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作者:由 易七讀書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0

誰發放月例銀子

每次看《甄嬛傳》,看到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那裡,都覺得華妃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隔著螢幕都替華妃的智商捉急。

華妃這也太沒眼力見了,皇上天天唸叨節儉,太后更是不喜奢華,她偏偏逆流而上,自信得令太后心裡直冒火,幾句話便把太后噁心的回去喝藥了。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試問,華妃是真的聽不懂太后的話裡有話嗎?

華妃雖然性情直爽,卻也不至於蠢笨如此。她在皇后面前從來都是佔上風的,每次不是把皇后挖苦得無言以對啊。

而且,面對伶牙俐齒的甄嬛,華妃和她也是不分伯仲。

所以,華妃的雙商雖然不是拔尖的,可是好賴話總是能聽得出來的。至於華妃為什麼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還是得從皇上身上找原因。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華妃大型炫富現場的經過。

宮中家宴,眾嬪妃與太后一起出席。太后詢問完果郡王遊歷的細節之後,便把話茬引到了華妃身上:“華妃這件衣服不錯,哀家雖然眼神不好,都覺著光彩奪目。”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華妃欣喜地回話:“太后賞的那支步搖,臣妾想著得有好衣裳配才相得益彰,所以讓繡院新做了幾身。”

乍一聽,華妃這話說得也沒錯嘛。天潢貴胄,自然追求好馬配好鞍,又不是穿不起,怎麼也得對得起太后的賞識啊。

坐在這裡的人除了華妃,都知道太后的意思,還不是嫌棄華妃太過奢華,與皇上的節儉背道而馳。

可是這裡又有問題了,既然別人都很低調樸素,偏偏華妃還聽不懂太后的敲打,那麼太后為什麼還當眾奚落華妃呢?

太后應該是說給皇上聽的。

意思是皇上太過縱容年家了,即便功勳卓著,但也不能有違禮制啊。

所有的人都在節儉,甚至都省儉到了窗戶紙上,而華妃的一套行頭就讓所有人的省儉付之東流。這樣的厚此薄彼,皇上實在是做得有些過分。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於是眾目睽睽之下,特意當著皇上的麵點出華妃的奢華裝扮。

皇后自然是和太后站在一起的,太后已經打了頭陣,皇后怎能掉隊呢。

於是又以華妃的簪花價值不菲,嘲諷華妃的奢靡。還說若人人都像華妃有個好孃家就好了,不用守著月例銀子緊巴巴地過日子。

這個時候,華妃的厲害嘴皮子又派上用場了:“臣妾孃家再好,那也是得皇上賞識。”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這個馬屁拍得果然奏效,皇上聽後立即態度溫和地替華妃打圓場:“年羹堯就你這麼個妹妹,自然是朕賞賜他什麼,他都貼補給你了。”

太后聽到皇上這樣說,不著痕跡地“哼”了一聲,繼而垂下了眼眸,意思是皇帝這偏架拉得也太明目張膽了。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自己話都說得這麼明顯了,可皇帝還是使勁地護著華妃,這樣的家宴也實在沒什麼

聚頭

看出了太后的不耐煩,竹息姑姑貼心地以“太后喝藥的時間到了”為由,把太后支走了,讓太后遠離了這個戲臺子。

而太后離席後,皇上也沒提一句華妃奢華的事。

似乎甄嬛說的那句:“西北戰事初平,自太后皇上起都節儉用度,後宮理當和皇上太后共進退”,不過是個幌子,是皇上量體裁衣的一個藉口。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對於喜歡的人,任她怎麼奢華都行,如華妃高規格的吃穿用度、甄嬛潑天貴重的蜀錦玉鞋;

對於不喜歡的人,就要她謹守本分、節儉持家,如皇后從不薰香的好習慣、安陵容冬冷夏涼的寢殿。

所以,從來沒有什麼公正的立場,那隻不過是弱者妄想出來的。

接下來還有更過分的。

皇后覺得太后替她出了頭,那她就有了彈劾華妃的勇氣,於是拿著賬本,親自到皇上面前揭發華妃貪汙的罪行。

皇上象徵性地翻了翻賬本,不鹹不淡地問了一句:“怎麼翊坤宮這個月開支八千兩?比皇后宮中多出三倍不止。”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皇后繼續表現她不得已的賢惠,說道:“華妃注重顏面,所用裝飾多貼金箔,她又命內務府新制了一批首飾衣衫,加之年將軍入京,華妃少不得賞賜些。女為悅己者容,華妃也是周全年家和皇家的顏面。”

皇后把華妃花銷的細節說得這麼清楚,就是變相地提醒皇上,華妃前幾天剛制了首飾衣衫,用以搭配太后賞賜的步搖,皇上你不會忘了吧?

現在又花錢製作,皇上你真的不管管嗎?

沒想到口乾舌燥地說了這麼多,皇上聽聞仍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她若是為了孃家,那便算不得什麼。”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皇上擔心太

皇后的面子不好,畢竟皇后仍是後宮之主,大晚上的來給自己彙報工作,實在也得有所表態,於是又說了一句:“以後她宮裡使多少銀子,你跟朕說一聲。”

皇上的意思是你單獨知會朕就行了,不用這麼勞心費神地讓朕看賬本了。看賬本,還不就是想說華妃的不是。

你告訴朕一聲,朕心裡有數就行,早晚會管的……。

皇后聽聞,自己的腦子簡直瓦特了,皇上就這麼直接地搪塞自己、袒護華妃?那腫麼行……

所以皇后必須挑明來意了:“不過這些銀子,只是翊坤宮的日常開銷。臣妾粗粗問了下,華妃賞人的銀子就不止這個數。”

皇上既然想袒護華妃,必須得替華妃說好話:“想必年羹堯給華妃也貼補了不少,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她吧。”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皇后實在費解,怎麼回事?為什麼與皇上的節儉主張不符呢?好容易抓住華妃這麼大個把柄,怎能輕言放棄呢?

於是繼續爆華妃的料:“臣妾敢問一句,這些銀子若是出在年羹堯府中,皇上可曾賞過年羹堯那麼多呀?若不是皇上賞的,華妃一個月就所用這麼多,那這些銀子又會從哪裡來呢?”

皇上實在失去了耐性,只能含糊其辭地回答皇后:“這些朕多少知道,不必說了。”

其實作為後宮的管理者來說,即便不是出自私心(揭發華妃貪汙的行徑,搞垮華妃的人設),皇后也應該問一問皇上的。

因為後宮的開銷大了,皇上只會問責皇后,說皇后管理不當,而其他嬪妃是沒有任何責任的。

畢竟月例銀子都是皇后監督發放的,有人貪汙這麼大的事作為管理者竟然無知無覺,豈不是罪過大了?!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可是遵循了皇上的旨意,提倡節儉,但華妃一個人就把後宮的開銷提高了一大截,皇上仍是縱容不責。

皇后真是有些蒙圈了,皇上在搞什麼?

一邊讓後宮節儉,一邊又縱容華妃揮霍無度。

這就是皇后不懂掌權者的心態了。

封建王朝裡,皇權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規則都是約束別人的。

讓你們節儉,那是你們該做的。我想縱容誰,那是我獨有的權力。

就像嘉靖整天提倡節儉,說自己一年只換三套衣服。可是,他用來洗腳的松木盆卻是天天更換的。

而且還必須是新砍伐的松木,不讓上漆,說自己必須聞那松木的香氣。

還有動輒大興土木,給自己修建宮殿,眼皮都不眨一下。

所以,華妃的那句名言:“誰不喜歡自己的女人在身邊坐著,光彩奪目啊!”

華妃當著太后的面炫富?錯了,人家只是實話實說

說得一點不錯,本來就是皇上讓她衣著華麗、花費不菲的,“女為悅己者容”,華妃自然是往皇上喜歡的方向打扮了!

至於皇后、太后的話,華妃才不放在眼裡呢,又不是取悅她們的。

現在想想,若是沒有甄嬛的“好心揭秘”,華妃真的會一直與榮華富貴相伴終身,即便犯錯,即便孃家倒臺,即便有太后的含沙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