。現在我想離開此地,不是因為貶謫的原因,而是因為“不得其職”。(“

不得其職而去,非以譴也。

”)

龍場學生不同意王陽明的這個說辭,說:我們聽說賢者是不是有益於人,就看他是否能發揮作用,而不是去在官職大小上挑挑揀揀。如果是這樣,那就不太好吧?(“

吾聞賢者之有益於人也,惟所用。無擇於小大焉。若是亦有所不利歟?

”)

王陽明回答說:主要是把我放在龍場,人崗不相適,人事不相宜,不妥呀。

賢者在世上有用,行其義而已

(“

賢者之用於世也,行其義而已

”)。義無不宜,無不利也。不得其宜,雖有廣業,君子不謂之利也。而且我聽說,“人各有能有不能,惟聖人而後無不能也。”我吾猶未得賢也,而你們以聖人之事來要求我,恐怕不妥吧(“

固非其擬矣

”)?

龍場學生說:夫子您這是看不起用呀(“

不屑於用也

”)。如果夫子您“屑於用”,如果您認為只要有“用”就是值得的,那麼,蘭蕙成長在堂階,芬馨覆蓋在桌几之上,萑葦割下來覆蓋在垣上,就是草末也有用處呀,何況是賢者呢。(“

蘭蕙榮於堂階,而芬馨被於几席,萑葦之刈,可以覆垣,草木之微,則亦有然者,而況賢者乎?

”)龍場學生的意思是:是光,在哪裡都能發熱,是人,在哪裡都有用,都可以傳道,何必離開龍場呢?

王陽明說:你們列舉的這些蘭蕙、芬馨、萑葦分別在堂階、几席、覆垣,才各得其所,才盡其材,材盡其用。現在你們

把本該榮於堂階的蘭蕙割下來用於覆垣

(“

今子將刈蘭蕙而責之以覆垣之用

”),你們這是愛護它呢,還是害了它呢(“

子為愛之耶,抑為害之耶

”)?

王陽明的意思是我待在龍場雖然有用,也可以傳道,但是割蘭蕙來蓋牆,用處不大。繼續待在這裡不是愛自己而是害了自己,耽誤自己傳道大事。如果有了相應的官職,就有行道的平臺。

後來,

王陽明在廬陵知縣、兩京京官、南贛巡撫、江西巡撫、兩廣巡撫等任上,特別是在江西,才完成了立功、立德、立言的聖人功業。

三、在龍場,王陽明的聖人之路,還未展開

在龍場,王陽明對“聖人之道”只是想透了,只是看穿了,只是悟道了。但是,

聖人之道,“悟”了“道”,還不夠,還要踐道,才能得道,所謂踐道,就是“煉”,心上煉,事上煉,

王陽明在龍岡書院和文明書院講得很清楚,要知行合一,悟到了的“道”還要在實踐中“心上煉,事上煉”,

知“道”了,還要踐道。只有做到,才能得道。

現在,他已經有了“聖人之道”的思想武器,有了“聖人處此”的金剛不壞之身,現在就差“知行合一”的實戰磨練了。

怎麼實戰磨練呢?王陽明需要一個崗位。

機遇總是為有準備的人而準備的;戰場總是為能戰鬥的人而設定的,歷史為王陽明準備了江西。

下一步,王陽明即將前往江西,

在那裡,他將7個月的時間治理廬陵(今吉安);

在那裡,他將用1年零3個月平定南贛民亂;

在那裡,他將用42天掃平寧王反叛;

在那裡,他將迎接黑色幽默的搞笑皇帝,經歷更加兇險官場緾鬥,進行異常激烈的思想交鋒,完成《傳習錄》《朱子晚年定論》《大學古本序》《大學古本傍釋》等一大批重要著作和講學,最終提出“致良知”的頂尖學說,做出“此心光明”的人生概括和思想總結,從而暢通中華文化的一股聖人真血脈。

貴陽市扶鳳山的王陽明祠裡,有一對聯:

壯思風飛衝情雲上,

和光春靄爽氣秋高

這是王陽明的榜書大草,筆意連綿,勢不可止,俯仰呼應,氣象森然。

總之,

一位立功、立德、立言的真三不朽的“聖人”就要登場了!

[1]錢德洪:《刻文錄敘說》,《王陽明全集》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5頁。

[2]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49頁。

[3]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48頁。

[4]《龍場生問答》,《王陽明全集》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7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