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作者: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14

將軍戰河北是什麼意思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粟特人,在中國史籍中又被稱為昭武九姓、九姓胡、雜種胡、粟特胡等。

1、粟特人在河北的存在狀態

在魏晉時期,有大量粟特人進入中國北方地區,晉人所稱的“羯胡”就是“雜胡”,而其中就有大量的粟特人。

粟特人入華後,逐漸形成了許多民族部落,在唐代這一現象更為明顯,也成為粟特問題研究的焦點之一。

對河北地區而言,河北地區位居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的接合部,歷來就是民族衝突和融合的前沿,魏晉以來,大量少數民族遷居河北,改變了當地的民族構成,影響了當地的社會文化風尚,陳寅恪先生稱之為河朔“胡化”。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在遷居河北的眾多少數民族中就包括著大量粟特人,這些粟特人併成為安史武裝力量的主體。

獲鹿縣本願寺石幢和開元寺三門樓題刻中所反映的粟特人資訊,已經為學界所重視。

榮新江先生指出,在河北地區的衛、相、魏、邢、恆、定、幽、營州,都有零散的粟特移民。其中,有些地方可能還有胡人相對聚居的地方。譬如,如意元年(692年)立於恆州城內開元寺的三門樓石柱上,就集中記錄了一組相互婚姻的安、曹、史、何、米、羅、石、康、畢的粟特胡人,表明他們是在相對集中的地方居住的。

另外,中宗景龍年間(707一710年)立於恆州獲鹿縣本願寺的石幢,上面也比較集中地記錄了史、安、石、畢、羅、翟等姓的粟特胡人。

安史之亂後,河北陷入割據,形成了以魏博、成德、幽州為代表的河北三鎮。

日本學者森部豐先生指出,河北藩鎮與靈州昭武九姓有著密切的關係,魏博節度使史憲誠、何進滔等人屬於昭武九姓,他們之所以被推舉為帥,可能與魏博鎮軍隊內部存在一個粟特人集團有關。

榮新江先生指出:

“在安史之亂以後,河北節鎮對於胡人採取優容的態度,參加安史之亂的胡族將領被繼續留用,許多原本在關內、河東等地生存的粟特人也遷到河北,在這裡建立新的家園,有些得到新的發展,甚至坐到節度使的高位。這和唐朝直轄地區的粟特人紛紛改變自己姓氏、郡望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2、幽州鎮的粟特人

唐前期在河北道的幽州和營州設定了許多羈縻府州。天寶初年,幽州附近的羈縻州凜州,《新唐書》和《舊唐書》中《地理志》稱為“降胡州”,森部豐則認為是粟特人,是在開元二十九年東突厥第二汗國解體後,追隨突厥遷入唐朝境內。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安祿山、史思明出身於粟特人,已經成為學界共識。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南下,“自燕以下十七州,皆東北蕃降胡散諸處幽州、營州界內,以州名羈縻之,無所役屬。安祿山之亂,一切驅之為寇,遂擾中原。至德之後,入據河朔,其部落之名無存者。”

也就是說,原來集中於幽、營地區的粟特人在安史之亂後分散到了河北各地,粟特人的分佈格局為之一變。而這變化的樞機就是安史之亂。

榮新江和森部豐二位先生對幽州鎮中粟特人已經有所研究。

森部豐先生利用房山石經題記統計幽州鎮中粟特系武人23人,包括史、曹、石、安、翟等姓,但以史姓為多。但由於房山石經主要反映的是涿州的情況,其他諸州的粟特人仍待考察。

眾所周知,幽州鎮長期轄有幽、涿、薊、檀、媯、營、平、瀛、莫等九州之地。從各種跡象來看,粟特人分佈於諸州。《李衛公集》卷二《幽州紀聖功碑銘》提到幽州節度使張仲武命裨將石公緒等諭意兩部。蓋此石公緒為粟特人。康默記,本名照。少為薊州衙校,唐末阿保機侵薊州得之,愛其材,隸麾下。

與安史之亂前粟特人分佈的最大一個變化是營州粟特人的衰落,以及瀛州粟特聚落的興起。

營州是華北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之地,為粟特人聚集的主要地方,或許可以說是距離粟特本土最遠的一個粟特聚落。

據兩《唐書》本傳,李懷仙為“柳城胡”,榮新江先生傾向於李懷仙也為粟特人。陳海濤先生亦指出,營州的粟特人聚落,在唐初就已經存在。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其最主要活動時期是在安祿山叛亂前後。這一地區粟特人在唐代見諸史料的進入主要有兩次:

一次是武則天時期,“大發河東道及六胡州、綏、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營州。”

另一次則是開元以後,後突厥汗國衰落,大批粟特人前來歸唐。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東北防禦收縮,營州在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削弱,其地位被平州所取代。營州粟特人在唐後期也幾乎不見於記載。

瀛州位於幽州鎮南部,大曆中從魏博鎮所奪,為幽州巡屬大州。唐後期瀛州樂壽縣亦有粟特人,且形成了一個聚落。宋人王瓘《北道刊誤志》記載,“瀛州樂壽縣亦有襖神廟,唐長慶三年置,本號天神。”

榮新江先生據此材料指出,“河北地區直到晚唐,信奉襖教的粟特民眾不斷增加,甚至有新立襖神廟的必要,此點至堪注意。”

總體來看,唐後期幽州鎮的粟特人主要分佈於幽州、涿州(大曆中從幽州分出)、瀛州等州。瀛州粟特聚落的出現是一個新的變化,也是安史之亂後,粟特人不斷南移的趨勢相一致的。

3、成德鎮的粟特人

安史之亂前,成德鎮轄內就有相當數量的粟特人。例如恆州獲鹿本願寺“本願寺慶善等造經幢題名”,時代據考證為707一708年,上有安禮楷、史遠道、經主張寶德妻石等人名。

安禮楷、史遠道和張寶德妻石氏當是粟特人。

成德鎮由安史叛將李寶臣建立,從第一任節度使李寶臣到最後一任王鎔,160年的歷史中,相繼由李寶臣李氏家族(奚族)、王武俊王氏家族(契丹族)和王庭湊王氏家族(回紇族)三個少數民族家族所統治。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濃重的少數民族色彩,也是成德鎮不同於其他二鎮的一個重要特點。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成德鎮中分佈由如此之多的粟特人,而且粟特人在當地的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能量。

唐永泰二年(766年)立於恆州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碑》碑陰題名中,有孔目官安都滔、節度押衙左廂步軍都使同節度副使康日知、節度押衙康如珍、左廂將安忠實、左廂步軍十將何山泉、衙前將康日蹤、曹敏之、史招福等,很可能都是當地的粟特將領。其中的康日知後為趙州刺史,在建中之亂中降唐,官至深趙都團練使和晉、慈等州節度使。

在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有的是在安史之亂前即已定居河北,有的為隨安史叛軍南下而進入的,特別是成德、魏博諸鎮的許多粟特武人是在這一時期進入的。

例如石神福,金谷郡人,父何羅燭,試雲麾將軍蔚州衙前大總管。神福,“生於雄武,長在蔚州,口歲從師,弱冠好武…遇安史作亂,漂泊至恆陽”。遷授大將,為征馬事,兼令勾當右廂草馬使事。

成德鎮粟特人有的則是安史之亂後遷居河北的。

安史之亂後,成德鎮境內亦存在粟特人聚落。例如榮新江先生據此指出了恆州聚集了一批粟特人,並且還有胡人祭祀的襖祠。

4、魏博鎮的粟特人

河北南部向來是粟特人比較集中的所在地,在安史之亂前就有相當數量的粟特人定居於當地。例如,史行簡,字居敬,魏州冠氏縣鳳棲鄉大同里人。尤精草隸,弱冠舉孝廉,解褐授文林郎,遷汴州尉氏縣主簿。顯慶五年四月卒於官第,春秋三十六。遷窆於河南縣平樂鄉北邙之山。夫人史氏,鄴人。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祖河,隋陳州刺史。夫人咸亨五年(674年)正月終於嘉善裡,以其年二月葬於邙山之陽。

安史之亂中,大量的粟特軍人由幽薊南下,並定居於當地,也是魏博鎮粟特人的一大來源。大曆中,魏博節度使田承嗣企圖兼併磁、相等州,“諷其大將割耳剺面,請承嗣為帥。”“割耳剺面”長期流行於北胡和西胡各族之間。

粟特人中也盛行此俗。值得注意的是,魏博節度使史憲誠、何進滔等人都屬於粟特人。

粟特人在魏博之所以能躍居地方最高統治者,說明他們的統治基礎是相當深厚的。森部豐先生進而指出魏博鎮軍隊內部可能存在一個粟特人集團。

5、義武鎮的粟特人

義武鎮,又稱易定鎮,治定州,領易、定二州,原為成德巡屬,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五月獨立設鎮,軍號義武,故又稱義武鎮。設鎮之始一度還曾轄有滄州,不久滄州獨立設鎮。

它雖然也為河朔型藩鎮,但割據型較以上三鎮弱得多。安史之亂前,定州即有粟特人。

《太平廣記》載:

“唐定州何明遠大富,主官中三驛,每於驛邊起店停商,專以襲胡為業,資財鉅萬,家有綾機五百張”。

此何明遠很可能就是一個粟特人。此處之胡人,自然是指胡商,其中必然會包括粟特人。除了定州外,易州也分佈有粟特人。

石默啜,字默啜,官至易州高陽軍馬軍都知兵馬使。元和十二年春去世於本鎮易縣南坊之別業,享年七十三,夫人康氏,子日少琳、少清。元和十二年八月窆於州西北燕山之陽。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曹弘立,字弘立。曾祖治,皇易州口將;祖玉,皇口州衙前兵馬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太子賓客。烈考長,皇易州衙前將、試太僕卿。曹弘立以開成中旅於邊塞而訪友人,後遷任授口州押衙兼靖邊將,以鹹通五年四月一日,卒於趙州元氏縣口勞坊之私第。曹弘立自曾祖以來一直在易州軍中任職,後曹弘立開成年間才離開易州。

6、橫海鎮粟特人

滄州原屬義武鎮,興元元年(784年)滄州刺史程日華脫離義武,請自為一軍,德宗即授以滄州刺史、橫海軍副大使、知節度事。貞元二年(786年)四月正式以程日華為節度使,滄州始別為節鎮。

橫海鎮轄境前後變化甚大,一般言之領滄、景、德三州。治滄州,或稱滄景鎮、橫海鎮、太和五年(831年)正月賜軍號義昌,故又稱義昌鎮。

榮新江先生考察了粟特人在北朝隋唐到達河北的路線,他認為主要有兩條路線,即一是從靈州經幷州、代州、蔚州而到達幽州、甚至遠赴營州;二是從洛陽,經衛、相、魏、邢、恆、定,而到達幽州,由幽州東北行,而至營州。

他還指出衛、相、魏、邢、恆、定諸州皆有粟特人,而河北道東部諸州卻不見蹤跡。

近些年來,隨著河北地區大量墓誌的出土,安史之亂後,河北東部滄州等地粟特人的一些材料也呈現於世人面前。

比如,何載,祖遇,為博州錄事參軍;父仙雲,“性好典墳”。何載“讀書甚解,作判彌工。年才強仕,獻策於橫海郡節度使程公”,解褐奏授景州參軍。“一行景城縣尉,又行樂陵縣尉,又行樂陵縣丞,攝樂陵縣令”,因公事解,又充節度要籍權知市事。以元和四年卒於私第,享年六十有七,葬於臨津縣崇孝鄉張司馬村之原。

由以上可以看出,安史之亂後,河北藩鎮諸鎮均有粟特人的分佈。如果說,安史之亂前,他們主要集中於幽、營諸州的話,安史之亂後,則呈現出分散化的特點,原來的聚集地營州粟特人不再見諸記載。其導因在於安史之亂叛軍的南下。另外,唐後期出現了一些新的分佈區,如易州、滄州等。

安祿山、史思明作為粟特人,河北藩鎮的粟特人,是怎樣存在狀態?

北朝、隋唐時期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為了控制粟特聚落,把薩保納入了中國傳統的官僚體制,設立薩保府,以粟特人首領擔任薩保。以此來控制粟特人聚落,管理聚落行政和宗教事務。

唐朝建立後,把正式州縣中的粟特人聚落改作鄉里,如西州的粟特人聚落設為崇化鄉安樂裡,敦煌則以粟特聚落建立從化鄉。安史之亂後,瀛州所謂的“粟特聚落”也應是完全納入了州縣系統,被編人了戶籍,只不過是一個相對集中的居住區,而非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另外,這些粟特聚落,也並非單純由粟特人組成,只能是以粟特人為主,或粟特人佔支配地位,還包括漢人或其他少數民族。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