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作者:由 涇川融媒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16

為什麼說369月是粗月

這裡是涇川

以涇水為名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1涇川在哪裡

地理位置

01

涇川縣 [Jīnɡchuān Xiàn] 平涼市轄縣。處古“絲綢之路”要衝,為古長安屏障。位於北緯35°11′—3531′,東經107°06′—10745′之間。在省境東部。東與寧縣及陝西省長武縣交界,西接崇信縣、崆峒區,南鄰靈臺縣,北靠慶陽市鎮原縣。面積1409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口35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族、藏族、蒙族、滿族等。轄1街道、11鎮、3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頭條創作挑戰賽##足球##體育##全民熱遺#

2“涇川”地名從哪裡來

地名由來

02

以涇水得名。

商代建有阮國、共國。西漢元鼎三年(114)置安定縣,東漢初撤,十六國時復置。後秦置雍州,北魏置涇州,均為州治。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縣,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涇川縣,元、明、清相沿。明洪武三年(1370)降為散州,由州直理縣事。民國二年(1913),廢涇州置縣,為涇縣。後因與安徽省涇縣重名,1914年改為涇川縣。1958年靈臺、崇信併入涇川。1961年12月,恢復靈臺、崇信2縣原建置。1969年10月,屬平涼地區。2002年6月,屬平涼市。

3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03

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貌複雜,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因涇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和長期流水侵蝕,使塬面破損,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形成丘陵溝壑區、破碎塬區、河谷川區三個割裂的自然地理區域。海拔930米—1440米。

氣候水系

04

大陸性顯著,四季分明,冷暖起伏不大,降雨多集中於夏季。年平均氣溫11。4℃,無霜期174天。年平均降雨555毫米,日照2274小時,相對溼度70%,常年多東北風,年蒸發量1339。6毫米。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風雷、病蟲害等,其中以乾旱為主。

涇河橫貫全境。其支流汭河、黑河、紅河、蒲河,具有黃土高原河流的典型特色,即流量小,河水淺,川道寬,比降大,河床曲,含沙多。

涇河 [Jīnɡ Hé]

1

渭河支流。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東麓老龍潭,東北流經崆峒峽入平涼市。東源有頡河、小路河、大陸河及潘楊澗河由北岸匯入。至涇川縣南匯入汭河,北納紅河、蒲河、馬蓮河。再折向南流入陝西省長武縣境,有黑河、大溪河注入,再東南流至高陵區南注入渭河。全長450千米,流域面積5萬平方千米。甘肅省境內長171千米,流域面積3萬平方千米,年徑流量9億立方米,主要靠夏季降雨補給。主要支流有頡河、汭河、蒲河、馬蓮河等。涇河谷地甘肅境內寬闊、平坦、灌溉便利,是重要的農耕區。

汭河 [Ruì Hé]

2

涇河支流。位於省境東南部。古稱芮水、禭水。發源於華亭縣關山東麓,流經華亭、崇信、涇川3縣。於涇川縣城王母宮山下匯入涇河。全長120千米,流域面積1671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2億立方米。中下游流經黃土高原溝壑區。主要支流有策底河、南川河等。河谷較寬闊,有灌溉之利,為農業區。

紅河 [Hónɡ Hé]

3

涇河支流。發源於寧夏固原縣新集,由紅河鄉任家川入涇川縣境,向東南流經柳王村、東莊村、紅河鄉、水泉張家、上趙村、楊呂村、羅漢洞鄉、北坡村、挽頭坪村,於曹頭景家匯入涇河。年平均輸沙量1319萬噸。

黑河 [Hēi Hé]

4

涇河支流。位於省境東南部,陝西省西部。發源於華亭縣隴山東麓,向東流經華亭、崇信、靈臺、涇川至陝西省長武縣亭口鎮東匯入涇河。全長168千米,甘肅境內長99千米,流域面積4255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億立方米,以夏季降水補給為主。上游森林茂密,中、下游流經黃土溝谷區,河流含沙量大。主要支流有南河。建有亭口水庫。

自然資源

05

涇川縣境內有涇河及其支流汭河等五條河流,年平均徑流量124億立方米,其中可利用6。9億立方米。水力發電站1處,年發電量25萬千瓦小時。

涇川縣已探明有銅、鉛、鈾等金屬礦點,煤、溫泉等非金屬礦點多處。其中位於縣城東7。5公里何家坪村的溫泉日出水1920立方米,水溫37℃至38℃,水質優良,富含氟粒子,為重碳酸型醫用礦泉水。

涇川縣現有林地面積69。6萬畝,森林覆蓋率34。9%,林木蓄積量146。4萬立方米。

4行政區劃

基本情況

06

截止2016年底,轄1街道、11鎮、3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鄉鎮概況

07

城關鎮[Chénɡɡuān Zhèn]

1

位於縣境中部。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1街道辦事處,18村委會,有108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蘭家山村。解放後設城關區。1961年改設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5年改置鎮。涇河、汭河流經境內。國家4A級旅遊景區有田家溝、大雲寺王母宮。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王母宮石窟、南石窟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南石窟寺之碑、重修回山王母宮頌碑、鎮海寺蒙文碑、金大安鐵鐘。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種植蔬菜、小麥、玉米、豆類等。西平鐵路、70國道、312國道、304省道經過。

玉都鎮[Yùdū Zhèn]

2

位於縣境北部。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16村委會。鎮人民政府駐玉都村。解放後設玉都區,1958年改設公社。1983年復設鄉。1986年改置鎮。以玉都廟得名。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塬面寬闊平坦。有王寨牟楊仰韶古文化遺址、太陽墩東漢烏氏縣遺址、甘腿梁戰役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涇鎮、涇荔公路經過。

高平鎮 [Gāopínɡ Zhèn] 高平鎮

3

位於縣境東南部。面積222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高平、城南、胡家峪、三家、堀邊、後莊、袁家城、東坡、鐵佛、原尚、杜家、原梁、牛家嘴、任家寺、上灣、三十鋪、石家槽、黃家鋪、賈家窪、寨子、許家坡、草灘、代家、上樑、下樑、董家、渠劉、茜家溝、大寺坳29村委會,有213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平村。1958年改設公社。1983年復設鄉。1997年改置鎮。原名高家坳,以姓氏及地勢得名。解放後設高平區。地形以塬為主,兼有山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有普通高中1所、中小學21所,衛生院1所。有商周文化遺址、城南古墓群。果品為主導產業。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小麥、玉米、豆類為主。312國道,高太公路、高邵公路、東梁公路過境。

荔堡鎮 [Lìbǔ Zhèn]

4

位於縣境東北部。面積123平方千米,人口3萬。以古堡寨得名。轄劉山、原董、廟李、溝圈、問城、地莊、袁口、南關、東關、西關、高馬、雲呂、南李、小寨、大寨、崖窯、張茂才17村委會,有135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東關村。1949年設荔堡區。1958年改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1997年改置鎮。因明嘉靖年間在此築荔家堡而得名。被紅河、蒲河、涇河三河分切成東西方向獨立的帶狀塬面。有姬郝張家和南莊屲新石器時代遺址。經濟以屠宰業、鐵皮加工業、販運為主。涇肖公路、巨荔公路、荔問公路經過。

王村鎮 [Wánɡcūn Zhèn]

5

位於縣境西部。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王村、涇塬、上塬、中塬、四坡、掌曲、光明、二十里鋪、嚮明、百泉、墩臺、徐王、燕雷、朱家澗、章村、劉家溝、雷李、完顏18村委會,有101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王村村。1949年設王村區。1958年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2002年改置鎮。以姓氏而得名。涇河橫穿其境。有中學1所,小學17所,衛生院1所。有四坡紅色革命遺址、完顏民俗文化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蔬菜、小麥、玉米。西平鐵路、70國道、312國道經過。

窯店鎮 [Yáodiàn Zhèn]

6

位於縣境東南部。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坳心、將軍、西門、南頭灣、豐禾、峪頭、東坡、龍盤、練範、廟頭、公主、雷家嶺12村委會。有82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坳心村。1949年設窯店區。1961年改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2002年改置鎮。因早先店棧多為土窯,故名。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有廟頭村東漢陰槃縣古城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小麥、玉米、高粱、穀類。G70(福銀高速)、312國道、鳳甜公路過境。

黨原鎮 [Dnɡyuán Zhèn]

7

位於縣境西北部。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李家、小徐、代家、丁寨、東聯、西聯、城劉、高寨、灣口、趙家、唐家、陳袁、樊家、吊溝、完顏窪、高崖、徐家、合道、坷老、永豐、陳坳、高豐、柳寨23村委會,有165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城劉村。1949年設黨原區。1961年改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北魏孝昌年間魏軍都督崔延伯和民族起義軍領袖万俟醜奴的當原之戰而聞名,後改“當”為“黨”,稱黨原。有當原古城遺址和涇川縣第一個地下黨支部遺址。涇鎮公路、後黨公路經過。

豐臺鎮 [Fēnɡtái Zhèn]

8

位於縣境東北部。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3萬。轄豐臺、豐臺墩、楊澇池、通爾溝、焦家、西頭王、伍仲、湫池溝、巨家、南堡子、蓋郭、張觀察13村委會,有103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豐臺墩村。1949年設豐臺區。1961年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因豐臺墩得名。有蓋郭村齊家文化遺址。蔣豐路、玉豐路經過。

飛雲鎮 [Fēiyún Zhèn]

9

位於縣境東南部。面積82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南莊頭、閆崖頭、老莊、坡頭、南峪、元朝、東高寺、飛雲、西高寺、毛家村、岸門11村委會,有84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飛雲村。1949年為飛雲鄉。1961年改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以古驛站得名。有中小學12所,衛生院1所。有云寂院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種植業主種小麥、玉米、豆類;畜牧業以養殖豬、牛為主。312國道、飛長公路經過。

汭豐鎮 [Ruìfēnɡ Zhèn]

10

位於縣境西部。面積61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焦家會、龍王、東王、鄭家溝、百煙、同中、三十梁、棗林子、范家窪、來家窪10村委會,有41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鄭家溝村。1949年分屬王村區、城關區。1961年改設汭豐公社。1983年改設鄉。因汭豐渠得名。有中小學。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小麥、玉米、油料、豆類。312國道、涇崇公路經過。

太平鎮 [Tàipínɡ Zhèn]

118

位於縣境南部。面積149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何家、三星、周家、紅崖灣、寨子窪、四郎店、口家、崖窯、七千關、荒場、盤口、焦村、朱家溝、裡口、陰坡15村委會,有92自然村。鎮人民政府駐張家溝圈。1949年為太平區。1958年改設公社。1983年改設鄉。因太平關得名。有拉屲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小麥、玉米、胡麻、油菜、豆類等。304省道、涇滲公路經過。

羅漢洞鄉 [Luóhàndònɡ Xiānɡ]

129

位於縣境東部。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羅漢洞、王家溝、土塹坳、三山子、南河村、呂家拉、中村、景村、北坡、挽頭坪、張姚、丈八寺、何家坪13村委會,有89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羅漢洞村。1949年為啟明區、高平區、豐臺區、荔堡區分管。1961年設羅漢洞公社。1983年改設鄉。以羅漢洞石窟得名。有中學1所,小學13所,衛生院1所。有羅漢洞、千佛崖石窟。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蔬菜、小麥、玉米、高粱,盛產柿子、核桃、紅棗。西平鐵路,70、312國道經過。

涇明鄉 [Jīnɡmínɡ Xiānɡ]

130

位於縣境東部。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1萬。轄長務城、雷家溝、紫荊、吊堡子、練家坪、溝門前、山底下、莊頭、白家、郝家、蘇家河、算李12村委會,有71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城西溝村。1949年設啟明區。1961年改設涇明公社。1983年改置鄉。以涇河水清澈見底得名。有中小學13所,衛生院1所。有牛角溝舊石器遺址,蒜李坪新石器遺址,長武城遺址。第一產業以種植業為主,主種小麥、玉米、高粱。西平鐵路、312國道、70國道經過。

紅河鄉 [Hónɡhé Xiānɡ]

141

位於縣境東北部。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0。8萬。轄龍王橋、楊呂、田趙、吳家、朱段、東莊、柳王、姚哈8村委會,有50自然村。鄉人民政府駐水磨坪。1949年分屬玉都、豐臺區。1961年改設紅河公社。1983年改設鄉。因紅河流經境內而得名。有中小學,文化站。主種小麥、玉米、豆類。紅上公路經過。

5歷史文化

史前文明

08

1976年,白家村牛角溝的一條山水溝,出土一塊人頭蓋骨化石。出土點在高約40米坡面臺地上。經鑑定,頭蓋骨主為20歲左右女性,距今約2—5萬年,成為甘肅境內首例人化石,稱“涇川人”。涇川人化石填補了5—10萬年前中國沒有現代人的空白。佐證現代中國人起源於本土,並非源於非洲。還連續中國數十萬年的人文史。“涇川人”屬舊石器時代更新世晚期智人,與古蒙古人種相近。牛角溝遺址※發現人類化石前後,當地人還採集到砍伐器、刮削器等各類石器及動物化石,標明甘肅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涇河流域出土新石器龍山、馬家窯、寺窪文化遺址,下承夏商文明。

※牛角溝遺址位於涇川縣涇明鄉白家村東莊社牛角溝涇河北岸的一條沖溝內,東西70米,南北100米,面積約7000平方米。其型別為古遺址,是甘肅境內第一個有人化石的遺址,在2013年5月晉升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商周方國

095

公元前11世紀的商代末年,涇川境內曾建立阮國、共國等奴隸制國家,為商朝諸侯國。阮國疆域在羅漢洞、涇明、紅河之間,共國疆域在城關水泉寺一帶,至今涇川城西城關中學校門旁還立有古共國遺址碑碣,後被周文王所滅。西周末年,這裡成為義渠戎的土地。早在三千年前,周穆王與西王母瑤池歡宴,賞舞對歌,好不消遙。臨行,周穆王頻頻回頭,留戀歡宴處大山,得名回中山、回山。

(在今甘肅涇川縣西。《明一統志》卷3平涼府:回中山“在涇州西五里,上有王母宮”。相傳周穆王、漢武帝先後遊此。山麓有碑,文曰古瑤池降王母處。)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涇川水泉禪寺遺址·共國遺址碑碣

王母宮

107

明朝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彭澤(

彭澤(1459-1529),字濟物,號幸庵,蘭州衛(今甘肅蘭州)人,明弘治三年(1490)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少保、太子太保。隆慶初年,追諡襄毅。

)於嘉靖初年撰寫的《重修王母宮記》碑載:宮在涇原西五里回中山巔,祠所謂王母宮,蓋古蹟也。世傳周穆王、漢武帝皆嘗西遊與王母會,故有是宮,又謂之王母宮。

西晉時期的盜墓賊挖出了一座戰國古墓,出土奇書《穆天子傳》,書中講述西周穆王瑤池約會西王母,還贈送了絲綢等物品。大意為:兩王相悅,西王母露出迷人的小虎牙,開口唱花兒,類似當代流行歌謠。“藍藍的天上白雲飄,悠悠山道八駿跑,有情人能否伴終老?”面對痴情女王,周穆王順著節拍應唱:“諸夏萬民齊呼喚,禮治東土若三年。不負蒼天不負心,跑馬溜溜出隴山。”自古帝皇多無情,穆王何故失諾言。

晚唐久居臨涇的詩人李商隱寫道:“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瑤池歡宴真偽難辨,史有爭議。

《山海經》把西王母描述為掌控生殺大權的女神。大意為:西王母居住玉山,上天封給她主管災厲和五刑殘殺。外表如貴婦迷人,蓬髮挽起,如同戴勝鳥頭頂的羽冠。你若留意,她屁股後兜時常撅起,內藏豹尾般的人尾巴,尾椎骨進化尚不完整。她興奮時,露出虎牙,銳利鋒寒,仰天長嘯,聲音誇張而刺激。(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

)成書很早的《山海經》,寫實居多,比口傳神話更為真實。由此,眾人心疼周穆王,千里迢迢約會白富美。那想,歡宴造成陰影。好端端的宮廷菜不願坐享,非要跑到戶外,吃一口咽不下肚的野味呢。考實,西周第五王——穆王西巡屬實,曾西征犬戎,到達祁連山及青海湖以遠,至少為國史上首位外交帝王兼探險家。西王母為同期西北母系部落首領,特權更象統管義渠戎或烏氏的女首領。

回中山、回中道

11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史記·匈奴列傳》記載:“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漢代學者應劭解釋:“回中在安定,平高有險阻,蕭關在其北,通治至長安。”如此看來,秦代回中宮舊跡在汭河南山,即隴山顛。

《古今圖書整合》平涼府古蹟考記:“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脈自崑崙來,上有王母宮,下臨涇水,一名宮山。周穆王、漢武帝嘗至此。”。元封“四年(前107)冬十月,行幸雍(鳳翔),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由於秦皇漢武先後沿關隴北支道經回中出巡,得名“回中道”。回中道為連線南、北絲路的交叉線。回中道必然連線秦、漢回中宮。漢朝回中道大體線路:隴縣-固關-柴家嘴-麻庵-蓮花臺-西華鎮-策底-河西-麻武-平涼西-涇陽(油坊村)-彭陽古城-蕭關-固原。

漢武帝巡行至回中山,多有記載。據《漢書·武帝紀》載,公元前112年至前90年,漢武帝多次前往雍地祭五畤,登崆峒,出蕭關,少則有四次抵達安定郡回中。其中,西漢元封四年間(前107),修通回中道,通安定郡。

(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標點本,第241頁。

(漢)司馬遷撰:《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標點本,第2901頁。

《古今圖書整合》原名《古今圖書彙編》,全書共10000卷,目錄40卷,是清朝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1650-1741)所編輯的大型類書。該書編輯歷時28年,共分6編32典,是現存規模最大、資料最豐富的類書。

(漢)班固撰:《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標點本,第195頁。

大雲寺

12

大雲寺,全國有多處同名寺院。涼州姑臧城、臨汾鐵佛寺內均為隋唐大雲寺,惟涇川大雲寺蜚聲華夏。涇川大雲寺位於涇河北岸河川,南望回中山及王母宮。大雲寺因藏有舍利石函,彌足珍貴。因出土舍利石函轟動世界。

石函出土地在涇州的古安定城。1964年秋,涇川大雲寺遺址出土14枚佛祖釋伽牟尼真身舍利、鎏金銅匣和石函,當年即被評為“196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

隋仁壽元年(601)六月十三日,適逢隋文帝楊堅六十大壽。隋文帝給三十州下第一批詔,同建30座護法王塔。當年十月十五日午時,30州“同下舍利”,即舍利入石函供養。涇州如期在大興國寺建好地宮佛塔,將14粒舍利安置於地宮石函中,由後人供奉。朝代更迭,九十年後,即公元690年九月九日,67歲的武則天登基稱帝,敕令各州建大雲寺,傳講《大雲經》,以詔示天下:本女皇為彌勒菩薩轉世,普天下信徒應順從膜拜。或乃天意,僧人在涇州大興國寺遺址上建塔時,驚現隋代石函及舍利,認為吉利祥和,遂上報大周朝廷。武則天得報大喜,赦令選寶石珍珠,做成銅、銀、金棺槨,用硫璃瓶盛裝14粒佛骨舍利,放入石函。蓋上刻有“大周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共一十四粒。”

公元694年,石函安置於地宮,宮上建塔,供奉了六百多年。明洪武三年(1370),大雲寺毀於洪水,蹤影難覓。上世紀六十年代,水泉寺農民平田時,發現掩埋了近六百年的地宮遺址,國寶“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才重見天日,巡展各國。大雲寺因彌足珍貴的佛祖舍利,光茫四射。涇州以百里石窟和大雲寺為傑作,披上了文化的盛裝,留給涇川當地無窮想象。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平涼涇川大雲寺·舍利塔

隋名大興國寺,武則天改作大雲寺。大雲寺是在隋代大興國寺原址上興建的,並把原塔基下的石函、舍利瓶和舍利取出,做成鎏金銅匣、金銀棺槨,並用琉璃瓶盛裝14粒佛祖骨舍利再配以石函,於公元694年重新瘞葬放入地宮,建塔供奉,比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要早180年。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大雲寺全貌(圖片來自網路)

百里石窟長廊

13

悠長的涇河地理大通道上,佛教、道教文化交匯、沉澱,凝聚成眾多精美的石窟和名寺古剎,綴成了一串串璀璨的明珠。身臨佛龕仙境,漫步在春光旖旎的涇河兩岸,穿越時光。遇見創造石窟的大師和無數信徒,個個信仰執著,不斷刻鑿石窟、塑像,陸續又被後世破壞。最終,殘留眾多空窟、殘佛。

公元前114年,西漢置臨涇縣(縣治:水泉寺鎮),歸安定郡管轄(郡治:高平)。東漢建武六年(30)將安定縣、爰得縣,併入臨涇縣。北魏時,升置涇州,管轄現陝甘寧結合部,從此興盛。

安史之亂後,吐蕃攻打長安。唐朝於公元768年設涇原節度使,駐臨涇縣城。管轄涇州、原州等重鎮,當地始有涇原之稱。北魏帝王大多興佛重教,涇州成為帝都平城和洛陽之後,刻鑿石窟最多的州城。在政權動盪的北魏,涇州難得成為佛家一方淨土和平民生活的樂園。

《北史》《魏書》記載,涇州有佛寺庵152處,僧眾萬餘,商旅不絕。涇川成為絲綢北道上繁華州城,存有近600窟。距離涇川縣城東七公里處的涇河北岸,有開鑿於北魏永平三年(510)的南石窟寺。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他還開鑿了慶陽北石窟寺。開鑿於紅沙岩的南石窟寺,雕琢手法精細,為涇川最大的石窟。現存《南石窟寺之碑》,記載南石窟、北石窟開鑿史。涇川縣城西邊回山腳下的王母宮石窟,開鑿於北魏太和年間(477-499),原是一處規模較大的佛、道寺觀。

涇州刺史抱嶷上任之初,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主持開鑿這座石窟。明嘉靖元年(1522年)之後屢次增修。清同治七年(1876)王母宮建築全部毀於兵燹,僅留石窟、大安鐵鐘及頌碑等。石窟為中心塔柱式結構,初有大小佛像兩千多尊,被稱為千佛洞,現存佛像200餘尊。涇河兩岸崖壁上還分佈著太山寺石窟、羅漢洞石窟、丈八寺石窟、鳳凰溝石窟等較大規模的石窟群,還有被人為破壞的數百野窟。另有許多洞窟並沒有塑造佛像,專供大批專程來此地的僧人參禪打坐,遠遁世隱修。

各具特色的石窟,形成了涇川百里石窟長廊。佛教石窟源於印度,因佛祖釋迦牟尼在山洞中修煉成佛。出家人效仿,鑿窟誦經,產生石窟藝術。印度佛教石窟藝術伴隨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形成獨具特色的石窟藝術。

涇川百里石窟長廊正是絲綢之路的活化石,能側面印證當時經濟、文化、戰爭和社會生活。而今天的印度等佛教大國,似乎又需要到中國尋找佛教文化的基因。

這裡是涇川 一場球賽引發的熱度

涇川羅漢洞石窟群(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