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學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作者: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文學日期:2023-01-19

與日月兮齊光下一句是什麼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22年6月3日

五月初五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同上一堂課 傳統不能忘

《漁家傲》

北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豔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

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裡黃驪時一弄,猶瞢忪,

等閒驚破紗窗夢。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天,處於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節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是指黃魚、黃瓜、黃鱔、鴨蛋黃、雄黃酒(雄黃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黃酒代替雄黃酒)。

1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下《離騷》中的經典名句,來共同懷念愛國詩人屈原。《楚辭》作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不僅開啟了後來的賦體,而且影響歷代散文創作,它體現出來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詩人的創作,把中國的古典詩歌發展推向頂峰。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顯然,我們可從這裡發現,雖然屈原是楚國貴族,是個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間對勞動人民的深入接觸,他深深地有感於人民的痛苦處境,所以,在他的詩歌裡常有憂國憂民的詩句。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釋義: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縱然死掉九回我也不會懊喪。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擊強秦的侵略,維護楚國的獨立,實行清明的政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釋義:前面的路程遙遠而又漫長,我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心中的太陽)。體現了屈原至清的浪漫主義詩人的求索精神。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屈原《九章·哀郢》

釋義:鳥飛千里最終回到自己的老窩,狐狸死的時候,據說那個頭總是朝著它的出生地。這裡用比喻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絕不背棄故國,最終要返歸故國的決心;後用來表達人們對故國故土的思念之情。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九章·涉江》

釋義: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啊,當然難免愁苦終身不得志。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

——屈原《九章·涉江》

釋義:這是詩人屈原自己乘龍駕馬,去尋古帝重華(帝舜)同遊於天上,以至於可以和天地日月一樣亙古永存。這兩句後用以指偉大的精神品格具有永恆的價值。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釋義:世人都被汙染,唯獨我一人清淨;眾人都已醉倒,唯獨我一人清醒。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漁父》

釋義:滄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纓;滄浪的水濁,可以洗我的腳。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

1

來看看清華附小2018級學生的畫筆下

“端午節”是什麼樣的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2班 邢浩月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8班 張文曦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2班 曾小閱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5班 梁梧銘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4班 徐藝嘉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5班 華涵之

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

2018級5班 伍樂陶

原標題:《孩子們的畫筆下,有你熟悉的端午習俗嗎?》