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作者: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2-12-27

養形露酒多少錢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近日,

廣東省公佈了

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廣州有

12項

代表性專案入選

廣州人最喜歡的“飲早茶”

是其中一項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中國廣州釋出,贊64

廣府飲茶習俗,是指產生、發展並流行於廣府地區,並輻射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區和海外廣府文化區的一系列

以飲早茶為核心的生活習俗

。隨著清咸豐同治年間現代茶樓前身“一釐館”“二釐館”的出現,廣府飲茶習俗漸成風氣。人們上茶樓飲茶,配以點心,豐則美點香糕,簡則

“一盅兩件”

目前廣府飲茶習俗依舊興盛,有名的茶樓有

廣州酒家、泮溪酒家、陶陶居、蓮香樓

等,茶點品種已達上千種。此外,還形成問位點茶、斟茶禮節、行“叩茶禮”、揭蓋續水、點心單蓋印等茶禮及習俗。

除廣府飲茶習俗以外

廣州市還有11項入選

至此,

廣州市列入省級代表性專案名錄的專案數量已達95項,繼續位居全省首位。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其他入選專案簡介

客家山歌(廣州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間歌曲,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鄉土生活氣息濃郁,是民歌中獨立的一支。明代就有客家人從粵東北輾轉來穗,客家山歌也隨之而來開始傳唱於羊城,並融入廣府文化特色。

客家山歌在廣州的越秀區、天河區、花都區、黃埔區、增城區以及從化區都有傳唱。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獅舞(廣州醒獅)

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五代十國後,隨著中原移民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現流行於廣東、廣西,以及海外華人聚居地區。

表演可分文獅、武獅和少獅三大類。文獅表現溫順而和善,武獅表現勇猛而剛烈,少獅即幼獅,憨態可愛,一般跟隨文、武獅同場表演。技巧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自古以來,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鯉魚舞(從化水族舞)

從化水族舞是以模仿魚、蝦、蟹等水族生物造型和形態為主要內容,旨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民間舞蹈。主要流傳於從化區溫泉鎮草塘社,是從化流傳最廣的民間舞蹈,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深受當地村民喜愛。

草塘社因多處地方闢有水塘,周圍長滿豐美的水草,草塘社的地貌又恰似一條鯉魚狀,當地村民就有表演以魚、蝦、蟹為主體的水族舞隊伍,逐漸形成了這一極具特色的民間舞蹈。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粵繡(廣繡)

廣繡指流傳於廣州及周邊地區的民間刺繡工藝,為四大名繡之一。明清以來,隨著廣州國際貿易地位的上升,廣繡製品大量外銷。

廣繡品種齊全,按刺繡材料分,主要有真絲絨繡、金銀線繡、線繡和珠繡四類。廣繡針法多變,針步均勻,能巧妙運用針法絲理表現物像的肌理,講究刺繡的針法技術;

題材廣泛,尤其擅長表現嶺南風物,如荔枝、紅棉、百鳥等

;色彩豐富,構圖飽滿,裝飾性強。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

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是運用釘金繡的各種技法在整體設計中,刺繡成繡片,再透過剪裁、縫製等工藝將繡片手工拼接製成婚嫁裙褂的技藝。明正德年間廣州已有用釘金繡製作衣裙,清代逐步由宮廷貢品轉向民間婚嫁裙褂。釘金繡裙褂製作技藝包括釘金繡和裙褂製作兩部分。

釘金繡是廣繡的獨特繡法,以金、銀線為主

,鋪或疊在真絲紅色綢緞上,後用不同色彩的繡線,把金銀線釘牢,以此表現物象的色彩、明暗及其特點,針法包含平繡、繞繡、凸繡為主的七類六十多種。整套裙褂一般由九幅不同部位的繡片組成,構圖題材多樣,多以龍鳳為主,襯以石榴花、祥雲、鯉魚等吉祥圖案,蘊含著長輩對晚輩婚姻及未來生活的美好祝福。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廣式臘味製作技藝

廣式臘味特指發源於廣州地區的臘味,其製作技藝是經嚴格選材、調味醃製、生曬風乾等工序,製成具有濃郁廣府口味的臘制肉食品。

廣式臘味製作工藝嚴格:豬肉選料只用後腿肉和肥膘肉,酒選用純正的玫瑰露酒,嚴格控制“三七腸”和“二八腸”的等級規格,製作時要求做到“灌得行(滿)、斟得勻、綁得緊”,形成了

“秋風起,食臘味”

等民俗。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涼果製作技藝

(廣式涼果製作技藝)

廣式涼果是以各種鮮果為主要原料的甘草涼製品

。清道光年間,廣州已形成涼果醬料經營行業。廣式涼果經過浸泡、蒸煮、發酵和晾曬就可製成,分為乾製與溼制兩種方式。製成後的涼果一般保持原果整體,表面較幹或呈鹽霜狀。

其味甘美,或酸甜,或略鹹,原果風味猶存,能生津止渴、開胃消食,有營養保健之效。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中醫診療法(肌骨同治療法)

肌骨同治療法,源於中醫傳統骨傷手法,由民國時期嶺南骨傷科代表人物何竹林萌芽奠基、鄧晉豐傳承發展,由許學猛全面、系統總結完善,現已傳至第五代傳人。肌骨同治療法以“骨筋肉並重”理論為指導,重視骨骼、關節診療的同時注重患部周邊筋肉組織的防治,強調要及早開展肌骨同治整體治療,形成了三位動“正”整脊手法,肌骨同治鍛鍊功法和內外兼治三方面的核心內容。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資料圖

針灸(嶺南飛針療法)

針灸(嶺南飛針療法)以“理、法、方、術”四大組成要素為依據,強調了針灸的整體觀念,傳承並發展出三種特色針刺手法,著重於手指的挫力、手指的彈力、手腕的翻轉力、手臂的揮動力,大量臨床病例證明該療法對小兒腦癱、中風偏癱、面癱等疑難雜症療效顯著。

中醫傳統制劑方法

(二天油製作技藝)

二天油由韋少伯於1915年創制,成品是棕紅色澄清液體,棕中透紅,有薄荷香氣,餘香持久;適用於蚊蟲叮咬、傷風感冒、舟車暈眩或中暑腹痛等症狀,具有消腫止癢、提神醒腦、祛溼止痛等功用。

白雲山星群二天油在保留嶺南黑油古法炮製的基礎上,透過制定二天油質量標準、更新制備工藝等措施,保證黑油古法工藝過程及其效用的最大還原。

端午節(車陂龍舟景)

車陂龍舟景,是廣州市天河區車陂村以龍舟為主題、以各村之間相互交流為核心的端午節俗。車陂村龍舟景儲存了包括起龍、採青、賽龍、招應景等完整的程式和龍舟飯、龍舟餅、龍舟戲等內容。

其中五月初三車陂“招景”日,200餘艘各村龍舟到車陂村來拜訪探親,以龍會友,熱鬧非凡,體現了龍舟文化與宗族觀念的緊密融合。

飲茶啦喂!廣州人最愛的早茶,入選廣東非遺專案

得閒飲茶

做非遺傳承人?

【來源:中國廣州釋出】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